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德五十年-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毅脸色阴沉。

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连子宁,这个人,不但稳定了松huā江局势,扩大了军队,而且平地而起,建起了一座如此巨大的城池!

从距离上看,这道城墙的距离和喜申卫至少还有二三十里,而连子宁既然修建城池了,那么不可能蠢到不利用现有的喜申卫城,喜申卫城,肯定是这座城池的一个重要支点。也就是说,这座城墙,会绵亘数十里,一直到喜申卫城。

这等庞大规模的城池,没有几十万人,没有数年之功,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连子宁要供养武毅军,又哪儿来的这么多的钱来修建城池?

刚毅觉得自己越发的看不透这个年轻人了,他心中本来极为坚定的信念,也因此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己,真的能做到么?

身后的队伍静悄悄的,福余卫的骑兵们止住了嬉笑怒骂,他们都愣愣的瞧着不远处的那座巨大城池。

高大、厚重、坚硬,像是一座庞然无比的巨兽俯卧在那里。

所有的女真人和蒙古人都被震慑住了,队伍中一时安静的出奇,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没想到,自己要面对的,竟然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他们中有不少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等雄城,就好像是后世现代人一出西安火车站,第一次看到那一圈儿西安古城墙时候一般,心中,只有满满的震撼——原来人类,竟然也可以建造出如此山一般的建筑!

更何况,镇远府城墙要比西安城墙高三倍以上!

城下,安静到了窒息。

西门镇虏门上。每隔两尺就站着一个士卒,手里拿着长枪大戟,而在后面,则是为数众多的火枪手。正坐在地上,扶着手中的燧发枪,往里面装填弹药。军官们在不断的走来走去,大声吆喝鼓励着。士兵们很安静,说话很少,他们不时的向城外看两眼,看到那些蒙古人和女真人。眼中瞬间就燃烧起熊熊的烈焰。那是混杂着仇恨,期待,愤怒等种种情绪的眼神,只是看不到恐惧和紧张。

负责守卫西门这一段的,是第一卫熊廷弼部和第二卫陈大康部。

从得知脑温江附近出现了女真人之后,连子宁就知道,战役不出意外的话,是会首先在西门打响的。北门的地势太狭窄了。距离江边不过是十多里,根本不是十五万大军能够铺陈排开的,若是打北门的话。联军的统帅会很难受。而且从北门道江边无险可守,若是自己这一方突然出城袭击,他们就只能跳进江里喂王八这一条路了。而南门的话,要绕一大段路才行,也不太适合。

所以他把武毅军中最精锐的第一卫和第二卫抽调来这里镇守。

去年这个时候,武毅军就只有这两个卫的存在,其中士卒,全是打老了仗的悍卒,无论是战斗素养、意志力、还是战斗能力,甚至是体力。都是武毅军中最强的。而随着武毅军的不断扩大,这两个卫中的士卒也不短的被抽调,成为其它卫的军官,但是第一卫和第二卫,始终还是武毅军中老兵最多的。老兵带新兵,和一群新兵。完全是不一样的。他们所给予的,不但是丰富的战斗经验,更有对于敌人的蔑视和从容。

第一卫和第二卫中不少人,去年都是和女真捉对厮杀过的,不知道有多少兄弟袍泽,死在女真人手中,此时的情绪,只有‘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可以形容。

战意和杀意在不断的升腾。

在刚毅等人打量着镇远府的时候,城楼下被一群侍卫簇拥的连子宁也打量着他们。

那巨大的战阵,比之去年更加的庞大骇人,但是这些东西已经十年不足为凭,也不足为惧。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些巨大的攻城机械上。

那些攻城机械,数量巨大,几达数百之数。

作为考古系的高材生,连子宁能认出来其中的大半。

形似一个小屋,外面蒙着一层铁皮的,那是鹅车。

鹅车的前身是洞屋,也称洞子,如同一小屋,外面蒙上一层铁皮,底下有四轮,能够有效保护士卒攻城。后来洞屋又与云梯整合,就是在小屋的前面增加一条云梯,小屋就是鹅身,而那条云梯酷似鹅颈,整个形状酷似一头大鹅,因此被称为鹅车,其兼顾防守与攻击之效。《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中有载:“二月,蛮以云梁、鹅车四面攻,士叫呼,鹅车未至,陴者以巨索钩系,投膏炬,车焚,箱间蛮卒尽死。”《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中也说:“金兵益置大炮十四所,更用鹅车、洞子拥迫城下,矢石乱发,军民死伤甚众。”

还有高达十余丈,像是一根天线杆子似地的望楼车。

这种车最早出现于宋朝,将望楼固定于高竿之上。以坚木为竿,高十余丈,顶端置板层,方阔五六尺,内容纳一入执白旗瞭望敌人动静,用简单的旗语同下面的将士通报敌情。将旗卷起表示无敌人,开旗则敌人来;旗竿平伸则敌人近,旗竿垂直则敌到;敌人退却将旗竿慢慢举起,敌人已退走又将旗卷起。望楼车,车底有轮可来回推动;竖杆上有脚踏橛,可供哨兵上下攀登;竖杆旁用粗绳索斜拉固定;望楼本身下装转轴,可四面旋转观察。这种望楼车观察视野开阔,用来瞭望敌情再方便不过。

除此之外,还有将近十丈高,数十丈长,庞大无比,看上去像是一座小山一般的吕公车。

还有长长的,头上带着尖钩的云梯。

还有一丈来长,形似尖头木驴的轒辒车。

各种攻城机械,不知道有多少。

看的连子宁也是心里暗自一紧,这么多的攻城机械。至少也是上万人用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打造出来的,而且以女真人的那水平,也是够呛,说不得是役使的被掠夺过去的汉人工匠。

看来为了这场大仗。女真人是准备良久了。

去年女真人吃够了武毅军的苦头,今年痛定思痛,造出来这许多攻城机械,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攻城过程中在路上伤亡,把更多的兵力,用在刀刃上。

连子宁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建造了更高更大也更坚固的镇远府。要不然的话,只怕喜申卫会被淹没在这数以十万计的大军之中吧!

“野奈,认识那些东西么?”

连子宁侧了侧头,向野奈问道。

野奈瞪着一双大眼睛瞧了半响,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茫然的摇摇头。

她年岁本就不大,不过是刚过豆蔻而已,原来还带着些少女的婴儿肥。后来生了那一场大病,身形便立刻消瘦下来,之后就再也没胖起来。她眼睛本来就大。如此一来,一双大眼睛,就更是跟那卡通美少女战士一般,看着就让人喜欢。

连子宁微微一笑,便是指点着那些攻城器械,一一为她讲解。

天边云生云灭,城下十万大军,城头之上,连子宁淡淡笑着,与身边的少女低声耳语。这一幕,落在了城上城下无数人的眼中。

这种云淡风轻,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的从容,让那些本来心中有着掩不住的紧张的战士们,一颗心,都是安静下来。他们抬起头。注视着那一面‘连’字大旗。

有战无不胜的伯爷在,我们怕什么?

第四卷烽火山东四四六镇远府绞肉机之战——攻城机械

正德五十二年七月十五。

鬼节。

又名中元节,盂兰盆节,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四日则鬼门大开。

七月十五,乃是天地间阴气最盛之时,百鬼齐哭,阴风凄惨。

似乎是为了和节气呼应,这一日,镇远府也是阴冷冷的天气,铅云堆满了天际,风从东方吹过来,带着鲸海湿润的水汽,凉凉的,阴阴的,正是夏日,却有了一丝阴冷的感觉。

昨天晚上安营扎寨之后,哈不出又和刚毅一番商议,解决指挥权的问题,结果两人互不相让。女真这次进攻镇远府,一是为了遏制连子宁以自保,二是为了报去年之仇,而福余卫之所以肯出兵,纯粹是为了女真付出的大笔钱财和他们允诺的攻入喜申卫之后蒙古人可以先行抢劫的承诺。至于武毅军对于自己的威胁,这些鼠目寸光的蒙古人半点儿都没担心——当年永乐大帝的五十万大军都不能把蒙古草原征服,更何况一个区区的武毅军?

按理说,刚毅是主导一方,而且兵也多,应该是他进行指挥的,但是哈不出抱着这样的目的而来,又岂会虚耗自己手下的兵力?

一番争执,闹得面红耳赤,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得各自妥协——女真和福余卫轮番进攻,今日你打,明日我打。任何一方进攻的时候,当天动用的士卒人数不得少于两万人,先打进去的一方。享有城中战利品的七成。

而率先发起进攻的一方,是女真。

七月十五这一个白天,女真却是毫无动静,只是派遣士兵。砍伐山中大木,运到扎营的村寨之中,叮叮当当的,也不知道在干着什么。

武毅军的游骑兵斥候离得近些想要探看清楚,便是被村寨里面派出骑兵来追杀,而女真和蒙古的斥候,也是不断的自城下打马而过。耀武扬威。

想来是建造攻城器械。

一个白天呼呼过去了,连子宁本来还以为女真今天要不打了。

等到了戌时,女真扎营的那四座营寨之中,却是人喊马嘶,传来了一阵阵喧天鼎沸的声音,营寨的大门打开,士卒们鱼贯而出,无数双脚践踏着大地。发出一阵阵闷雷般轰隆隆的沉闷声响。

镇远府寂静的夜色顷刻间变得凝重,大战将至的凝重气氛笼罩四野,无数军士、战马在黑朦胧胧的的夜色下的平原上聚集。一面又一面的军旗出现在视野中。

军旗上粗犷的女真文字倍显狰狞。

女真大军,选择在这个时候全体出动了。

天色越发的阴沉,风也越发的大了,吹在人脸上,能明显感觉到其中的湿意,也许一场滂沱暴雨,即将到来。

“放白磷箭!”熊廷弼立在城头之上,沉稳的下了命令。

“放!”城墙上一字摆开了许多床子弩,随着军官们的命令,正在不断的上弦发射着。不过这会儿女真还远在数里之外,根本不在射程,射出去的这些弩箭,也不是为了杀伤。

弩箭圆圆的顶端像是一个圆头锤一般,根据连子宁的指示,上面抹了一层白磷——白磷这种东西。大明朝很早就有了,不过是作为一种大伙儿都明白原理的稀罕物只存在于故老相传之中,却被连子宁派出去的人寻觅到了。

白磷的燃烧点仅仅是四十度而已,在极高的射速之下,弩箭顶端和空气剧烈的摩擦,温度很快就超过了四十度,这些弩箭的顶端便燃起了火焰。

数十支弩箭一起点燃,光芒瞬间照亮了阑珊的夜空。

西门城楼雄伟壮丽,足足有五层高,每层两丈高,城墙高十丈,城楼高十丈,加起来就是六十多米。六十米,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绝对高度。在城楼最高处,十几个穿着黑衣的精壮汉子手里拿着千里筒,千里筒不断的坐着小角度的调整,在观察着远方的情况。

数十支火箭一起制造的照明效果,堪比照明弹,在那些着火的弩箭的照耀下,天际亮如白昼,周围数十里尽收眼底,女真大军的动向一览无余。

这些观察兵一边看,一边不断的说着,而在他们每个人的后面,都有一个黑衣人在速度极快的奋笔疾书。

那些黑衣人写了一张,便往后一放,有一个在后面站着的同样打扮的黑衣人,就不断的收集这些纸张。

“大人!”城楼五楼的正中,放着一张小几,王泼三正面色肃穆的坐在后面,那黑衣人恭敬的行了个礼,把一摞纸放在他面前。

这些打扮统一的家伙,全都是军情六处的精锐,一色儿的体格彪悍,身着黑衣,他们有眼神儿锐利的,有识字认字儿的。

王泼三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记在心里,起身快步下了楼。

“禀告大人,西门靠南一侧出现一股军队,规模大约在两万五千上下,旗号上面写着的是万户阿敏!阵列中都是步卒,有大量的轒辒车、望车、攻城云梯和吕公车。”

“西门靠北一侧出现一大股军队,规模在三万五千上下,上面打的旗号是征南大将军刚毅。队伍中亦是携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还有为数不少的投石车。”

“有一队骑兵约两千人往北而去,全部是轻骑兵,没打旗号!”

王泼三下到城楼一层,定了定神,跨前一步,行了个军礼,朗声报告道。

军情随着王泼三的报告明朗开来,不少将领都是动容,这一次女真投入的规模竟是如此之大,正面进攻西门的部队就足足有六万之多。更别说,还有绕道城池一边的侧军。女真一共才十万人。看来他们想一上来就竭尽全力。

连子宁一身烂银板甲,外面披着黑色的大氅,戴着兜鍪,身材挺拔。面色刚毅,宛如战神一般。他身前,是一面巨大的沙盘,足有两丈多长宽,上面是整个镇远府城墙以及周边数十里的地形图,河流、山脉,城墙走势。护城河,羊马墙,甚至每一个小小的墩台,都标注在上面,很是直观。

围着沙盘模型,除了身负特殊任务的努尔哈赤之外,武毅军所有卫指挥使级别的军官站了一圈儿。

当女真开始动员的攻城信号发出之后,短短的一盏茶的时间。城中所有的武毅军士卒就已经全部动员起来,甚至连那些还在大校场军营中受训的新兵蛋子们,也都发放了武器。

第一战。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只要是第一战将女真挫败,打的漂漂亮亮的,对于对方士气的打击,己方士气的鼓舞,都是无可估量的。

第一卫和第二卫负责守御城墙,而剩下的几个卫,除了夏子开的第十卫和三个骑兵卫之外,全都都在城墙下面集结待命,一旦城头吃紧。顺着无数条马道,几万大军立刻就能支援城墙。而所有的卫指挥使级别高级军官,都被连子宁命令来到城楼中,现场观摩战斗。

连子宁心中不断的思量着。

镇远府太大了,大到了对手可以随便打哪里的程度,对于防守来说。这无疑是很不利的。

为了防备这个问题,连子宁不惜让三个卫的骑兵退出了本次防御战的战斗序列,东边临近大江,不必考虑,剩下三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