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风云娱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港风云娱乐-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少毅一走进办公大厅,就被电脑特效部门当前的负责人马克发现了,马克在三人中,理论最扎实,技术能力也最好,所以被陈少毅任命为电脑特效部门的经理,主管电脑特效部门的一切工作。

马克发现陈少毅后,就立马赶了过来,“boss,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我们这里?”

陈少毅随意的望了一眼办公厅,见大家都在紧张的忙碌着,满意的点头道:“《天龙八部》是我们电视台当前最重要的制作,也是我们电脑特效部门打的第一战,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从今天开始我将和你们一起,将这部《天龙八部》制作的最完美,让世人看一看我们的成绩。”

“boss,你要和我们一起。哦,感谢上帝,这真是太好了。”

马克这三人可都是陈少毅用一些后世的电脑特效理念忽悠过来的,陈少毅虽然在具体动手方面不行,可是对于电脑特效的发展还是满清楚的,这对于一心喜欢这个技术的马克三人来说,是多么大的福音,也正因此,再加上陈少毅许于高薪,三人才会被陈少毅忽悠过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陈少毅开始奋斗在电脑特效部门里,电视台的业务都交给了黄熙照几人,一心只想把这个部门搞好。

241《大唐》出版了

就在陈少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专门攻略电脑特效时,时间很快就进入了三月下旬。

每周一期的《百万富翁》,凤凰电视又办了两期,效果都非常的不错。相比起第一期,收视率没有下降,反而还往上增长了一点。《百万富翁》吸引了大量的香港市民,电视台的热线电话都快被热心的观众打爆了,黄熙照不得不增加一倍的客服,才勉强应付下这个火爆的场面。

香港人都非常好赌,许多人每到周末的时候都会渡船到澳门一赌,到了周一上午才会返回香港参加工作,而赛马和**彩更是几乎人人都在玩,在香港经常可以见到拿着马经和彩经在研读的人群,其认真性不比后世参加高考的学子差。因此《百万富翁》这种节目真的非常适合香港人,水土非常的合适。

观众对《百万富翁》这个节目的参与性很高,谁都想拿那一百万的奖金,天天做着白日发财的好梦。就连学校里的教师们都拿《百万富翁》说事,要求学生们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也好有机会参加《百万富翁》,赢取巨额的奖金。为此还真的有不少平日不喜欢读书的学生,重新拿起书本看了起来,学校里的学习气氛一时还真的浓烈了起来。

不只学校如此,社会上更是夸张,最近要说香港盈利最好,客流量最大的商铺,那无疑就是书店。无数人都跑到书店买书。令这群书店老板赚的盆满钵满,心中万分感激着《百万富翁》,希望《百万富翁》越办越久。红红火火,《百万富翁》吃肉,他们这些书店老板们才好喝汤。

说到书的事情,不得不提一下,陈少毅给靳庸的《大唐双龙传》终于要出版了。

当日陈少毅为了得到靳庸手中十四部小说的影视权,“创作”了一部《大唐双龙传》与之交换,本来靳庸拿到《大唐双龙传》时。是想在《明报》的报刊上连载陈少毅的这部《大唐双龙传》,但是经过跟报社管理层的一番探讨之后,最终还是决定以书籍的方式出版发行。

每十年就是一道坎。社会的发展就会发生巨大变化。从去年开始,香港的变化就非常大,最大的变化当然是在娱乐圈,可是在武侠小说这一块上的变化也不小。电视电影还有漫画连续的冲击着市场。香港武侠小说的市场再也不是六七十年代那样繁华的景象。

香港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大众娱乐的东西比较少,武侠小说又非常的新颖有趣,故事热血好看,人人心中又有一个侠客梦,那时几乎每一个香港市民每天都要抱着一本武侠小说在看。所以那个时候的武侠小说的市场非常的繁华,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随着时间进入八十年代之后,武侠小说受到外界大量冲击。作家又青黄不接,小说故事重复老套。很难再引起大家的兴趣,武侠小说的市场逐渐萎靡起来。

其实这种现象后世中国大陆也是一样,九十年代的时候,遍地都是租书店,学生们放学后最喜欢逛的地方就是租书店,里面摆满着大量从港台引进的武侠小说。可是一到了新千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文的出现,武侠小说几乎可以说,已经被套上了枷锁,等待宣判死刑。而那些曾经遍地都是的租书店,一夜之间似乎也从中国大地上消失了,城市里已经难匿一间。

令靳庸改变主意的原因,就是明报旗下专门出版武侠小说的出版社,最近的业绩实在是太糟糕了,市场份额缩水了一半还不只,都快到了揭不开锅的局面。

所以思前想后之后,靳庸还是决定让明报旗下的出版社出版《大唐双龙传》,用来给武侠小说市场打一针兴奋剂,拯救快频临入不敷出的出版社。

刘少冬是柴湾附近的居民,最近迷恋上了《百万富翁》,特别是自己的一名同事上一期有幸参加了《百万富翁》,并且很幸运的获得了八千元的奖金,八千元可是他们这群工薪阶层差不多一年的工资。

这可把刘少冬羡慕坏了,也想着上《百万富翁》,又怕自己真的有机会上节目之后又回答不出问题,浪费良好的机会,所以刘少冬决定给自己脑补一下知识,准备去书店买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回来。据小道消息说,《百万富翁》里面的题目有不少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有涉及到。

华晨书店。

天刚蒙蒙亮,刘少冬就来到了这间书店,在收银柜上轻轻的敲了敲,朝老板喊道:“老板,给我来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刘少冬喊了半天,却得不到书店老板的回应,见书店老板还在柜台后面很悠闲的看书,刘少冬顿时有些愤怒了,用力在收银柜上大力的又拍了一记,抬高音量道:“老板,给我拿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书店老板这时才抬起头来,见到一个年轻人在自己书店门口大喊大叫,不爽的叫道:“扑街仔,想要书不会自己去挑啊,叫什么叫。”

刘少冬一听都发蒙了,实在是想不到这位书店的老板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难道这家伙不知道顾客是上帝的道理吗。

这时,喊了一声的书店老板似乎也清醒了过来,想到自己刚刚似乎朝顾客发了脾气,心中一咯噔,暗道:坏了,这要是让自家的黄脸婆知道了,还不得收拾自己。

想到恐怖之处,书店老板不由打了个冷颤。

于是书店老板赶紧站起生,腆着一张老脸,虚假的笑了两声,朝刘少冬解释道:“这位小兄弟,你看我这刚刚看书都看迷了,你需要什么书,我这就为你拿去。”

作为顾客,被老板这么大声的一吼,刘少冬自然不爽,有心想跟书店老板理论一番,又见对方比自己高大很多,还是忍了下来。眼光下瞄,不由的瞥到了书店老板刚刚在看的书籍上。

刘少冬心中一动,问道:“老板,你刚刚看什么书,这么入迷?”

242火爆销售

书店老板闻言乐了,这刘少冬可是说到自己的痒处,拿起那本书,把封面露出来,大笑道:“这本书可不得了,陈少毅写的,陈少毅是谁知道吧,是……”

刘少冬最近迷上《百万富翁》,当然知道陈少毅是谁,一听书店老板说是陈少毅所作,不等书店老板说完,就兴奋的问道:“真是陈少毅写的,听说陈少毅用了一部小说的跟靳庸交换了版权,难道就是这一部?已经出版了?”

见刘少冬有见识,书店老板乐道:“可不就是这本,小兄弟我给你说,这本书好看,很好看,非常非常的好看,写的真tmd的好。今天才刚发行,我本来想先看一看到底好不好看,也好介绍给大家。嘿,这一看不得了……”

刘少冬见书店老板啰里啰嗦,没完没了的,很是不耐的将书店老板的话打断,道:“老板,你先别说那么多,把书拿给我看看。”

“好嘞,给。”

刘少冬接过书店老板手中的书籍,刚刚出版的书籍带着一股浓厚的墨香,不仅不让人讨厌,反而令人有几分沉醉。手指头轻轻一触摸书籍,旦觉这本书的质感不错,用的纸张应该是比较好的。

封面上画着两个年轻男子,一个持刀,一个握剑,持刀者身型壮硕,眼神犀利尖锐,却又显得玩世不恭;而握剑者身型俊朗,嘴角一抹轻笑,当真是英挺潇洒。俊秀飘逸。封面右侧大字体的草书,写着“大唐双龙传”,右下细刻着“陈少毅著”的字样。

整个封面给人一种古风之感。一股飘渺的武侠气息迎面扑来,再加上不时闻到的墨香味,还未阅读,就已迷醉。

刘少冬深深的吸了一口清幽的墨香,翻开书页,开始品读起来。

《大唐双龙传》开篇就气势宏大,多条线路情节层层推进。交织融汇,在古代耳熟能详的大城市扬州城一一展开。朝廷军队与武林人士的生死搏斗,美女白衣剑士的犀利剑术。无上玄幻的玄功妙技,还有两名性格分明,幽默成趣的扬州小混混。

《大唐双龙传》第一章就已经描绘出了一副奇景,似乎意思着风云的变化。万般都在其中。令刘少冬深深的陷入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被精彩的剧情深深吸引,一时不可自拔。

华晨书店的这一幕只是香港的一小视角,当我们把目光拉远,扩散到整个大香港时,会发现不只华晨书店的老板以及刘少冬被《大唐双龙传》所吸引,整个香港有幸接触到《大唐双龙传》的无不为之着迷。

学生、职员、工人、无业青年都汇聚在一间间书店当中,手中相同的捧着一册《大唐双龙传》,津津有味。忘乎所以的看着,仿佛这就是自己的世界。却也因过于着迷。让人错过了上班,上课的时间,今日迟到者不知凡几。

不到一天的时间,明报出版社利用其强大的推广能力,已经将《大唐双龙传》在香港各大书店和报亭全面铺展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大唐双龙传》,所有喜爱武侠小说的爱好者们,当拿起这部《大唐双龙传》时,全都爱不释手,思想早已跑到了那烽烟的古扬州,恨不能纵横在神秘的武侠世界当中。

柴湾,明报工业大夏。

一位中年男子连门都不敲,直接闯进了靳庸的办公室内,整个《明报》集团内敢这么做的也只有靳庸的好友,《明报》的另一位创始人沈宝鑫一人。在《明报》集团里,靳庸主要负责《明报》的文字审定工作,而沈宝鑫主要负责《明报》的销售工作。两人一内一外,《明报》伫立于香港几十年不倒,成为香港报业的龙头,沈宝鑫可是功不可没!是《明报》最重要的基石。

和靳庸差不多,沈宝鑫也是一名典型的文人形象,个子不高,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一身黑色西服,显得格外的端庄和儒雅,不过性格比起靳庸要开放一些,没有那么内敛。

闯进靳庸办公室的沈宝鑫,也没有等靳庸抬头发问,就急声说道:“阿庸,你猜猜我们昨天一天之间,《大唐双龙传》卖了多少?”

靳庸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将毛笔搁在笔架之上,将思绪从书法中回过神来,颇有些好笑的望了自己这位多年的好友一眼,自己这好友什么都好,就是性格比较急性子。

靳庸不急不缓的说道:“《大唐双龙传》这部武侠小说的质量非常不错,销售量应该少不了,你倒是说说看,究竟卖了多少。”

靳庸也不想去猜,他知道沈宝鑫的性子,即使自己不猜,也会马上告诉自己。

果然沈宝鑫根本就忍不住,迫不及待的说道:“阿庸,我们出版的《大唐双龙传》都卖疯了,一天之间就卖了一万一千多本。天啊,这种情况在香港已经多久没有出现过了,即使是古珑的小说也不敢说,在现在能够在首日卖到这个数字。”

沈宝鑫报的数字,令靳庸都吓了一跳,不自觉的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虽然他不是主管销售的,但毕竟还是《明报》的一把手,对销售方面多少还是清楚一些的。对于一部小说一天之内就能够销售一万多本书籍有多么难得,靳庸可是一清二楚,正如沈宝鑫所说,这种情况已经多年未曾出现过了。

目前香港武侠小说偏向萎靡,大多数的作者一册书籍最终的销售量也就在一万本左右,而好一些的一般也不会超过五万,超过十万的就是小说业内顶尖的存在。

靳庸已经算是很高看陈少毅了,首版就为《大唐双龙传》印刷了五万册,小说最终可以卖五万册,不代表着首版就印刷五万册,因为卖小说可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持续时间是相当长的,出版社不可能把资金全部一次性的都投在里面。一般都是先印刷一部分,等资金回流之后再印刷第二版,如果还是热销的话,甚至还可以印刷第三版、第四版。所以《明报》出版社为《大唐双龙传》印刷五万册,明显就是认为这部小说的销售量不会低于十万,这是把陈少毅当成业内一流的作者看待了。对于一个未曾在武侠小说领域内出现过的新人来说,已经是非常的看好。

243《大唐》可怕的利润

这也是靳庸在见过《大唐双龙传》之后,对这部小说无比看好,才会答应陈少毅的交换条件,因为靳庸看到了这部《大唐双龙传》的潜力。

可是以《大唐双龙传》首日的销售成绩来看,靳庸明显还是小看《大唐双龙传》。

不,应该是小看了陈少毅这个人的影响力,靳庸相信以他的眼光,武侠小说宗师的灵敏感以及多年从事书籍出版的经验,为《大唐双龙传》的销售定位应该还是**不离十的,至少不会偏离太多。

可是因为《大唐双龙传》的作者是陈少毅,这个屡屡在香港娱乐圈创造奇迹的男人,公众经常性的话题人物,对整个香港的影响力是惊人的。

虽然陈少毅在武侠小说领域内的确是一名粉嫩的新人,不过他头上顶着的光圈实在是太过于闪亮了。别的不所说,单单以他新生代才子的名头,就很容易在出版界闯荡。就比如老牌才子黄粘来说,假如黄粘要是也出版一部小说的话,不说写的好不好,捧场的人绝对不少,如果故事再写的精彩一些,销售量肯定也是非常可观。

而且陈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