《逐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逐倭- 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王忬、曹邦辅和后来钦差大臣赵文华等人所谓取得的“水陆成功,江南清晏”的抗倭大捷都是骗人的鬼话,很明显,这些人上京复命后江南倭寇依然越剿越多。残酷的现实,江南各地如雪片般告急的文书戳穿这些说谎者的谎言。

抗倭主帅王忬彻底执行这个假、大、空的官场潜规则,并且火候上掌握得十分老道,即使官兵伤亡惨重,他依然把败迹记成大捷。上面喜欢这种调调,王忬揣摩上意,也给严嵩、徐阶之流一个满意的交待和答复。另一方面,据实上报对下面的官员不公/平,轻则丢职,重则斩首。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和前程,换了谁都会不由自主选择说谎。王忬后来虽然弄虚作假被人参了一本,但他仍然坚持错到底,把假的说成真的,真是官场老油子,勇气可嘉,至死不悟。王忬最终也因官场斗/争没得到善终,但比起他的继任者张经来说,命运要好些。张经建功立业却没有得到更公正的待遇,甚至是含冤而死。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谎者在官场上混得比老老实实做人的强。

王忬硬是把几场败仗做成小捷上报。撒谎兼掩盖历史真/相,是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一直乐此不疲干着的好事。用王忬的话说,他不得不这么干。“让我说实话,你们又要砍我的头。哼,你们这些朝中高士只配听假/话谎话!你们本来喜欢假/话谎话嘛,让我满足你们吧!”就这样,戚继光打了败仗,并认为这是他不太光彩的行状,是他人生引以为耻的污点之一。但神奇的是,他没有因此降职丢官,上面的人反给他罩着,给他报功了。无功受禄,搞到戚继光十分郁闷,怪不好意思领赏。

那年六月,在前线毫无建树的王忬终于被一道圣旨解职,并令他回京候命,等候处置。王忬的继任者是张经,嘉靖皇帝尽管没有设定时间的限制,要求张经迅速剿灭倭寇,只要求张经权宜行事,意思是你看着办吧!而张经也感到巨大压力,上任依始,立即征召西南的土兵、狼兵,日夜兼程,奔赴江南“救火”!并听从俞大猷的建议,派徐凤仪带着他的手信,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邀请少林寺主持小山大师派遣少林僧兵下江南协助剿寇………

起初,江南的老百姓听到狼兵远来征剿倭寇的消息,个个奔走相告,认为骁勇无敌的狼兵—到,倭寇即将败亡。不过江南官员出于对客兵的畏惧,心下还是诸多戒惕提防。瓦氏部行军到江苏丹阳,想转道至常熟打击徐海和陈东这两股倭掠派主力。“丹阳尹避而不出,居民复闭户不纳。”千里迢迢赶赴前线的狼兵被泼了第一盆冷水,疲惫的将士只有打消歇息的念头,继续前行。

瓦氏到了苏州被泼了第二盆冷水:苏州知府林懋举把城门紧闭,不许狼兵入城,让他们在城外搭帐篷。当然,苏州知府这么做是有“祖宗旧制”的:“凡征调狼兵,所经过处,不许入城!”一方面需要狼兵解燃眉之急,一方面担心狼兵的“贪/淫、剽掠之性”,地方官有地方官的苦衷。幸好张经闻讯急忙赶来,劝喻道:“野/人慕苏松之胜久矣。万里远来,藉以靖难,当推诚待之,若防闲如寇,焉能得其心也!”免强说服苏州知府开城迎入。张经竟然说狼兵羡慕江南的风景形胜而来,也太没说服力了。而老百姓防狼兵如防贼,这种不信任的对立情绪也让狼兵们感到十分窝火。

作为狼兵首领岑大郎的夫人瓦氏,带领岑族狼兵赶到江南打倭寇。却遭到江南老百姓这种冷漠的,甚至是不近人情的不公正对待,心中很是生气。岑族狼兵也对江南老百姓甚有意见,双方地域仇视的种子就在不经意的会面间种下来了,等待时机爆发,报复。

瓦氏狼兵自备粮草来江南打倭寇,一不求财(官府没有奖赐,老百姓没有捐赠赞助),二不求名(又有几个狼兵觉悟程度高到舍死忘生,以抗倭为荣?)。冒着生命的危险,万里迢迢来到江南打倭寇,却遭遇到江南老百姓直翻白眼,就算狼兵“革/命觉悟”极高,也想不开:“我万里迢迢来到江南打倭寇,干什么呀,你们不夹道欢迎也就算,还防贼般关门闭户,还给我们白眼,你以为我是疯是傻呀?”所以后来张经死后,狼兵抢劫江南老百姓,如其说狼兵素有“贪/淫、剽掠之性”,还不如说狼兵与江南老百姓素有积怨而夹嫌报复。

东南官兵得到狼兵这支生力精兵的增援,一时兵威大振。倭寇听到狼兵到达江南前线的消息,闻风震慑。

一心立功的瓦氏很希望速战。稍后,朝廷派来的钦差赵文华也屡次催促张经派狼兵剿贼。稳重的张经却认为狼兵“勇进而易溃”,不能托大,要等保靖、永顺的土兵到来,合力夹攻才是万全之策。张经与他原来的顶头上司王忬一样,也认为兵多将广才能打赢战争,人马多多益善。倭寇提倡的兵贵在精不在多,在大明将领眼中从没市场。

不久,狼兵和倭寇的白刃交战终于开始了,但几次规模不大的接触战后,结果出乎意料:狼兵损兵折将,“可死不可败”的神话终于被善打硬仗的倭寇无情粉碎!

有一次,总兵俞大猷派狼兵出哨探敌,落入倭寇的埋伏,狼兵头目钟富、黄维等十四人战死,损兵大半;《吴淞甲乙倭变志》上记载:“群倭围瓦氏数重,杀其家丁数人及头目钟富。瓦氏披发舞刀,往来冲突阵中,所乘马尾鬃,为倭拔几尽,浴血夺关而出,马上大呼曰:‘好将官!好将官!’尽愤。当日,诸将拥甲不前援也。”明朝官兵畏倭如虎,不肯救援,瓦氏血战后大呼“好将官”当然是怒极反讽。

次日瓦氏夫人的侄子岑匡,自持勇力独自出哨,贼兵掩至,岑匡力战杀四贼,自己也人马俱毙。此后,倭寇三千余人南来金山,游击白泫率狼兵迎战,贼鼓众来冲,狼兵死伤甚多,全军大溃,白泫被围数匝。又是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亲自出场,“披发舞刀,往来突阵”,才突破重围救出白泫。

时有民谣:“花瓦家,能杀倭。”江浙地区的百姓是爱憎分明的,早期瓦氏夫人率领的狼兵“颇有纪律,秋毫无犯”,但后期的狼兵完全成了扰民的虎狼之师。

庞大而混杂的客兵,素质不一,习俗各异,被临时拼凑到江浙这一富庶地区来,军纪就成了第一难题。后来张经在派系斗争中被朝廷冤斩之后,客兵更成了失缰的野马,《筹海图编》里有如下记载:“弃戈鼠走,所过道路,率又逞其狼豕贪残之性,白日剽掠,昏夜则污/渎妇女,一或捍拒,则露刃而哗,杀人无忌,故谚曰:宁遇倭贼,毋遇客兵;遇倭犹可避,遇兵不得生。”各地的土司兵对民间的搜刮之狠之密无以复加,当时一伙流寇这样对老百姓调侃:“别抱怨啦,我们最多是梳子,他们土司兵是篦子。”千里迢迢调来的援兵,居然比倭寇对老百姓的危害更大,真是搬了石头砸自己脚。

值得一提的是,明王朝之所以喜用土司兵,不是单单因为其骁勇。汉兵出征安家、行粮两项银子,而土司兵只给行粮(自备粮草),每个士兵一天只有一分二厘银子,再算上土司头目的克扣,穷年在外征伐的土司兵不掳掠,实在没法生存。

拿狼兵来说,自张经死后,加上七月瓦氏因病离开前线,失去头目约束的狼兵开始了对民间的大肆劫掠。明人严从简记述道:“初至,甚有纪律………经去后,又随阃帅往来年余,竟无成功而还。于是所至骚扰,鸡犬不宁。闻瓦氏兵至,皆闭门逃出,殆与倭寇之过无异焉。”

再有,民族和生活习惯的迥异,也使狼兵和当地百姓的误解、对立越来越严重,比如狼兵皆以白巾扎头,这是南疆土家族、白族人的习俗,江南老百姓就反感:怎么像天天死人戴孝一样?讨厌呀!再如狼兵“日需蛇犬为食”,江浙人不理解,骂他们是狼人。有明一代,狼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军事组织,屡屡被当做救火队员,被朝廷用于平叛、抗击外寇所征调。崇祯年间,大名鼎鼎的宁远守卫战中,袁崇焕的守城卫戍部队中就有五千广西狼兵。

第六十一章虎狼发威

得到狼兵这支生力精兵的增援,俞大猷、汤克宽和邹继芳等三支明军人马都获得部分狼兵充实营中。其中俞大猷营中接收狼兵最多,近一千人;俞大猷、汤克宽营中各接收五百人。明军一时士气大振。狼兵初至,气甚锐,纷纷请战。这些南蛮子看见汤克宽和邹继芳两部由浙江人组成的军队恐倭如虎,都嘲笑浙江兵懦弱无能,狡猾可恨。狼兵感到与浙江兵为伍是奇耻大辱,他们都不太想与浙江兵混在一起,只是上司定要他们顾全大局,戮力同心,协力作战。狼兵才不得不与浙江兵凑在一起。

临近出征,曹邦辅发表战时动员令。他这些话当然是对浙江兵说的,狼兵说的是西南白话,他们也听不懂曹邦辅说什么话。

“兄弟们,辛苦了。我相信你们的实力。经过这些时日的艰苦训练,军营已把你们磨炼成钢铁战士。你们是天朝的长城,威武雄师。我军有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曾经把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打得落花流水,并最终把他们逐回漠北。我相信你们拥有最强的实力,你们肯定行。我预祝你们早日打败倭寇。”

“威武,威武,多谢长官光临指导!”以浙江兵为主的大明官兵得到上司赞赏和肯定,不少人脸呈喜色,斗志昂扬。也不失时机拍拍曹邦辅的马屁。

其实官兵的状态好不好,防守力如何,攻击力怎样?不是由当官的说了算,应该由敌人来检验。

由倭寇来检验!

对倭寇而言,明朝江南卫所的官军不过一群“肉猪”,可笑的豢养这些“肉猪”的大明官府还给他们送去“注水猪肉”。在狼兵这支生力精兵加入江南各卫所作战时,倭寇打击江南官军毫不费劲,从来没吃过什么败仗。

官军为什么屡吃败仗呢?原因很多,武器不如人家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大明官府失去民心,彻底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

堂堂天朝,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人材济济,竟然还被几个倭寇打得像猪一样到处乱窜,成何体统?只要稍微有点自尊心的,早就想找块豆腐撞死了。可曹邦辅还说这些大明官军是威武雄师,躺在过去的荣光里沾沾自喜,颇有一点夜郎自大的味道。

更可怕的是,此时的大明军队已不象当初驱逐蒙古人时那样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令天下一致对外。大明军队早已失去民心,明朝官兵与人民势不两立,势如水火。人民恨贪官,也恨保护贪官并为虎作伥的官兵。

明朝官府为了断绝倭寇得到台州人的财源与人力资源的援助,对台州城外的人民进行强迫迁徙。对明朝官府来说,他们也一样搞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当然他们不会用三/光政策这个名词,对明军而言,这叫做坚壁清野。为了彻底杜绝走私商贩的生路,切断倭寇的后勤供应,明朝官府强势对沿海居民进行“拆/迁”转移。群众理解也执行,不理解也执行。抗拒朝廷法令杀无赦。

明朝官兵也不折不扣执行上司命令,或者说是皇帝旨意,凡对明朝政府实行的政策持有异见的行商坐贾一律杀掉,谓之斩草除根。明朝官府以为只要消灭犯罪人的肉体,就可以消灭罪恶。于是他们进行疯狂杀戮。那知大开杀戒之后,各种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依然如故。你可以消灭犯罪人的生命,却消灭不了罪恶。对产生犯罪的土壤视而不见,头痛医脚,当然控制不了如火燎原的反抗。犯罪的人遍地开花,这是卑劣人性在大量生产罪恶,制造人间悲剧。

对沿海地区的老百姓来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明朝官府不准沿海地区的老百姓打渔,也不准他们与倭寇进行经济往来。在切断沿海地区的老百姓与倭寇的经济联系后,明朝官府便什么也不管了。老百姓没饭吃,怎么办?不管!老百姓为了混口饭吃,与倭寇偷偷摸摸往来。丫的,你敢?大胆,我杀了你!也许明朝官府坚壁清野是对的,但老百姓要吃饭下海走私未必是错。沿海地区的老百姓对明朝政府禁海政策感到异常愤慨,明朝政府不准他下海打渔,也不准他与日本人商人通商往来,这不是把他往死路上推吗?江南地小人多,江南的田地基本上已由官僚地主阶层兼拼爪分完毕。城市小手工业者没有土地,不做生意你给他吃什么?

可是明朝政府才不管你吃什么,嚷什么呀,没有饭可以吃面条、肉糜嘛。你敢不听我管教,你敢不执行我的政策?找死,我灭你没商量。

明朝实行的是自己得病让别人吃药的昏君政策,明朝官府要实行坚壁清野,前提必须先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不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而强制实行坚壁清野,后果很严重。也就是说反抗的假倭越来越多,倭寇越剿越多。

倭寇多就往死打嘛,明朝官府才不管你是真倭假倭,一律往死死打。明朝官府对真倭或许感到有些忌惮和恐怖,对假倭他们可是穷凶极恶,从不手软。

要完全扫除掉真倭,先灭掉假倭。明朝官府下令狼兵先对假倭下手。俞大猷派岑三郎为首的岑族狼兵精锐共五百人出战,令他攻击金尼的军师卜老实的部队。卜老实这一支由渔民、失地农民、城市生活无着人员以及部分失意书生组成的假倭。虽然他们是一支乌合之众,但他们是下层劳苦大众,并对明朝政府灭绝人性的行为感到无比绝望。这一支假倭都有很强的战斗欲望,反抗决心异常坚定,作战时也勇敢无畏,擅打硬仗,屡次挫败大明官兵的进攻。他们一直是大明官兵肉中刺、眼中钉,俞大猷恨不得拔之而快。而俞大猷啃不下卜老实这块硬骨头,只好让岑三郎接手试试,看看这些南蛮子有没有办法打掉这只拦路虎。

天蒙蒙亮,海滨涨潮的时候,水气弥漫,浓雾从天而降,白色雾幕如轻纱帐一样笼罩着数百平方公里的江南海滨。走在路上,十步之内,基本看不清对面路人的脸目。这个时候,岑三郎带着他的兄弟们投入竹林中,屏气凝神,潜行而来,对金尼军师卜老实的部队实施突袭。

“宝贝儿,吃杯酒!喝两盅,冲锋!”临到倭营,几个狼兵打开酒桶,对一只庞然大物亲热抚摸并招呼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