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匡九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匡九合-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就凭这一点,自己就可以断定皇帝对财物的热爱上,即使外在行为没有像万历皇帝那样明目张胆的搜刮。内心的渴望还是和他爷爷是一致的也许这祖孙两代的皇帝都是因为童年生活的不正常,使得心中严重地缺乏安全感,长大以后才会比一般人更需要大量的金钱财物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吧!

但是,崇祯皇帝的这种心态和爱财的习性对于自己来说却是大大有利的在上位的人,最怕的就是“无所爱”。那就想不出私下巴结他的方法了。而崇祯皇帝既然爱财,事情就好办了,“投其所好”嘛,那自然是无往而不利的。

温体仁想了许久,最后站起身来,走到鱼池旁边,看着池内的鱼儿遨游,嘴里淡淡地道:“给皇上送钱,又该从何处入手呢?”

……

小冰河期的春天,总是显得春寒料峭。即使现在已经是春末,气候却让人感觉不到一丝的温暖。

天气虽然并不暖和,但是春风依旧吹绿了嫩嫩的柳梢。

地处紫禁城皇宫禁地西侧不远处的西苑太液池里,碧蓝碧蓝的南海、中海与北海上的坚冰,终于融化成了潺潺淙淙的一泓春水。远远望去,那股由北京城西玉泉山所引来的澄蓝池水,自北京城内的德胜门水关缓缓流来,在西苑汇集成了一片悠悠的巨大海子,在春日之下闪动着潾潾的光斑。

“皇上驾到,静海啰”执事太监一声吆喝。沿着中海、南海和北海沿岸荷枪巡逻的宫中锦衣卫士兵们,都立刻警觉起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沿海布防,戒备森严。

偌大的西苑顿时变得雅雀无声,始建于辽金,在元、明两朝又重新翻修的西苑太液池内,华堂轩阁,亭台楼榭。都显得巍巍峨峨,雄浑壮丽。古色古香的瀛台,屹立在泱泱碧水之间。与南海上的瀛台遥遥相望的“静谷”,则是怪石嶙峋,有一种如临幽谷的感觉。

当傍晚时分,一抹落日的余晖将碧蓝的中海、南海和北海水面映红,水波上闪动着璀璨波光的时候,崇祯皇帝黄袍峨冠,在侍卫们的护卫之下,来到了静谷的“静思楼”。

崇祯皇帝今儿个乃是步行,因为他要来这里见一个人见那人之前,他向来都是沐浴更衣,步行而至,以示诚心。

走到静思楼前,崇祯停下了脚步,不由得一个人怔怔地发起呆来。

这静思楼乃是四年前鞑子入寇之后自己下令修建的,主要是用来“思考人生”,呃,不,思考国家大事说白了,有那么一点点反省的意思在里面当然,这些都是不足为外人道之事。

一想起四年前鞑子入寇京师,崇祯皇帝就不免恨得牙痒痒的。

其实在当时,女真人跑来烧杀掳掠一番再扬长而去,并没有上升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地步。因为外族来北京城“武装巡逻”,并不少见。

最有名的便是英宗朝蒙古太师也先,在土木堡俘虏大明皇帝以后,直接将大军开到了北京城下朝廷将脸丢光了,呃,连皇帝都丢了……

再后来便是嘉靖朝俺答汗兵犯北京城,那一次也是京师戒严,如临大敌。

不过鞑子向来重财货,抢掠之后,便会退回塞外。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隐隐觉察到了女真人与蒙古人的区别。也先太师也好,俺答汗也罢,他们都是抢一把就走人,并不招降纳叛,步步为营呀!

若是鞑子开始招揽汉人,那就有问题了鞑子会武术,神也挡不住呃,不,“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能说出这十个字的,崇祯相信一定不是建州野人,恐怕还是大明汉奸吧!这些汉奸数典忘祖,真是该杀!

崇祯皇帝暗暗骂了一句,似乎用嘴皮子就能将李永芳、范文程等人咒死一样。

一阵猛烈地眩晕之后,崇祯皇帝喃喃自语道:“朕勤于政事,无父兄之懈怠,为何国事糜烂如此?都是大臣们蒙蔽朕,个个都不用心办事,只知道捞钱……”

顿了一顿,崇祯面如死灰地接着道:“可恨!可杀!捞钱的大臣真真其罪当诛!”

第341章孝庄?叔嫂?

祖大乐一直跟在堂兄身后,亦步亦趋。祖大寿脸色阴沉,祖大乐自然也不敢自找没趣,故而也一言不发。

在城墙上巡视一圈之后,祖大寿终于停下了脚步,站在一个墙垛子前,有些出神地望着城外远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良久之后,祖大寿叹了口气,终于开口了:“大乐,朝野上下都说我辽西将门跋扈……你有何见解?”

祖大乐原本还在那“眼观鼻鼻观心”,哪知堂兄竟然抛出这么一个重磅炸弹出来,顿时脚下险些一个踉跄!

这尼玛叫自己评价别人说自家的坏话,这却又怎么评价?

自己是说那些“腐儒”胡说八道呢,还是……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祖大乐立刻一副“义愤填膺”的神情溢于言表。祖大乐看了堂兄祖大寿一眼,怒道:“朝廷里的那些文官最是龌蹉,个个明面上都是满口的仁义道德,背地里一肚子的男盗女娼!呸”

祖大寿微微一笑,似乎不为所动。

祖大乐偷瞥了一眼堂兄,只见堂兄依然目视远方,显然还在琢磨什么事情。

“都督”

“唔。”祖大寿回过神来,指着北边对祖大乐道:“大乐,你还记得沈阳城是什么景况吗?”

祖大乐猛地一惊,堂兄怎么又说起了金国的沈阳城来了?这思维也太跳跃了吧!

祖大乐躬身道:“都督,小弟万历年间曾随您去过一次呢……”

祖大寿转过身来,竟然又将话题跳跃到朝野评价上面,似乎刚刚从来没有说过“沈阳”二字一般。

“大乐,本都督若说是保辽东百姓,而不是保朱家大明,你相信吗?”

祖大乐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四周,结果四周并没有人,最近的亲兵也在二十步外。

再说了,能跟在祖大寿身边的。都是祖家“家丁”中的精锐堂兄祖大寿就是叫他们提刀去砍崇祯的狗头,他们也没什么二话。

这些亲兵全数出于辽西祖氏一门,虽说只是些家族旁支,但是对于家主祖大寿说的话。那是比皇帝说的还好使呢!

祖大乐沉吟片刻,开口道:“都督为辽东百姓守辽东,小弟佩服至极!”

这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祖大乐信了……

祖大寿满意地点点头。沉声道:“若是本都督不是为了辽东百姓,又何必将附近屯堡的百姓移到锦州城中?”

“正是如此!都督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可表天地日月!”祖大乐脸色潮红,继续拍着马屁。

祖大寿捋须微笑,显然听得很受用……

自嗨了一会儿之后,祖大寿神情黯淡了下来,似乎他也明白,“自嗨”始终是“自嗨”而已。

祖大寿走到城墙跟前,用手扶住墙垛子,极目望远。思绪也随同目光,一齐飘向了远方……

自己也曾经是一个热血青年,立志于在辽东干出一番事业正如心中的榜样宁远伯李成梁一样。

然而不得不服气的是,自己终究还是比不过李成梁。宁远伯在时,辽东全境皆在大明控制之下,而他手下“家丁”就有八千!

若是八千精锐家丁在手,何事不成?

自己现在已经掌控辽东十万兵马,可堪一战的不过三四万人,而敢与建奴野战的家丁,不足两千……

祖大寿忽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若是宁远伯李成梁来到现在的辽东,他能不能扭转战局,收复失地呢?

唔当年奴儿哈赤可是宁远伯的“义子”呀,奴酋那是跪舔宁远伯的。应该是李成梁更加强大一些吧?

不对不对,李成梁在时,建州女真兵不过数千而已。可现在鞑子发动一次战役,动不动兵力就以十万计,不算仆从军,只算建奴本部的话。那也至少有四五万人!

唉!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想了一会儿李成梁与建奴之事,祖大寿将思绪收了回来,一转头就看见“眼观鼻鼻观心”的祖大乐。

“哈哈,大乐,你还在想本都督刚才问的话呐?”

祖大乐讪讪一笑,应道:“小弟驽钝”

祖大寿眼中精光一闪,淡淡地道:“守辽东,就是守我祖家二百年的基业。我祖家从宣德年间来到辽东,世世代代为将,迄今已经二百年了。”

顿了一顿,祖大寿接着道:“安知建奴不会与也先、俺答汗一样昙花一现?”

祖大乐猛地一惊,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的堂兄左都督,辽东总兵官,祖大寿!

原来如此!

原来竟然如此!

两年前的崇祯四年,堂兄祖大寿曾经在大凌河战役中被金国俘虏。当时堂兄用了《三国演义》里面小霸王孙策释放太史慈的桥段,唔,还有诸葛亮释放孟获的桥段,借口说回锦州城献城给黄台吉。结果黄台吉估摸着是看《三国演义》中毒太深,竟然答应了堂兄的要求,将堂兄放了回来。

结果嘛,自然就是“呵呵”了。

黄台吉不是孙策,堂兄祖大寿自然更不是太史慈!堂兄一回锦州城,立刻组织人马守城,愣是将黄台吉气得吹鼻子瞪眼睛,愣是说什么“人心不古”……

卧槽,这鞑子就是鞑子,自称汗王也不过是个鞑子罢了!

读书不精,能怪谁去?

历史上逃跑的桥段那可多了去了,譬如刘邦从鸿门宴上闪人那就是最著名的一个。可惜鞑子酋长不读史,只读《三国演义》……

呃,《三国演义》里面不也有刘玄德马跃檀溪么?

嘿嘿,看来鞑子酋长读书不仔细呀!

当时自己就纳闷了,堂兄为什么会选择千方百计地要死守锦州城毕竟投降鞑子的李永芳“待遇”嗷嗷好,颇让自己眼红。

原来堂兄看得比李永芳远,也比自己远!

可不是么,正统朝的土木堡之变,号称五十万的大明精锐,比蒙古太师也先吊打,连皇帝都被俘虏了去。后来若不是有写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于少保坚守北京城,恐怕那个时候大明朝就亡了……

那还是大明朝初期,国力正强盛的时候呢!

第341章孝庄?叔嫂?

祖大乐一直跟在堂兄身后,亦步亦趋。祖大寿脸色阴沉,祖大乐自然也不敢自找没趣,故而也一言不发。

在城墙上巡视一圈之后,祖大寿终于停下了脚步,站在一个墙垛子前,有些出神地望着城外远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良久之后,祖大寿叹了口气,终于开口了:“大乐,朝野上下都说我辽西将门跋扈……你有何见解?”

祖大乐原本还在那“眼观鼻鼻观心”,哪知堂兄竟然抛出这么一个重磅炸弹出来,顿时脚下险些一个踉跄!

这尼玛叫自己评价别人说自家的坏话,这却又怎么评价?

自己是说那些“腐儒”胡说八道呢,还是……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祖大乐立刻一副“义愤填膺”的神情溢于言表。祖大乐看了堂兄祖大寿一眼,怒道:“朝廷里的那些文官最是龌蹉,个个明面上都是满口的仁义道德,背地里一肚子的男盗女娼!呸”

祖大寿微微一笑,似乎不为所动。

祖大乐偷瞥了一眼堂兄,只见堂兄依然目视远方,显然还在琢磨什么事情。

“都督”

“唔。”祖大寿回过神来,指着北边对祖大乐道:“大乐,你还记得沈阳城是什么景况吗?”

祖大乐猛地一惊,堂兄怎么又说起了金国的沈阳城来了?这思维也太跳跃了吧!

祖大乐躬身道:“都督,小弟万历年间曾随您去过一次呢……”

祖大寿转过身来,竟然又将话题跳跃到朝野评价上面,似乎刚刚从来没有说过“沈阳”二字一般。

“大乐,本都督若说是保辽东百姓,而不是保朱家大明,你相信吗?”

祖大乐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四周,结果四周并没有人,最近的亲兵也在二十步外。

再说了,能跟在祖大寿身边的。都是祖家“家丁”中的精锐堂兄祖大寿就是叫他们提刀去砍崇祯的狗头,他们也没什么二话。

这些亲兵全数出于辽西祖氏一门,虽说只是些家族旁支,但是对于家主祖大寿说的话。那是比皇帝说的还好使呢!

祖大乐沉吟片刻,开口道:“都督为辽东百姓守辽东,小弟佩服至极!”

这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祖大乐信了……

祖大寿满意地点点头。沉声道:“若是本都督不是为了辽东百姓,又何必将附近屯堡的百姓移到锦州城中?”

“正是如此!都督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可表天地日月!”祖大乐脸色潮红,继续拍着马屁。

祖大寿捋须微笑,显然听得很受用……

自嗨了一会儿之后,祖大寿神情黯淡了下来,似乎他也明白,“自嗨”始终是“自嗨”而已。

祖大寿走到城墙跟前,用手扶住墙垛子,极目望远。思绪也随同目光,一齐飘向了远方……

自己也曾经是一个热血青年,立志于在辽东干出一番事业正如心中的榜样宁远伯李成梁一样。

然而不得不服气的是,自己终究还是比不过李成梁。宁远伯在时,辽东全境皆在大明控制之下,而他手下“家丁”就有八千!

若是八千精锐家丁在手,何事不成?

自己现在已经掌控辽东十万兵马,可堪一战的不过三四万人,而敢与建奴野战的家丁,不足两千……

祖大寿忽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若是宁远伯李成梁来到现在的辽东,他能不能扭转战局,收复失地呢?

唔当年奴儿哈赤可是宁远伯的“义子”呀,奴酋那是跪舔宁远伯的。应该是李成梁更加强大一些吧?

不对不对,李成梁在时,建州女真兵不过数千而已。可现在鞑子发动一次战役,动不动兵力就以十万计,不算仆从军,只算建奴本部的话。那也至少有四五万人!

唉!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想了一会儿李成梁与建奴之事,祖大寿将思绪收了回来,一转头就看见“眼观鼻鼻观心”的祖大乐。

“哈哈,大乐,你还在想本都督刚才问的话呐?”

祖大乐讪讪一笑,应道:“小弟驽钝”

祖大寿眼中精光一闪,淡淡地道:“守辽东,就是守我祖家二百年的基业。我祖家从宣德年间来到辽东,世世代代为将,迄今已经二百年了。”

顿了一顿,祖大寿接着道:“安知建奴不会与也先、俺答汗一样昙花一现?”

祖大乐猛地一惊,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的堂兄左都督,辽东总兵官,祖大寿!

原来如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