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旗卷天下-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好办,晏壮士去跟他们说一声,愿意归降飞马牧场的跟我们一起走,不愿意在下也不勉强,留些钱财让他们自谋生路。”侯选说道。

“小人遵命,请将军稍等,小人这就安排。”晏明满心欢喜地来到手下面前,将自己的决定说了一遍。众人听了,不想继续过这种刀头舔血生活的人愿意跟他走,也有些人不想受约束,留了下来。

晏明带着众人回到山寨,将钱财分了,然后背着长信宫灯下了山,后面跟着三百来个愿意随他一起下山的兄弟。

回到山下,晏明径直走到侯选面前,将长信宫灯递了过去,道:“这长信宫灯虽是宝物,但留在小人这里却是没用,还会遭人惦记,不如交给将军,由将军献给少主,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侯选看了看晏明道:“这是你的东西,就不会有人强抢你的,飞马牧场不象你想的那样,你大可不必担心。”

“将军想多了,这等宝物在小人手里确实是没用,如其浪费在小人手里,不如将它献给少主,小人是诚心实意,就请将军不要再作推辞!”晏明见侯选推辞,心里更生好感。

“如此在下就代少主先收下了。”侯选一看这长信宫灯果然是名不虚传,外型是一个美妙无比的霓裳仙子,如真人般大小无异,其面容神采变幻不定,缥缈如梦幻般。晏明一个丑大汉背着这么一件宝物,确实是有点不伦不类,便不再推辞收了下来。他也觉得这等宝物也只有自己的少主才配使用。

一切安排妥当,众人重新上路,虽然多了晏明的三百多人,但侯选的骁骑部每人都配有双马,让出一部分给晏明和他的部下,也不会影响行进的速度。一路上众人是快马加鞭,早起暮宿,过长安直上“回中道”,前后不过十日便到了安定郡境内。

安定郡置于汉武帝时期,当时郡下辖二十一县,曰高平、复累、安俾、抚夷、朝那、泾阳、临泾、卤、乌氏、阴密、安定、参巒、三水、阴槃、安武、祖历、爰得、眴卷、彭阳、鹑阴、月支道。有人口十四万左右。

到了汉灵帝时期,由于汉廷羸弱,东羌叛乱,羌胡南侵,原安定郡西、北面的大量土地被羌胡占居。安定所属二十一县成了现在的安定八县(临泾、高平、朝那、乌枝、三水、阴盤、彭阳、鹑觚),郡所也由以前的高平县南迁到了临泾县,官方人口尚不足三万人。

安定郡虽然只有了附属八县,但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北邻北地郡,西接陇西郡,东南便是三辅之地。一条南起千河河谷,北出萧关,贯通关中平原和陇东高原的交通要道“回中道”将安定郡与长安连在一起,向西更是连通西域各地,是当时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不仅如此,安定郡还是汉廷防备羌胡、匈奴、鲜卑骚扰司隶的第二道防线。在地理位置上,安定郡隔绝北地胡对司隶直接威胁,又因其西连金城郡,北接北地胡,只要安定郡在大汉手中,西部诸羌就不能与并州诸胡、匈奴串联起事。安定郡就像是一柄巨刃将西羌和诸胡断开,是扼守长安、金城郡的咽喉要地。

皇甫剑当然也能看出安定郡地理位置重要,但他想到的不是羌、胡威胁中原,而是安定郡向西可以过大胜关直插金城郡,威胁西羌腹地。出飞鹰涧,过陇关直逼渭河两岸,可南击汉中之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回中道”,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关中之地,这才是皇甫剑选择安定为立基之地的真正原因。

当贾诩、侯选、徐晃到达安定鹑觚县的时候,皇甫剑带着华雄、赵岐老人、解忧公主、“黑子”成宜、十八龙骑和一千亲卫早就等在那里。

皇甫剑是坐战神车来的,只有亲身体验才知道战神车的神妙之处。这战神车不论是行走在崎岖山路,还是沼泽之地都是如履平地。

战神车内解忧公主重新布置,四壁悬挂粉色帐幔,厢底铺七色兽皮,炫丽浪漫、舒适惬意。指挥中心既是皇甫剑的休息室,也是小型会议中心。那张偌大靠椅上铺着张巨型虎皮,虎皮外型完好,手感柔软舒适,正是去年皇甫剑送给鬼谷老人的礼物,被鬼谷子处理过后又给了皇甫剑,放在靠椅之上,正好合适。

靠椅椅背放下,便成了一张极大的温床,这完全是为长途行军所备,战神的指挥中心就象房间一样舒适。车内不仅有皇甫剑那套特制茶具,就是琴棋书画也一应俱全。一路之上解忧悉心照料,让皇甫剑都有点不知路途归期。

两名车奴,甩着长长的软鞭,坐在前面驾驶。长鞭挥舞,两头黑犀牛四蹄扬起,健步如飞,拉起这巨大的战车如同无物,真如鬼谷老爷子说的力大无穷。车奴的长鞭长达三丈有余,挥动起来,整个战车也在其笼罩之下,正是驾驭、御敌的绝佳兵器。

看到贾诩等人过来,皇甫剑远远地迎了上去。

“文和先生、侯将军一路辛苦!这次你们可是立了大功一件,本少爷谢谢啦!”

“全赖少主之谋,属下不敢居功!”

众人寒暄已毕,侯选上前禀道:“少主,末将在回来途中收降一将,名晏明,身高一丈,有万夫不挡之勇,力大无穷。”

“将军收的降将名叫晏明?”皇甫剑微微走神,问道。又一历史悲情人物,历史对晏明的描述不多,只是说他长板坡死在赵云的枪下。

这时有军卒将长信宫灯拿了过来,侯选接过长信宫灯,说道:“这灯叫长信宫灯,是晏明托属下送给少主之物。”

“哦,真是个宝物,侯将军还请晏明一见。”皇甫剑看着传说中的长信宫灯,心里欢喜。他正觉着战神车上缺一名灯,晏明就将长信宫灯送了过来,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来了枕头!

不一会晏明到了皇甫剑近前,晏明一看面前少年虽然年少,但身上隐隐有股逼人霸气,忙跪拜道:“小人晏明见过少主。”

“晏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将军的长信宫灯,本少爷很喜欢!”皇甫剑一边说着,一边将晏明扶了起来。还辛亏他心里早有准备,不然定会被晏明奇丑的相貌和高大的身躯吓一大跳。

“晏将军人高马大,力大无穷,适合冲锋陷阵。本少爷任命你为八部众重骑部副将,将军三百部下先回牧场整顿,再作安排。”皇甫剑吩咐侯选、晏明两人。

晏明心里激动,他一个山间野人,平时见到最高的官也不过是县令之类,现在却得到太守大人赏识,一下子成了名副将。而且皇甫剑平易近人,一点也没有嫌弃他的丑恶相貌,这让晏明深受感动,心里暖融融地。

队伍一分为二,赵岐老人、侯选率骁骑部和晏明的三百部下护送五十车青铜和三百户匠人前往飞马牧场。而皇甫剑则带着贾诩、解忧公主、徐晃、“黑子”成宜、十八龙骑、一千亲卫,护送五百大车的粮盐向安定郡所临泾城而去。

第五十三章神算阎忠

其时九月未,三辅、西凉之地连续下了几场大雨,旱情刚过洪涝又来。天气开始转冷,流民没有因为下雨而减少,反而是气温的突然下降,到致死亡人数急剧增加。

关中、关西之地可谓是尸横遍野,大量饥民挣扎在死亡线上。

皇甫剑在得知汉灵帝赐封他为安定郡太守后,当即下令,在飞马牧场周围广收流民,这一次不再有任何限制,仅仅一段时间,飞马牧场就收留饥民超过五万人。

皇甫剑的举动不仅引起周边豪强的非议,就是飞马牧场内部也出现了不同声音。要不是皇甫剑威望日隆,还不知会闹出些什么乱子来。但这次皇甫剑十分固执,不论是谁提出异议,他都坚持已见。因为他知道,这个年代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

皇甫剑一行到达临泾城已是第二天傍晚。

夕阳西下,落日余辉照在临泾城破旧的城墙上显得万分萧瑟。虽然是个郡城,但临泾城并不大,城墙低矮,还有多处战争的痕迹。城中人口一万还不到,异常冷清。

守城的郡兵见来了这么一大队人马,还以为是羌胡打来了,慌忙拽起吊桥,紧闭城门,一边大声喊叫起来,一时城头郡兵来回奔跑,慌成一团。

早有飞马牧场的将士来到城下,高声喊道:“城上的人听着,来的是新任太守皇甫大人,快快通知城内官员,速速出城迎接!”

城上郡兵看清来人是大汉官兵后,才大着胆子向城下喊道:“你们再等一下,小人这就通知长史大人。”

安定郡长史阎忠正在太守府衙忙着处理政务,这时一名小卒跑了进来,禀报道:“报长史大人,城外来了一队人马自称是新上任的郡守大人,请大人出城迎接。”

“新上任的郡太守。”阎忠听了脸色微变,嘴里小声嘀咕着。

阎忠何许人也?他是西凉知名人士,有大智擅谋略,号称神算,阎家在西凉汉阳也是豪门大族。在皇甫剑的前世历史上,阎忠是车骑将军皇甫嵩的谋主,在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后,曾力劝皇甫嵩趁机政变,皇甫嵩不从,阎忠离开了皇甫嵩。后来,王国、韩遂叛乱,劫阎忠为帅,阎忠不从,愤恨而死。

过了好一会,阎忠才稍微平复了心情,有些无奈地对身边官员道:“新的太守大人来了,大家随本官一道接驾吧!”

本来很安静的府衙,一下子热闹起来,一阵鸡飞狗跳过后,一个个官员衣冠整齐的走出大衙,衙门两侧的衙卫也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端站两旁。

临泾城吊桥慢慢放落,城门大开,城内官员在阎忠带领下一个个踩着官步,小心谨慎地迎出城门。接着出来的是一支乐队,他们敲着锣、打着鼓、吹着长长的号角,一声声低沉悲壮的号声响彻云霄。再后面是城内郡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分列两旁。

皇甫剑对安定郡的情形并不了解,只是知道郡守高悬,郡里大小事务都是由长史负责,他也不知道这长史到底是谁。见到城中摆出如此阵式,皇甫剑端坐战神车之中并没有起身,而是在暗自观察。他见这么短的时间这些官员便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而且井然有序,心中也暗自敬佩这长史的能力,便有了收归帐下的想法。

皇甫剑从战神车上缓缓下来,两眼炯炯有神地看向跪在道路两侧的官员,挥了挥手淡淡地道:“大家都起来吧,本官初来乍到,还请诸位大人多多指教!”

皇甫剑的声音不大,但响在众人耳边却是异常清晰。跪在两侧的官员慢慢地站起身来,抬眼一看,心里不由大吃一惊。他们只是前不久才收到京里来的牒文,言将有一位新太守上任,但却没有人知道,新上任的太守竟是如此年少,简直有点儿戏的味道。

站在最前面的阎忠脸上虽然看不出丝毫表情,但他内心却是波涛汹涌,他一眼便看出眼前少年不同凡响,小小年纪就能步履从容,暗含玄妙,眼中更有一种超然气势。

阎忠号称神算,自不是这帮县官所能比拟,在贾诩还很年青的时候,他便断言:“诩有良、平之奇。”

“下官汉阳阎忠见过太守大人。”阎忠并没有因皇甫剑年幼而有丝毫不敬,毕恭毕敬地向皇甫剑见礼。

“先生就是汉阳阎忠,快快免礼,小子年幼识浅,还需先生日后多多指教。”能被皇甫剑称为先生的人,目前还没有几个,贾诩算一个,现在阎忠是一个。

皇甫剑做梦也没想到汉阳阎忠会是这里的长史,心想这阎忠与皇甫世家还真是有缘。在他前世历史中,阎忠便是大伯皇甫嵩的军师,皇甫嵩战无不胜的战绩里面有着阎忠大部分功劳,却怎么也没想到现在却成了自己的长史,难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弄出如此规模的欢迎仪式。

“下官不敢,恭请大人入城。”阎忠见皇甫剑小小年纪,举止从容,彬彬有礼,面上逾发谦恭。

这时贾诩也从后面走了过来,贾诩与阎忠原本就是老相识,而且关系非浅。贾诩年青时就得到过阎忠赏识,两人久别重逢,分外热情。

贾诩道:“原来这安定郡的长史便是兄长?你我兄弟隔壁而邻,却是互不知晓,倒是让兄弟我找得好苦!”

“文和兄弟怎么也在这里,你不是身体不适吗?”看见贾诩出现在皇甫剑的车队,更让阎忠捉摸不透眼前少年。贾诩眼界之高他是知道的,现在却成了眼前少年的随从,这意味着什么,阎忠陷入了沉思。

“阎兄见笑,小弟现在是我家少主的军师,这次陪我家少主前来上任,没想到你就是安定的长史,真是缘分啊!”贾诩感慨道。

“大家还是先进城,再慢慢细说,天色不早了。”皇甫剑见天色已晚,说道。

皇甫剑上了战神车,大家前呼后拥着进了城。

进城后,徐晃带八百亲卫接替了临泾城防务,而华雄也带着二百老亲卫接替了城主府防务。

夜晚,城主府一所别院里面,有两人在抚杯交盏,促膝而谈。正是贾诩、阎忠两人,本来皇甫剑住进城主府后阎忠按说就应该搬出去住,但皇甫剑却没有同意,美其名曰:剑年少尚有诸多事情需向先生请教,住在一起,请教起来也方便些。

就这样阎忠在感激之余也留了下来。

“相隔多年,我兄弟俩又聚到了一起,缘分啊!”贾诩年青的时候,阎忠曾见过他一面,别的人并不看好贾诩,唯独阎忠说“诩有良、平之奇。”之后更是对贾诩照顾有加,引为知已,让贾诩十分感动。

“文和兄弟还没告诉愚兄,你怎么跟太守走到了一起?前几年愚兄听说朝廷征辟你为郎官,那可是京官,凭兄弟之才,前途不可限量。后来又听说你病辞了,很为兄弟可惜。却没想到在这里又碰上了兄弟。”两人边喝酒边漫无边际地聊天。

“依阎兄之见,当今太尉段颎大人可能持久?”贾诩并没有直接回答阎忠的话,而是反问道。

“文和兄弟这是要考较为兄了,段颎大人现在可谓是如日中天,但刚不持久,风光的背后也是危机重重,段大人夹杂在宦官和党人之间,稍有不慎便有倾覆之危啊!”阎忠想了会说道。

“兄长高见,这正是小弟辞官的原因。小弟是由段颎大人推举而征辟,这身上早已打上了段颎大人的烙印,一旦段颎大人有个三长两短,小弟岂不是要受那无妄之灾!小弟辞官也是逼不得已,京城风云会聚,哪有兄弟逍遥自在。”两人大有同感,同时大笑起来。

“不瞒兄长,小弟今日前来还有要事相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