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统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统天下-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兵才行啊。于是这养马在明朝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要不然朝廷也犯不着把一个正三品的大员弄到边关养马啊。杨一清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够领兵和瓦剌或者鞑靼打仗,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对养马可是兢兢业业的。

杨一清在陕西干的不错,在那里狠狠的整饬了一下“茶马贸易”。

西北地区产马,当地的少数民族以马来交换中原地区的茶叶,这就是“茶马贸易”。茶马贸易也是历史悠久的产物了,在中国唐朝的时候就有了。据史书上说是当时回鹘人赶着大批的名马入朝,换回中原的茶叶。当时不管是中原人还是西北的游牧民族都爱喝茶,可以说茶叶在当时是西北游牧民族的必需品。就好像藏人一样都到了“无人不饮,无时不饮”的地步了。这有了第一次交易之后,游牧民族获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茶叶,而唐王朝则获得了他们想要的马匹。于是这个贸易便被保留了下来。

到了宋代还设立了管理茶马贸易的专门机构——茶马提举司来管理茶马贸易。在明代,明太祖更是制定了非常严密的茶马贸易制度,下令用四川的茶交换西北的马,以供给军队,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茶叶的供给来控制西北的少数民族。只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制度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但到了明代中期,有些人为了牟利,携带私茶与西北人交易,而西北人有了茶的来源,也就不常赶马来,跑那么远费劲啊,有那时间人家也想好好歇歇。马政渐渐废弛,军马供应不足,军队的战斗力也失去了保证。杨一清就任后,驻扎于平凉、固原。他接收的是一个烂摊子,牧马的草场只有66000多顷,养马军人只有700多名,马也只有2800多匹。杨一清深知军马对于军队作战的重要性,决心恢复明初设立的金牌制,使纳马像交田赋一样,必不可少。于是他施行了五项重要措施,即复金牌之制、专巡检之官、严私贩之禁、均茶园之课、广价茶之积,使茶马贸易的介入者上至巡茶御史,下至黎民百姓的权利和义务都更加合理,茶课、茶运等各个环节都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此外,杨一清又提出要增马种、增加牧马军人。四年后,茶叶已集中于官府,积茶20万公斤,茶叶的运输则招商进行,不必劳烦民夫;西北的马大批赶来,共买得番马9000多匹。在杨一清的整顿下,川陕茶马贸易迎来了黄金时期。

杨一清干的好,于是被升职了。三边总制。这可是个大官。三边指的就是就是甘肃、宁夏、延绥三个地方。总制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总督这个词大家绝对熟悉。总制就是后来明朝总督的前身。这可是当地巡抚都要乖乖听话的超级大官了,此时杨一清可是真正的为高权重了。

做了三边总制之后,杨一清经过实地考察之后终于写了那一篇奏折给送了上去。当然能不能通过他心里可是没有一点的谱。

不过幸好他碰到了朱厚照,他的奏折幸运的被朱厚照给通过了。当然就是历史上杨一清的这封奏折也是被武宗给通过的。杨一清是幸运的,他的奏折不但被通过了,并且还被召回京城面见太子。花了一百两银子之后,杨一清终于从传旨的太监那里知道了朱厚照召他进京是想找他了解一下边关的情况。这说明什么,说明监国殿下对边关重视,以后他们这些边关的将领就可以得到来自皇上的更多扶持了。当然这也说明了监国殿下重视咱,要不然边关那么多的将领殿下不找偏偏找着了咱。当然这是杨一清自己的想法。

满怀喜悦的杨一清接过圣旨之后带着一百多的亲兵便飞奔京城而去。

早上没吃饭,码完这一章小沐得赶紧补充点能量。

第七十七章整顿军屯

跟在小太监身后,杨一清忐忑的向前走着。想他杨一清现在都已经五十二岁了,虽然算不得是高龄但在古代这种平均寿命比较低的时代,五十二岁已经勉强可以称得上是老人了。看着四周雄伟的宫殿,杨一清心里激动万分。虽然现在已经是三边总制了,但是这皇宫来的次数还真不多,除了在京城当值过一段时间参加过几次朝议之外,这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单独诏进皇宫。

杨一清从陕西回京一路上每到一个驿站便迅速换马再行,几乎没有怎么休息。到了京城之后更是直接被早已等候多时的太监给带到了宫里。虽然已经好多天没有休息了,但此时的杨一清身上一点也感觉不到疲惫,他甚至都能够感觉到自己已经加速的心跳。

“公公,不知殿下近日心情可好?”叫了前面的小太监一声,杨一清说道。大臣进宫时侯向领路太监询问皇帝的近况已经属于明朝的常见现象了,虽然以前太祖、成祖和其后的多位皇帝都下旨禁止过这种情况,但是人家在私底下透漏点情况外人也不得而知啊,所以这个圣旨也没多少威力。那些太监们可以趁机收些好处,大臣们也可以掌握皇上的近况已决定面圣的侯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这种现象是禁止不了的。

“杨大人,殿下大婚将至啊。”前面的小太监没有正面回答杨一清的话,只是把京城已经人尽皆知的消息给杨一清说了一下。

“多谢公公。”虽然小太监没有直接说,但是这已经足够了,小太监传递的信息已经很明确了,朱厚照现在心情很好。听完杨一清不动声色的递给小太监几两银子。

“看来这个小太监也是个聪明人啊。可惜了。”看着前面不急不缓的小太监,杨一清在心里感慨道。

此时孝宗正休养身体,太子监国,杨一清一行直往东宫而去。

“臣左副都御史三边总制杨一清参见监国殿下。”

“杨大人快快请起。来人,赐坐。”

等杨一清坐下之后,朱厚照细细的大量他,“意气自如,义形于色。”这便是朱厚照在心里给杨一清的评价。不愧是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名流千古的名臣。

“杨大人整顿马政使边关马政为之一清。现在又劳心边务、为国操劳真是我大明士人之楷模啊”

“这都是臣作为臣子的本分。读圣贤书、食君禄当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受到朱厚照这么夸奖,杨一清还是很高兴的。

朱厚照对杨一清极为看重,不单单是因为杨一清处理政务和军务都是一把好手,更因为杨一清懂得关心民生疾苦。杨一清在边关目睹过边关民众疾苦的生活,其一生写诗无数,但大都是描写百姓生活贫苦的诗句,“十日阴无一日晴,满门苔色断人行。潦伤空自伤禾稼,河挽应难洗甲兵。客枕怕移沾湿处,邻家惊听坏垣声。飞茅破屋知无数,不禁忧时种种情。”

得民心者得天下啊!懂民心、会抓住民心的大臣尤为难得啊。

不过现在朱厚照最关心的还是边关的情况,“不知杨大人对边关军务怎么看?”

“回殿下话,臣自四年前受命督理陕西马政之后,在闲暇之余曾多次游历边关,后总制三边,臣更是视察过三边所有军镇卫所。现在边关大多数军镇败坏不堪,长城更是多处毁坏,数十年来从未修葺。我大明北方之敌瓦剌、鞑靼多为骑兵,而我大明多为步兵,外敌入侵之时只得据城而守,但是由于多数城墙败坏,导致鞑靼骑兵长期以来对边关之地轻而易举便可直入关内数百里。”接着杨一清又说了一下进几十年来边关将士面对鞑靼骑兵战况,不过很明显大明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落于下风,据关而守、被动防御。

“想不到边关已经败坏到这个情况了。”朱厚照吃惊道,“不知杨大人可有何良策。”

“禀殿下,臣考察三边之地后发现三边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修浚墙堑,以固边防;增设卫所,以壮边兵。再之后经理灵、夏,以安内附;整饬韦州,以遏外侵。只要此举实施得当便可扭转边关颓势。”

杨一清说的办法很简单,但是实施起来的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修浚墙堑、增设卫所经理灵、夏这些都是需要银子的,就现在大明每年那点税收,要是办的起来那奇了才怪了。不过现在没银子,就是挤也得挤出来点银子先把架子搭起来。在之后,只能是朱厚照自己往里边贴钱了。

经过大半天的讨论,朱厚照和杨一清两人终于把整顿边关的事情给定了下来。不过朱厚照此次让杨一清进京可不单单是为了这一件事情。

朱厚照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趁机整顿军屯。所谓军屯,是明朝特殊军制下的特殊政策。这也是当年太祖费尽心机想出来的一条绝妙的政策。就是每一个卫所在自己卫所的附近开垦荒地,然后自己种地自己养活自己。卫所里的所有人包括他们的家人全都生活在那里。打仗的时候男的就出去打仗,没仗的时候就回来种地。当年太祖想的是挺好的,这些人自给自足,粮食多的时候还可以上交一部分给朝廷,解决一下朝廷的资金不足的现状。只是这个政策最初实施的时候还是挺好的,不但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并且各个卫所自给自足不需要中央发粮饷,也为朝廷省下来大量的银子用于国家建设。只是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政策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从太祖之后,这个军屯的制度便开始出现问题了,到了现在问题已经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了。

军屯的最大问题便是土地的集中问题。说白了便是和外面的一样,土地都到了地主的手里,普通人没地了。当然卫所里的田地那些地主们是不敢碰的。他们虽然有点银子,但是有时候银子在那些当兵的人的大刀面前也不好使。不过虽然那些地主们不敢侵占卫所的土地,但是不代表没人敢。那些卫所里的将军们就敢。面对那些良田,那些在军队里贪污腐败的中高级将领可是一点都不会手下留情的。一百多年下来土地越来越少,当然实际的土地没有减少,只不过是这些土地都集中到了那些高级将领手中。普通士兵的土地越来越少,卫所里很多士兵都是拖家带口的,没了土地就等于断了他们的活路,到时候他们不造反才怪。

想到这里,朱厚照还在心里感谢了一下刘瑾。因为这个问题正是刘瑾发现的。当然不是这一世,是历史上。不过比较衰的是,历史上刘瑾不但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还准备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结果吗。就非常的令刘瑾不满意了,因为他正是由于这件事才死的。他也算是自己为自己挖了一个坑又把自己给埋了进去了。

原因吗,就是由于有人造反了。并且这个造反的身份还不一般。

看到到现在还有人说我前面写的让主角经商赚的钱太多了。在这里我在说明一下。其实根本都不多。给大家一个数据: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曾将明朝太监刘瑾列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至于他的财产,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被抄家时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其它珍宝细软无法统计。千万不要看丢了那个“万两”两个字。历史上刘瑾是1505年开始掌权的,而他却是1510年死的。刘瑾掌权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是四年多一点的时间。你看看人家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就通过受贿都积聚了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还有各种珍宝不计其数。和他一比,就是朱厚照也得自叹不如啊。还是那句话,明朝中央税收不高,但是明朝民间绝对有钱。

第七十八章火枪火炮强弩

这个参与叛乱的人就是安化王朱寘鐇。安化王是明朝庆亲王(庆靖王朱栴)的一分支,靖王第四子,永乐十九年袭封安化郡王,封地在后世的甘肃安化,不过此时这里被称为宁夏。朱寘鐇便是最后一代的安化王。

安化王造反的原因很简单,野心……就是自认为自己是真命天子,认为自己能够打败明朝中央的军队,不甘心一辈子做一个远在边疆的封王想享受一下紫禁城里的奢侈生活。当然我们可以按照当年明月大大的话说就是安化王因为祖宗运气不好结果被封到了宁夏这个除了沙子就是大风的地方。摊到这么个地方,要钱没钱。要美女也没美女,连喝口水都难。

树挪死,人挪活,朱寘鐇待在这么个鬼地方除了天天能吃沙子外什么也享受不到,于是他就想去北京啊,这样朱寘鐇造反的心思就有了。恰巧当时他遇到了刘瑾执政,刘瑾好心的为他制造了造反的最佳理由。

刘瑾为人聪明,做事一向三思而后行,但是恰巧就大意了这么一回就栽倒了军屯上。刘瑾当时调查全国的情况,刚巧的被他发现了军屯制度败坏的情况,不管是出于好心还是处于私利,反正是他奏请武宗之后下令清查边关军屯里的所有土地,然后重新丈量。重新分配,增加一下国家的赋税收入,提高一下边关士兵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事情是好事,不过这一下子刘瑾可是犯了边关将领们的众怒了。你想想那些田地全都掌握在那些当将军的手中,现在你一个诏令就要我们把土地全都交出去,当然有人不干了。于是便几个当将军的造反了。

最后叛军和安化王朱寘鐇搅到了一起,安化王正愁自己造反力量不够呢,现在有人来投,自是喜不胜收。感觉力量增加了以后安化王也造反了。当然他们不会说自己造反是因为我想去北京,也不会说我不想交出去土地。他们造反的理由就是诛杀刘瑾。其实和当年成祖一样,算得上是清君侧了。

当然他们没有成功,而杨一清和宦官张永则成功的利用这件事使得武宗对刘瑾产生了怀疑,进而最后诛杀了刘瑾。

安化王造反之后,武宗没办法只得重新启用了杨一清,让杨一清去宁夏剿灭叛军。只是这个叛军实在是太过不堪一击了,人家杨一清还没有走到宁夏,安化王和他的军队就已经被当年杨一清的一个手下给剿灭了。不过人家杨一清可不打算就此回去。到了宁夏之后,杨一清和宦官张永一合计,现在铲除刘瑾正是时候,于是两人把安化王造反时贴出来的诛灭刘瑾的告示给悄悄地交到了武宗的手里,并向武宗说刘瑾要造反。

只是当时只顾得玩的武宗根本就不管心这个问题,还说了句“他想要就让他拿去算了。”没办法还得张永出马。当时张永只说了一句话,武宗就立马改变了主意。因为张永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