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极品祝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之极品祝彪-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江道:“我有什么阴谋?只不过是见不惯你这种吃里扒外,不为众家兄弟们日后的身家性命作想,看不惯而已!”

祝彪问道:“那以公明哥哥之见,如何才是为众家兄弟们的身家性命作想呢?”

宋江冷冷一笑:“这些你都用不着知道了!来人啊——”

呼延灼与徐宁站出来道:“听凭公明哥哥差遣!”

“将祝彪给愚兄拿下!”

祝彪问宋江道:“公明哥哥,请允许我在最后这般称呼你一次,你真的要杀我吗?”

宋江笑道:“的确,你的确只能最后一次再叫我一声哥哥了。至于如何处置你,愚兄要听听众家兄弟的意思。。。。。。”

宋江的话音刚落,忽然他只觉得双手被人拉住,还没醒过神来,就被人按倒在了地上。宋江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回头看去,原来将他按倒在地的不是别人,正是病尉迟孙立与小李广花荣。

“你。。。。。。你们。。。。。。”宋江做梦也未曾想到,一直站在他身后的孙立与花荣并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为了随时将自己拿下。如果说孙立反水,可能是受了祝彪的蛊惑,可是花荣却是自己心腹中的心腹,如何也会作出这等事来呢?

宋江哪里会知道,孙立虽然虽然与祝彪有些过节,虽然孙立也曾想过招安,可是他的兄弟们——解珍解宝孙新顾大嫂等人早就对朝廷早已死了心,是他们说服了孙立,不能跟着宋江叛乱。可以这么说,以孙立为首的登州系的头领是首先知道宋江有招安心思的头领,当初宋江招抚孙立,便是打的招安的旗号;而花荣也对宋江下手,那原因就太简单了,因为在安葬晁盖的头天晚上,花逢春睡在了扈三娘的怀里。虽然花逢春离开了妈妈吵闹的特别厉害,但是吵累了就沉沉的睡去了。扈三娘也算是实习了一回如何做一个母亲。并且祝彪还与花荣约定,平定叛乱以后,叛乱之前的事一概不予追究。祝彪这就是在暗示,射杀晁盖的事,他也不会追究。

呼延灼、徐宁、秦明、朱仝、雷横、李应、黄信、韩滔、彭玘、凌振一看形势不对,立刻对祝彪下拜,并且表示他们从来就没有跟着宋江一起叛乱心思。

李逵手中虽然没有板斧,乱起拳头就打祝彪。卞祥见了,一把抱住李逵,扈成也上去按住李逵。可是李逵力大如牛,卞祥与扈成按不住。杜壆也上了,合三人之力,终于将李逵按倒在地,五花大绑了起来。

戴宗想奋起一搏,控制祝彪。可是卞祥、杜壆早有准备,那容得戴宗阴谋得逞。瞬息之间便被拿下。

吴用呆呆的看着,嘴中喃喃道:“大势已去。。。。。。”—

第0094章 善后整军

现在摆在祝彪的面前不仅仅是一个宋江如何处理的问题,而是如何处理跟着宋江一起叛乱的梁山头领。

历朝历代,叛乱一旦发生,就必将会有一场血流成河的杀戮。只是看杀人的多少而已。

而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大多是先有内讧而后失败,祝彪心里清楚,自己现在已经进入到了这个历史周期的边缘,不能妥善处理好参与了此次叛乱的头领们的前途问题,恐怕自己领导的梁山的结果会比招安以后,征讨方腊的结果还要悲惨。

祝彪只关押了宋江、吴用与李逵,其他人等一概不予追究。就是宋江的父亲与兄弟宋清,都没有乱抓乱杀。那祝彪为什么要关押吴用呢?因为在晁盖留下的头领的眼中,吴用是叛徒。如果不处理吴用,就有失去晁盖系头领们的拥护与支持。

关押李逵就不用说活了,祝彪得先煞一煞李逵的杀气,煞杀气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关,先关他个一年半载再说,不行再关,等关得没脾气了,再看这个李逵还能不能用。

祝彪没有审问宋江,也没有审问吴用,原因很简单,他不想审出一些他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你说要是宋江畏惧自己被杀,一口咬定射杀晁盖的是花荣,吴用也在一旁作证,那如何处理花荣呢?如理了花荣,宋江又胡乱攀咬,那怎么办?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审不问,直接关起来。

聚义厅上,左右的头领分立两侧。祝彪对梁山上所有的头目道:“宋江吴用叛乱,现已全部擒拿,那么从今开始,我们兄弟应该同心协力,继承晁天王遗志,将我梁山的事业越做越大,推翻大宋,建立新朝。至于宋江叛乱之前的事,无论是什么人,以前无论说过什么,无论做过什么,全部一笔勾销!”

说到这里,众头领还不及议论,又听祝彪问道:“如何不看见我花荣哥哥与戴宗哥哥啊?”

站在众人最后面的花荣与戴宗互看了一眼,略微有些紧张的站了出了,声音低低的道:“末将在。”

祝彪一皱眉头:“咱们站在那后面,兄弟我还以为你们没来呢?来来来,往前站。”接着对戴宗道:“戴院长,兄弟有一件事,想请戴院长帮忙。”

戴宗心里没底,不知道祝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道:“寨主有事只管吩咐。”

祝彪道:“戴院长,我是这样想的啊,日后我们梁山的事业只会越做越大,可是呢,这专递消息的活,只靠着戴院长一个人,兄弟怕戴院长分身无术,忙不过来。所以兄弟想成立一个传递院,戴院长继续做院长,让戴院长在兵士们中间选一批人出来,戴院长教他们神行法,让他们个个都能似戴院长一般日行千里百里,这样既可以让我梁山军马能如臂使指,还能使得戴院长轻轻松松的坐镇指挥。戴院长觉得如何啊?”

戴宗是戴罪之人,就算他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不敢拒绝,于是赶紧道:“一切遵从寨主将令!在下明日就去选人。”

祝彪微笑着点头,然后又对花荣道:“花荣哥哥,你那百步穿杨的箭法,小弟是佩服得紧啊。所以,我也想让花荣哥哥挑选一批箭法底子好的人,花荣哥哥亲自教授他们箭法。不仅要步行百发百中,更重要的是,在马上就算马匹在行进中,我也要他们百发百中,花荣哥哥,你看成吗?”

花荣没有想到叛乱刚刚平定,祝彪就授予自己兵权。他这是真的信任自己还是在试探自己呢?

“如何啊,花荣哥哥?”

“在下尽力而为。”

祝彪一上手就首先重用戴宗与花荣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安抚那些参与了叛乱的将领——看见没有,跟着宋江的死硬分子我不仅没杀没关,还杜重用了,你们还操哪门子心啊?

********分割线********

处理了叛乱的后续事宜以后,祝彪开始琢磨着重新整顿梁山军马的事情。

他也想来一次“三湾整编”,只能让寨主指挥军队,绝对不能让军队指挥寨主。于是祝彪将梁山的两千骑兵,一万步兵,四千水军重新整编。将骑兵整顿为两个军,他不想用那些唬人的称号,什么飞龙、飞虎、飞豹,一概不用。他将骑兵编为骑一军与骑二军。每个军设立军帅一名,副军帅一名,行军司马一名,行军侍中一名。

军帅副军帅不用说,他们是一军之长,操练厮杀,全仪仗着军帅与副军帅;行军司马就好比政委,军帅副军帅只管打仗,而做思想鼓动,鼓舞全军的士气,那就全靠行军司马,而最关键的是军帅副军帅如果想调动军队,必须得到行军司马的首肯,否则兵士们可以拒绝执行调动的军令。而行军司马全部由祝彪亲自任命;至于行军侍中,其实这也就是祝彪随便想出来的,但是这个行军侍中的权利就是勘定功绩。就是说,军帅、副军帅还有行军司马,都可以在祝彪面前推荐谁有功谁有劳,不过在真正在职务的升降上,祝彪只听行军侍中的,以行军侍中的话为准。

军帅、行军司马、行军侍中不存在谁统帅谁,职位不同,却级别一样。最关键的是行军司马与行军侍中可以随时撤换。

这样就形成了在军中三方牵制的结构,谁也不可能私自调动军队,谁也不可能在军中树立私党。这正是祝彪为了防止第二次有人发动叛乱。

一万步兵分成四个军,每个军两千人,另有两千人,五百人交给李应,继续制盐贩盐。须知练兵打仗,那都是要花钱的。还有一千人,祝彪交给了卞祥,成立一支亲兵,专门负责祝彪的安全。说白了,就是祝彪的御林军。还有五百人交给轰天雷凌振,加上缴获的十架床子弩,再让凌振自己再造一些攻城器械,组建梁山的炮兵部队。水军也一分为二,分成两个军。

祝彪这般整编军队,这不得不让公孙胜与朱武佩服。自从唐末以来,历经五代十国,历来是乱世风云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后来宋太祖建国以后,为了防止武人做大,赵匡胤搞了个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这样虽然防止了武人谋反,但是同时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所以北宋在屡次对外战斗中是败多胜少。

而今天祝彪这么一整编,即可以防止武人做大,又可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这是自从唐末以来各个天下豪杰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这能不让公孙胜与朱武佩服吗?—

第0095章 选将

军队重新整编了,那就得重新任命领军的将领。

任命谁,不任命谁,在这个刚刚平定叛乱的敏感时刻,是个顶顶重要的问题。

卞祥是祝彪从祝家庄带来他,他做祝彪亲兵的统帅,这个自然是没有异议的,杜壆是祝彪引荐上山的,那做亲兵的行军司马也就无可厚非了。唯独行军侍中一职,让所有的人都跌破了眼镜。专职守护祝彪安全的行军侍中竟然是宋江的铁杆心腹,美髯公朱仝。

朱仝和宋江是什么关系恐怕就不用做过多的介绍了,宋江原本是ZC县的押司,而这个朱仝是郓城的都头,虽然朱仝是被宋江陷害上的梁山,和宋江的关系略微有所破裂,但是朱仝可以说是个铁杆的招安派。

其他的各个“技术”兵种也不会有太大的异议。

传递院的院长是戴宗,司马是时迁,侍中是白胜;

祝彪这样安排的原因是在日后壮大以后,传递院有可能成为梁山的两个机构:一个机构是专司传送情报,一个机构就是专司刺探情报,刺探情报的机构也可能分解成两个机构,一个对外,一个对内。

骑射营的营帅是花荣,副营帅是孙立,行营司马是史进,行营侍中是宋万;

骑射营虽然只有五百人,可是这个五百人却不可小看,祝彪的目的是要将这五百人训练成自己手中的刀,而不是握在别人手里杀自己的刀。历史上曾经就有一个匈奴的王子借着训练骑射的名义训练出了一支私人军队,最后利用这支骑射队,做掉了自己的老爸,赶走了老爸钦点的接班人,自己做了匈奴的单于。所以祝彪安排史进是司马,因为史进是他搭救上的梁山,而宋万是晁盖派系的老人,就做了侍中,让他们互相监督。

炮营营帅是凌振,司马是施恩,侍中是薛永;

骑一军军帅是林冲,副军帅是杨志,行军司马是韩滔,行军侍中是邓飞;

骑二军师帅是呼延灼,副军帅是秦明,行军司马是欧鹏,行军侍中是彭玘;

步一军军帅是鲁智深,副军帅是武松,行军司马是李忠,行军侍中是杜迁;

步二军军帅是解珍,副军帅是石秀,行军司马是鲍旭,行军侍中是焦挺;

步三军军帅是雷横,副军帅是刘唐,行军司马是郑天寿,行军侍中是穆春;

步四军军帅是解宝,副军帅是杨雄,行军司马是樊瑞,行军侍中是石勇;

对于骑兵两个军,步兵四个军,祝彪统统采取的是以小制大的策略。司马与侍中的人选,无论是武艺还是人望,都不如军帅与副军帅,可是这些人却偏偏可以制衡军帅副军帅。就是说,你再有本事,想调动人马,想提升个部下,那都得看他们的脸色。

但是水军就不能似步兵骑兵这个搞法了。

水军也分为两个军:

水一军军帅是阮小二,行军司马是阮小五,行军侍中是阮小七;

水二军军帅是李俊,副军帅是张横张顺,行军司马是童威,行军侍中是童猛。

那还有其他没有安排位置的头领怎么办呢?祝彪想过,不能让他们闲着,闲着就要出乱子,祝彪决定再成立一个讲武堂,有自己亲认讲武堂的堂长。将这些暂时没有职务的头领都安排进讲武堂学习,学习的目的无非两条,第一是学习《孙子兵发》,学习自己编写的战略战术(其实就是当初祝彪前世看的一些《毛选》上的文章,但是那可是造反,不,应该是革命宝典,现在学习,将来一定能派上用场)。战场上的厮杀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打群架,那得讲计谋,**子,得好好学习学习;第二,关键是要统一思想,必须给所有的梁山大小头领洗脑,让他们知道,梁山唯一的出路是造反到底,招安只有死路一条。

这日夜里,阮氏三雄来到祝彪的住处,说有要事要面见祝彪。祝彪当然知道阮氏三雄要面见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但这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迟早一天是要面对的。

阮氏兄弟进了祝彪的房间,扈三娘给他们倒了茶水以后,祝彪便让扈三娘出去了。

阮小二拱手问道:“寨主,既然杀害天王哥哥的不是那史文恭,那到底是谁?”

祝彪思索了片刻道:“敢问小二哥哥,你觉得是谁?”

阮小七道:“既然曾头市的羽箭上重来没有刻过字迹,那在下觉得有可能是。。。。。。”

祝彪打断阮小七的话道:“小七哥哥,没有证据的话,可万万乱说不得,我梁山刚刚经过了一场叛乱,再也经不得折腾了,小可想来,天王哥哥的在天之灵,也不愿再看见我梁山兄弟自相残杀了啊。”

“那难到天王哥哥的冤仇就不报了吗!”阮小五显得有些急躁。

祝彪道:“这仇肯定要报,但我等兄弟不放过一个坏人,也吧態冤枉一个好人啊。我迟迟不杀史文恭,这正是因为这个!”

阮小二想了想道:“那这事该如何了结呢?”

“小二哥哥莫急,来日方长,从长计议,只要我梁山兄弟在,定然不会让天王哥哥含恨而死!”

既然祝彪说了这话,阮家兄弟互看了一回。阮小二拱手道:“寨主是天王哥哥任命的,我等信得过寨主!”

当阮家兄弟走后,扈三娘问祝彪道:“夫君,这射杀晁天王的仇人到底是谁?莫非真是宋江那厮的手下?”

祝彪微微一笑道:“娘子,无论是谁杀了晁天王,这个现在不重要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