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旗卷天下-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俺吕布也不是好欺负的。皇甫剑俺是无能为力,你们要是逼俺,俺还不如降了算了

“奉先啊咱家从军几十年,什么样的仗没打过,这兵法之道,讲究的就是一个互为依托,不然这邺城岂不就成了一座孤城。你率一万铁骑驻扎在城外,正可威慑敌军,让他们不能围城”董卓振振有词地说道,一付咱家说的都是对的。

“遵命”吕布见董卓是铁了心要自己去送死,也没有办法,只得答应了下来。

“启禀太师,臣还有一事要奏。”一旁李儒又想起了什么,说道。

“说,有什么事快说。”董卓见李儒一付紧张的样子,赶急问道。

“臣下听说,这次镇西将军至所以了讨贼檄文,正是因为袁绍派人去游说了镇西将军。现在袁绍、袁术都在城外,袁绍还是副盟主。而城中太傅袁隗可是袁绍的叔父,要是他们里应外合,则邺城不保啊”李儒淡淡地说道。

“嗯,不错,这个袁隗平日就老跟咱家作对。现在城外有他的两个侄儿,他安的就不是什么好心,你说咱家该怎么办?”董卓听后,一拍肥胖的大脑袋,如梦方醒地说道。

“杀将他们全杀了,不仅能震慑城外的袁家兄弟,也能让城中的有心人不敢有所异动”李儒做了杀人的动作,缓缓说道。

“杀该杀这些文人酸不啦叽,老是瞧不起咱,就该杀”董卓两只眼睛眯成一线,狠狠地说道。

“李傕,你现在就去带人将袁家所有人都给咱家抓起来,明天咱家要在城头上将他们全部斩首。也让城外的袁家兄弟看看,得罪了咱家的后果”董卓对厅中的大将李傕命令道。

第二百八十一章邺城血案

第二百八十一章邺城血案

“诺”董卓帐下的头号大将李傕脸上带着兴奋之色,高声接令。

抄家灭族这种事,是个美差,谁都愿意去做

尤其是抄象袁隗这样的权贵,府中金钱财宝哪是多得海了去了,随便拣上一点也够他们花上一辈子了。府中美妾歌女更是多不胜数,说不定还能趁机收个美妾什么的。

董卓一声令下,李傕带着一千精兵直奔袁府去了,一刻也不耽搁。

在李傕带兵走后,太师府中的议事也进入了尾声,吕布等人相继告辞离开。

空旷的太师府大厅里就只剩下了李儒等贴心之臣。

“太师,这时候您怎么能让温侯带兵出城,这不是明摆着要逼反他吗?”李儒一脸奇怪地问董卓,董卓的做法太让他不解了。

“李儒啊,你难道就不觉得奇怪,吕布这厮面对镇西军的近万铁骑,居然是一兵未损地跑回来了?”董卓看着李儒这个心腹之臣,淡淡问道。

这时的董卓就象换了一个人一样,显得十分睿智深沉。

“太师的意思是温侯已有异心,是镇西将军故意放他回来的。”李儒脸上露出一股恍然之色,惊讶地问道。

“是不是镇西将军故意放他回来的,咱家不知道,但咱家却不可不防啊外有恶虎,要是城里再来头凶狼的话,咱家可就真的完了。”董卓长叹一声,缓缓说道。

几天时间,董卓禁受着巨大压力,肥胖的脸上皱纹明显深了,头也呈花白之色。

“太师,实在不行,我们撤吧邺城孤城独守,难度太大面又都掌握在盟军手中,城中的粮草也坚持不了多久。并州拥有壶关、箕关之险,可挡中原之兵,依臣下之见,还不如带着皇帝和整个朝廷大臣,迁到并州去。”

李儒看着董卓有点苍老的脸,心中暗然,悠悠说道。

“撤咱家也想啊,可是现在邺城三面是敌,北临漳河,如何撤退?如果我军现在撤退,镇西军只需安排一支劲旅随后掩杀,我等便死无葬身之地。”董卓脸色更加阴沉。

董卓万万没想到自己刚刚得意了几天,就捅出了这么大的搂子。要是别人他还真就不怕,可是在镇西军,在皇甫剑面前,他实在是没有一分胜算,没有一点底气。

他实在弄不明白,一惯不理朝政,不听调,不听宣的镇西军,为何对他动兵

“眼下,只有先利用皇帝,让盟军退兵。如果盟军还是不退,那就只有以皇帝和满脸文武为人质,从壶关撤入并州。如果盟军仍然穷追不舍,我们就将皇帝和满朝文武都杀了,再跟他们拼个鱼死网破”李儒想了想,面露狠色,叹息道。

“咱家也是这个意思,这几天大家都给咱家打起精神来。尤其是要盯紧城中的大臣们,防止他们与城外的盟军串通一气。”董卓又对厅中的近臣吩咐道。

“诺”众人应诺,勉强打起精神,一个个出了太师府。

夜已深,弯月悬空,天空灰暗,太傅袁隗的府邸还是灯火通明。

今天,袁老太傅的心情显然不错,盟军已经打到邺城来了,他和朝中一些重臣,密谋国事,也是刚刚才回到府中。

他们在商谈消灭董卓之后,重建大汉朝政。压抑了大半年的大汉朝臣们,过了大半年提心吊胆生活的大汉朝臣们,又看到了希望,当然是他们又将重掌朝政的希望。

天子年幼,少不更事,大权岂不是都落到了他们这些王公大臣身上。外戚灭了,宦官死了,如果董卓也被盟军消灭,将会真正开启门伐世家兴起的大时代

盟军起兵,背后就有太傅袁隗、司徒王允这些王公大臣很大一部分功劳。

是他们在背后指点袁绍,联络各路诸侯兴兵伐董的。自己的侄儿袁绍没有成为这次的盟主,让老袁隗稍微有点遗憾,但后来听说袁绍也掌握了一路大军,又让老袁隗多了些许安慰,他们的谋划没有全部白废。

袁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正可通过这次群雄伐董,确立袁氏在门伐士族当中的领导地位。袁隗确信,只要袁家能安然渡过这次难关,一定会崛起于天下。

野心不仅各镇诸侯有,这些世家大族更想称雄

“轰隆隆”的马蹄声敲碎了静夜,本来心怀大快的老袁隗,听到这奔腾的马蹄声,又看了看夜色笼罩下的袁府,突然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太傅,不好了,一大群黑甲铁骑包围了府邸。”

就在袁隗心神不宁之时,一个仆从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进来禀报。

“完了天要亡我袁氏啊董贼终于忍不住,要对我袁家动手了。”袁隗听了仆从的话,一时手脚冰凉,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无思无想。

“老爷,怎么办?”府中侍卫也听到了马蹄声,一个个聚集到了袁隗身边。

“怎么办?”袁隗凄然一笑,有点昏花的老眼,有了一点湿润。

国家、国家在这些世家大族的传承中,始终是先有家再有国

“快快召集府中侍卫,坚守府邸。”袁隗毕竟经历过了太多大风大浪,短暂的呆滞过后,决定拼死一搏。现在多想也没有用,既然是天要亡袁,那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袁府数百府卫立即行动起来,各提刀箭向前院走去,在前院组成了一道防线。

占地极广的袁府,已被一千杀气腾腾的董卓铁骑团团围住。黑夜之中,数千火把将袁府周围照得通明,就连一个三岁孩也休想逃脱。

“撞门”在群兵的簇拥下,董卓账下头号大将李傕趾高气扬地来到了袁府大门前。他扫视了一眼袁府那紧闭的铜质大门,眼神中露出一股贪婪,对身边兵士大声命令道。

“咣当”

数百兵士找来了一根粗实树干,然后一拥而上,抬着树干就朝袁府的铜质大门狠狠撞去。袁府的铜质大门虽固,但也禁不住攻城槌一样的树干撞击,很快就被撞开了。

“随本将进去抓人”李傕一声大喝,骑着一匹骠头大马,提着一柄黑色长矛,带着数百兵丁,如饿狼一样冲进袁府。

在他眼中,此时袁府众人就象是群剥光了的羔羊,等待着他的宰割。

“何人敢闯我袁府,还不快快退去,再要向前,可要开弓放箭了。”袁府之中不乏死士,李傕一行还没走进多远,就传来了袁府侍卫的吼声。

“袁隗叛逆,要与城外贼人里应外合,本将奉太师大人之命,将袁府人等捉拿归案,如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李傕端做在高大马上,长矛直指火把下的袁府侍卫,狰狞可怖地吼道。这李傕不光是有点武勇,也还有点头脑,在这个时候还不忘给袁隗戴上一顶叛逆的大帽子。

“董贼血口喷人,居然连老夫也不放过,大家拿起武器,跟他们拼了”就在李傕大声吆喝之时,袁隗颤歪歪地从府中出来,看到到处都是如狼似虎的董卓军,怒喝道。

“随本将抓贼”李傕可不管袁隗位列三公,长矛一挥就带着人冲了过去。

“射”袁隗也是怒不可遏地命令道。虽然他只是个文臣,但长期官居高位,身上还是有着一股浓浓官威。

“咻、咻、咻”

袁隗一声令下,数百袁府侍卫一齐放箭,利箭在夜色中穿梭,呼啸着朝董卓军飞来。

“噗、噗、噗”

一阵利箭入体的声音传来,跟着传出了董卓军的惨叫声,几十董卓军倒在了箭下。

“杀给本将杀”李傕想不到袁隗中的侍卫还敢拦挡董卓大军,顿时恶向胆边生,大手一挥,数百董卓铁骑一边放箭,一边向袁府的侍卫冲杀过去。

飞箭如蟥,刀光闪闪,数百董卓军铁骑很快就冲到了袁府侍卫近前。

“杀”袁府之中喊杀阵阵,血肉横飞。

两军在袁府大院中展开了一场混战,虽然袁府侍卫一个个悍不畏死地展开了反击。但结果早以注定,在董卓精锐的并州铁骑面前,这些侍卫也只能是徒劳地作了一些抵抗,就被董卓铁骑击溃,一个个倒在了血泊之中。

袁府成了一个巨大的屠宰场,数百侍卫全部战死。

血在流,浓浓的血腥味在整个袁府上空飘荡。

偌大的袁府只剩下数百直系亲属,畏缩地挤在院中,等待着命运之神的审判。

“袁老匹夫,你还叫啊怎么不叫了”李傕一脸血腥,来到袁隗面前,指着袁隗苍老的脸骂道。

“呸”袁隗看着李傕,面无惧色,狠狠地呸了一口。

“老贼敢尔”李傕大怒,飞起一脚将袁隗揣倒在地,要是董卓特别交待,不能将他们杀了,李傕上就一矛刺了过去。

“将他们给本将统统绑了”李傕揣倒袁隗之后,猖狂地大笑起来,对身边的兵士大声命令道。

“诺”数百兵士一拥而上,将袁府中还活着的人捆绑起来。

“搜”随后李傕又是大手一挥,带着数百兵士朝府中各院落冲去。

“啊”各种惨叫声不断传出。

昔日袁府,顿成了一个血色地狱

第二百八十二章杀一儆百

第二百八十二章杀一儆百

血色之夜,隆隆的马蹄声,惨厉的叫声,不知何时才停息了下来。

不明所以的邺城之民,也跟着担惊受怕了一夜,一个不眠之夜。

“铛、铛、铛”第二天一早,邺城金銮殿传出了久违的钟声。

圣上临朝,朝中重臣听到钟声,不敢怠慢,一个个陆续穿上朝服,出了家门,登上马车,向金銮殿方向赶去。

金銮大殿之上,小皇帝刘协已经在太监宫女的扶持下,端座在了龙椅之上。一对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殿中众人,一张粉嫩的小脸上,既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

就在龙骑旁边,还有一个巨大的金镂玉雕座位,那是太师董卓的宝座,与小皇帝的龙骑并列。殿中众臣已经分两厢站立,但董卓的宝座还依然空空如也。

“怎么没看到袁太傅?”

一个大臣眼尖,看到文臣之首的位置上空荡荡的,禁不住问了起来。

“听说袁太傅出事了”一个听到一点风声的大臣,小声说道。

“袁太傅出事了出了什么事?”众臣听后,禁不住惊呼。

“小声一点,要是太师听到了,有你受的”又有一个大臣,好心提醒道。

袁隗位列文臣之首,位居三公之位要是在往日,他只要剁一剁脚,邺城也要抖三抖,颤三颤,现在说出事就出事了,众臣岂能不惊

昨夜的血雨腥风,朝中大臣虽知有变,但具体情形并不知晓。众臣在听说是袁隗出事之后,全都一片哗然,一个个交头结耳,轻声议论起来。

“太师上朝”就在殿中众臣议论纷纷之时,殿外传来小黄门的嘶喊声。

这一声叫喊比什么都管用,吵杂的大殿顿时鸦雀无声,众臣也是一个个肃然而立。

“哈欠”董卓刚进大殿,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众臣听到董卓的声音,无不禁言,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打完哈欠过后,董卓大摇大摆地走上殿台。然后轰的一声,大大咧咧地坐在了他那张比龙骑还要庞大的宝座上,肥胖的身躯将整个宝座塞得满满。

“臣等叩见圣上,拜见太师”在董卓坐定之后,殿中众臣全都跪地齐呼。

“平身”小皇帝习惯性地喊道。

众臣听到小皇帝的声音,也习惯性地要站起身来。

“咳”就在众臣刚站起一半之时,又传来了董卓的咳嗽声。

众臣悚然,又重新跪在地上,一动不动。这时,他们才醒悟过来,在这殿上小皇帝说了不算,一切都得听从太师大人的吩咐,包括他的咳嗽声。

不仅殿中众臣神情紧张,就连坐在龙骑之上的小皇帝也是受惊不小。脸上露出畏惧之色,两只乌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董卓,瘦小的身子不自觉地向另一边挪动。

“哇哈哈都起来吧咱家就有这么可怕吗?”董卓身体肥肉颤动,庞大的身躯抖了几下,大笑着说道。不知情者还以为董太师一定是位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的人呢。

“谢太师”众臣称谢,然后一个个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

众臣站立之后,董卓也站了起来,虽然他很是肥胖,但常年的军旅生活,让他的身手还是异常敏捷。董卓站起来之后,虎视了殿中众臣一眼,“腾”的一声,拔出了腰间佩剑,拿在手中慢慢地把玩着,象是对待一件心爱之物。

殿中群臣,包括那个年幼无知的小皇帝都是一脸惊恐地看着董卓,不知道这个魔王又想做什么

“王司徒,你可知道袁绍那小子,居然纠集了一帮诸侯要讨伐咱家?”好一会之后,董卓似是玩够了手中的剑,突然间老脸一沉,冷冷地问司徒王允。

董卓在掌握了朝中大权之后,也曾想拉扰朝中的那些关东士族,为已所用。但关东士族骨子里高傲,自觉高人一等,哪里将董卓这个武夫放在眼里,更不会跟他走到一起

只有王允对董卓是言听计从,最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