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答道抑制他们发展的原因。从根本上,解除这一制度的发生。

自曹操被张彦赶到黄河以北,沛王、梁王、陈王都前来依附之后,中原大地上恢复了难有的平静。

但是,张彦深深的知道,此时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因为,淮南的袁术,河北的袁绍,都在用一双双恶毒的眼睛窥探着自己。

关于袁术、袁绍两军的动向,张彦也一直在默默的关注,因为,二袁是他现在最强劲的敌人。

曹操被击败后,转而投到了袁绍的军中,袁绍对于这位旧友,还算足够厚待,不仅让曹操继续带领着他的旧部,还对其委以重任,无论军政上的大小事务,都要询问一遍曹操的建议。就在抵御公孙瓒入侵的时候,袁绍更是公然以曹操为军师,完全是按照曹操的战略方针击败了公孙瓒。

虽然说袁绍很是重用曹操,但在曹操心里,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别扭,他感觉自己被牢牢的控制住了,光复兖州,报仇雪恨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

但袁绍似乎很明白曹操的心思一样,常常对曹操说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又拿卧薪藏胆的勾践来进行比较。并且承诺曹操,只要曹操帮助他统一北方,他就会率众南下,攻灭张彦,替曹操报仇。

起初,曹操也是很用心的帮助袁绍,他真的希望借助袁绍的力量来消灭张彦。

但是,随着袁绍如此重用的曹操,袁绍手下的原班人马都非常的嫉妒。审配、许攸、郭图、逄纪、辛评都纷纷前来向袁绍进献谗言,说曹操并非久居人下之人,应该防备着,而且不能给其兵权。

袁绍对曹操信任有加,根本不听规劝,无奈之下,袁绍帐下谋士只能是一阵长吁短叹。

而另一方面,袁术自从得到孙策质押的玉玺之后,便整天思索着怎么当皇帝,对于征战之事,也没有了想法。孙策从江东败归之后,袁术非但没有责罚孙策损兵折将,还特意派人前去安抚,说什么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并劝孙策再次去攻取庐江。扬言孙策能攻下庐江,便让孙策做庐江太守。

正在失意之时的孙策同意了袁术的提议,带着雷薄和一万兵马,以及自己的旧部,前去攻取庐江。

临行时,周瑜苦劝孙策,让孙策最好不要去攻庐江,说袁术反复无常,可能会说话不算话。孙策不听,结果,在攻击庐江时,太守陆康的声名太大,许多壮丁都自发组织起来,与陆康一起保卫庐江城,孙策虽然骁勇,却不能在短时间攻克。

结果连攻了数月。都不能将其攻下。但又不甘心。只能在庐江与陆康这样干耗着。

袁术、袁绍方面的消息不断的传了过来,张彦见双方都没有对他有征战之意,这才安心下来。

但是,一封来自关中的密信,却再次让张彦平静的心湖起了一丝涟漪。

这封密信没有落款,也不知道是谁发过来的。这封密信,是斥候在死去的徐州斥候身上发现的。这封密信记载了长安城内的详细事情,信中说李傕经常在自己家设酒宴请郭汜。有时留郭汜在自己家住宿。

郭汜的妻子害怕李傕送婢妾给郭汜而夺己之爱,就想挑拨他们的关系。

一次李傕送酒菜给郭汜,郭汜妻子把菜中的豆豉说成是毒药,郭汜食用前郭妻把豆豉挑出来给郭汜看,并说了李傕很多坏话,使郭汜起了疑心。过几天李傕再宴请郭汜,把郭汜灌得大醉,郭汜怀疑李傕想毒害他,赶紧喝粪汁催吐解酒。

信中还说,李傕、郭汜二人如此下去。最终肯定会决裂,到那时。便是兵戎相见的时刻了。

届时,便是天子乘乱东归之时,希望张彦能够早做好准备,随时接应。

看完这封密信后,虽然没有署名,而且字迹也故意写的很潦草,估计是担心被人发现,被人认出来。而且信中所提及的事情,对李傕、郭汜的事情又非常的了解,想必肯定是李傕、郭汜亲近之人,至于是谁,张彦却想不出来。

但张彦可以猜测到,写这封信的人,一定不是当今的天子,更不是董承,但这个人,不仅对李傕、郭汜的事情了如指掌,更对天子给他诏书的事情也知之甚详。不然的话,为什么这封信,会出现在他派出去的斥候身上,而不是别人的斥候?

斥候死了,密信却还依旧保留着,根据发现此信的斥候提及,还是在接头的地点发现的,这就证明此人非但知道徐州斥候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还想通过这个死去的斥候来给张彦警示。

根据张彦的推断,这个斥候,很可能是这个送密信的人所杀。

根据斥候回忆,当时的接头地点,没有打斗的痕迹,只是在死者的背后发现了伤口,可以说,是凶手从背后刺进去的。而且,现场也有两个人的足迹,这也就是说,送密信的人至少是认识斥候的,否则的话,也不会背后捅刀子。然后,送信的人为了灭口,又把斥候杀了,也就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

至于杀人凶手的送信人,和写信的人,是不是一个人,就不能猜测了。

但是,张彦做梦都没有想打,谁会在长安城里暗中帮助自己?而且这个人,似乎隐藏的也够深得。

既能得到李傕、郭汜的信任,又能得到当今天子的信任,这个人,究竟是谁?

张彦猜不出来,也不想猜了,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既然有人给自己送出这么重要的消息,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就可以见到这个人的。

随后的几天时间,同样的密信,以同样的方式传了过来,信中所写的,都是长安城里的细微变化,足可以帮助张彦弄清长安城里的一举一动。

在张彦看来,这个人,就像是天眼一样,长安城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那么,这个人是谁?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张彦一改不得而知。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很快,便到了年关,张彦一早就赶到了朐县,静静的等候在海港上,期盼着一艘艘载满马匹的海船向他这里驶来。

早上有雾,海面上看不太清,到了中午的时候,雾气才慢慢散去。可是张彦望眼欲穿,海平面上却没有看见一个风帆。

比及到暮色四合之际,张彦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忽然一艘艘张开风帆的海船,以极为轻快的速度向着岸边驶来。

张彦喜笑颜开,亲眼目睹着海船靠岸,一匹匹骏马从船舱里被人牵了出来。

太史慈兴高采烈的走到张彦的面前,朗声道:“启禀主公,末将幸不辱命,五千匹上等的战马,悉数给带了回来,请主公查阅!”

看到一匹一匹的战马被牵上岸,张彦的心里别提有多么的高兴了,长久以来,悬着的那颗心,此时也终于落地了。但是,他环顾四周,都没有看见李财的身影,于是向太史慈询问道:“李财呢?”

太史慈道:“启禀主公,李财说要先留在乌桓一阵子,替主公再物色数千匹战马,等下次的时候,再运回徐州。”

张彦不敢相信的问道:“子义,你跟我说实话,这五千匹战马,真的是用那些东西换回来的,一个钱都没有花?”

太史慈重重的点了点头,高兴的说道:“我们的兵器削铁如泥,战甲都坚不可摧,乌桓人都爱不释手,喜欢非常。但起初只愿意用一柄钢剑和一副战甲换给我们一匹战马,后来李财跟乌桓人讨价还价,最终他们才愿意换给我们五千匹战马。基本上,一件兵器或者一件战甲,就能换一匹战马,至于多出来的三千匹战马,都是用精盐换来的,这一次,我们赚大发了。”

张彦万万没想到,这个贩卖马匹的贩子,居然有如此大的能耐。看来,这开通商路的事情,还真的李财去才行。

“你们一路上都辛苦了,这下我们徐州有了马,又可以组建一支像样的骑兵队伍了。”张彦高兴的道。

太史慈抑制不住喜悦的表情,朗声说道:“主公,那李财,真的是太能说会道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现在,他都和乌桓大王称兄道弟了。”

张彦听后,也是一阵开心,这样的人才,要是早发现就好了。

战马虽然有了,但辽西之行,也让张彦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如果去一趟就能带回来五千匹战马的话,他来回二十趟,都能有十万匹战马了。

只是,可惜了他那些精钢制成的刀剑和战甲了。他拼命的让工匠打造,自己的军队还没有完全装备呢,都已经开始外销了。

对于张彦来说,骑兵固然是好,但是骑兵的造价非常高,最多,他再购进五千匹战马,组成一万骑兵队伍,配上九万步兵,就足够他横扫整个中原了。

张彦带着喜悦,和太史慈一起将战马运到了彭城,抵达彭城的当天,正是大年三十,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新的一年,必然会有新的气象,张彦也准备在新的一年里,大干一场,以达到问鼎中原的目的!

第0章181发明创造

岁月匆匆,时光如梭,就在苍茫回首间又是一个新年来临了。

今年的新年,对于张彦而言,无疑是开心的一年,去年的这个时候,徐州还笼罩在曹操的阴云之下,今年不光赶走了曹操,还扩充了地盘,把青州、兖州给并入了势力范围之内。仅仅一年时间,变化的可真够快的。

过年的时候,张彦身为一方霸主,按照当地的习俗,开始祭祀,祭天、祭地、祭神仙,祈求明年风调雨顺,来年有个大丰收。

虽然说,张彦对封建迷信比较反感,但他身处在这个落后的时代,只能入乡随俗。祭祀活动,在张昭的主持下,张彦从早忙到晚,当活动结束后,张彦如释重负。

忙完大年初一的祭祀活动,张彦又开始忙着走街窜巷,分别到属下的家中坐坐,总结今年,展望来年,送礼物以嘉奖那些在今年取得功劳的人们,并进行一番勉励。

此外,张彦还给每位在职的官吏,一份厚重的年终奖,不管今年政绩如何,反正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并且鼓励大家,再接再厉。

新年,在极度的喜悦当中度过,张彦也为此给官吏们都放了七天假,让他们好好的过一个年。

当然,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注意防御的严谨,所以军队就较为辛苦了,在别人过年的时候,他们还要坚持在一线岗位上。

不过,张彦也不是白让这些军队坚守的,过年的七天之内。所有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的军队。军饷双倍。并且,还给他们进行时间的调休,在七天之后的任意时段,如果想要休息,都可以提前提出申请,得到准许后,便可以放假七天。

大年七天,整个中原大地都沉浸在一片年味当中。七天过后,张彦以及各级官员开始回到岗位上进行工作,着手处理积压了七天的公务。

正月初八,太史慈再次得到张彦的授意,带领军队,乘坐海船,重新带上一批货物,前往辽西,去再换取五千匹战马。

半个月后,五千匹战马。再次如数运回到了朐县海港。这一次,李财与太史慈一道回来了。乌桓人虽然不缺马,但是张彦却不想弄那么多骑兵,毕竟买马就像是买车一样,你虽然买的起,但是后期的维护费用却很高,一万匹马,足够组建一万骑兵了,这个数字,在中原一带,光是听起来,就足够令人望而生畏的了。

鉴于李财所作出的功劳,张彦特意开辟了一个新的行政部门,叫做商务部,由李财担任商务部的主任,其职位大体与校尉相当。除此之外,张彦还特意调派给了李财一些属官,其治所,就设立在朐县,跟朐县县令糜强做了邻居。

张彦带着太史慈,以及五千匹战马,返回到了彭城。

一到彭城,张彦便让太史慈、许褚开始挑选出弓马娴熟的士兵来,然后组建成为一支骑兵,由太史慈、许褚分别进行训练。

截止到兴平二年二月初一,张彦共有正规军队十万,其中,兖州三万,青州三万,徐州三万,陈登、周泰、蒋钦所部有五千人,尚有五千人屯在沛国,归陈珪、许定调遣。

为了集齐十万大军的装备,张彦严令分布在赢县、彭城、朐县、莒县、堂邑五个地方的冶炼厂,夜以继日的打造兵器和战甲。

为了精益求精,还要追求速度,张彦特意给这五个冶炼厂下了死命令,今年七月底,必须各自打造出十万副兵器和战甲了。

为此,张彦特意做了分工,让赢县的冶炼厂专门负责打造战甲,彭城的冶炼厂负责打造钢刀,朐县的冶炼厂负责打造钢枪,莒县的冶炼厂负责打造箭矢,而堂邑县的冶炼厂,则主要负责打造农具、炊具。

五个冶炼厂为了完成任务,不喜打量征召铁匠,可是铁匠毕竟有限,要是这样一点一点的锻造,到今年七月,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

为此,张彦想了一个办法,他交汇铁匠们制造模具,用高温将铁矿煮成铁水,然后将铁水倒入模具当中,再有铁匠在边上守着,进行敲打,锻造,组成一条流水生产线。

但是,要建立流水生产线,就必须要有传动力。张彦便让木匠按照他的意思,雕刻出几个大型的齿轮,然后用齿轮当作模子,让铁匠们依葫芦画瓢,锻造铁质的齿轮。

当齿轮锻造成功后,张彦经过反复的试验,将其做成一个靠水力冲击为主,人力为辅的翻车,然后带动依附在齿轮上的链条,拉动衔接在链条上的铁皮,将一个个石头做成的模型,完全拉动了起来。

如此一来,铁匠只需站在一条线上,在什么时候敲击,只要掌握好时间,就能很快锻造出想要的东西来。

张彦的这一发明,一经试验成功,立刻推广到了所有的冶炼厂,原来整个锻造的工序需要一个铁匠反复的敲打多次才能成功,现在一个铁匠只需重复一种动作,便可以锻造成功,这样简单的动作,即使不是铁匠的人,只需要抡着锤子,站在生产线上学上几次,也都能熟练上手。其生产力,也大大提高了许多。

五大冶炼厂,先后组建了好几条生产线,每个冶炼厂的生产力,按照这种方法,比以往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了数倍,锻造十万件成品的任务,可能会提前完成任务。

除了冶炼厂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改进,张彦还把自己所掌握的先进知识用到了其他领域。

小的时候,张彦就一直想成为一名发明家,所以对身边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比如遇见了什么,就非要刨根问到底,非要知道这东西是怎么造出来的。

为了满足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