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伪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朝伪皇帝-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顿时也提高了精神:“皇上,臣早就说过吐蕃虽是内乱不断,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丝毫不比那北方金国容易对付,可皇上……唉,臣慢慢说给皇上听吧。”孙起良对我在吐蕃方面的不重视进行了半遮半掩的责备以后,很详细的说道,“元虏自被我太祖皇帝击败退出中原后,蒙古便分成了东西两部,二百年间,东西蒙古分分和和,变出了诸多小部,再无力窥视中原。西蒙古一部退居甘青,多与吐蕃北边各部杂居。五十多年前,吐蕃藏教各派纷纷传入蒙古各部。吐蕃人各传各的教,蒙古诸部也是各认各的佛,如此一来,卫拉特等部便信了格鲁派,而喀尔喀诸部则信了噶举派。他们教派不同,汗王之间的争斗也越来越多。这些年吐蕃番王丹迥旺布支持噶举派,打压格鲁派发展,所以便与信格鲁派的蒙古卫拉特部固始汗还有康边的白利土司顿月多吉等人矛盾越来越深,如此一来,这打仗自然是难免的,如今他们打了起来,便再没心思和我大汉为敌,反倒给了我们转守为攻的机会。皇上,如此天赐良机,咱们如何也不可放过了。”“孙将军准备怎么做?这事牵扯蒙蕃两方,如是处理的好,南边西边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但若处理不好,只怕西蒙古、吐蕃两家都会与我大汉公开为敌。将军身兼重任,可要慎重。”我沉然说道。这是大事,绝不可一时头脑发热就做什么收复失地的蠢事,以使对方迫于压力停止内讧,与大汉为敌。“皇上圣明。啊——”孙起良一躬身间突然惊讶的叫了一声。“怎么?”我诧异的问道。“噢,没什么。”孙起良又恢复了镇定,“皇上说的是,漠西、漠南、漠北蒙古和康边各部多信了藏教格鲁派,不过吐蕃本部却是噶举派的天下,这就给了咱们分化瓦解的机会。臣即刻就回西川,调派人手秘密潜入吐蕃、卫拉特双方,使他们的争斗尽量多拖延。等他们消耗的差不多,臣便谴军西进,一举收复失地。”“好,你不必在京里停留了,越快回去越好。另外,光收复失地不行。以你的身份不可能长期坐镇西川。必要时需做长远打算,使吐蕃从此臣服大汉,再不敢有异心。”说到这里,我看了看孙起良,这话其实是说他年纪渐渐大了,不适合长期坐镇前沿,必要的时候需要做长远打算,不过老将雄心犹在,这话不能明说,我也只有说他的身份了,但这话一出,必然使孙起良联系到他女儿的问题。果然,我话音未落,孙起良便“嘿嘿”的笑了起来:“皇上放心,此事老臣领会的,这吐蕃是政教和一,藏教各派活佛可称吐蕃之王,便是那些领主、土司也要怕他们几分,臣此次回川,必在这藏教上做做文章。”很好,孙起良平常虽然大大咧咧,但却也不是那种只懂打仗的武夫。这样就好,有他在西川,我至少可以省心了:“将军,西川是我大汉西南屏护,切不可有差池。有你大将坐镇,朕十分放心,你需要什么,便给朕说,什么大炮、鸟铳只要是你需要,朕便让军器局尽全力拨付。”“皇上,臣不要那些没用的劳什子。在川康吐蕃之地,要想战胜对手,只需一样东西即可。”“什么?将军讲。只要弄得到,朕必给你。”我接着应道。孙起良呵呵笑道:“多谢皇上,不过不必皇上费心了,这东西臣进西川时就已经开始筹备,那就是马,川马虽小,却是不缺力气,驮运辎重比那蒙古马要好上百倍。有了这个,臣便什么也不愁了。只要皇上不拖欠西川的粮饷,这一仗没有不胜的。”“好,将军有这信心,朕就放心了,你只管用心去做,其他事有朕在,你不需担心。回到西川以后,多向朕上些折子,吐蕃的这教务,咱们还真有文章可做。”我向孙起良吩咐道。孙起良这一次很是恭敬的鞠下身去道:“是,皇上,臣今日便回西川,这次进宫便算辞行了。”孙起良说完便告了退,到了门口时又满面诡异的笑着打量了我一遍。“皇上,孙老爷子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没再提他女儿?”徐征涛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向我问道。我看着没有人得门口愣了愣:“这位?怕是遇到自己最挂心的事,把他家人都忘尽了吧!”

第五十一章契机

几乎是在孙起良离开乾元宫的同时,七王爷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皇上,孙起良来做什么?莫非西边又出乱子了?”刚才我听见了七王爷在乾元宫门口与孙起良匆匆打了招呼,所以他一进来便问孙起良来意。我宽慰的一笑:“乱子是出了些,不过是吐蕃蒙古他们之间的,妨害不着咱们,孙起良已经准备回去处理了。”正当我准备把孙起良奏报的事告诉七王时,七王面色焦急的截住道:“只要不是西川乱就行。皇上,臣有紧急军情禀报!”又是紧急军情,今天是什么黄道吉日?怎么谁来了都是军情?“皇上,刚才兵部收到长安六百里加急军报,凤翔乱匪郭七兆纠集匪众一万余人起兵作乱,正月初九开始进攻凤翔城。匪势凶猛,凤翔守备兵力薄弱,难以抵抗,现凤翔已被乱匪占据,此外又有四五千余众附庸乱匪,匪势大炙。正月十二,郭七兆发兵东进,扬言二月之前要攻下长安,建都称帝,与朝廷分庭抗礼!这消息已经传了出去,长安等地民心波动很大!”“各军难道就干看着不管?”我有些急道。这个郭七兆早已在我这里挂上号了,他长期占据山林,匪众四五千人,朝廷几年来缴了他多次,但都因为乱匪熟悉地形,流窜作乱,最终都是无功而返。没想到这次郭七兆竟然趁过年朝廷军备松弛的机会主动发难,聚起了一万多人攻下凤翔。天,他从哪里变出来的这么多人?而且占据凤翔只有两天就又有数千人附庸了他。如果他的号召力这么强的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凤翔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几乎完全倒了!“西路各地军镇已出兵凤翔,不过一时半会之间还难解决问题。臣已行文镇西将军黄昭信,令他节制增援长安和凤翔的各镇军马,务必和同共进,灭乱匪于凤翔城内,不使其抵近长安,播散各地。”七王爷缓了缓,象是考虑了很久似的说道,“皇上,郭七兆乱匪攻打长安臣倒不觉得可怕,可怕的是如此短时间内他竟然可以聚起如此多的匪众,并且敢于攻打大都邑,这说明郭匪早已有了十足的打算,并且得到了……皇上,一万多匪众啊,臣不相信区区一隅竟有如此多的乱匪,只怕他们平时多是些百姓吧!凤翔官府到底是怎么做的?如此下去万一引起其他地方的匪患,那就难办了!”七王爷和我想到一块去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有谁天生就是匪徒呢?水浒里的那些人不也大多是逼上梁山的吗!老百姓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谁会铤而走险,去干那杀头的勾当?他们到底为什么会附庸郭七兆,我看恐怕是官府把他们推过去的吧!“七叔说的不错,这事恐怕和今年的大旱有关,天旱减产,现在关中各地土地贫瘠,难免闹饥荒。”我思考着说,突然我想起了什么,忙不安的问道,“镇西将军黄昭信这人到底如何?”“皇上放心,黄昭信是臣当年的部下,臣了解此人,山陕一带无人不知他的大名,郭七兆交给他没问题。”七王爷给我吃起了定心丸。可这正是我不安心的地方,那里可是陕西啊,这意味着什么?李自成、张献忠?这不是个好兆头:“七叔,这郭七兆可是真名?匪首里有没有姓李或姓张的?”“这……皇上,郭七兆本是凤翔农户,排行老七,本无名,五年前因抗税杀死税官,逃至山林聚众为匪,遂名七兆。他手下多是些无地流民,倒没听说有什么姓李姓张的厉害人物。”噢,这事是我想岔了,就算真有李自成、张献忠,难道现在便出生了?又一定在郭七兆手下?说不准朝廷要是镇伏不了姓郭的,倒还真会出个李自成、张献忠来。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怎么对付眼前的乱局,不使其他地方有异心的豪强效仿郭七兆。是该下决断的时候了:“七王,你传朕的旨,江北各道各府务必严防严守,不可使郭七兆作乱消息再行扩散。另外传旨各镇各营,令他们加紧兵备,防止有人效尤郭匪,形成匪势,祸乱百姓。”“是,臣这就去办。”七王爷应了一声,便要出去。“七叔回来,朕还有事要跟你说。”我又把七王叫了回来,“你刚才说郭七兆手下多为无地流民,如此说来,凤翔无地流民很多了?”七王爷想了想回道:“是,此事户部方明德他们更清楚些,不过臣也略知一二。这流民不要说在凤翔,就是整个江北各道都是很多的。”七王爷道,“江北各道土地不似江南那般肥腴,并且十之七八为士绅富户所有,其他农户有几亩薄田的倒还可养家糊口,无地的只有租种大户土地,连土地也租不起的那只有去做流民了。今年天时不好,江北百姓十中少说也得有一个是流民。皇上,这是大隐患啊!”确实是大隐患,从古到今同样的一个道理,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国家安定,百姓流离失所,国家想安定也不可能。郭七兆这乱子看似强匪作乱,从根子里来说其实还是土地分配不公造成的。要想彻底解决国内的问题,那必须解决土地问题和百姓生计问题。这才是防止内乱,集中精力对外抗争图强之本。道理我是明白的,可要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这大汉朝怎么说也是个封建王朝,统治的基础是地主阶级,虽然我知道这会造成阶级的尖锐矛盾,并有心去改变它,但这和整个朝廷的传统支持力量的利益是相背的,我如果强行进行类似于土地改革的政策变动,一定会遭到整个朝廷的强烈阻击,最后解决不了土地问题,还会把我也搭进去,实在是欲速则不达。另一方面,现在虽然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萌芽似的工场,可是以现在的这种规模和生产方式,根本不可能吸收如此大量的无业流民,一句话,想在现在的情况下发展大工业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大问题需要长时间来解决啊!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眼前危机,不使它成为火种,最终形成燎原之势。“七王,传谕各地,务必安抚流民,官府对他们进行救济施舍,不能使流民情绪波动太大,引起更大的乱子。另外……”我想了想,又把想说的话收了回去,“先就这样吧,解决眼前的事情重要,其他的——慢慢来!”“是,皇上。”七王爷点头道,“大汉要想江山永固,皇上任重而道远啊!商税做的好,皇上若有其他新政,臣坚决支持!”唉,七王是好,可要是知道我打算来个翻天覆地,他会怎么想?(古代所谓六百里、八百里加急一般是指军情的紧急情况,并不一定是实指。)

第五十二章所为何来

在四十二章已见平川中我一开始将四王写死了,后来在几位书友的建议下改为四王重病,可能一些书友没看到这一部分,我在此说明一下。五十二章正文如下:西北的事并没有那样容易解决,镇西将军黄昭信也并不像七王说的那样厉害。随着军报的频繁传来,郭七兆乱匪所爆发的能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首先,郭七兆出兵长安不过是个幌子,他的真实目的是把镇压他的官军大量吸引到长安一带,以使他能有更充分的时间来经营凤翔。黄昭信居然上了郭七兆的当,将所辖军马大多布置在了凤翔与长安之间,最后的结果自然是“雄赳赳”的灭了郭七兆数千疑阵之兵,却眼睁睁的看着郭七兆将凤翔周围近十个县收入囊中。郭七兆稳固根据地以后,便开始实行开仓放粮和扑杀官吏豪绅的对民拉拢政策,这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凤翔百姓本来就对贪官恶绅们痛恨的心很快倾向了郭七兆,郭七兆的兵力也迅速扩大到五万,瞬间变成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等到黄昭信回过神来倾巢扑向凤翔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凤翔在郭七兆的调兵遣将下,开始实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法,坚壁清野的政策使黄昭信在凤翔一带举步维艰,要不是黄昭信指挥还算镇定,兵士们战力还算不弱,再加上后方粮草供应未被掐断,恐怕这次征剿就会变成历史上农民起义军对官军一场大胜利的战例了。因为黄昭信指挥上的失误,朝中多有罢免他的呼声。我知道临危换将是兵之大忌,再说官军已经取得了对郭七兆的初步合围,罢免黄昭信难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所以便顶住压力保留了黄昭信的职务,并派对西北颇有了解的马树华带旗下中军营连同翁世资的千军营前去助阵,希望依靠京军精锐尽快剿灭乱匪。然而现在马树华他们攻势凌厉,但凤翔双方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谁要想迅速取得胜利那都是不可能的。上面说的是凤翔的情况,其他地方——至少在三秦一带已经受到了郭七兆的严重影响,许多地方跟着发生了骚乱,幸好此时朝廷已经做了准备,这些人再想像郭七兆那样突然壮大起来已经不可能了,大多数骚乱在爆发之初便被扑灭,其他很少的几处虽然有扩散的倾向,但由于官府的安民政策做的比较好,除了平阳府悍匪周大起闹的还算欢腾外,其他地方并没有多少人支持乱匪。看到这些情况我算明白了,这些个当官的并非不会为老百姓做事,只不过平常太平时眼前利益迷了他们的心,使他们根本想不到自己是父母官。等到了出现危险时,他们那种为民的能力也瞬间突显出来,不过这种所谓的为民,最终目的不过还是为了稳保自己的既得利益。虚伪的装扮毕竟难以服众,在郭七兆“天兵横扫官军”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下,江北各地已经是人心惶惶,不稳定因素一天比一天增加起来,更大的动乱有可能正在酝酿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大部分精力都被牵扯进了前线剿匪的事里,其他事情那就是当免则免了,然而屋漏偏遭连阴雨,就在西北剿匪处于难分难解的僵持中时,北方又传来了个坏消息——金国得知大汉匪患突起,竟有意起兵南下,准备趁大汉国内出现麻烦给大汉重重一击。据说努尔哈次已派四贝勒皇太极率两旗人马为先锋直指山海关,其他人马很快也会南下。看着蓟镇总镇官郑纪天天送来的军报,我还能做什么选择?那只有调兵再调兵了,说什么也不能让女真人攻入长城,造成明朝灭亡般的惨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