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末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明末生涯-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驱离。

更加重要的是,崇祯皇帝远远低估了卫征和虎豹军在山陕两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第四百四十二章失算的崇祯

对于山陕两省各地的县令,知府,巡扶来说,的确不想看到这个军政改革就这么执行下去,分走自己手里的权利。

但是,他们手下的官吏和部下,却期盼着军政改革马上执行下去。

因为,军政改革完了后,他们手里的权利都会有所增加,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看县令,甚至于知府的眼色,战战兢兢的做事,为官……

所以,那些县令和知府,再怎么反对军政改革,也没有丝毫作用。因为,他麾下的那些官吏,为了军政改革后,可能获得的权利,没有一个人支持他……

没有基层官吏的支持,问人书生出身的县令和知府,就算有再大能耐,也掀不起什么风波。

就这样,半个月时间不到,山陕总督府管辖的所有府县,全部完成政改,由五大常委,共同管理府县境内的大小军政要务。

面对这个结果,卫征和周书源等人长松一口气的同时。抱着准备看笑话想法的崇祯和朝廷,则是大跌眼镜。他们没有想到,作为对手的虎豹军,竟然再次完成了一件在所有人看来,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更加重要的是,虎豹军和山陕两省一系列改革的成功,就好像一剂兴奋剂一样,打入崇祯皇帝身体,让崇祯皇帝对整个大明朝即将实施的各种改革,充满信心。

在崇祯眼里,不管是增加朝廷的军事实力,还是解决朝廷目前所要面临的一些列问题,其关键就是银子……有了银子。和虎豹军一样的火器部队会有。朝廷的问题。也会被解决。

根据崇祯皇帝对山陕两省的了解,要想在短时间内让朝廷有银子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官绅一体纳粮……不管是普通大明百姓,还是官绅地主,都按照要求上缴粮税。

虽然崇祯皇帝不知道,整个大明境内,官绅地主手里到底掌握了多少土地。但是,通过这个官绅一体纳粮的改革。让朝廷每年的粮税增加一倍以上,崇祯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朝堂上,面对崇祯皇帝提出来的第一条改革内容,一众朝臣就好像商量好了一样,同时闭上嘴巴,陷入沉思。

因为,偌大的朝堂上,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所有人都是大明朝手握大量土地的官绅地主。

如此情况下,只要崇祯提出来的这个“官绅一体纳粮”改革真正执行下去。那就意味着他们也要和普通百姓一样,向朝廷纳粮。

这样的话。自己家里的收入,无疑会少了一大截。

这些在平时,把自己利益看得比朝廷安危还要重要的大臣,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已经装进自己腰包的东西,再被朝廷拿出来呢?

所以,偌大的大殿,直接在崇祯皇帝略带失望眼神的注视下,越来越凝重。

这个时候,亲眼见过虎豹军强大的内阁大臣王忠颖,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

“陛下,老臣这里有一句话要说……”

急于想要打破朝堂这种凝重局面的崇祯皇帝,想也没有想就回答:“朕准奏……”

“谢陛下……”

王忠颖刚刚说完,一众朝臣的目光,就汇聚到了王忠颖身上。

在大家注视下,王忠颖语气诚恳的说道:“诸位同僚,你们都是我大明朝的忠良,大明朝的未来,都在诸位身上。可以这么说,大家的未来,已经和大明朝的兴盛与否,完全绑在一起……大明兴,诸位同僚的未来,就会一片光明。大明衰,诸位的未来,也会跟着衰……”

“本官知道,官绅一体纳粮的改革一旦执行,拥有大量田亩的诸位同僚,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损失。但是,本官要说的是,这些损失和诸位的未来。和大明朝的未来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只要大明朝能度过眼前这道难关,继续繁荣富强,身居高位的诸位同僚,还担心没有办法弥补因为纳粮而给你们带来的损失吗?”

“另外,诸位同僚都是我大明朝的栋梁之臣。全国上下所有人都看着我们。如果连我们都不能做出表率,支持陛下的改革。那整个大明朝的官绅地主,还会支持陛下,支持朝廷吗?所以,本换希望诸位同僚能慎重考虑……”

“如今的山陕两省和虎豹军,已经发展到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地步。如果朝廷还不马上奋起直追,朝廷将会被虎豹军甩得越来越远,再也追不上……”

说完以后,王忠颖直接跪在大殿上,对着坐在龙椅上,一脸复杂表情的崇祯皇帝说道……

“陛下,臣内阁大臣王忠颖,支持陛下进行官绅一体纳粮的改革。等朝会结束后,老臣马上统计家中的田亩数量。按照比例,向朝廷缴纳粮税……”

“好……王爱卿不愧是大明的肱骨之臣……很好,非常的好……”脸上终于流露出一丝笑容的崇祯皇帝,毫不吝啬的对帮助自己破局的王忠颖,大加赞赏道。

随后,直接瞪着一双伶俐目光,在其他朝臣身上,不断得进行游走,等待大家反应。

面对王忠颖堪称直言了当的分析,面对崇祯皇帝看向自己的目光,很多朝臣的脸色,直接变得通红。

在王忠颖的带领下,马上就有第二个大臣跪倒在地,对着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大声回答:“臣附议,支持陛下改革,在整个大明朝执行官绅一体纳粮……”

有了带头的,剩余朝臣,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般,接二连三的跪倒在地,支持崇祯皇帝对整个大明朝进行改革……

脸上瞬间流露出满意笑容的崇祯皇帝,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后,马上命令道。

“既然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朕决定,马上诏告天下,从今天秋粮收获开始,执行官绅一体纳粮进行收税……”

“陛下英明……”面对龙椅上一脸意气风发的崇祯皇帝,一众朝臣同时跪倒在地,大声喊道,就好像卫征多么英明一样。

第四百四十三章恐怖的反响

然而,事情并没有崇祯现象中的那么简单。

官绅一体纳粮,如果想要在大明朝彻底执行下去,真正看得不是王忠颖这些大臣,而是组成大明统治根基的无数官绅地主。

对于这些官绅地主来说,他们不管在位的是不是大明天子。在他们眼里,即使重新换一个王朝,他们该向佃户收粮的还是继续收粮,不需要进行上缴的粮税,一颗粮食都不会给朝廷。因为,不管是哪一个王朝,都需要他们这些官绅地主来统治整个国家。

所以,他们不会管朝廷是否到了生死存亡地步。此时此刻的他们,只看到官绅一体纳粮这个政策执行下去后,朝廷就会在每年秋收的时候,从他们手中收走本该属于他们的大量粮食作为粮税。

如此情况下,把粮食和财产,看得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底层官绅地主,怎么可能允许这种可能让自己破财的政策执行下去。

所以,朝廷打算官绅一体纳粮的圣旨,刚刚到了大明朝的县一级,就没有办法继续传递下去了。不仅如此,很多的底层官绅地主,甚至于直接向朝廷上万民书,要求朝廷收回圣旨。

更有甚者,直接组织佃户,或者是互相联合起来,暴力抗税,用实际行动表示出自己对朝廷这个最新纳粮政策的不满。

面对大明底层,各级官绅地主始料未及的强烈反对,崇祯皇帝直接被吓了一大跳。

但是,在两个因素的决定下。崇祯皇帝并不打算就这么收手。妥协……

第一个因素。毫无意外的是朝廷最缺的银子。而官绅一体纳粮,就是解决银子的最直接,最快速办法。

至于第二个因素,那就是崇祯心里的自负感在作怪。土匪出身的卫征,都可以在山陕两省进行官绅一体纳粮,为什么作为皇帝的自己却不能呢?

只要是卫征能做到的,作为皇帝的自己就能做到。

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崇祯皇帝直接忽视来自底层官绅地主的反对。因为这些反对声音而满脸愤怒的崇祯皇帝。直接做出动用军队,在大明境内,强行执行官绅一体纳粮的决定。

但是,让崇祯失望了……

官绅一体纳粮的圣旨下达一个月后,朝廷不仅没有从底层官绅地主手里收到应该进行上缴的粮税,就连朝廷应该从如同百姓手里征收的粮税。也才达到往年的五成不到。

面对这个结果,崇祯再次怒了……

二话不说,直接下旨,要求各地驻军,配合官府。强行从底层的官绅地主手里征粮征税。

但是,接下来的发展和局面。再次出乎崇祯皇帝的意料。

因为大明朝的世袭军制,各地驻军和卫所军队,无一例外的全部掌握在地方豪强手里。而经过大明朝长达两百年的土地兼并后,地方上的大部分土地,也随之集中到了这些军官豪强家里。在这其中,尤其以卫所军最剩。

放在以前,自己兼并的田亩,都不需要进行纳粮,所有收成全部归自己所有。但是,崇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不管自己是军官,还是拥有秀才等身份的豪强,都要按照规矩进行纳粮。

如此情况下,这些手握军权的地方豪强和军官,怎么可能自己打自己嘴巴,自己派兵从自己手里强行征粮征税呢?

但是,崇祯皇帝的圣旨,又必须执行。

为了让崇祯皇帝彻底打消官绅一体纳粮的想法,这些底层手握困算的豪强和军官,联合地方官绅一起,狠狠将了朝廷和崇祯皇帝一军……

朝廷要求各地驻军强行征粮征税的圣旨,刚刚下达不到两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催要军饷的加急奏折,就好像雪花一样,源源不断被送到内阁,送到崇祯皇帝案头。

“陛下,这时河南巡扶何大人送来的急报,因为朝廷的官绅一体纳粮,地方上的官绅地主,纷纷组织佃户,组织官府征税……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豪强和官绅地主,已经开始聚众闹事,攻击县衙,暴力抗税……”早朝朝会上,一个大臣大声禀告道。

话音刚刚落下,崇祯皇帝就开口反问道:“军队,朕的军队呢?”

“朕每年花那么多银子养着他们,关键时刻,就要给朕站出来,确保大明朝的稳定……”

就在崇祯还准备继续骂人的时候,刚刚开口说话的大臣,赶紧继续禀告道:“陛下,臣的奏折还没有念完……”

“收到陛下要求地方驻军配合征粮征税的圣旨后,河南巡扶已经按照要求,抽调地方驻军,平息扰乱,强行征税征粮。但是,这些地方驻军,竟然抗旨不尊,拒绝出兵……”

“据河南巡扶报告,这些地方驻军军官家里,都拥有数不清的田亩。他们同样是官绅一体纳粮的征粮征税目标……很多地方的暴力抗税,就是这些人引起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借此机会,向朝廷讨要近几年朝廷未下拨给他们的粮饷。如果朝廷不补齐他们的粮饷,他们绝对不会出兵……”

“大胆……狂妄……竟敢威胁朕……朕该把他们都杀了……灭他们的九族……让他们知道,朕还是大明朝的天子,他们没有和朕进行讨价还价的余地……”大臣刚刚说完,一脸怒火的崇祯皇帝,就开始在朝堂上破口大骂……

当然,骂归骂,崇祯皇帝并没有忘记自己现在应该干什么。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面前大臣问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河南巡抚有没有上奏具体解决办法…。如果地方出了事情,都要让朝廷和朕去解决,那朕要他这个河南巡抚还有什么用。”

大臣点了点头肯定道:“奏折中的确有解决办法…。只是,这个办法到了最后,还需要朝廷来出面进行解决。”

崇祯皇帝的眉头一皱,追问道:“什么办法…。。”

大臣回答道:“河南巡抚的办法就是,尽快补足朝廷欠发河南境内所有驻军和卫所军的饷银和粮食…。。只要朝廷尽快补足这些粮饷,河南巡抚就有办法确保河南的稳定。”

“经过统计,在最近三年时间内,朝廷一共欠发河南五万地方驻军总计32万两银子的饷银。粮食方面,一共欠发八万卫所军总计十五万担粮食…。。”

“怎么会这么多?”听到这个数据,崇祯皇帝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这个时候,刚刚上任的兵部尚书站了出来,对着崇祯皇帝肯定道。

“陛下,据微臣所知,河南巡抚在奏折中的所言,全部属实,没有任何虚假…。”

“近三年来,因为朝廷大部分军费都分在了边军身上,几乎没有太多战斗的地方驻军,也就没有分到多少军费…。。”

“按照惯例,朝廷给地方驻军发放的饷银,都是按照全饷的八成进行发放…。至于卫所军,则仅仅发放总额的六成不到……”

“三年时间过去了,欠发32万两银子和十五万担粮食,也就理所当然了。”

三十二万两银子,对于现在的崇祯皇帝来说,并不是很多。但是,十五万担粮食,却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

按照如今粮价,十五万担粮食,如果用市价进行购买的话,至少需要六十万两银子。

加上其中的三十二万两银子,就是整整九十多万两。

九十万两银子,对于粮税还没有征收上来的崇祯皇帝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

就在崇祯脸色因此而越来越阴沉的时候,又一个大臣紧随其后站了出来。

对着崇祯皇帝大声禀告道:“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微臣这里也有一份奏折,是来自山东巡抚的…。”

“自官绅一体纳粮的圣旨下达后,山东巡抚也面临同河南巡抚一样的问题。”

“最底层的官绅地主互相联合起来,组织佃户,暴力抗税…。”

“更有甚者,也开始拒缴本该上缴朝廷的税收。”

“除此以外,山东地方驻军,也面临了和河南地方驻军一样的问题。如果朝廷不马上下发朝廷欠发的粮饷,这些地方驻军可能以暴乱来对抗朝廷的官绅一体纳粮政策。”

“根据山东巡抚的最新统计,三年时间内,朝廷一共欠发山东省所有驻军38万两银子。”

“粮食方面,因为山东境内拥有的卫所军数量足足是河南巡抚的两倍有余。所以,朝廷一共欠发山东所有卫所军总计32万担粮食…。。”

“嘶嘶…。。”这个大臣的话刚刚说完,一阵吸气声,就在朝堂上响起。

因为这些粮食和银子全部加起来,就是整整一百五十万两。

就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