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圣上,奴才张经全已经把陛下要求的东西造了出来,请圣上御览”。这个小宦官倒是聪明,怕上次皇上问了他一次名字已经忘记了,不着痕迹的报了名。

“哦,朕看看,”朱由校先是把地板砖接过来,但试了试没接住,实在太沉了,只能放在桌子上看了,太厚了,但绝对是全瓷的,面做的很亮很平,手艺不错,“质量是不错,但太厚了,至少要减去三分之二的厚度,大概一指厚就可以了。朕要你们烧的这个不是盖房子用,而是铺地用的,这样的厚度一是成本太高,二是运输困难,三是以后用起来也不方便,改过来有问题吗?”这样的大家伙,质量肯定是没任何问题,但也太磁实了,根本没办法用。

“奴才回去就试着改,本来这就是比照金砖的厚度减了一点的,如果需要减少厚度的话,奴才试着造出皇上说的那个标准来。”张经全也没敢吹牛,眼前这位主子不好糊弄。

“那就尽量的快吧,朕来看看水泥。”朱由校走到那袋子水泥前,那名宦官急忙的用手捧起水泥来给朱由校看,用手捻捻,朱由校确定这就是水泥,“这东西要封闭了存放,否则一遇潮气,就会结块,那就不好用了。明白吗?”后世都是用塑料封的,现在没有这种神器,密封倒是个问题。好在质量差要求也低,只要周围有石灰之类的东西吸潮,问题也不大。

“奴才记下了。”

“行,去领一万两银子,建作坊生产,生产规模要尽量的大,钱不够随时来宫里取,先期主要供应张光年的同乐酒店和孙成功在上林苑修建的道路,这事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你们一人领一百两银子的赏。”朱由校当然知道水泥这东西的重要性,不说建筑就是交通也是了不得的作用,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能够拉进距离,这水泥就有了大用场。如果把陕西的路修好了,那就不愁那边的经济发展了,经济发展了谁还跟着造反?如果再反的话那就是别有用心,朱由校不介意挥刀屠杀。

而且修路对工人的需求量也是相当大的,这个年代只要有粮食招工那叫一个便宜,只要打着以工代赈的名义,那是又得名又得利的事,现在京城又有这么多的无名白,不用真是浪费。收拢过来搞路建工程,相当的快,而且现在没有重型的车辆,对水泥路面的要求不是太高,只要平整了就行。

朱由校打算先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好,上林苑和三十六个皇庄与京城之间的路先行修好,以后再扩大到全国甚至更远的地方。估计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个工程就将结束。

“奴才等谢主隆恩。”一百两银子对于这些宦官来说可是笔巨大的财富,他们一个月的月钱才一两银子不到,正常情况下一辈子也很难攒到,怎么能够不喜不胜收。

“你们不是浣衣局那批人,朕的一些规矩一会出去让他们给说说。只要你们努力工作,不象那些只会捞钱的宦官一样,朕是不吝赏赐的,但如果想着贪朕的银子、鱼肉百姓,那好日子就到头了,另外注意保密,谁泄露了配方,谁就泄露了自己的命,”虽然自己目前是大明的NO1,但利益这东西谁好说,大明又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保护,搞过来自己造不比看着皇上赚钱全算,至于大明律,有人在意吗?都知道铁和盐是国家专营的,但结果呢?还是小心点好。

“请陛下放心,奴才誓死保住配方!决不做任何让陛下失望的事情!”反正说这话也不需要什么费用,张经全严肃认真的直接的保证。

第二个来的是张光年,他按照朱由校给的图纸,张光年找来宫里的工匠,先把房子和墙都拆了,整理出空地来,开始挖地基了,朱由校要求的是尽量挖深,这个外行话让人实在没法说,结果都挖出地下水了,工地上的工匠们不住的提醒,四层楼这么深已经足够了,而张光年这个死脑子还不住的让挖,结果外行指挥内行,空让别人笑话。结果经人提醒,他才想着过来问问皇上。

“专业的事情听专业人士的,不要外行指挥内行,把建筑的标准给他们就可以,具体的还要听人家的。你把这袋东西拿给工匠们,让他们试试,这东西和沙子、水一起搅拌均匀了就是混凝土,二十天的时间干了以后和石头的坚固度差不多,如果提前用钢筋做骨,再用的话,比石头可硬的多,不过在阴干的时候需要让它保持潮润,你让工匠们根据这个特性做做试验。在这之前先干点别的,不窝工就行,这张纸上有水泥的用法和特性,这批水泥你先拉走一半,剩下的给在上林苑那边的孙成功送去把这纸也抄一份给他。想着在这之前把你的厨师人手召起了,培训好了。”朱由校也是个建筑白痴,天知道地基需要挖到什么程度算是合格,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朱由校还是干不出来的。

第三个人是胡桂诚,拿着一大包的卫生纸进来了,这是报喜的,天比较干燥,所以纸阴干的比较快。看着已经符合标准的‘劣质’卫生纸,朱由校充满了成就感,这可是自己在大明第一个造出来的东西,虽然是擦屁股纸,但也是关系到民生的东西,不能忽视。

“不错,胡桂诚,你也算有功了,值得嘉奖,”朱由校笑着说。

“都是皇上一手操办的,奴才只是个传声筒而已。倒是皇上让仔细察看机器的协调度的问题,奴才和工匠们发现打浆机有些慢,如果再做一台的话,产量能增加到一半以上。”胡桂诚和工匠们在卫生纸作坊里守了一天,最终的结论就是打浆的过程太慢了,以至于别的机器都得等它。所以决定再上一部打浆机,这样就能供得上机器的正常运转了。

“这个没问题,你再找兵仗局做一部就。”

“还有就是现在木匠的工作都完成了,奴才请示一下以后怎么办。”

“那五百名木匠,你先负责起来,给他们每个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再拿二千两银子在卫生纸作坊的后面一百丈左右的位置建一个大型的工房,可以让他们同时开工打家俱就行,再把他们的住房建好,朕要让他们开办一个家俱作坊,专门制作家俱。”朱由校一直就有这个想法,现在的家俱都是硬木家俱,那木质好的让人眼红,楠木、紫檀、红木、沉香、黄花梨,两世为人,朱由校都对家俱有着相当浓厚的感情。前世他的收入实在有限,只从其它玩家手里以一万的价钱买了一把清末民初的黄花梨太师椅,放在家里平时都舍不得坐。今世则是个木匠中的高手更不用说了对家俱的衷爱了。现在这些高档的木料实在是太多了,对于紫檀木或者沉香木材料的家俱那更是梦寐以求而不得的东西,得到基本上就是一种梦想。原因就是太贵了,家俱是买不起了,他只舍得买一沉香木手串(注:不是沉香而是沉香木,是两个概念,说错了是要丢面子的。)就这还两千多元。所以他对这些真的很上心,不过就是怕自己沉迷在物欲里最后欲壑难填,不迷不知道一迷准上道,忍着吧。

各位衣食父母,时间不早了,看完这一章休息吧,祝早点入梦,做个美梦,同时在上床前,记得给梦难成投上小票票,感谢万分。

第五十六章 皇家家俱

现在根本没有什么沙发之类的东西,只要把弹簧搞好了,那家俱厂在这片空白的市场里应该就可以大大的发财。那个东西可是绝对的流水线作业,快的让人受不了。后世谁家能没套沙发,那东西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再配合上皇家工艺,那还是不卖到脱销。

“是,奴才遵命,”

“以后你那边的作坊会越来越多,宦官、工匠也会越来越多,作坊的建设以及住房的建设要规划好了,特别是厕所一定要多建一些,别搞的整个地方臭气熏天的。”朱由校可是很注意这片‘工业园’的,京城里的环境给他的印象可是太深了,自己一个搞环境的自己的地盘都搞的一团糟,还还搞什么搞。

“奴才一定注意这方面的事情。”胡桂诚一听也知道是这么一回事,就这几天的时间,作坊那边也没个公厕,野地里拉的到处都,好在现在四周都是庄稼地,隐藏的比较好,如果下一步多建几个作坊,那人又多,不搞得满地地雷才怪。

“对了,皇宫里面难道没有专门的木工监之类的机构吗?”

“回皇上,有,许秉彝就是皇城木厂的提督”。

“哦,看来我得把宫里的情况好好的摸一下了,行了,你回去办理吧。”两眼一摸黑可不行,都说知己知彼百战百姓,连自手头有什么资源都不知道,那怎么规划发展?

第四个来的人是李德全和兵仗局的崔尚隐,他这次带来了让朱由校比较高兴的话题,钢在换上石墨之后,又把风箱加大,果然效果显著,弹簧和钢丝造了出来,很合标准。这个消息让朱由校很高兴,这说明诸葛神弩的构件都已经齐备了,造成只差临门一脚了。而自己刚刚想着的沙发也可以面世了,于是就说:“很好,崔尚隐你们做的很好,赏一百两银子,另外领五千两银子安排个人去胡桂诚那边先建一个专门造弹簧的作坊,按这张纸上的规格造弹簧,朕有大用,越快越多越好,本钱不够只管找朕来要,朕今天再给你们一个能人帮你们,(宋应星可是个科学家,不让他去太浪费了,)多去感受一下,弹簧、滑轮、钢丝之间的关系,尽量的把他们组合起来感觉其中的省力的作用,结合着朕给你们画的图纸,多试验,不要怕失败,谁最后成功,朕奖千两银子。另外要严格保密,这个技术一旦让外人得了去,朕决不姑息养奸,那是大明的罪人。明白吗?”虽然从开始这个项目开始朱由校就已经强调过了纪律,但这时候可不能大意了,无论是农民军还是建奴掌握了这个技术,那绝对是个灾难。

“奴才明白,外人决拿不走只字片语。”这些不得志的宦官已经把自己和皇上绑在了一齐,朱由校再三强调的事他们当然注意。

“传宋应星,”人都走了之后,朱由校想着应该找宋应星来商量商量了,估计这时候他也应该休息过来了。现在唯一能有共同语言的就是这个科学家了。

该见的人终于见完了,估计宋应星还得等一会才能过来,这时候朱由校想起了自已对宫里还是不熟悉,没法把这些资源充分的调动起来,收归已用。于是让宦官找来一本关于宦官机构和职能的小册子慢慢的研究着,原来宦官的组织不仅仅只局限于二十四监,机构太多了,难怪有‘小朝廷’之说。

朱由校看的很细,首先从小册子中发现了有木工厂,看来皇宫里还是有木匠同行的,就是这里面有没有皇家木工手艺不知道,从朱木匠的记忆里,对这些木匠的手艺是比较轻视的,一会得叫人来问问。

酒醋面局,掌宮內食用酒醋、糖醬、面豆諸物。这个应该可以造酱油醋油,应该利用起来在皇庄搞作坊,想想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可是开门七件事,仅仅盐一项就让两淮的盐商赚成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但说实话,虽然是必须品,但盐这东西是日常生活中最便宜的东西了,朱由校吃盐本来就不多,按着后世每天吃的都是按克计算,一斤盐一家人能吃一个月,花个块把两块的事。但油、酱油、醋这三样的挑费可不低,基本上盐的几十倍的花销,一瓶酱油炒几回荤菜就差不多见底了。要知道好酱油可比油贵上许多的。如果能以油、酱、醋这三种生活必须品做成了大作坊,那市场也是了不得的。而且是宫廷的招牌,那钱应该很好赚,这事不做大做强有点可惜了。

银作局掌打造金銀器飾,看到这个机构,朱由校就忍不住的一阵激动,宫廷银作局,对于后世的收藏家来说,这是什么样的存在?朱由校仅仅是个业余再业余的收藏家不说,就是专业专业再专业的收藏家,又有几个能收藏到宫廷银作局出品的东西?天天看电视上鉴宝,有过谁的东西是银作局的拿出来晒晒?只要占上了银作局这三个字,价格起码得百万起步,可不是小玩家能够碰的起的。

这个可以投资给他们造东西卖,要知道就是当前,宫廷打造的东西,那是有钱也难求。工艺品这东西无论是什么和平时代都是奢侈品,而奢侈品的利润那是高的相当离谱的,后世一件宫廷银作局里的首饰都拍个天价的原因主要是物以稀为贵,实在是不多见。而且手艺精湛做工精美,设计的也豪华大气,用料还足,这样的东西无论什么时代都受人青睐。现在只要营造成一个流行趋势,想一个钻石永流传类似的口号,让高端消费群体有一个感觉,嫁妆或者聘礼里要没个银作局的首饰,那你好意思结婚?这个项目一定要抓住,抓大了力度投资,价格就是一个贵,不买没关系,还不侍候呢。就算最后不赚钱,也能给后世的收藏爱好者们多留一点东西。

织工局,掌造宮中衣服;这个应该可以做羽绒服和加工以后的皮草。这个不难,就是羽绒服的出绒问题朱由校没有什么把握,问问再说吧。

司苑局,掌蔬菜、瓜果,这个需要问问有没有好的蔬菜瓜果技术,有的话需要到上林苑和三十六皇庄推广。

御酒房,掌造御用酒,这个可以造酒,御酒这东西的诱惑力还是很强的,特别是现在崇尚奢侈生活的明朝末期,酒宴的档次提了再提,但无论怎么提,御酒肯定是高档中的高档,这一点不容置疑。而且自己还有高度酒的制造工艺,要知道后世高端的酒也是有度数划分的,当然度数高的销量好一点了。这个项目应该可以赚一点钱,有正宗宫廷的招牌,那可就不得了了,虽然后世说茅台酒从唐宋后已经成为贡酒,但现在比起御酒的招牌只能算名声不显了,要知道御酒的这个御字,吸引力是相当大的。朱由校觉得应该更能打开局面,御酒,这什么概念,可不象后世可以随便起个名就安上的。

弹子房,专备泥弹,这什么意思?不会是泥巴弹吧?这个能不能造子弹?看到这上机构把朱由校吓一跳,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估计是玩弹弓的吧,问一下魏忠贤,果然不出所料是玩弹弓的泥弹,这东西的作用应该只是玩吧,回头得想着处理了。

牲口房,收养异兽珍禽,有点意思,倒和上林苑的特种养殖挂勾了,应该问问有什么养殖技术没有,按理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