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冯劫的时间不多,秦王政非常“勤奋”,即使出巡也常常通宵达旦地批阅奏章。冯劫做为御史大夫,副丞相,理所当然要在一边辅助。两人又谈了一下,冯劫便要告辞了。

“大王还是事必躬亲?”宝鼎一边与冯劫道别,一边随口问道。

冯劫笑笑,眼里露出一丝无奈。秦王政太“勤奋”了,事必躬亲,朝政大小事务都要过问。这种做法当然是利大于弊。君王过多干涉诸府事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集权,但影响到了国政的处理效率,对诸府的制约太大。久而久之,君王的权柄和威信是无限制膨胀了,不过一旦“上面”出了问题,“下面”也就乱了套,没有及时挽救的能力。另一方面,它也会加大君王和臣僚之间的矛盾,君臣之间假如缺乏信任感,必定会打击百官的积极性,中央府署的行政效率会更低。

“你们这些近侍大臣也应该劝劝他。”宝鼎笑道,“大王的身体重要,一旦身体垮了,什么雄心大志都将变成过眼烟云。”

冯劫苦笑,摇摇头,“我们是想替大王分忧,但父王不放心,让人徒呼奈何。”

“他身体怎么样?”宝鼎顺口又问了一句。

“这两年局势复杂,国事太多,大王劳累过度,病了几次。”冯劫说道,“最近他在吃一种丹药,听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丹药?宝鼎面色微变,马上想到了中土的方士。秦王政自统一后就迷恋神仙术,找一些方士出海寻找神仙,求灵药,试图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而这种求神问道的思想也影响到了秦王政的后期执政。

“墨家的丹药?”宝鼎停下脚步,问道。

冯劫摇摇头,“墨家的丹药效果不好。太尉特意从齐国请来神仙家大师徐福为大王炼丹制药。你知道徐福吗?”

宝鼎当然知道,他的眉头顿时紧皱,心里涌出一股浓烈的杀意。

史载,徐巿上书始皇帝,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始皇帝信以为真,派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带着三年的粮食和大量的金银珠宝出海寻仙,以求长生不老之术。徐福出海数年,一无所获。此事耗费颇大,估计都被徐福这个“神棍”私吞了。

始皇帝死前第五次东巡到琅岈,责问徐福,徐福推托说,海上有巨大鲛鱼,无法远航,要求派人射杀鲛鱼。始皇帝答应了,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这个神棍没了借口,只好再次出海,从此杳无音信。传说他到了“平原广泽”,估计是现在的日本,觉得地方不错,于是在当地称王,不回来了。

始皇帝信方术,求长生,就是始于这个徐福。其后徐福介绍了一大批神棍给始皇帝,结果求仙没求成,反而惹出了一大堆祸事。史载始皇帝北伐就是起于方士的“亡秦者胡”。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两个政治事件,“坑儒”这个“儒”为后世人为污蔑始皇帝而故意篡改。从史籍上可以看到,始皇帝杀得是欺骗他的“方士”,坑杀的是一批“神棍”。至于北伐,完全是形势需要,和方士扯不上关系,但太史公为了证明始皇帝的愚蠢和残暴,于是就遍了一个“故事”,结果这个故事蒙蔽了一代代的后人,让始皇帝蒙冤二千多年。

遗憾的是,太史公的《史记》流芳百世,要传承千秋万代,始皇帝这个“冤案”永远也翻不了了。

方士在这个时代叫方术士,或者叫方仙道,神仙家,推崇神仙思想,主要有行气吐纳、服食仙药、召神劾鬼等不同派别。这个时代的人信奉鬼神,尤以楚人为甚。墨家、黄老学派、鬼谷派都有神仙思想。大概在战国初期,一些学派中尊奉神仙,求长生不老之术的人逐渐聚集在燕、齐两国。齐宣王创稷下学宫,神仙家自成一派,方术士自此登堂入室,扬名中土。

诸侯国中不少君王信奉神仙,齐宣王就是其中一个,始皇帝也是一个,但因为方术士而影响到国政,甚至影响到国祚命运的君王,始皇帝却是空前的头一个。

“徐福是齐人,师承鬼谷一脉,在医药、炼丹、占卜和剑技上都有卓越造诣。”冯劫显然对徐福颇为推崇,“此人修习神仙术,常年辟谷,据说与东海神仙还有来往……”

“太尉和他是朋友?”宝鼎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冯劫的话,冷声问道。

冯劫微怔,从宝鼎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杀气,“同出鬼谷,虽然不算是同门,但两人相识几十年,是至交好友,否则太尉也不会向大王举荐。”说到这里他蓦然想起一件事,问道,“上次你向齐国要人,为什么其中没有他?”

宝鼎冷笑,“所以太尉亲自向大王举荐了?”

冯劫听到宝鼎口气冷森,愈发疑惑,“你和神仙家有什么仇怨?”

宝鼎摇摇头,“我不喜欢神仙家,非常不喜欢。”

冯劫望着宝鼎,若有所思。宝鼎是黑冰台的统率,对徐福这样一个可以接近秦王政的外来者当然会查个一清二楚。冯劫意识到宝鼎这是向自己做出某种暗示。

良久,冯劫抚须笑道,“我也不喜欢神仙家,我也不信什么神仙鬼怪。”

宝鼎面露笑容,躬身告辞。

回到行辕,宝鼎急召宗越。

“你认识徐福吗?”宝鼎问道。

宗越稍感错愣,武烈侯怎么关注起神仙家了?旋即想到去年徐福到咸阳为秦王政炼丹,经常进出咸阳宫。难道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认识。”宗越说道,“他在赵燕齐三国很有名气,是神仙家的一代大师。”

“你和他可有交情?”

宗越笑着摇摇手,“徐福是神仙般的人物,我哪有资格与他攀交?”

“武烈侯怎么有闲暇关注神仙家?打算修习神仙术?”赵高在一旁揶揄道,“可惜去年我们在江南,否则武烈侯也有机会认识一下这位神仙。”旋即他想到什么,好奇地问道,“武烈侯在齐国要了一批大贤大匠,为什么缺了他?”

“神仙嘛,岂是我等凡人可以邀请?”宝鼎笑道。

“武烈侯为什么问起他?”宗越问道,“咸阳那边有什么事吗?”

宝鼎沉吟了半晌,淡淡地说道,“我要杀了他。”

宗越吃了一惊。赵高也是非常诧异。两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咸阳政局,但据咸阳方面的消息,徐福不过是尉僚请来给秦王政炼丹治病的,他和咸阳宫能扯上什么关系?

“我要灭了神仙家,杀尽中土所有方术士。”宝鼎又补了一句。

宗越和赵高的脸色变了。灭了神仙家,杀尽方术士,哪来如此仇恨?徐福到底在咸阳干了什么,以致于激怒武烈侯,给中土所有的方术士带来了灭顶之灾。

宗越想问原因,但他自己是齐人,他的师傅就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方术士,出自稷下宫的神仙家,他不敢问。

赵高迟疑了片刻,小心翼翼地说道,“武烈侯,徐福本人剑技高超,还有神仙术,身边弟子众多,杀他太难了。再说他是太尉的至交好友,如今正在给大王炼丹,杀了他会引来一系列的麻烦。”

“你当真以为他是神仙?”宝鼎冷笑,“他就是一个神棍。”

赵高和宗越相视无语。神棍这个说法他们第一次听说,但显然是一句辱骂。两人疑惑万分,实在不知道徐福哪里得罪了武烈侯,惹得武烈侯要杀他,要杀尽天下方术士。

“武烈侯,为何要杀他?”赵高忍不住了,忐忑问道。

“我自有杀他的理由。”

“以我们现在在咸阳的力量,刺杀徐福的难度很大。”宗越暗自分析了一下,就算杀了徐福,对武烈侯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会惹来咸阳宫的愤怒和反击,所以他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劝谏一下。假如武烈侯是一时冲动,劝几句此事也就过去了,毕竟这事过于荒诞。

“杀他比碾死一支蚂蚁还容易。”宝鼎冷笑道,“不过他不是我的目标,他不过是个牺牲品而已。”

赵高和宗越骇然心惊,坐在那里望着武烈侯久久无语。武烈侯要杀尉僚,这个消息太惊人了。咸阳政局如此紧张,双方矛盾如此激烈,杀尉僚不就是向秦王政宣战吗?秦王政为了遏制你千里东巡,你为了反击他,就杀死他的亲信臣僚,这也未必太嚣张了吧?

两人沉思了片刻,渐渐平静下来。既然武烈侯要杀,那就杀吧,他们两个既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阻止武烈侯。

“要想利用徐福打倒尉僚,那就要想个嫁祸之策。”宗越捻须思索,“计将何出?”

“他不是神仙吗?不是会炼丹吗?”宝鼎说道,“在丹药上想办法。”

宗越的心脏骤然猛跳。武烈侯够狠的,以谋杀秦王之罪嫁祸徐福,徐福想不死都难啊。不过徐福炼制的丹药都是给秦王政吃的,秦王政身边戒备森严,想在丹药上做文章难如登天。

“此策没有实施的可能。”赵高当即否决。他在咸阳宫待了不少年,当然清楚王宫里的事。把一颗丹药送到秦王政面前要经过一道道查验,在丹药上做手脚根本就是天方夜谭的事。

宝鼎微微一笑,“你们理解错了。我打个比分,假如我从今天开始吃徐福炼制的丹药,几天后我病了,继续吃,然后我就死了,请问徐福有没有杀人的嫌疑?”

赵高和宗越头一晕,窒息难当,武烈侯不会要弑君吧?

第317章死,也是一种幸福

第317章死,也是一种幸福

大帐内一片死寂,空气仿佛凝固了,强烈的窒息感让赵高和宗越的呼吸突然粗重起来。

两人低着头,以全身的力量去对抗心里的无边恐惧。

宝鼎神色平静,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望着赵高和宗越,眼里露出一丝冷漠和不屑。

还有选择吗?没有,对赵高和宗越来说,没有选择,虽然他们从来没想过要弑杀君主,但秦王政和宝鼎这对兄弟迟早都要拔剑相向,以死相拼,这是秦王政的宿命,也是宝鼎的宿命,或者可以说是他们这种掌握着王国至高无上权力的王族宿命。当年秦王政“杀”了长安君成蛟,今天武烈侯宝鼎却要弑杀秦王政了。

两人冷汗涌出,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心脏的剧烈跳动声就像战鼓擂动下的惊天轰鸣,让他们一时间陷入了死亡的风暴之中。

既然死神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那还有选择吗?随着疯狂的武烈侯一起疯狂吧。

赵高和宗越几乎在瞬间做出了决断。这个时候的犹豫,同样是灭顶之灾,武烈侯绝不会让他们看到明天的太阳。

“我即刻去咸阳安排一切。”宗越猛地抬头,声音里透出一丝决绝,“做两手准备,丹药,刺客。”犹豫了片刻,他又说道,“我们在咸阳的力量不足,请武烈侯向江南求援,南山子和盖聂的身边都隐藏着可以一击致命的死士。”

宝鼎望着两人,目光在他们的脸上缓缓转了一圈,忽然笑了起来,连连摇头。

赵高和宗越互相看看,非常疑惑,不过心里隐约察觉到,自己似乎错误地理解了武烈侯的意思。

“我和他是兄弟,我们血脉同源,自相残杀必遭天谴。”宝鼎手指两人,眼里掠过一丝杀意,“仅此一次,下不为例。他是我的大王,也是我的兄长。我发过誓,我要为他冲锋陷阵,要追随他开创一个伟大的帝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大秦若想吞并六国,统一四海,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就绝不能重演手足相残之祸。”

赵高和宗越冷汗狂涌,霎间淹没在恐惧之中。武烈侯到底要干什么?他那计策明明就是弑君,何来这番冠冕堂皇之辞?

宝鼎不再说话,给两人恢复冷静的时间。

良久,赵高躬身问道,“请武烈侯明示。”

“最近天象可有异常?”宝鼎问道。

“天象?”赵高和宗越蓦然想到什么,脸色微变。

从远古到这个时代,占卜问卦,以天象推衍吉凶等术数之事非常流行,诸子百家中就有专门研习术数的阴阳家。从王宫到乡里,从朝堂到军队,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占卜者的身影

宝鼎的封君府和护军府里都有来自阴阳家的弟子,他们有官职,是职业的占卜师。宝鼎的师傅韩非子对术数就颇有研究,南山子对此也是非常精通,所以宝鼎跟着他们也学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虽然仅仅知道一点皮毛,但这足够糊弄人了。

这些年宝鼎对中土大势,对诸侯国的国运兴衰,对天灾**多有预言,而且非常准确。大家在惊叹之余,只能把此归结为宝鼎的天才。凡天才都不能以常理度之。像占卜天象这种玄之又玄的学问,一般人终其一生都难窥其门,但天才却能在瞬间领悟。

最近天象确有异常,护军府和军队里的占卜师都有禀报,但占卜师的话非常玄奥,云里雾里,说不出个所以然,久而久之,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一般官长们也不是很重视,看一眼也就丢一边了。

武烈侯擅长术数推衍之学,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此刻他突然说到天象,赵高和宗越当即便重视起来。难道最近的天象变化和咸阳宫有关系?

“武烈侯莫非从天象中看出了什么?”赵高急忙问道。

宝鼎当然不会术数,更不会看天象,但在这个时代,只有利用术数天象之学,才能把自己对历史事件的预测说出来。此举可谓一举多得,好处多多,最大的好处当然是增加了自己在下属心中的威慑力。有了这种神秘能力,很多事情做起来事半功倍。比如眼前诛杀徐福一事,就可以借助天象推衍来说服赵高和宗越,以此来打消两人心里的顾虑,增加两人的信心。

宝鼎故作神秘地沉吟良久,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从天象的异常来看,咸阳宫有劫难,而此劫应在后宫。”

后宫?赵高和宗越听到这句话,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咸阳宫里的那位王夫人,公子扶苏的母亲,楚国的公主。难道王统之争要发生惊天巨变?

赵高犹豫良久,说道,“以目前的局势来看,秦国需要楚国的连横,再加上公子扶苏又在河北前线……”

宝鼎摇手,打断了赵高的话,“以我看,此劫应在太后。”

此话一出,赵高和宗越霍然动容,接着如醍醐灌顶一般,武烈侯的全盘谋划立时清晰可见。

后宫还有一位太后,那就是秦王政的亲身母亲。嫪毐(lao/ai)之乱后,秦王政一怒之下本要将赵太后永久打入冷宫,但在茅焦的劝阻下,秦王政尽显孝道,原谅了母亲的过失,把母亲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