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德五十年-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这一次大明已经是严阵以待,做好了准备。

原大同镇总兵吴良河已经在菜市口被凌迟处死,夷三族,下场凄惨无比,有了这个教训,各路将领虽不能说都是奋不顾身,但是也都积极整军备战。朝廷更是派出兵部shì郎戴章浦,加左副都御使衔儿,与宣大总督一道·监督大同、宣府等镇军务。

鞑靼和瓦剌十余万大军分别从肃州卫和宣府镇入寇,大明各路官兵齐聚,和鞑靼瓦剌结结实实的打了好几仗,双方互有胜败。总体来说·大明由于边军长久以来的糜烂,虽然依旧是胜少败多,但是却是也给鞑靼和瓦剌造成了一定的伤亡。最终,鞑靼瓦剌抢劫了不少的财货百姓扬长而去,而大明也得了面子,朝廷发行天下的邸报上至少也可以写上某年某月某rì,在某地大明士卒杀敌若干·扬我国威,震慑蛮夷。

不过,隐藏在这些许的光鲜之后的,是大明朝边军的大量伤亡。

三番几次的大战,而因着朝廷必须要捞回一些面子的政策,他们放弃了擅长并且占据优势的守城战,不得不和敌人的优势骑兵集群进行野战,死伤惨重。大同宣府还有甘肃三镇·加起来伤亡超过八万,而且各镇军队本来就有大量的缺额,吃空饷的不在少数·本来额定的每个镇十万人的定额根本不足数。再加上两次大战的伤亡,现在三个镇的军兵加起来已经不过是十万而已,可说是非常的薄弱。

本来应该补充过来的兵员,也没有跟上,当然这些事情,是只会在少数人中传播的。

最大的受益者是戴章浦,他指挥调度,甚是有章法,皇上都在朝堂上称赞过得,宫中已经隐隐传出风声·皇上属意戴大人迁任兵部尚书,据说还要入阁!

当然这些,和远在天边的喜申卫没什么关系。

四月十五,努尔哈赤和杨沪生,终于从广袤千里的密林中钻出来了,和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三十六个部落,两万八千野女真人,其中可以入伍的jīng壮汉子,达到了一万一千余!

连子宁盛情招待了的三十六部的首领,然后将他们安顿在喜申卫、莽吉塔城、药乞站、乞勒尼卫和考郎兀卫等城的周边,每个城池的附近都划分了大量的肥沃土地,安置了若干个部落,每个部落之间距离的都相当远,也就是说,每个女真部落的周围,都是汉人部落。这自然是预防他们互相串联,勾结,毕竟这些女真人的实相当的强悍。

其实连子宁这一番担忧反倒是多余的,野女真人对于汉人们稳定富足的农耕生活相当的羡慕,现在有武毅军给他们发放农具,给他们粮种,教给他们农耕的各种技巧,他们十分的知足,连子宁的威望也高涨起来。

在设宴款待女真诸部首领的第二天,他们就分别前往各自的聚居地,那里的地方官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粮食、耕地,甚至是房屋。

当然,每部之中的jīng壮汉子一共一万人被留了下来,连子宁专门划分了军营给他们居住训练。

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成为了武毅军的一员。

发给饷银,发给制服,设立军官统领,以严格的纪律约束,这些数月之前还是猎人、渔民的野女真人,现在已经慢慢地向一个合格的武毅军士卒转化。

这几天连子宁忙的昏天黑地,处理野女真部落的各项事宜就足以让他焦头烂额。

好不容易到了四月十七,各部野女真都已经上路,连子宁刚想喘口气儿,忽然听到了守卫松花江南岸边防的部队快马加鞭传来消息。

原来今rì午时,从松花江北岸,一艘大船驶来,守卫边防的士卒时刻都在防备着女真泛舟而来,见此情状,虽然只有一艘大船,但是也不敢怠慢,如临大敌,他们装备的都有chuáng子弩,当下便是发shè弩箭jǐng告。

却没想到那大船却是老实的很,立刻就是打起了白旗,一点儿一点儿的往这边儿行驶。见此情状,边防的士卒便也不再发shè,而是派出两艘渔船——武毅军的水军聊胜于无,不过就是几艘渔船而已,平rì里在松花江上巡航兼打渔——前往询问。

等那大船靠岸,却是从上面下来了几个金发碧眼的鬼佬,也不说自己是谁,只是说要求见武毅伯爷。

他们不敢怠慢,赶紧派人前来报信。

连子宁听了这消息,登时浑身一颤,一个不敢置信的念头浮上心难道是他们?

“备马!通知石大柱,让他召集龙枪骑兵全员,府门外候命!”连子宁吩咐一声回去换了正式的正二品将军的官服,等出了门的时候,石大柱已经领着人等着了。三百龙枪骑兵簇拥着连子宁出北门,直奔松花江。

出了北门的时候杨沪生已经早早的得了消息,在旁边候着了。

连子宁蹙眉问道:“这些人是什么来路?你的游骑一直在江北百里内巡伺,就没发现踪迹?”

对于女真的入侵,连子宁一刻都不曾放松jǐng惕,早早的就派出许多股骑兵,远出松花江北岸百里,时刻侦查着女真的动态。

杨沪生也有些纳闷儿先请了个罪,然后道:“巡伺的骑兵并未传回来任何消息,想是这些鬼佬人少。也不知道从何地钻出来的,是以没发现他们。”

连子宁点点头,道:“你去,把第三卫所有的骑兵都召集起来,穿上铠甲,都披上大氅武器整齐,背上枪,一句话怎么威武怎么来!”

“是,大人!”杨沪生迟疑了一下:“那那些鬼佬?”

连子宁微微一笑:“且晾他们一晾,这些鬼佬,最吃这一套,你若是对他们待若上宾,他们反而不把你放在眼里。”

喜申卫城就在新建的大城的东北角,而军营就在大城的中部,相距不远,半个时辰之后,杨沪生已经集齐了整个第三卫的五千六百骑兵——在收服野女真的过程中略有损伤都已经补全。

数千骑兵狂奔而过,jī起漫天烟尘,声势极为的骇人。

很快,连子宁便见到了那艘大船,和那些鬼佬。

那些鬼佬人数大约有二三十个,都恭恭敬敬的站在岸边的高地上在他们身边,还有许多武毅军士卒监督着。

这些鬼佬果然是典型的欧洲人的面孔,不过细细看去,他们的皮肤更粗糙一些,面sè也更丑陋凶恶一些。

“吁······”连子宁一勒马缰,胯下枣红马忙的停住,前蹄高高扬起,发出希律律一声嘶鸣。

在他身后,数千骑兵一起勒马,显示了极高的控马技巧,数千骑兵漫卷而来的声势,让那些白种人中也有些人随着而sè变。

“标下参见伯爷!”边防士卒单膝跪地,齐声喊道。

“都起来吧!”

连子宁摆摆手道,上上下下的打量了这些白种人几眼,他们的衣服很是褴褛,腰板儿却是尽量想要tǐng得笔直一些,看上去有些滑稽。他们脸上带着恭敬的笑,目光中满是谦卑。

连子宁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领头的一个格外高大,满脸虬髯的白种人前行一步,双膝跪地,用古怪的汉语大声道:“我叫扎赫雷夫,是伟大的伊凡雷帝派来东方的使者,代表伟大的伊凡雷帝,见过伟大的明国将军阁下!”

———————分割线——————

扎赫雷夫是一个典型的斯拉夫人。

他的家乡在莫斯科附近乡下的一个小村庄,人口也就是二百来人,规模很小。

像是这样的村子,在广袤无垠的东欧大平原上不知道有多少个,星罗棋布着。不比后世,这个年代的欧洲,刚刚从中世纪黑暗愚昧统治的yīn影中走出来,文艺复兴如火如荼,封建战争方兴未艾,正是欧洲各国的封建王朝从王国向帝国过渡,开始大文明进步的时代。

事实上,中国和西欧被慢慢的拉开差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这会儿的欧洲,人口其实已经是相当的密集,当然,无论如何是比不上大明的。这一点,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来,欧洲不过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个亿,而大明户部的鱼鳞黄册上显示的大明朝正德四十年的人口数据是九千八百万,而实际数量已经超过了两亿。!。

第四卷烽火山东四一三异时空之俄罗斯帝国

当然,这些东西都太过于飘渺了,和扎赫雷夫没什么关系,他只不过是一个出生在莫斯科下面小村庄的普通人,而且生来就是下等的农奴。

普希金老爷是村子里最大的地主,村子里面所有人都是他的农奴,甚至这个村子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从他的曾祖父开始,他们家就是普希金老爷家的农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他长大到十来岁,就会开始为普希金老爷种植大麦,去老爷的家里干活儿,一直到死。

意外总是会发生的。

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也就是城里的东正教教士使用的西方历法的一五三五年,战争发生了,伟大的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阁下,率领大军攻占了喀山汗国。

(预先声明,由于是另外一个时空发生的事情,这是这个时代,这本书中设定的历史背景。所以时间以及历史事件会有些出入,见谅。不过总体的是不会错的。)

喀山汗国的王室和大贵族被集体处死,而伊凡四世血洗贵族的屠刀并未停止,几个月之后,普希金老爷一家也死被处以绞刑。那一天行刑的时候扎赫雷夫也去看了的,伊凡大公的骑兵们披着黑色斗篷,挥舞着马刀,骑着高头大马的英勇姿态让他激动的浑身颤抖。

伊凡大公喜欢血腥清洗大贵族的名声在喀山得到了认证,短短的半年之内,就有超过三百名大小贵族被全家处死,而他们耕地农奴和财产,都成了王室的财产。

这些发生在上层的事情距离扎赫雷夫如此的遥远,只是顺理成章的,他们一家成了大公阁下的农奴。

在一五三六年七月,不过十七岁的伊凡四世大公宣布加冕,成为了第一任沙皇,而在该年三月,刚刚吞并了阿斯特拉罕汗国,拥有了东到高加索山脉,西到波兰,北及瑞典,南至克里木半岛的广袤领土的莫斯科大公国,也正式更名为俄罗斯帝国。

加冕之后的第二年,伊凡大帝就在全国推行特辖区和普通区政策,并且开始招募组建一支对自己绝对忠诚的军队——特辖军。由于为了追求军队的忠诚性,所以特辖军的士兵,几乎没有遵循以前的惯例,从贵族的私兵和平民中选拔,而都是在被伊凡大帝接收过来的农奴中遴选出来的。

伊凡雷帝血洗贵族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对农奴们却是非常的善待——虽然这种善待只是相对而言的——所以农奴们都对他很感激,听说伊凡雷帝招兵,都是踊跃报名。

扎赫雷夫,就是从那时候入得军。

他先跟随伊凡雷帝四处征战,先是在平定阿斯特拉罕汗国的叛乱中立下战功,被提拔为十人长,然后又是在跟波兰的战斗中消灭了波兰的一个铁甲翼骑兵百人队,并且攻占了距离俄罗斯帝国边境最近的一个城镇,也因此在战后被封为百人队长。

等到了五年之后,当年那个农奴的儿子,已经成长为帝国四十一个雷特尔骑兵团的团长之一了。

每个雷特尔骑兵团分为十二个百人队,每个百人队有一百六十七个骑兵。

四十一个骑兵团团长中,只有扎赫雷夫一个人不是贵族出身,而且他是最年轻的一个。

之所以能够以这么低的出身,这么年轻的年龄就取得如此成就,和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他的性格中既有俄罗斯人粗野狂放的一面,也有一种独特的农民式的狡猾,他能谦卑,甚至能够卑微,放的下身段,用各种阴谋诡计和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去战胜敌人。

所以他也进入了伊凡雷帝的视线。

伊凡沙皇陛下即位的第七年,西方历法的一五四三年,伊凡雷帝召见了扎赫雷夫,并且交给他了一个极其重要、伟大而神圣的任务——征服东方!

依靠一个军团征服东方是不现实的,所以沙皇陛下划分给了他五个军团,一共六十个百人队,一万零二十人。

第二天,扎赫雷夫就率领着他的军团离开了莫斯科,一路走过了喀山,走过了阿斯特拉罕,翻越了高加索山脉,来到了西伯利亚。

和他一起踏上征程的,还有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以及隶属于这个大贵族世家的三万军队。

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是居住在乌拉尔山脉东侧,和西伯利亚汗国毗邻的大贵族,他们也是统治附近五座城池的大领主,不过现在他们已经归顺了伟大的沙皇陛下。他们家族是蒙古人的后裔,曾经也是金帐汗国赫赫有名的大贵族,地位比莫斯科大公还要高,传承了数百年,实力非常雄厚,仅仅是招募的当地人的军队就超过了三万人,当然,他们最重要的是在当地的巨大威望。

这时候扎赫雷夫才知道,原来沙皇陛下针对西伯利亚汗国的军事准备,早在五年之前就开始了。

当时沙皇陛下召见了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抵挡西伯利亚汗国,令他们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构筑工事堡垒,招兵买马,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过了两年,沙皇陛下再次下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东侧——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帝国已经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

而这一次,沙皇陛下委派扎赫雷夫率领特辖军也就是近卫军前往西伯利亚汗国,为的是彻底的征服这个占据了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国家。

来到东方之后,扎赫雷夫和斯特罗甘诺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汗国的军队屡屡发生激烈冲突,并且一步一步蚕食着汗国的土地。

历法一五四六年,扎赫雷夫派人与曾被沙皇陛下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联系,鼓动他加入远征军,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拓展疆土效犬马之劳,洗刷自己的罪孽。

五个月之后,经过了精心策划的叶尔马克率领三千精锐骁勇的哥萨克骑兵突袭西伯利亚,并且派遣小股的哥萨克骑兵四处烧杀抢掠,使汗国收尾不得兼顾,狼狈不堪。与此同时,扎赫雷夫和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四万大军沿水路前进,经过楚索瓦亚河,翻越乌拉尔山,跨越谢列布良卡河、塔吉尔河、图拉河、托博尔河,最后侵入额尔齐斯河。

前前后后与共用了五年的时间,扎赫雷夫终于率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