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婚然天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婚然天成- 第3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问题!”圆圆比着ok的手势咧嘴笑得不要太开心。

早饭后,贺擎东系着黑白两色的男士围裙十分居家地在厨房忙中饭,圆圆回房间做作业,禾薇惦记着家里的情况,盘腿坐在沙发上往家打电话。

禾母一听是闺女打来的,从禾父手里抢过电话不撒手:“薇薇啊,你们那边还好吧?有没有积水?有没有停电?”

禾薇汇报了一下自己这边的情况。禾母一听公寓还有发电机,第一反应跟她当时一样:“果然还是高档公寓好啊,停电了还能自己发电……”不过下一句就不一样了,“这发电机的钱要不要业主自己掏啊?发电费分摊到每户得多少钱?太贵了也不划算哦……”

禾薇哭笑不得,生怕她娘还要围着发电机念叨个不停,赶紧扯开话题:“妈,我听贺哥说江滨小区发大水了?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还有没有继续往上淹啊?”

“再高还能淹哪儿去。小区外面的排水还是通畅的。早上你干爹打电话过去问,小区里的水位还是在架空层往上、二楼阳台不到,说明一直有在往外排。你不用担心。你干妈一早还在说,贵重物品她都随身带了,家具、电器都是旧的不能再旧的,大水真淹到家里了也不心疼。明年搬新家统统换成新的……倒是你外婆家,打半天电话了还没联系上。怎么个情况都不知道。”

梅龙桥的娘家,禾母担心一早上了。

昨天晚上还联系过,今早打电话去就没人接了。这么大风大雨的,能去哪儿呢?娘家那房子虽说是平房。但都是新造不到十年的房子,听收音机说政府昨天前半夜一直在安排警力疏散危房住户,照理是轮不到她娘家的。再说了。就算是被政府安排到别处住了,这不还有小灵通嘛。怎么姐弟几个的小灵通都打不通呢?

禾母虽然不喜欢回娘家,娘家人也不待见她,换成禾家这边断了联系,娘家那边肯定不会有人关心,可反一反,她却不能这么做。爹娘毕竟生养了她,尤其是这危急关头,万一真出了啥事可咋整?所以她急呀,吃了早饭就一直守在收音机旁,希望能听到梅龙桥一带的消息。

禾薇也跟着着急,但绝不放心爹妈开车去梅龙桥看究竟,一路上潜在的危险太多了。

“妈,再等等吧,要真出事了,我想舅舅他们肯定会主动联系你,没消息就是好消息,也许梅龙桥那边,住平房的无论是不是危房都被统一安排到哪个安全地方了,舅舅他们忘带小灵通这才联系不上……”

事实上还真被禾薇猜对了一半。

梅龙桥地势低,又是乡镇,排水系统不如城里做的好,台风还没正式登陆呢,小半个村庄都被淹水了,周家正好也在被淹的住户里,大半夜的,淌水跑到镇里大会堂,那儿地势高,又是近两年新建的,又大又结实,算是个安全的避难所。唯一没料到的是,台风登陆后,雨势加大、气温骤降,一家人逃得太急,没人记得带被铺行李,后半夜冻得直打哆嗦。

“奶奶,我不想吃饼干,我想吃鸡蛋饼!”一大早,周家的宝贝疙瘩满地打滚,非要吃这时候怎么也变不出来的鸡蛋饼。

周老太太心疼宝贝孙子,好声好气地哄道:“阳阳,咱们回家了奶就给你烙鸡蛋饼吃,啊,这会儿就吃点饼干,你不是喜欢喝香蕉牛奶吗?奶这儿有,来,奶给你喝牛奶……”

周晨阳不依,继续在大会堂不算干净的地上打滚:“我不要饼干!我不要牛奶!我就要鸡蛋饼!撒葱花的鸡蛋饼!不给我吃我就不起来!我就不起来……”

“不起来就去外头淋大雨!”小屁孩他爹光火了,倒不是不疼宝贝儿子,而是当着村里、镇上那么多居民的面挂不住脸啊,提起儿子就往大会堂门口走,吓唬吓唬儿子也好。

可他媳妇哪里肯依,宝贝儿子不说是周家唯一的宝贝金孙,也是娘家那边独一个男娃,兄弟姐妹生的可都是闺女,因此宠着呢,窜出去从丈夫手里夺过大哭大闹的宝贝儿子:“周文斌你疯啦!这么大风大雨的,还真的想把儿子丢出去?阳阳乖,到妈妈这儿来,妈妈给你好吃的,甭理你爸。”

“老爸坏!老爸最坏!阳阳再也不要爸爸了!”

“再说一遍?”周文斌怒指着儿子喝道。

“行了!”自从躲进大会堂还没怎么吭过声的周老头喝住儿子:“公共的地方,大吵大闹的像什么样,阳阳想吃什么就给他,小娃娃家的,能吃多少。”

“关键是现在哪来的鸡蛋饼啊。”

“那就拿别的他喜欢吃的哄哄嘛。”

周文斌无语,哄得住还用闹嘛,就是哄不住啊。

“不说这个了,你去借个电话,问问你大姐,看她能不能叫部车来接我们,这雨势一时半会停不了,咱家又没带被铺行李,一个晚上还能撑,可谁知道这雨会下到什么时候去……”

周老头琢磨半天了,大女儿和小女儿现在都住在镇北,那儿地势高,又是小区房,发大水也淹不到楼上。只是小女儿跟公婆一道住,家里房子不大,又住了六口人,自己这边再拖家带口的上门不好,只能找大女儿了。

周文斌却不怎么想打这个电话:“大姐那脾气,爸你又不是不知道,从来都计较得很灵清,我们啥也不带地上门,还让她包车来接,你觉得可能伐?”

“不然你说咋办?除了没被子没衣服,家里带出来的吃食也没多少,我看光阳阳一个人都不够吃三天的,别说还有我们这么多张嘴。”

周老头见儿子反驳,嗓门大了许多。被边上的邻居听见,插嘴道:“老周,你市区不还有个闺女吗?这时候不投奔啥时候去?我们是没办法,一家子都困在这儿了,想投奔也找不到对象。你有那么好条件,干啥不去?”

“是呀爸,二姐家现在发达了,上回听大姐说,那房子面积是她们家两倍不止,还买上了车,发达了都没接我们过去看看,如今家里发大水,过去住几天她难道还把我们赶出来不成?”周文斌媳妇蔡明珠趁机接道。

一向没什么出息的二姑姐,不声不响地在市里买起了房子、车子,哪怕那房子是贷款买的也不得了,手头没几个钱,敢问银行借贷款?所以二姑姐家有钱那是肯定的,起码那木器店生意有赚头。

周老头倒是很拎得清,二女儿是所有孩子里最省心的,小时候拉扯了几年,十五岁以后都是她给家里挣钱挣工分,连结婚都是她自己张罗的,家里一分钱没贴出去不说,还拿了她不少年的工资,所以一般时候,二老都不会想到她。反正养老送终的是儿子,泼出去的闺女那么多,少一个无所谓。

第534章 以后不说“来台风凉快”了

“不用说了,就找你们大姐。”周老头一锤定音。

周文斌只好照办。问带了手机的村民往大家姐拨电话。谁料电话打不通,大概是电话线断了还不知怎么的。外甥女的手机又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不会是故意关机的吧,就怕我们这么多人涌过去。”蔡明珠抱着总算哄好的儿子酸不溜丢地道。大姑姐也就这点能耐了,不占你便宜,但也休想让你占便宜。周家这几个闺女,都不是省油的灯。

周文斌瞪了媳妇一眼,转身问他爹:“爸,大姐家电话打不通。”

周老头叹了口气:“那宁芬那儿呢?能打通吗?打通的话让她想办法给我们送几床被子过来,这么冻着总不是个法子。”

同一个镇,都是一路电话线,周彩芬家打不通,周宁芬家自然也打不通。不过周宁芬的老公,也就是周文斌小姐夫的手机打通了。

周文斌赶紧说了自家现在的情况,末了说:“姐夫,趁着这会儿风雨小,能不能给我们送两床被子过来啊?咱家房子淹了大水,还不知道啥时能退,出来的时候太匆忙,除了阳阳的小书包,啥也没带……”

蒋新国嗯嗯啊啊应了几声,挂了电话对周宁芬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说:“你家那些人可真没脑子,发大水了往外逃,竟然连被铺行李也不收拾,还让我给送去,这么大风大雨的,我才不要送!被树枝刮到、招牌砸到算什么事?”

周宁芬原本是在担心爹妈安危,如今听说他们被统一安置在镇里大会堂,悬着的心落了地。又听丈夫说弟弟问他们讨被子、吃食。心里也不怎么舒坦,大姐家住的离大会堂更近,为什么不找大姐找自己?可到底是亲爹亲妈亲弟弟,不打电话来也就算了,打来了还能不闻不问。

家里虽然有辆运货的小面包,可她不会开车啊,只能央求丈夫跑一趟。谁知蒋新国死活不肯冒这个险。

周宁芬哭上了:“你有没有良心啊?啊?那好歹是你丈人、丈母娘。眼睁睁看着他们挨饿受冻吗?换做你爹妈你肯定二话不说就去了。说到底,你还是没把我爹妈当爹妈看……”

蒋新国火冒三丈地回吼:“换我爹妈?换我爹妈他们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不会让我冒这个险!”

“现在风雨不是小了吗?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大不了我跟你一道去,看能出什么事……”

“嗤!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你以为风雨小了就没事了?你去外头看看,小区里的树全躺倒了,堵路上还怎么开车?让我下去挪开吗?这还只是小区,外面的路谁知道成什么样了。你弟自己也说,周家村靠后的半座村庄全被水淹了。这会儿说不定已经淹到大马路了,车子开一半熄火抛锚了算谁的?……他们倒好,自己躲在大会堂里,要我开车送去。有本事自己来拿啊……”

俩口子越吵越凶,最后演变成了夫妻掐架。

周宁芬的公婆嘴上说得好听,可话里行间还是担心儿子居多。所以这架吵到最后,也没吵出个定论。周宁芬只好抹着眼泪给弟弟打电话:“阿斌啊,咱家小区的路都被刮倒的树干堵死了,车子开不出去,你要不再想想别的办法,大姐家离大会堂不是更近吗?要不找大姐借几床……”

周文斌失望地挂了电话。

回头看看冻得嘴唇发紫、脸色发青的家人,再看看同样光人逃出来的其他人家,这会儿都已联系上了附近的亲戚朋友,正兴高采烈地等着对方来接或是来送被铺吃食,想想自己家,两个姐姐都住镇上,且离得都不远,却没一个靠谱……

周文斌深深抹了把脸,心说要不脸皮厚点找市区的二姐帮忙吧,昨晚来台风的消息还是他二姐第一个来电话提醒的,怪只怪他当时没听进去,他媳妇在那儿碎嘴,他也跟着抱怨了一通,要不然也不会一点准备都没有的光人出逃。可现在后悔来不及了,只能想办法度过这个难关。

周文斌绞尽脑汁回想二姐家的电话,可怎么也记不起来,问爹妈、媳妇,也都说不知道,谁让他们平时极少主动联系老二,即使联系也是让老二回来掏钱、或是去市区看病让老二帮忙挂号,别的时候基本不理。只得作罢。

好在广播上说,镇上来了不少武警官兵,还带来了不少赈灾物资。只好干等着官兵来救了。

周彩芬那边,座机电话倒是真的打不出去,不知道是电话线被吹断了还是咋地,但张燕的手机其实是好用的,只不过见对门接来了很多乡下的亲戚,嫌外公外婆家也来电话求助,故意把手机关了,也没跟父母说这个事。

她现在有了孩子,家里的杂物越堆越多,上门做客都嫌挤,何况来了还得住几天。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外加一个小外甥,这么小的房子,来这么多人哪里安顿得下,索性关机不接电话,图它个清静。

再说了,外婆家要真没法住人了,这不还有个家住市区的二姨么。二姨家可大多了,比自家足足大两倍呢,有困难就找二姨去呀。

说到底,张燕还在为禾母送的结婚礼不够大而耿耿于怀。

梅龙桥发生的事,禾家这边当然是不知情的。禾母轮番打了几个电话都不通,心里着急,可新闻里也没说梅龙桥一带房屋倒塌什么的,所以被闺女一劝两劝的,也暂时放开了。

直到中午光景,一大家子围坐桌边吃饺子,听收音机里说武警官兵在梅龙桥安抚受灾民众,并带去了一干赈灾物资,才总算获悉了一些梅龙桥那边的信息。又听收音机说没有人员伤亡,只是部分村落淹水,受灾民众如今都被安置在镇上大会堂,赈灾物资也都分发到位。末了还公布了一个大会堂的热线电话,大概是盼着热心市民捐款捐物。

于是禾母照着这个电话拨过去,总算和娘家人联系上了。

不巧的是,周文斌正好排队领物资去了,被喊来接电话的是蔡明珠。

蔡明珠阴阳怪气地对禾母说:“哟,二姐,你是掐着时间打过来的吧?咱们家愁吃愁喝又怕冷的时候。咋不来电话关心?现在用不着了。你家那点东西就自己收着吧,咱们在这儿好得很。”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禾母气红了眼睛,对禾父说道:“以后周家的事。我再也不管了!”

“好好好,咱不管了,咱们管好自己的小家就成了。”禾父最见不得媳妇抹眼泪,手忙脚乱地劝:“你看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掉金豆子,连闺女都不如了。不怕被人笑话了去,家里还有客人呢……”

禾母带着泪花佯嗔地往丈夫腰上掐了一把,去卫生间洗了把脸,然后昂首挺胸地去厨房琢磨晚上吃什么了。

这不一大家子呢。家里虽然囤了不少货,可恶劣天气不知道啥时才结束,务必得省着来。但又不能不吃饱,所以需要琢磨、需要计划。看怎么个搭配能多吃几顿。

再还有,停电了晚饭不得提前啊,不然黑灯瞎火的多憋闷。蜡烛倒是有,可那光摇来晃去的,关键是不够明亮。何况这么多人围着吃饭,得点几根蜡烛啊;至于事先充饱电的节能灯,那是备着急用的,不到万不得已自然不能浪费。所以禾母总结一句话:停电了早开饭,吃完饭大家就着昏暗的烛火唠会儿嗑,然后早点睡觉拉倒。

至于娘家,确定是安全的就好,别的她也没精力管了,人也不缺她这点关心不是。倒是闺女那边,得和她说一声,免得她担心。

于是,禾母人在厨房,遥控指挥禾父给闺女拨电话:“趁电话还通着,你赶紧和薇薇说一声,就说她外婆家好着呢,让她别跟着操心了,管好自己就成。”

禾薇听说外婆家没事,房子是被水淹了,但人都逃出来了,这会儿被统一安置在梅龙桥大会堂,有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