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旗卷天下-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白衫少年正是皇甫剑,一年多来他已渐渐习惯了“南苑”少主这个身份,就是日常行为也与其他同年人相差不大,只是看起来过于老沉稳重罢了,跟以前的皇甫剑比起来简直是判若两人。皇甫剑知道乱世即将来临,要想在这乱世好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有安身立命的本事,所以他不放过一点时间,努力地学习着每一样东西,也好尽早地融入这个陌生的世界。

一年多来,皇甫剑通常上午要跟伯父皇甫嵩读书识字,和他一起的还有皇甫嵩的两个儿子,大兄皇甫鸿字坚寿,二兄皇甫郦。都说一龙生九子,各个不相同,此话还真不假。

大兄皇甫鸿今年十七岁,生得是面若冠玉,斯文儒雅,好文事,表面看起来更象大伯父皇甫嵩,就是有时候有些磨叽,这让皇甫剑很不爽。二兄皇甫郦也有十五岁,肤色微黑,身材高大,为人豪爽,不爱习经文,却热衷于兵书战策,好舞枪弄棒,完全继承了皇甫家祖上好战的传统,与皇甫剑倒是有不少共同语言。

一年多时间,皇甫剑跟随大伯皇甫嵩学习《论语》、《诗书》、《淮南子》三部经书。其时经书多是以毛笔誊写在竹简之上,编连而成。一部书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誊写,而且需要大量竹简,花费的金钱也不在少数,因此十分珍贵,一般授课都是先生口述身传。

皇甫家族这三部经书还是数代人的收藏之物,但皇甫剑为了学习方便,硬是一笔一划地将这三部经书誊抄一遍,又重新编订成册。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让小小年纪的皇甫剑在经文造诣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还练得一手好书法。

皇甫剑的书法是以当时比较风行的隶书为基础,结合了后世楷书的特点,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书体,行体上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字体接近方形,更加美观大方,书写起来也更加方便流畅。皇甫剑便将它称之为楷书,在当时可以说是自成一体,就连学识渊博的大伯皇甫嵩也对小小年纪的皇甫剑赞叹不已。

下午,只要是天气允许,皇甫剑都会在这团头山顶度过。但为了确保少主安全,刀疤每次都要亲率三十亲卫守在皇甫剑周围。长期下来这山上的野兽、毒蛇之类,差不多被这帮好杀成性的家伙捕杀一空,皇甫剑的亭院里不时飘荡起新鲜野兽的肉香味,再加上皇甫剑前世野外生存的丰富经验,只是稍加提点,这些亲卫的烧烤、烹饪水平居然有了显著提高。

皇甫剑每天在山上将前世特工训练课目,负重跑、徒手攀岩等重复一遍,不累到筋疲力尽也不肯罢休,他在想方设法提高这具身体的肌肉、骨骼力量,开发这具身体的巨大潜能。

炼累了,皇甫剑就修习那前世的神秘调息之法。一年多时间,皇甫剑的神念增强了许多,现在他就是坐在这悬岩之上,周围发生地风吹草动也瞒不过他的缕缕神识。

就在皇甫剑还处于沉思冥想之际,亲卫头领刀疤快步走了过来,躬声说道:“少主,老将军回来了,仇管家吩咐请你过去。”

“哦!爷爷回来了?我们这就过去!”皇甫剑听到刀疤说爷爷皇甫规回来了,心里还是十分激动。虽然他已不是原来的皇甫剑了,但也不知是这具身体的原因,还是他也对这位东汉名将慕名已久,这一刻他急切地想见到这位传奇老人。

一丈多高的悬岩,皇甫剑象灵猴一样“吱溜”而下,山上早就被他们踩出了一条光滑的小道。皇甫剑一路小跑,健步如飞,闪电貂更是兴奋异常,在他身边左穿右窜,留下一道道火红残影。

刀疤带着三十亲卫紧随其后,生怕又将少主跟丢了。一年多时间,皇甫剑奔跑的速度快了很多,这些亲卫想要跟上皇甫剑的脚步已是越发困难。

皇甫剑很快到了“南苑”主厅,这里的建筑规模异常宏大,外表更是富丽堂皇,隐隐给人一种压力感。大厅的主体框架选用了名贵檀香巨木,空气中都散发着一股奇异香味,闻了不仅能让人精神振奋,还能驱逐蚊虫。

主院之中亭台、楼阁、花园相间,四时花木相趣成映,一条条曲折精致回廊紧紧相连,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还没进正厅,皇甫剑就远远看到两位陌生老者,一样的身材高大,一样的腰板挺得笔直,只是走在前面的那位老者看起来更加苍老,满头须发皆白。远远的皇甫剑就能感觉到这老者身上有股无形杀气,皇甫剑知道只有那些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气势。

另一位老人略显清瘦,却是多了一份儒雅气质,看起来更加地和蔼可亲。但皇甫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走在前面的那位带着丝丝杀气的老者,也许是同类的原因,也许是血脉相连,他对老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味儿有点迷恋,不自觉地就想和老人亲近。

这两位老人正是号称皇甫双雄的皇甫规、皇甫节老哥俩,走在前面的那位老人正是皇甫剑的爷爷度辽将军皇甫规,后面的那位老人是皇甫剑的大爷爷雁门太守皇甫节,也就是大伯皇甫嵩的父亲,皇甫家族现任族长。

皇甫剑怔怔地站立原地,象是被什么定住了一样,一双乌黑的大眼直直地看着面前的皓首老人,脚步再也挪动不了半分,嘴角微张,半晌才吐出一句:“爷爷!”眼中泪水却象是下雨般“哗哗”直下。

老人赶走两步,上前一把将皇甫剑有些瘦高的身体揽在怀中,一双饱经沧桑的大手不住地抚摸着皇甫剑脑袋,直到将皇甫剑全身上下都仔细查看了个遍,确信皇甫剑没有什么不妥之后,才声音颤抖地说道:“剑儿,我的剑儿,见到你没事,爷爷也就放心了!”

“剑儿拜见爷爷!”皇甫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一刹那间有这么大的反应,这应该是自己体内血脉的原因,一瞬过后,皇甫剑开始冷静下来,重新给老人见礼。

“哈、哈,剑儿可比以前懂事多了,快快起来!”老人一把将皇甫剑扶起,脸上带着欣慰之色。

“这是你大爷爷,剑儿不会忘记了吧!”老爷子皇甫规指着身后的那位老人对皇甫剑说道。就是原来的皇甫剑认不出大爷爷皇甫节,老爷子也不会觉得奇怪。他俩老兄弟常年在外,难得有在一起的时间,原来的皇甫剑也只是才见过皇甫节几次,而且还是在他很小的时候。

“剑儿拜见大爷爷!”皇甫剑规规矩矩地走到大爷爷皇甫节面前,叩了三个响头,这一年多来,他得大伯父皇甫嵩悉心教导,自己也早就融入了这个家族之中,成为其中一员。

“真是个好孩子,都长这么高了,快起来,快起来!”皇甫节老人见老兄弟后继有人,有些伤感的同时,也在为他高兴。

当晚,“南苑”之中大摆宴席,爷爷皇甫规、大爷爷皇甫节高居上首,大伯父皇甫嵩、族中几位主要长老、管事两厢相陪,皇甫鸿、皇甫郦两兄弟也跑过来凑热闹,正好给皇甫剑做了伴。

众人落坐,老管家仇伤命家仆摆上丰盛的菜肴、美酒,两名青衣使女执银壶为大家斟酒,各叙别后之趣闻、怪事,一时欢声笑语,“南苑”之中一派喜气洋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带着点醺醺醉意,老爷子皇甫规沧桑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热闹之后的落寞,沉声说道:“老夫和大哥这次退仕归隐,再不问军国之事,族中之事全部交由大哥打理,老夫要带着剑儿去飞马牧场,在那里度过余生。但我皇甫家族始终是世家大族,不可少了主心骨,更不可朝中无人,所以义真你准备出仕吧!你也是时候出仕了!”

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世家大族能维持千年不衰自有世家大族的处世之道。就拿皇甫家族来说,族中嫡系一般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出仕为官,旁系之中也是分工明确,一部分人经营家族祖业,另有一部分人外出谋业。

家族之中一分为三,互相扶持,一荣俱荣,但就是真的遇到什么灭门之祸,也还能保留下一份种子,准备着来日登山再起。

有了家族之中的官声、名望、资金为底蕴,嫡系之人仕途更会平步青云,嫡系之人官做得越大,家族也就跟着越发兴旺,两者相辅相从,就象棵大树一样,嫡系是树干,旁系是树枝,是树根,缺一不可。

东汉末年,世家大族并起,不仅把持着朝政,更控制着地方政治、经济,严重削弱了中央对地方控制,更是层层盘剥下层百姓,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断绝了大汉的根基,这才是导致四百年大汉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爷爷说的是,义真明白。义真正要告知两位爷爷,圣上征我为议郎,我也已应征,待家中诸事处理完毕,便前去赴任,断不会让皇甫家族在我手中没落了。”常年的军旅生活,让老爷子不怒自威,皇甫嵩在老爷子面前也是唯唯诺诺,小心谨慎。

“如此甚好,家族兴旺的重任如今就交给你了!”老将军皇甫规说完,神情露出些疲惫。

皇甫剑坐在席中,始终未发一言,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今天第二更送到,请点击、送花、收藏,将老狼顶起来吧,谢谢各位兄弟!

第六章解忧公主

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夏六月十五

烈日高照,天气炎热。☆奇书网の

皇甫剑带着闪电貂离开了生活一年零四个月的皇甫家族世居之地瓦亭堡,离开了府邸“南苑”,离开了留下深深足迹的团头山,离开了老管家仇伤,刀疤等亲卫。

这年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字纪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之乱乃平,西凉之地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皇甫剑和爷爷皇甫规同乘一辆豪华马车,马车被爷爷带过来的一百亲卫保护得严严实实,在他们后面还跟着二十多辆马车,车中拉着皇甫剑经常使用的各类书简,还有一些常用之物。

老管家仇伤、刀疤以及原来保护皇甫剑的一百亲卫都留在了“南苑”,他们还要照管府中事务。

一行人一路向西南迤逦而行,沿途到处是战争留下的创痕,大多村庄焚毁,只剩下断垣残壁,本来应该郁郁葱葱的田园也是一片荒芜,牧场废弃,道路两旁枯骨更是随处可见。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十室不余一,念之断人肠。”是对此最真切的写照。

“剑儿,长大了想做些什么?”皇甫规老人看着一路沉默寡言的孙子,以为他是离开了“南苑”,还有些不习惯,便开口逗笑着问道。

“好好地活下去!”皇甫剑想都不想,顺口答道,声音虽然有些稚嫩,但语气却是异常坚定沉稳。

“是啊!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可是这个世道的普通百姓就连简单地活下去,都成了奢望!”老人看着车外随地可见的枯骨,沧桑的脸上皱纹看起来更深,不无伤感地说道。他做了大半辈子度辽将军,本意是想维持西凉边境的安定,没想到结果却是这样,仗是越打越大,死的人是越来越多,西凉之地到头来成了一片贫瘠,民不聊生,老人自己有时也想不明白。

“爷爷,我们这是要去哪里?”皇甫剑见一路行来,越走越是荒凉,有时走一天路也见不到一处人烟,就象是走在通往地狱的路上,同外面的世界相比,繁荣昌盛的瓦亭堡简直就是天堂了。皇甫剑觉得自己这帮人象是在躲避仇家,在逃难一样。

“飞马牧场,爷爷带你去飞马牧场!一个梦一样的地方,你一定会喜欢,那也是爷爷送给你的礼物。”老爷子意味深长地看着还幼小的皇甫剑,苍老的脸上荡起淡淡的慈祥笑容,缓缓说道。

皇甫规老人这次避世隐居,主要还是为了皇甫剑这个孙子。皇甫剑死而复生的事,皇甫嵩、仇伤两人都是一字不漏地告诉了老爷子,仇伤更是将皇甫剑说成是天命所归之人,这才让老人当即做出了避世退隐的决定。

老人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实际,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迟早都会宣扬出去,为了皇甫剑的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他远离人们的视线,时间长了人们也就淡忘了,所以他决定带皇甫剑去飞马牧场,一个连皇帝也管不到的地方。

走了三日,一行人到了安定郡西南的一个县城——乌氏县,车队在乌氏县城歇息一夜,补足粮食、马料、饮水。第二天他们就进入了鸡头山区(现在的六盘山脉,又名陇山),沿途道路逐渐变得崎岖不平,马车只能在上面勉强行走,颠簸得厉害,路上更是看不到人烟。但山区景色却是异常隽秀,祟山峻岭之间,更是河道纵横,仿佛是回到了江南水乡。

“方若海,你率十骑头前开道,传令下去,加强警戒!”老爷子看着脚下曲折不平的山间小路,周围遮天蔽日的森林,眉头微皱,对护卫在马车旁边的亲卫统领方若海命令道。

“诺!”亲卫统领方若海,二十七、八岁,是皇甫规老爷子亲传弟子,枪法、剑法、弓马皆佳,小时候是名孤儿,老爷子收留后,一直随侍在老爷子左右,深得老爷子真传。

皇甫规老将军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车队前方不到五里处,有一片谷地,此时正有两队人马在那里捉队厮杀。

这两队人马一个个身形彪悍,坐下骏马也都不象是西凉本地马种,装束更是奇特,这样的大热天,他们还斜披着兽皮,头戴粘帽,只是将上身一半袒露在外。这些人一个个手持弯刀,腰挎弓箭,有点与北方匈奴人相似,但又不尽相同。

这块谷地中间有片地势稍高的地方,那里正停着一辆马车,马车周围守着二十名精锐武士。这些武士显然是经过了长时间地逃亡,一个个风尘仆仆,面露疲惫,身上斜披的皮甲也是凌乱不堪,有的身上还带着明显伤痕,看样子是受伤不久。但他们仍然凛然不惧,二十人借助地势摆出一个严密的防守阵形,将中间马车紧紧护住。

在他们四周,正有五十名和他们衣着一样的武士,目露凶光,象群饿狼一样,向他们慢慢扑了过来。

“桑昆,你们逃不了啦!只要你们将解忧公主交出来,本将看在相处多年的份上饶你们不死。”外围五十武士当中,一匹骏马突出,马上一员二十来岁的年青将领,手中长鞭直指包围圈中的一名黑脸大汉,高声喝道。

“楼难,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只要本将还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让你这等卖主求荣的小人伤害到公主一丝一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