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旗卷天下-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为盟军,当选出一位盟主,带领天下群雄,消灭国贼董卓,振兴汉室江山”

众人入座之后,陈琳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皇甫将军韬武略,天下第一,曹某愿奉皇甫将军为盟主”

曹操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说道。

“袁绍袁本初韬武略样样精通,袁氏更是四世三公,在下愿奉袁本初为盟主”曹操刚刚说完,又一个诸侯站了起来,不甘示弱地高声说道,大有与曹操分庭抗礼之势。

“在下奉皇甫将军为盟主”

“奉袁本初为盟主”

群情汹涌,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

十八镇诸侯分成了三派,一派愿奉袁绍为盟主,一派愿奉皇甫剑为盟主,还有一派保持立,坐在高台之上,不声不响,静观其变

奉袁绍为盟主的一方和奉皇甫剑为盟主的一方,象是商量好了的一样,相持不下。

“请大家稍安勿燥联军盟主只能有一人担任。为了公平起见,请大家举手表决,支持者多者为联军盟主,大家可有意见?”

就在双方争持不下之时,陈琳又站了出来主持公道。

“此法最为合理我等同意”群人齐声应道。

皇甫剑微闭双目,面无表情地坐在镇西军大座上。

袁绍却是微露激动,坐在座位上微微有些不安。为了夺得这盟主之位,他可谓是蓄谋已久,处心积虑。不想被皇甫剑一纸檄,闹到了今天这种尴尬地步。还好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还是得到了不少支持

高台之上,各镇诸侯的座位呈圆形分布,不分主次。在坐北朝南的高位上,还有一个宽大的席位,是为盟主而设的宝座。

“既然大家都同意在下的意见,哪就请各位举手表决吧”

“支持袁公为盟主的请举手”在征得大家同意之后,陈琳让大家举手表决。

“冀州刺史韩馥,豫南郡太守袁术,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共五镇诸侯愿奉袁公为联军盟主。”

“支持镇西将军为盟主的请举手”

“济阴郡太守曹操,豫州刺史孔铀,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东郡太守乔瑁,徐州刺史陶谦,上党太守张杨,北平太守公孙瓒,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共九镇诸侯愿奉镇西将军为联军盟主。”

“公决结果,支持镇西将军为盟主的有九镇诸侯,支持袁公为盟主的有五镇诸侯。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镇西将军皇甫剑为联军盟主”

陈琳手持朱笔,笑意盎司,一锤定音。

“请皇甫将军登盟主宝座”陈琳按照仪式程序,大声地说道。

“请皇甫将军登盟主宝座”众诸侯也是齐声高呼。

大局已定,就是有人不乐意也只能放在心里了。这个时侯再提出异议也没有什么意义,不仅会伤了自己面皮,还会得罪新任盟主,智者不为亦。

皇甫剑在众人的催促声,面带微笑,一撩衣袍,慢步上了盟主宝座。

第二百七十五章刘备入盟

第二百七十五章刘备入盟

皇甫剑坐上盟主之位,面色还是一惯的从容淡定,无惧无喜。

他淡淡地扫视了英雄台上的各镇诸侯一眼,缓缓说道:“诸位既然奉本将为盟主,本将上应天心,下合黎民,也就不作推辞,受此盟主大位。”

“盟主大位既定,各镇诸侯当歃血为盟,同心协力,共抗董贼”

适此之时,主持仪式的陈琳又站了出来,高声说道。

“正是”众雄应道。

歃血为盟,没有血又哪里能成盟

陈琳吩咐一声,镇西军早已准备好的兵符将印,香案祭品,一一按照古礼,摆在了高台之上,只等十八镇诸侯歃血盟誓。

皇甫剑正要带着群雄,上前拜祀,前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启禀主公,联军大营前来了一支千人兵马,为之将自称是平原相刘备和他的兄弟关羽。他们二人说是要前来入盟,赵将军不敢私自作主,特派小人前来禀报主公。”

一个哨骑来到台前,飞身下了战马,气喘吁吁地跑上高台,向皇甫剑禀报道。

“平原相刘备,原本就是董卓的旧部。现在带了一千人来,美其名曰入盟,我看啦,还不定是要做奸细,替董卓卧底来了。我们十八镇诸侯已有大军三十万,何须他一个小小的平原相来会盟。”

皇甫剑还没开口,豫南郡太守袁术就阴阳怪气地说了起来,语气之十分不屑。

“我等在此会盟,并不是看谁的兵力有多少,主要是大家的一片反贼之心。刘备、关羽当时虽在董卓帐下,但那已是讨伐黄巾之事,以此就说他们是来做奸细,有点过了。”

“传令赵云将军,欢迎刘备、关羽前来入盟”皇甫剑看着袁术,淡淡说道。

十八镇诸侯牧野会盟,这么大的事,天下皆知离此不远的董卓,又哪能不知道呢?皇甫剑也不敢大意,所以特派赵云率五千龙骑在各镇诸侯大营外围戒备。

“诺”哨骑得令,上马传令走了。

袁术虽然心里十分不高兴,但盟主皇甫剑话,他也不敢再作多言。更何况这个盟主,并不是个善主,杀人不眨眼,真的将他惹火了,可是有性命之虞

看到皇甫剑如此处理,除了为数极少的人外,十八镇诸侯对皇甫剑的做法大多表示了赞同。就是先前支持袁绍的几个世家子弟,看向皇甫剑的目光也带着了一股敬意。

时间不长,一阵马蹄声传来,刘备、关羽两人骑着快马来到了高台之下。陈琳上前,将他们迎上了高台。

“拜见盟主”刘备、关羽兄弟在陈琳的引导下,向皇甫剑重重施礼。

“玄德、云长,你们就是盟军的第十九盟了”皇甫剑看着刘关兄弟,微笑着说道。

皇甫剑虽然面带笑意,心里却是感慨不已。刘关张三兄弟,被他生生拆散,现在看到这兄弟俩,还真是有点愧意啊乱世之,有太多的无奈了

“谢盟主”见皇甫剑一脸平和,刘备感激地称谢。只有关羽还保持着一脸默然。

陈琳将刘备安排在皇甫剑坐过的位子上,后面镇西军的大旗也换成了刘备的战旗。

“哼”不知是不是太过巧合,刘备正坐在了袁术的对面。

袁术看着刘关兄弟,轻蔑地冷哼起来。

刘备想不明白,他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位袁术大人。不过保着息事宁人,刘备也没有过多计较。但站在他身后的关羽,那对丹凤眼却透射出了一股禁寒杀意。

安排好刘备之后,皇甫剑重整衣冠,来到香案前。其余十八镇诸侯,也是重整衣冠,站在皇甫剑身后。高台之上,气氛肃穆,轻香缭绕。

皇甫剑从面前的香案上拿取三支炉香,焚香拜祀天地。

朗声说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我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共赴国难。凡我盟者,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皇甫剑誓完之后,其余十八镇诸侯也齐齐跪拜,向天盟誓。

群雄向天盟誓完毕,又在陈琳的主持下,歃血为盟。

歃血结盟之后,会盟大典算是正式完成。

皇甫剑回到盟主大座,神情一肃,沉声说道:“剑虽不才,既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党刑,军有军纪,各宜遵守,违者严惩不怠”

“惟盟主之命是从”十八镇诸侯同声答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冀州刺史韩馥,你为冀州之刺史,本盟主命你为粮草官,负责整个联军粮草供需。”皇甫剑看着冀州刺史韩馥,说道。

“遵命”冀州刺史韩馥高声答道,语气之还微微有点兴奋。

粮草官,这差事还是不错,不仅是大权在握,而且还无甚风险,韩馥当然高兴了。

“盟军当设先锋一名,哪位将军愿为?”

皇甫剑又看了一下高台上的各镇诸侯,问道。

“末将愿往”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站了出来,抱拳答道。

“台兄武勇有谋,正可担此重任”皇甫剑点头,将盟军的先锋大印递给了孙坚。

“余下诸军,分、左、右三路。本将自领路大军,哪两位将军愿领左、右两翼大军?”皇甫剑在安排完先锋人选之后,又问台上众镇诸侯。

“末将愿往”这下子可热闹了,差不多有一半人站了出来。

计有豫南郡太守袁术,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济阴郡太守曹操,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就连刚刚入盟的刘备也不甘示弱的站了出来。

“诸位勇气可嘉,本将甚慰但却只需两人,本将只好亲自点将了”皇甫剑看着站出来的六人,淡淡说道。

群雄一个个挺直腰杆,站得笔直,看向皇甫剑,生怕皇甫剑看不到他们似的。

“袁绍将军为左路军统领,曹操为右路军统领,其余各镇务必齐心协力,听从各路统领指挥。”皇甫剑说道。

“遵命”曹操、袁绍大喜,躬身领命。

袁绍因没有选到盟主时的不快,也削弱了不少。没捞取到盟主,捞到一路军统领也还不错。曹操心更是暗喜,认为自己力挺皇甫剑为盟主,实是明智之举。

随后,皇甫剑又将群雄分成三部,各归三人领导。

第二百七十六章孙坚军失利

第二百七十六章孙坚军失利

夜晚,凉风习习,皎月无边。1;

镇西军大营里灯光通明,皇甫剑的中军大帐内,觥筹交错,人影绰绰。镇西军的文臣武将正欢聚一堂,庆祝自家主公荣登盟主宝座。

对皇甫剑来说,这所谓的盟主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但在世人眼中,盟主之位可是一项耀眼光环,不仅能号令群雄,共抗暴董。更能吸引天下士人学子的心,占据大义。

对镇西军长远发展来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所以皇甫剑当仁不让地争取了。

“公达啊现在我军的初步目的已经达到,你看我军下一步该如何行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皇甫剑接受着众臣祝贺,也是心情不错,一脸笑意地问首席谋士荀攸。

这次镇西军讨董,全靠荀攸出谋划策,可谓是功高至伟,他也逐渐走上了前台。

“有主公统领的三十万联军,打败董卓那十几万军队是一定的。不过属下担心,董卓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定会选择退走并州。所以属下建议我军对并州的行动应该提前进行。”荀攸今晚喝了不少酒,脸色红润,双眼露着一股兴奋之色,想了一想答道。

他不仅为主公登上盟主之位而高兴,也为自己日益被主公倚重而兴奋。

“公达言之有理我军对并州的行动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是该开始了。”

皇甫剑微一点头,说道。

“传令,庞德、杨凤的飞燕营,黄忠、韩遂的金雕营,张飞的豹骑,华雄的幽灵铁骑,明天起对并州展开进攻。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并州,切断董卓的退路。整场战役,由右军师阎忠负责指挥。”皇甫剑离座而起,身上带着一股浓浓酒味,沉声说道。

“诺”负责皇甫剑身边信息传递的铁鹰,躬身接令。

铁鹰按令之后,一刻也不敢耽误,迅速离开了大帐。

时间不长,一阵阵“扑灵灵”声起。

月光之中,数只信鸽从镇西军大营中飞出,带着皇甫剑的指令向遥远的天际飞去。

第二天一早,先锋大将孙坚就拔营取寨,率领所部一万五千余人,向邺城进发。

在孙坚率领大军出发之后,皇甫剑、曹操、袁绍也率领中、左、右三军,随后跟进。

三天之后,作为前军的孙坚所部,孤军奋进,距离邺城已不足五十里之地。将联军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传令大军加速前进,本将要第一个打进邺城,立得首功”骄阳之下,孙坚手提古锭大刀,骑着一匹乌炭宝驹,斗志昂扬地说道。

“主公,我军已远离了联军,还是等盟军一道,再前进吧”

说话的是孙坚帐下的大将黄盖,黄公覆。他见孙坚所部已超出联军近百里距离,形成了孤军突进,觉得有点危险。而孙坚这时候,还在传令加速前进,有点担心地提醒道。

“公覆啊盟主难得给了本将先锋要职,这是本将斩将立功的大好机会,本将怎可坐失良机呢?”孙坚回头看着黄盖,不悦地说道。

孙坚从小就想着出人头第,光复祖上荣耀,可惜一直没有好的机会。这一次,皇甫剑命他为盟军先锋,他觉得这是个露脸的绝佳时机,他又怎允自己错过呢

“国贼董卓在邺城之中拥有十几万大军,更有战神吕布率领的数万并州狼骑。主公万万不可轻敌啊”黄盖不顾孙坚的愠怒脸色,再次劝说道。

“本将从小就敢提刀杀贼,后来又在汝南大破黄巾军。什么样的人物没有见过,难道还怕董贼的并州军不成?”

孙坚手中大刀轻挥,意气奋发地说道,黄盖的话是一点也听不进去。

黄盖见劝说无果,心中暗自着急,可又无法,只得默默地跟随在孙坚身后。这样的主公勇则勇亦,但凡事都身先士卒,却是始终难成气候,这一刻黄盖心中有了一丝悔意。

“报,前面有一支大军拦住了去路。”

就在孙坚和黄盖争论后不久,一名哨骑飞马来报。

“来敌有多少人马?”孙坚问道。

“启禀将军,来敌大约有三万人。”哨骑大声禀报。

“三万敌军,来得正好,本将正可以拿他们祭旗,立下首功”

孙坚听完之后,大笑起来,仿佛这三万人是来给他送功的。

“传令大军,准备迎敌”孙坚手中古锭宝刀高高抡起,身上战意凛然,大声喝道。

“主公敌人可是三万大军啊,何不等盟军军到来之后,再一战而下呢”

这个时候,黄盖终于忍不住了,拔马到了孙坚面前,大声劝阻道。

“笑话,不就是三万敌军吗?看把你吓成这样子,等盟军来了,哪里还有本将的功劳。这送上嘴边的肥肉,难道还有让给别人的道理吗?”孙坚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

“主公,不可啊”黄盖极力劝阻。

可对于立功心切的孙坚来说,如此良机怎容错过,更不可能为黄盖所动。

孙坚一声令下,一万五千大军列开阵式,浩浩荡荡地向前压去。

“咚、咚、咚”一万五千大军引起了巨大声响。

随着脚步声,两支大军越来越接近,孙坚所部很快就到了相距董卓军一里之地。

孙坚一马当先,抬头看去,只见前方正有一支三万人的大军严阵以待。为首一员大将,人高马壮,手提一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