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捡漏-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哼,莫名其妙,我倒要看看你们最后能挖出什么来?!”尤昌平临走的时候还恶狠狠的说道。

“这就是我们的当今的学术界呀。”栾明贵叹息了一声:“讲资历,讲辈分,讲面子,讲成果,唯独不讲孜孜追求的过程,浮躁、功利呀。”

董德昌等人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是他们在参加研讨会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了。

想想老一辈的贾兰坡、钱书钟、黄永三等人,那才叫学者风范。和他们相比,当今的学者专家就差的太多了,他们差的不仅仅是学识,更多的是品行。

“于飞——”马尚都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刚刚那种情况——”

“马哥,别这么说。这本来就怪不得你,即便你站出来替我说话恐怕也起不到任何的效果。”于飞说道,他说的也是实情。但是他真的一点都不在意吗?也不尽然!虽然马尚都的表态可能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起码那是一个态度,能让于飞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

但是结果是,在董德昌、秦小衿、栾明贵到达之前,于飞是一个人孤军奋战的。

特别是和栾明贵相比,马尚都更加惭愧。

栾明贵和于飞只是见过一面,尚且能挺身而出为于飞说话,甚至不惜得罪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其中还有不少是他的老朋友。

经历过这件事之后,于飞和马尚都之间已经有了一些隔阂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还是来看看,于飞先生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吧?”栾明贵表态支持于飞,并且留下来,并不代表他就相信了于飞的话,而是为了要一探究竟而已。

“几位老师,说来惭愧,我是在一张藏宝图上发现地宫的秘密的……”于飞又将之前对叶建军编造的谎话又说了一遍,只不过这一次说得更加顺溜而已。

“恩!”栾明贵缓缓点头,“如果是从藏宝图上发现了这个秘密,那可能性就又大了几分。”

毕竟不是于飞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

而且,如果没有藏宝图的指引,谁又会想到这座寺庙的地宫竟然会在大雄宝殿之下呢?

“这座寺庙已经破败了,也不知道地宫有没有受损。现在宝藏的消息已经散步了出去,很有可能招徕有心人的算计,所以我认为应当尽快进行保护性的挖掘。”栾明贵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这也是于飞想要说的。这些东西多放在地宫中一天,就多一分风险,要是有所损毁可就是不可逆转的损失呀。

因此众人一刻不敢耽搁,立刻组织人手进行保护性的挖掘。

第503章地宫开启

说到地宫的发掘,远没有于飞想象的那么简单。特别是叶建军这货,在研讨发掘方案的时候说的那番话,把见多识广的专家们都惊呆了。

这货大大咧咧的说道:“这有什么难的,我让‘二建’挑几个技术好的工人,带上家伙过来,一个下午就能把地宫打开!”

看着他洋洋得意的表情,专家们都傻了。

栾明贵沉默了半天,说了一句话:“这是哪里来的包工头?”把叶建军脸臊得都红透了。

于飞心中暗笑,谁让这家伙不懂装懂,还爱表现呢。

听了栾明贵的解释,于飞才明白:发掘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

挖掘本身就是一个损伤性过程,出土更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时刻,脆弱的出土文物置于急剧变化的环境中,有可能完全被破坏。刚出土的文物十分脆弱,要过了前3年,出土文物的内在状态才能初步稳定。

当初在发掘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时候发现一锅藕片汤,刚揭开容器云纹漆鼎的时候还可以看到非常完整的藕片漂浮在汤里,但很快就变成了一滩水。因为经过一千多年时间,藕片内在的物理、化学结构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旦让它回到常温常态中,根本无法保持原貌。

因此在发掘之前,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从挖掘到提取,再到运送,要考虑到防湿、防霉、防震、防盗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好在的是京都的冬天温度很低,这对于文物的保存还是很有帮助的。不过就是这样。还是要在现场准备冰柜,而且运输也要用冷藏车。

“从目前情况看,地宫外沿保存完好。不过。经过了几百年,其内部究竟是怎样的形态始终是一个谜。我很担心地宫内会不会已有积水,也可能会流入一些细泥,这些对里面的文物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也要充分做好预案。”栾明贵眉头紧锁的说道。

挖掘地宫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而不当的操作则又可能对文物带来难以想象的破坏!

其实,地宫内的情形。于飞“看”得是清清楚楚了,栾桂明担心的积水或者流入细沙的情况都没有出现。

但是无奈,他没有办法说出来呀。

不然人家问他你怎么知道?他怎么回答?猜的?还是说我能看到?恐怕都不行。

最终还是由栾明贵出面找了一个德国的考古发掘队伍。这个考古发掘队曾经成功的发掘和保存了埃及的金字塔,经验非常丰富。

对此,于飞的心里是有些不舒服的。无奈中国的技术在这一方面确实是差了一些。如果硬上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就非常有可能对地宫内的文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坏。

栾明贵也只能劝解于飞:“我们这一次并不是和德国考古队合作。而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严格说起来,他们不过是我们的伙计罢了。”

栾明贵这种自欺欺人的说话,于飞也只能是默认了。

唯有叶建军还一直喊着要到二建找几个技术好的工人。当然,没有人会搭理他。

地宫的正式挖掘是在第三天开始的。之前当然由叶建军出面搞定所有的手续。

因为担心德国考古队会故意使坏或者因为疏忽而损坏了《永乐大典》的正本,于飞坚持要求要一同参与发掘。

经过一番谈价还价,最终敲定了两百万劳务费的价格。

对此,于飞再一次跳了起来。

“两百万?!你怎么不去抢呀?”于飞叫道:“两百万,都够我盖两栋别墅了。这个洋鬼子也太黑了。”

于飞倒不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本来让德国人来挖掘,他心里已经很不爽了。现在竟然还要付出这么大一笔钱,他的心中火就更大了。

“而且,我们这些人也是要从始至终帮忙的,难道连一点工钱都不算?”于飞又咋呼道。

“事实上,就是因为您的加入我们才要两百万的。否则的话一百八十万就可以了。”德国考古队的队长丹尼尔说道。

这一下于飞傻眼了。原来自己在德国人的眼中竟然是累赘呀。看这意思,多出的那二十万似乎是学费一般。不过让于飞不参与,他也不放心,这些洋鬼子的技术是过关了,但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尽心呢?

花两百万元如果能保证《永乐大典》正本的出土,那么这个价格也是值了。而且也省心了很多。

秦小衿也全程参加了发掘,不过当着这么多人,两人也无法过多的交流。

地宫为最常见的竖坑形式。和普通的地宫不同的是,这个地宫在距离地表近10米以下位置,如果不是探测显示出了地宫的位置,洋鬼子们几乎都要放弃了。他们之前也发掘过地宫,但是一般不会超过五米的,挖掘十米还没有达到入口,这种情况确实非常罕见。

而大雄宝殿的坚固程度也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地基是由最外层基槽、夹石夯层、内圈原始山体土层组成,其中夹石夯层为一层夯土一层石头的“三明治”式,居然有36层之多!

考古队在土中一点点“掏”出了直径约2。2米的地宫竖坑,在离地9。2米的地下,考古人员最终发现了一块青石板,石板长约0。9米、厚约0。25米,外围还有一层青砖紧紧箍着它,看模样似乎是覆盖地宫门口的盖板。

看到青石板,叶建军等人非常的兴奋,以为这就是地宫的门。

但是栾明贵却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这应该不是最后之门。在青石之下,应该还有至少50厘米的多层夯土夹石层。这块青石它并无建筑上的实际功能,而是一种“提示”:此地离门大约不远了。”

“嘿,这就是电影正式放映之前的预告片是吧?”叶建军说道。

对于叶建军的外行,栾明贵早就习惯了,因此并未理睬。

接下来的挖掘,洋鬼子明显小心了很多。而于飞等人也被勒令不许再动手,否则话,要是对文物造成损坏将由他们全权负责。对此,于飞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停下了手脚。虽然他能清晰的看到地宫中的一切,但是却不代表这他能够将地宫中的文物安全的取出,毕竟他只是一个门外汉。

考古队首先将青石板和覆砖清理和吊运出去,并继续下挖,清理夯土和积石,直到最终发现地宫盖板。

发现了地宫盖板后,考古队并没有立刻解开盖板,而是先对地宫进行加固处理。因为地宫为竖坑结构,极容易发生坍塌,必须采取对地宫壁进行加固保护。最终考古队采用了沉井技术队地宫进行加固,即在地宫壁安放一个圆柱形钢架,以避免地宫的坍塌。

在开门前,考古队又利用遥感设备对地宫的大致形状、容积和物品位置进行测量,这样的小心让于飞很不耐,因为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地宫在他的眼中一点秘密都没有!不过考古队如此的小心,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体现了洋鬼子的负责。

发掘进行的第三天,考古队终于决定打开地宫大门。随着一声沉重的声响,地宫终于暴露在众人的眼前。面对黑洞洞的地宫入口,于飞拿着手电筒想往里照照看,但是被考古队长阻止了。因为手电筒的光束很有可能对地宫中的文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接着他们对地宫中的环境气体、温湿度以及液体酸碱度等一一测量,然后才是重头戏。

如果把地宫挖掘比喻成一道菜的话,那么之前可都只是餐前甜点,正餐还没有开始呢!对于挖掘来说,最终要的就是制定文物提取方案。如果这一步做不好,那么之前可就都是无用功了!这次提取的《永乐大典》正本,又都是保存了数百年的古籍,提取起来最是麻烦。德国考古队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吗?要知道任意一本的损失就有可能是永远的遗憾。

ps:红绿灯拜求支持~~~

第504章开掘内室

ps:红绿灯拜求支持~~

提取文物是整个挖掘中最重要的一环,首先,提取前要做好所有数据保存工作,比如保存图像、绘制详细的分布图和物品的摆放位置、朝向、为器物编号等等,之后才能逐件提取,特别针对丝绸、纸质、漆器、木器以及保存状况不佳的文物,每一件还要制定专门的提取措施,并同时进行留存画面、文字、标签、登记等。

在丹尼尔队长的带领下,考古队所有成员都特别小心。在第一道石门打开后,考古队并没有马上进入地宫,而是小心的清理着甬道上碎石和尘土。因为地震、地表建筑的重压随岁月增加而积累的损毁,甬道上随处可见大小不一的石头。于飞心中暗叫庆幸,幸好在进入之前已经进行了加固处理,要不然的话,真有可能造成地宫坍塌等危险。

考古队在甬道上发现了很多洒落的铜钱。

“栾老,这甬道上放置铜钱干什么?”于飞奇怪的问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古人把地宫看做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撒上一些铜钱,俗称金钱铺地,是要讨一个好彩头。”栾明贵解释说。

于飞点了点头。坐等考古队员将铜钱一枚一枚的清理出来。

打开第二道石门,便到了前室。前室中摆放着一些炼丹用的器具,更验证了当初这里是座道观的事实。

虽然四处非常黑暗,但这难不倒于飞。他用混沌之气扫了一圈。却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古玩,不由有些失落。心说:这个嘉靖皇帝也太抠门了吧?建立个地宫,怎么也不弄几件旷世珍宝来玩玩呀?

他哪里知道。这个地宫虽然是皇家建造的,却不是嘉靖皇帝建造的,而是隆庆皇帝建造的,所以在规格方面就会下降一些。

前室的清理工作又花了将近两天的时间,虽然这些器具在于飞的眼里算不上什么好货色,但在栾明贵等人的眼中却是了不得的宝贝!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来了:地宫距离地面将近10米,如何稳妥的把地宫中的文物一件件安全的送出去呢?要是在运输的过程造成了损坏。那对众人来说绝对会抱憾终身的。

最终,在叶建军的力荐之下,还是从二建找了两位吊运的师傅。这两位师傅吊运的技术惊人。甚至达到了如使臂指的程度。

对于他们的加入和出色表现,叶建军显得非常得意,似乎在说:“之前无论我说什么,你们都觉得是谬论。现在还不是要按照我说的来做?”

明天就要进入内室了。考古队并没有连夜开掘。而是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段时间以来,考古队夜以继日,在地宫之中根本就不知道白天黑夜,身体上非常的疲倦,精神也高度紧张。好好的休息一个晚上对内室的挖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包括于飞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内室才是重头戏,里面的东西决定着本次考古挖掘的成就大小。

因为担心有人破坏和捣乱。叶建军安排的那一个班卫戍部队一直驻扎在古庙中,确保整个发掘过程顺利进行。

寺庙的僧舍原本就不多。而且又年久失修,大多是危房了,根本就住不了人。

众人也不愿意到比较远的地方住宿,这样的话会在路上耽搁很长的时间,便空地上搭了很多防风的帐篷,虽然是冬天,但是备了充气睡袋,也很暖和。

叶建军可受不了这份罪,坚持了两天便开溜了,以后只是偶尔的跑过来绕一趟而已。

而马尚都也因为事太多在第三天告辞了。其实于飞感觉到马尚都的离开除了因为事情太多之外,可能还有其他的什么因素。

对于《永乐大典》正本下落的研讨并没有因为栾明贵等人的离开而结束,相反更加的积极,甚至已经开始着手对永陵进行探查了。尤昌平最为积极,甚至把萧翼也拉了进来,他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狠狠的打栾明贵、于飞等人一个嘴巴子。

对此,于飞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他现在正在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呢。

京都冬天的夜晚还是满冷的,秦小衿虽然长期修习逍遥诀,但无奈与于飞相比还是相差太远,不由有些瑟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