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英魂- 第7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百米。形态千奇百怪,蔚为奇观。最典型的是罗布泊东北部的“龙城”,连绵起伏的高大土堆之间,广布坚硬的盐壳,形似游龙,均作东北——西南走向,故称龙城。与“龙城飞将”之中的“龙城”只不过是同名不同地而已!

这便是罗布泊四周古城遗迹遗址的大致状况,但如今这些地方,早已被契丹大军扫荡无余,而且他们已再次挥戈西北行进,直奔焉耆、西州、庭州一带。

此时此境,耶无害和阿里耶库尔同坐一匹白马之上,他们望着这契丹大军在此经过所留下的处处痕迹,虽然各有所想,但他们无不同样感觉到这样漫无目的地追赶下去何时是个尽头?他们已不知道自从他们两人于初夏四月二十三日开始动身离开长安,如今却已是仲秋八月二十日,已经长达四月之久!他们一心要向契丹国主送上一具“长安混世魔王”的关颅,已经历尽风风雨雨和千辛万苦,为的是什么?或许可以说,他们就是在各为其主!但是,在这万里大漠之中,他们历尽艰险、同舟共济,谁又能看出他们曾经是分外眼红的仇敌呢?——

“恶武林中,两位黑衣蒙面剑客相搏!”

“京城科考之前,在京城大兴善寺内,耶无害以慕容天水的名字几乎被阿里耶库尔视为仇敌。因为那时的阿里耶库尔以为,慕容天水就是‘京师第一枪’慕容山水的兄弟,他杀的就是慕容山水,当然其兄弟慕容天水也不可留。后被法深大师制止,让他们俩以师兄弟相称,才得以消除他们之间的误解。但那时,耶无害虽然已意识到阿里耶库尔就是犯下滔天罪行的大逆不道之杀,可他回想起静眉道长所谆谆告诫他的话,他终于按捺住胸中的怒火,打算日后再伺机报仇!”

“京试落榜不久,他南归荆州江阳镇,恶噩接连而至,耶无害无心归乡,浑浑愕愕地又去了京城长安,他便和阿里耶库尔在大雁塔之下不期而遇,让他猛然想起此人正是上回他在大雁塔顶层所闻听和见到的‘四大恶人’之一的那位黑衣剑客,他就站在‘燕山浪魔’身边。在那时,他就怀疑此人就是与他曾在恶虎林中交锋的黑衣蒙面刺客;后他们又在大善寺内相见,他才知道那位黑衣剑客的大名就叫阿里耶库尔,而且断定就是他在恶虎林里刺杀‘蜀东六雄’之中的五兄弟;随后他又与阿里耶库尔各各蒙面剑搏肉战,以致两败俱伤,最终双双吐血而逃。但是现在,他们以师兄弟的名义再得相遇,阿里耶库尔便带他用‘降龙十八掌’打开了慕容山水的假墓,揭开了‘京师第一枪’慕容山水的假死真相,以致使慕容天水无不暗暗为慕容山水的性命安危而忧心重重。”

“在骊山山林之中,阿里耶库尔和法深老佛曾在暗中试欲谋杀耶无害,幸得静眉道长及时相救!”

“阿里耶库尔在皇宫杀了‘铁手护花使’皇甫梨奇,那时,耶无害才知道皇甫梨奇竟是真心女儿身,她在临死之际竟还对他一往情深!他真恨透了这条杀人不眨眼的恶狼!”

“阿里耶库尔试欲刺杀天子,耶无害命人打造了护颈甲,终于用计擒住了这条恶贯满盈的杀手。就在耶无害在牢中要将其斩杀以报天下血仇之际,他突然接到天子旨意,命他护送阿里耶库尔回归契丹,同时携带‘太上皇之首’献于契丹国主。”

“他们两人在沿途之中横遭劫杀,历尽艰难坎坷,终于来到了这万里大漠之中的罗布泊!”

这就是纷纷扬扬的往事!真是“往事如烟,忆之似梦”,“昨日怨恨多,今日成蹉跎。”不说耶无害已无杀阿里耶库尔之意,而且早得丞相密令要他半路杀掉耶无害的阿里耶库尔也在多次犹豫之间而最终彻底打消了杀人之念。用今天的话来说,他这就叫做“犯罪中止”。但它不同于“犯罪未遂”和“犯罪终止”。这种“犯罪中止”,是自动、彻底的中止,是完全彻底打消了杀人之念。如果杀人未能得逞,而且心存余念,再寻求他日伺机杀人,则属于“犯罪未遂”,但这种情况隐患还是“不定时要发生”的!切忌!切记!赶快打消杀人之念,既然未遂就中间停止吧,只要“放下屠刀,就可立地成佛!”“犯罪终止”可以说是犯罪既遂,即说已经得逞而且终止结束了。中国刑法第2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犯罪中止的处理,刑法第2条第2款规定:“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然而,在如今这纷纷乱世,江湖险恶,官场黑暗,国难危危,耶无害和阿里耶库尔虽在危难之际同行于万里大漠,但他们的命运又将会怎样呢?

呜呼!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时,黥髡盗贩,兖冕峨巍。吴暨南唐,(吴王杨行密,合肥人,字化源。初为盗,后应募为州兵,迁队长。使出戍,因起兵为乱,据庐出。唐昭宗时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之地。南唐李升,徐州人,字正伦。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奇其貌,养以为子。杨氏诸子不能容,乃冒姓徐,名知诰,仁吴,累官参知政事,出镇金陵,受吴禅称帝,为南唐(938~975年)开国之主,为南唐烈祖,938~943年在位。在后文“7、神秘的世界”一章节里有“五代十国的帝王年代详细列表”,可以参阅,以资对照。)奸豪窃攘。蜀险而富,汉险而贫,(前蜀王王建,舞阳人,字光图。少无赖,后从军。黄巢起兵叛乱,王建奔蜀,为田令孜养子。令孜败,走成都依陈敬宣。建攻陷成都,杀令孜、敬宣,据有两川。及梁灭唐,遂自立为蜀帝。后蜀孟知祥,龙冈人,字保胤。后唐明宗李亶崩,称帝。南汉王刘隐,上蔡人。代父为刺史,平单纪有功,天佑初为清海军节度使,开平中累封南海王。卒谥襄。弟龚称帝,追尊襄帝。北汉王刘文,后汉高祖刘暠…刘知(智)远的同母弟,初名崇。少无赖,与后周太祖郭威不协,改名文。于后周广顺初年,遂称帝,是为北汉。真是乱七八糟!到处有人称王称帝!连混世魔王都冒出来了!)贫能自强,富者先亡。闽陋荆蹙,楚开蛮服。(闽王王审知,固始人,字信通。为人壮貌雄伟,隆准方口。代兄为武威军节度使,封琅邪王。唐亡,梁太祖封之为闽王。后子磷称帝,追亲尊为太祖。荆南王高季兴,硖石人,字贻孙。少好武,有胆气。梁开平中累功拜荆南节度使。唐庄宗李存勖入洛,季兴来朝,封南平王,故荆南王亦称南王。楚王马殷,鄢陵人,字霸图。唐僖宗时为裨将,昭宗时代刘建峰为帅。梁太祖即位,遣使修贡,拜天策上将军,封楚王。)剥剽弗堪,吴越其尤。(吴越王钱镠,临安人,字具美。唐僖宗时,黄巢兵乱,镠率乡兵破走之。以执董昌功,昭宗拜之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拥兵两浙,旋封越王,又封吴王。唐亡,受梁太祖之封,称吴越国王。)牢牲视人,岭延遭刘。百年之间,并起争雄,山川亦绝,风气不通。语曰:清风兴,群阴伏;日月出,爝火熄。故真人作而天下同。作《十国世家》。

呜呼!自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后世鉴古矫失,始郡县天下。而自秦、汉以来,为国孰与三代长短?及其亡也,未始不分,至或无地以自存焉。盖得其要,则虽万国而治,失其所守,则虽一天下不能以容,岂非一本于道德哉!唐之盛时,虽名天下为十道,(十道即指关内、河东、河南、河北、山南、淮南、东南、陇右、剑南、岭南。)而其势未分。既其衰也,置军节度,号为方镇,镇之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其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土地为其世有,干戈起而相侵,天下之势,自兹而分。然唐自中世多故矣,其兴衰救难,常倚镇兵扶持,而侵凌乱亡,亦终以此。岂其利害之理然欤?自僖、昭以来,日益割裂。梁初,天下别为十一,南有吴、浙、荆、湖、闽、汉,西有岐、蜀,北有燕、晋,而朱氏所有七十八州以为梁。庄宗初起并、代,取幽、沧,(代,代州,今山西代县。幽,幽州,今直隶大兴县。沧,沧州,今直隶沧县。)有州三十五,其后又取梁魏、博等十有六州,合五十一州以灭梁。岐王(即李茂贞。)称臣,又得其州七。同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年号。)破蜀,已而复失,惟得秦、凤、阶、成四州,(秦今甘肃天水县,凤今陕西凤县,阶今甘肃武都县,成今甘肃成县。)而营、平(营州今直隶朝阳县治,平州在今奉天境,沈阳被日本侵占时改称奉天。)二州陷于契丹,其增置之州一,合一百二十三州以为唐。石氏入立,献十有六州于契丹,而得蜀金州,(十六州即指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蔚、云、应、寰、朔。金州,今甘肃金县。瀛今直隶河间县,莫今直隶肃宁县。)又增置之州一,合一百九州以为晋。刘氏之初,秦、凤、阶、成复入蜀,隐帝时增置之州一,合一百六州以为汉。郭氏代汉,十州入于(北汉王)刘文,(后周)世宗(柴荣)取秦、凤、阶、成、瀛及淮南十四州,又增置之州五而废者三,合一百一十八州以为周。宋兴因之。此中国之大略也。其余外属者,强弱相并,不常其得失。至于周末,闽已先亡,而在者七国。自江以下二十一州为南唐,自剑以南及山南西道四十六州为蜀,自湖南北十州为楚,自浙东西十三州为吴越,自岭南北四十七州为南汉,自太原以北十州为东汉,而荆、归、峡三州为南平。合中国所有,二百六十八州,而军不在焉。唐之封疆远矣,前史备载,而羁縻寄治虚名之州在其间。五代乱世,文字不全,而时有废省,又或陷于夷狄,不可考究其详。其可见者,具之如谱。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从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李克用以平黄巢功封晋王。)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指朱全忠。)吾仇也;燕王(指刘守光)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契丹耶律阿保机帅众入寇,晋王与之连和,约为兄弟,既归,而背盟附于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守光父仁恭。周德威伐燕,守光曰:“俟晋王至,听命。”晋王至,而擒之。)函梁君臣之首,(晋兵入梁,梁主朱友贞谓皇甫麟曰:“李氏吾杨仇,理难降之,卿可断吾首。”麟遂泣弑梁主,因自杀。函,用木匣盛其首也。)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歇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呜呼!天下之恶梁久矣!自后唐以来,皆以为伪也。至予论次五代,独不伪梁,而议者或讥予大失《春秋》之旨,以谓:“梁负大恶,当加诛绝,而反进之,是奖篡也,非《春秋》之志也。”予应之曰:“是《春秋》之志尔。鲁桓公弑隐公而自立者,(桓公名轨。公子恽既弑隐公,遂自立。)宣公弑子赤而自立者,(鲁宣公,文公庶子,名倭。私事襄仲,襄仲请于齐惠公,杀文公嫡子恶及视。)郑厉公逐世子忽而自立者,(厉公,庄公次子,名突。母为宋雍氏女,雍氏有宠于宋,故宋执祭仲使逐公子忽而立公。)卫公孙剽逐其君杆而自立者,(剽,穆公孙,字子叔。孙林父、宁殖既逐献公杆,遂立剽,是为殇公。)圣人于《春秋》,皆不绝其为君。此予所以不伪梁者,用《春秋》之法也。”“然则《春秋》亦奖篡乎?”曰:“惟不绝四者之为君,于此见《春秋》之意也。圣人之于《春秋》,用意深,故能劝戒切,为言信,然后善恶明。夫欲著其罪于后,在乎不没其实。其实尝为君矣,书其为君。其实篡也,书其篡。各传其实,而使后世信之,则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尔。使为君者不得掩其恶,然后人知恶名不可逃,则为恶者庶乎其息矣。是谓用意深而劝戒切,为言信而善恶明也。桀、纣不待贬其王,而万世所共恶者也。《春秋》于大恶之君不诛绝之者,不害其褒善贬恶之旨也,惟不没其实以著其罪,而信乎后世,与其为君而不得掩其恶,以息人之为恶。能知《春秋》之此意,然后知予不伪梁之旨也。”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不从而知也。

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而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多矣,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岂非高节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世而不肯出与?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与?孔子以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岂虚言也哉!

予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常有其人而不得见也。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李氏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宿。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长恸曰:“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路人见者环聚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