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败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败家子-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意思啊!”褐眼男子感慨道:“李世民还真是看得起这个年轻人,看来我真是老了,世间真是人才辈出啊!”

属下人劝慰道:“主人正当盛年,何须感慨,倒是那个谢逸……不过是个黄毛小子而已,不用太高看他。”

“不,李世民高看他,我们便不能掉与轻心。”褐眼男子摆手道:“记住。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尤其是敌人,否则……会死的很惨,叔父当年便没把李世民那小子放在眼里,结果……”

“是,属下受教了。”

“我们的人跟上去了吗?”褐眼男子不再多言,转而询问。

“主人放心吧,跟上去了。”

褐眼男子微微有些担心,不放心道:“有尾巴吗?”

“没有,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上次阚棱替我们背了黑锅,官府的追踪放松了很多,我们的人已经可以自由活动了。”

“那就好,不过仍需小心,李世民还有大理寺的那个孙伏伽鬼着呢!”

“是!”中年属下躬身问道:“主人,那使团那边……”

“不着急,且先等等看。”褐眼男子沉吟片刻,轻声道:“给西边传讯。”

“啊,是。”中年属下微微有些惊讶。旋即反应过来,连忙点头称是。

“一处开花有什么意思?花开遍地才漂亮嘛,是吧?”褐色的眼珠不断转动,目光森森。让人不寒而栗。

……

七月间,江南或许还有些炎热,但西北已经颇为凉爽。站在黄河岸边,秋风拂面时。甚至微微有一丝凉意。

阿史那结社率看着眼前波浪滔滔,浩浩汤汤的黄河,恍如隔世。

九成宫行刺失败。在山野里奔逃许久,最终累到在泾河岸边。但幸运的是,在最危急的时刻,有人救了自己。

然后掩护自己沿着泾河逃离,经过萧关,绕道北上,终于到了黄河岸边。

此时此刻,阿史那结社率心情复杂,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在长安多年,已然快要忘记草原的模样,此刻再看到昔日熟悉的草原,看到故乡,心中好生激动。

心情澎湃之下,他跪伏在地,叩拜草原之神,然后亲吻这片熟悉却又陌生的土地。

“回到故乡的感觉不错吧?”在这个神圣感染的时刻,一声呼唤将阿史那结社率拉回现实。

回过头来,一个年岁并不很大的灰衣男人站在身后,那张脸熟悉却又陌生,再次让他心情复杂。

顷刻之间吧,阿史那结社率脸上拂过许多表情,但最终定格的大概算是愤怒吧!

“结社率……哦不,阿史那兄,不管怎么说是兄弟救了你的性命,这样看着你的救命恩人,不礼貌吧?”灰衣男人笑着反问,颇有调笑意味。

“救命恩人?我落到今日的地步,难道不是你害得?”阿史那结社帅率反应很激烈,好似真的很愤怒。

灰衣男子摇头道:“做人可不能这样,怎么能说是我害了你呢?得凭良心说话。”

“良心?”阿史那结社率冷笑道:“若非是你怂恿,在背后出主意搞策划,我怎么会去九成宫,又怎会落到今日的地步?”

“哎呀,话可不能这么说,九成宫可是你自己要去的,是你自己说想要杀了李世民,我才帮你出谋划策的。没成功是你自己实力不足,时运不济,岂能怪旁人?”

阿史那结社率冷哼道:“哼……就是怪你,自打那日在平康坊遇到你,我便……若是没有你,我现在仍旧好好在长安……”

“在长安像狗一样活着吗?”这次说话不是灰衣男子,而是一个沉静的女人声音。

阿史那结社率抬起头,看到了一个蒙面女子,看到了一袭随风飘动的紫衣。

“你是谁?”

“我是谁不重要,如果非要有个身份,那算是你的朋友吧!”紫衣蒙面女子轻声回答。

“你们是一伙的?”阿史那结社率凝神片刻,总算反应过来。

紫衣女子摇头纠正道:“往后我们都是一伙的。”

“不,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不会在和你们……”

“阿史那氏的子孙怎么这般愚蠢?你还有的选吗?”紫衣女子一声冷笑,很是嘲讽。

“我不会再被你们利用。”阿史那结社率表情中依旧满是怒意。

“利用?别这么说……扪心自问,若非你想杀李世民,单凭别人怂恿几句,怎会去九成宫呢?”

见阿史那结社率不吱声,紫衣女子续道:“一个成年的大男人,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哼!”阿史那结社率冷哼一声,颇不服气,却不得不接受凄惨的处境。

“这就对了,不管怎么说,我们有共同的仇人李世民,所以便算是朋友。”紫衣女子悠悠道:“反正你在长安活得也不如意,还不如回到任你驰骋的草原,想办法让你的仇人活得不如意,你说是吗?”

第一八五章李道宗

出了大散关,过了庆州便逐渐进入灵夏平原。

隋唐时期,黄河尚未开始大规模泛滥,北方黄河流域的仍旧是肥沃富饶之地。

但黄河上游的真正富饶的地方只有两处,一个是河套平原,一个便是灵夏,也就是后世宁夏平原。

“塞上江南”的说法可不是徒有虚名,谢逸等人进入灵夏平原时,正是秋收时节,看到平原上广袤的良田,已经黄橙橙的庄稼,相当喜人。

不过看得出来,此地的粮食产量都不高,据狄知逊称是气候原因,距离黄河比较远的地方仍旧缺水,所以庄稼长势有限。

但这样的收成放在西北,那已经相当不错,灵夏百姓相对富足,驻守边疆的兵马军粮供应也能有所保障。如果不大规模调动兵马,军粮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

这就满足了?

谢逸不由心想,玉米今年应该种植第二茬了吧,土豆应该也是。等到将来种子充足时,这些相对干旱贫瘠的土地全都能派上用场,粮食产量应该还能有更大提升。

也许到时候,光是一个灵夏平原的粮食产量便能供应好几个州县折冲府的军粮,说不定很快便能做到。

不管怎么说,玉米和土豆都是耐旱作物,是后世西北的主要粮食作物,以高产优质著称,在大唐怎么能例外呢?

除了农田,也能看到一些牧场,成群的牛羊行走在青黄相见的草场上,相当壮观。偶尔也能遇到几个牧羊女,但相貌和装扮确实不敢恭维。

毕竟已经靠近西北草原,灵夏一代地区算是胡汉杂居,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兼而有之。犬牙差互。

至于这片土地,哪家的实力强大,便归属谁家所有,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秦汉时和匈奴拉锯争夺,后来被鲜卑人占据。隋朝早年间被突厥占领,现在则落入大唐手中。唐末以后则落入党项人手中。最终成就了一个称雄西北多年的西夏国。

谢逸很庆幸,自己是生活在大唐这样一个强盛的时期。当然了,这个时期的强盛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出使薛延陀的目的不正是为此嘛!

行走在大唐境内,谢逸全当是度假,欣赏一下大唐的壮丽河山。此时的西北自然条件还算可以,至少没有后世那般恶劣,山上仍旧有草木,并非光秃秃一片。

如果现在就开始保护。也许西北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能够有效控制,生态甚至可以逐渐恢复。

那么自宋朝开始,直到后世民国都肆虐的黄河水患兴许能够避免。如果能够促成,也算是一件造福后世子孙,造福民族的贡献。

不过呢,难度不小。

首先一个便要保证此地少些战乱,并且牢牢控制在大唐手中,否则谈何保护。何谈治理?

西北的边防啊,自古便是中原王朝的忧伤。

李世民豪气地宣称不休长城。试图以他天可汗的威名震慑北方部族,这个思路倒也没错。修长城劳民伤财,被动防御也没有多大效果和意义。

国家强大,兵锋强盛让人不敢进犯这个道理没错,但前提是一直维持下去,并且有英明的君王才行。

可江山传承。谁能保证每一代的继承人都英明神武?所以啊,这终究并非长治久安之法。

可是……

怎样才能做到呢?这似乎是个更大的难题。

先不管那么多了,此番先搞定薛延陀,便算是成功了。在出大唐境前,经过灵州时需要先拜访一个人——江夏郡王李道宗。

这位王爷在后世关于隋唐年代的演义中很著名。颇有反派意味,但实际这位王爷蛮忠诚的。

李道宗也是李渊的堂侄,自打晋阳起兵开始便立功不少,初时被封为任城王,而今改封江夏郡王。与河间郡王李孝恭并称为“贤”,乃宗室中为数不多可以领兵打仗的王爷。

与李孝恭擅长平内乱不同,李道宗更为擅长的是御外敌。

贞观八年,吐谷浑进犯大唐边疆,威胁河西走廊,唐太宗调动兵马反攻,李道宗便领兵出征。

李道宗先以一支偏师破敌,将吐谷浑大军击溃,然后和侯君集等部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谷浑军。

在无人的苦寒之地行军二千余里,在乌海追上吐谷浑伏允可汗,大破其众,俘其名王骁将,使得唐军大获全胜。

贞观十一年,李道宗改封为江夏郡王,但是他犯了个小错误,因为贪赃一度被禁足府上,还剥夺了职权。

年初时,因为杜伏威一案,河间郡王李孝恭落得灰头土脸,请罪后在家中闭门思过。宗室里顿时没了掌握兵权的大人物,于皇室稳固和力量平衡没有好处。

当时有人猜想,也许皇帝陛下会进一步重用吴王李恪,但事实上并没有,反倒是禁足的李道宗被放了出来,驻守灵州。

李二陛下这一招,可谓是一举数德,施恩之下,李道宗必然感恩戴德,效忠皇帝。宗室的力量得以加强,军中也得以平衡,同时更有个稳妥之人看着北边的薛延陀。

由此可见,李二陛下对真珠可汗夷男的提防并非一天两天了,一个个都老谋深算啊!

从长安临走之时,承庆殿中密谈,李世民特意叮嘱自己路过灵州时拜访李道宗。

当然得见了,太必要了。

如果薛延陀有点异动,李道宗是距离最近的兵马,某种程度上他自己的后盾,必要时还是救命的指望。

不早点沟通一下怎么能行呢?见见面,强调一下前线的危急形势,让江夏郡王早些做准备,好为自己提供必要的帮助。

想来李道宗应该好说话吧,毕竟李孝恭是因为自己而倒霉,闭门思过。然后他才顺理成章复出,再次得到重用。

当然了,作为宗室中的名将,李道宗的复出是迟早的事,但因为自己的缘故,让这个契机提前了。

就凭这一点,李道宗多少该感谢自己吧?不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了,至少要好好对待自己,必要的事情多操点心总是应该的吧?

第一八六章夜半马蹄急

使团沿着黄河岸边一路北上,恰逢夕阳西下。

谢逸看着远处的景象,下意识吟诵起唐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狄知逊闻声,顿时眉头一挑,讶然道:“这是谢学士新作的诗句?”

呃……

谢逸不禁暗自摇头,又那什么了……但这事没法解释,只能无奈点头。

“早就听说谢学士大才,诗文甚佳,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啊,单单这两句便将眼前胜景一句道尽,而且是恰到好处,淋漓尽致。”

狄知逊道:“应该不止这两句吧?不知可否尽数吟来,好让本官开开眼界?”

“啊……”谢逸不禁尴尬,这首诗的全文……一时间似乎记得不是那么清楚,这玩意要读出来不伦不类,岂非……

“不瞒狄侍郎,这首诗还有一二处不慎妥当,还需斟酌,晚点吧!”谢逸只好找个借口推辞。

“好的,本官拭目以待。”狄知逊满脸笑意,心中又想起了儿子入晋王府伴读的事。在晋王府不仅仅能得到那些大儒们的教导,谢逸也会多有提点的,有当世第一才子教导,儿子应该多有进益吧?

看来确实得想想办法,让谢学士多帮帮忙,尽可能促成此事才好。

如此一来,狄侍郎对谢学士更加客气了。夜里扎营之时,还特意给谢学士敬酒表示敬意,不免让谢逸有些不好意思。

然而正当谢逸打算在黄河岸边好好享受一回篝火晚会,露天宿营时,意外发生了。

杂乱的马蹄声响起时,夜北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叮嘱雪殇保护谢逸后,便消失在夜色中。负责率领五百随行将士的校尉孙武开也顿时紧张,没错,领兵的正是他。

自打九成宫护驾有功后。孙武开得到李二陛下的青睐,而今已经是昭武校尉,和秦家小娘子的那桩婚事也自然而然成了。

只是完婚还需要一段时间,让其跟随使团护送是李二陛下的旨意,也是孙武开自己的愿望。

他对这趟出使没有那么多的担忧,更多觉得这是机会,难得皇帝陛下器重,自己焉能给脸不要脸?

成婚的事情可以稍微推迟些,但机会难得啊,这千里之行走下来。又是大功一件,何乐不为呢?

当然了,毕竟是出使草原外邦,凶险还是有的,是以多少都有些心理准备。但孙武开万万没想到,这才是在大唐境内,灵州驻守有大军的地方,竟然也会有此等麻烦?

听到嘈杂的马蹄声,所有人的心头不禁一紧。孙武开令将士们列阵,成防御阵型。将谢逸和狄知逊保护在中间,同时做好准备,若有异常随时护送两位要员离开。

谢逸和狄知逊面面相觑。但两人的脸色都还算正常,没有惊慌失措。谢逸是经历过陕州和乐游原行刺的,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

狄知逊则是梁州都督府长史,也算有过军旅经历。千军万马的场面都见过,何况是眼前这等情形。

如果是白天,一切都好说。但夜里……

视线受阻,到底有什么异常状况一无所知,这才是最让人无奈的地方。好在夜北擅长追中和夜行,但愿他能有所发现。

果不其然,夜北并未让人失望,片刻之后便发回安全的消息,顿时让人松了口气。

待到夜北再回到营地时,大约十几二十匹马已经奔到了营地附近,并且主动亮起了火把。

火光照耀下,可见他们尽是唐人服饰,为首的是一男一女,看样子年岁都不大。尤其是女孩,看起来不过才十三四岁。

身后跟着一群扈从模样的人,不过都带着兵器,甚至配备有军中的横刀,难道他们是官府中人?

但狄知逊提醒他,西北混乱之地不比长安,兵器管制没那么严格,寻常人配有横刀,甚至是强弩也不奇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