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种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和玉种田记-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何文明,顾氏这么贪财,能攀上我们张家,真是求之不得啊。

赵全回到张家,天已经黑了,看到少爷没精打采的。赵全大着胆子上前:“这两天少爷受委屈了。都怪小的无能。”说着打起自己的脸。

“这是也怪不了你,都是和玉那小野猫太聪明,不好对付。害得少爷我人财两空。”张大少爷对着忠心的奴才说道。

赵全一听少爷这么说,停下打自己脸的手,看四下无人,凑近张大少爷的耳朵说道:“今天小的去何文明那,见到他的大女儿何春,同和玉又七八分像,皮肤白皙,仔细一看,比和玉还漂亮。不知少爷有没有兴趣。”

“哦?确有此事。这和玉小野猫,本少爷现在是不能轻易动她,但实在想得紧。那就把何春弄来给少爷乐呵乐呵。”想着和玉的曼妙身姿,身上的邪火噌噌的着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弄不到本人,搞个替代品也不错。

赵全一听大少爷这么说,心里有数了,挤眉弄眼的说道:“少爷,你就瞧好吧。小的尽快弄过来给你享用。”

“这次可不能搞砸了,我这脸还疼着呢。悄悄的,不要让人知道,就说是买个丫鬟。买来了,其他的还不是由着本少爷。哈哈哈······“张大少爷摸着脸有点后怕的说道。

“少爷,您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哪家姑娘不是争着抢着要进我们张家。”赵全怕着张大少爷的马屁,好像之前那件事根本没发生似的。

第二天一早,赵全就赶到何文明家,看着这夫妻二人气色不错。送来几包礼品,何春倒了一杯茶水,退出去。赵全直勾勾的看着何春,再次感慨,真像。

趴在床上的何文明看着赵全那猪哥嘴脸,自家女儿也是你这小厮能染指的,不悦的说道:“赵管事,不知道有何事?”

赵全喝了一口水,笑着说道:“好事,大好事,恭喜何老爷,我家少爷看上你家春儿了。”

听到赵全的话,何文明翻过身来,问道:“真有此事?”

“那是,我看了你家大女儿长的像和玉,到了张家一定很受宠。”赵全眯着眼睛说道。

这张大少爷真是风流成性,不免为自己女儿担心,尽管自己贪财,但女儿也是他辛辛苦苦养大的,不心疼是假话。

看到何文明迟疑的样子,赵全加把火说道:“我家少爷妻妾虽多,但是还没有子嗣,我看你家何春一看就是多子的面相。真要是能为张家添个一男半女,倒是母凭子贵,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这可比普通人家,一年存不到几个钱好多了。到时候您也可以跟着享福,您说是不是?”

何文明显然被赵全说动了,家里别的不多,就女儿多,这辈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有儿子,还不如过几天好日子,来的实惠。

“那就麻烦赵管事了,这是一点小意思,麻烦赵管事多费心。”何文明心疼的拿出五两银子。

晚上何文明和顾氏商量,正中顾氏下怀,要是一开始看重的就是自家女儿,哪还有这么事情,白挨一顿打。

没几天就来一顶小轿把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何春抬走,轿子里的何春,对于大户人家的生活很是期待。以前和玉那小丫头比自己家差多了,现在吃的穿的都比自己好多了。这下好了,自己去服侍大户人家少爷,好日子来了,以后一定要比和玉强。

第四十四章前期改造结束

这几天何家村的热门话题,就是何文明送自己女儿到大户人家做丫鬟。这是很少有的事情。何家村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每家都稍有薄产,加上一直风调雨顺,收成还不错,所以日子过的还可以。

再说了,只有那些家里穷的快要揭不开锅,才会卖到大户人家做丫鬟。这何文明没穷到这份上,真是作孽呀。

何春到张府,这事赵寡妇也知道内情,不是做真正的丫鬟,嫉妒的肚子疼。凭什么她何文明的女儿就能到张家,自己女儿怎么就没这命。赵寡妇心里不甘,当赵全带着花轿到何家村接何春的时候,单独和赵全谈了一会。

“我是大侄子,有此等好事,怎么不想着表姑家也有个女儿。”赵寡妇埋怨的说道。正好赵寡妇的女儿过来给赵全倒水,赵全正好看见何霜儿,长相不错,同何春不相上下。

“这也是大少爷的意思,我们做下人的,哪能给主子做决定!不过,表姑的话,侄儿记住了,以后给表妹找个大户人家。”赵全非常清楚自己表姑的想法,也就顺着赵寡妇的话往下说。再说这何霜儿表妹长真的不错,说定以后还真能进大户人家。

听赵全满口答应,赵寡妇笑得合不拢嘴好像自己女儿已经进大户人家了呢。

村子里的风言风语,和玉半点不在意,在家里好吃好睡,教何喜识字,唱歌。更加令人高兴的是和玉家的兔子,前后两只兔子生了二十几只小兔子。和玉,何喜两人一直悉心照料小兔子。家里大大小小有三十几只兔子,有点多了,等有空要放一部分到养鸡场那边。

好几天没去荒田那边,和玉带着铁牛一起去看看,要不然在家里也不放心。临走韩姨递给和玉几个瓶瓶罐罐,还有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一些药名,要和玉回来时,顺便去药店买一点,有大用。

来到荒田这边,和玉一看到一块块翻好的田,心境顿时开阔不少。闻着泥土的味道,和玉感觉倍加亲切。还是土地好,不会欺骗人,你对它好,它就会用果实报答你;你对它不好,它会用颗粒无收报复你,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正在干活的人们看到和玉过来,弯腰点头致敬。自从这些流民知道自己不要利息借钱给他们买麦种,心里感激不已。他们都是朴实的百姓,不会什么花哨的言语,只会更加努力的干活,来报答和玉的恩情。

中午实在这边吃的,和玉也像这些雇工一样,一手拿着大饼,一手端着陶碗,津津有味的吃着。本来刘叔怕和玉吃不惯,要给和玉单独做。被和玉拒绝了,以前没饭吃的日子都经历过,更何况这大饼蛮好吃的,里面还夹着肉。

伙食好,也还是这些流民们认真干活的另一个原因。之前吃都吃不饱,现在不仅管够,每吨还有肉。

和玉回来的时候,经过县上的药房,让药童按着韩姨写的单子,每种药材,单独包着,林林总总一大包。上次韩姨给的瓶瓶罐罐可是救了自己一命,现在只要是韩姨给的,和玉都随身带着,有备无患,说不定哪天就用到了。

回到家把这些药材给韩姨,问道:“韩姨真棒,上次要不是你给我的几瓶药粉,随身带着,和玉我现在都不知道现在怎样了。”说着就要掉眼泪。

“不要担心,韩姨抽空给你配点好东西。以备危急的时候用。”韩姨诡异的笑着安慰和玉。

明天是何志英,何志勇休息的日子。和玉同韩姨做了好多好吃的,连何喜都做了一份桂花糕,虽然只是帮着韩姨烧着火,就说这道点心是自己做的,和玉被何喜的脸皮厚度再一次雷到。

第二天一大早,铁牛就去接何志英,何志勇。两人一到家,就开始逗何喜,刚开始可能是好长时间没见哥哥了,想得紧,对于哥哥的逗弄,何喜不在意;三分钟热度,就开始追着何志勇在院子里打闹。

弟弟妹妹现在还小,就算知道和玉骗,也帮不了什么忙,和玉交代韩姨不要和他们说,省的他们瞎操心。

铁牛赶着马车,和玉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看荒田,感受一下能够热火朝天做活的场面。虽然现在不需要他们干活,但是不能让他们养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下了马车,风有点大,和玉给何喜多披了一件衣服下车。铁牛之前一直跟着和玉在这边晃荡,所以早已见识了这种壮观的场面。但是何志英,何志勇,何喜这三个小家伙还是第一次来,这么多人同时开工干活,被这壮观的场面震撼了。

“大姐,这都是我们的田吗?”何志英问道。

“当然是呀。不好好置办点家产,以后怎么给你们娶媳妇呀。”和玉打趣着大弟弟。

何志英的脸唰的一下红了。旁边的何喜唯恐天下不乱的说道:“娶媳妇,娶媳妇。喜儿也要娶媳妇。”

听了何喜这无厘头的话,和玉笑出声来,捏了何喜的小脸蛋,说道:“喜儿是要嫁人的,不是娶媳妇,要置办嫁妆。”

“喜儿知道了,喜儿和姐姐一样要嫁人的,要置办嫁妆。”何喜居然学会了举一反三,把自己大姐绕进去了。

看着荒田改造良好,和玉带着他们赚了一大圈,在这边吃了午饭,向刘叔告辞,回家了。一且进入正轨,和玉没必要每天都到,再说,有刘叔,几十个族人在这边帮忙,和玉很放心。

坐在马车上,和玉交何喜唱歌,一路上都是何喜的歌声,一扫之前和玉心中的阴霾。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荒田那边改造基本完毕,上面撒上了小麦,草种子等适合冬天长的植物。一开始改造好的田里,里面已经长出了麦苗。明年开春,把这些荒田长的植物全翻在土里,等这些植物变成绿肥,那才叫真正的改造完成。

这次族长何文清带着几十个族人一起去帮忙,和玉自然不能亏待这些人。不但给了工钱,而且还送了好多点心,每家十斤肉。毕竟人家是帮忙,你这次不给好处,下次的时候就算人家帮忙,也不会尽心尽力。

王知州,杨师爷得知此事,亲自过来查看,积极的收集各方面的材料。如果和玉能改造成功,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地方开发,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和玉按照之前的协议,支付这些雇工工钱,并给奖金用以过个好年。但是还有一百多个流民,生活所迫,田已经卖掉了,现在无家可归。

“姑娘,家里这么多天,反正也要雇人看管,不如就把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民留下来,等这些田改造好了,可以做我们的佃户。”刘叔在向和玉说了工程进度后,最后提出这个问题。

和玉想想,的确是这样,天冷了,无家可归,这些人很可能冻死。反正明天也要雇人,留下就留下吧。

“恩,这事情刘叔你去安排一下吧。那个草房要加固,要不然下雪的时候,可能会压塌房屋。”

刘叔按照和玉的想法安排这些人,笼络一些人,以后家大业大的,这些人比较忠心,用起来也放心。

------------------------------------------

这周在青云榜上,豆沙包给自己加油。嚯嚯······

第四十五章乡村婚礼

前段时间一直忙着和玉改造荒田,现在基本上弄好了。刘叔暂时闲下来,原定下的大柱的喜事提上日程。大柱现在对和玉这个主家,是一万个感激。人逢喜事精神爽,尤其是穿上心爱的人给做的衣服,那就更高兴了。

何梅这些天,不管见到谁,脸蛋都是红扑扑的,待嫁新娘的心思一看便知,和玉没少用这个打趣何梅,每次都把何梅说的,捂着脸,跑回家。

刘叔在养鸡场附件盖了好几间房子,作为大柱的新房,当然钱是和玉出的。周婶前几天去量了房间的尺寸,准备给女儿做嫁妆。按照清水县的风俗,男方出聘礼,如果女方家境不好,可以用聘礼置办嫁妆;但是如果女方家境殷实,这些聘礼,女家是不会留下的,作为出嫁女儿的私房钱。这也是前面何文明说养的几个女儿是赔钱货的原因。周婶家因为种山芋,所以小有积蓄。

和玉到养鸡场看看,蚯蚓养殖效果很不错,鸡蛋大了不少。蚯蚓排除的物质,是上好的肥料,以后要把蚯蚓养殖引进到荒田那边,增强田里的肥力。

刘婶见到和玉,喜笑颜开的,毕竟娶儿媳妇了,不久就可以抱孙子了,生活有盼头了。二柱一改平时的懒散,忙前忙后的,分担刘婶不少事情。大哥结婚了,自己好好干,过两年也能说房媳妇。

和玉很好奇新房是什么样子的,刘婶就打开门,带和玉看看。一进房,就是一股木头的清新味道,不像现代的家具,好是好看,但是里面又很多毒气,味道很刺鼻。

屋里的家具是周婶才送过来的新家具,但是和玉看着感觉不对劲,怎么没有喜字和一些喜气的窗花。

“刘婶,你床上家具上,怎么不贴一些喜字呀?那样多喜庆!”和玉问道。

“姑娘说的,老妇从没听说过。不知道是何物?刘婶好奇的问道。

哦,和玉忘了这个时代没有年画,窗花之类的,只有一些文人墨客的字画,但这些,对于连字都不认识的农人来说,太不实际。和玉记上心来,家里还有过年时剪窗花,年画剩下的红纸,回家剪几副送过来。

中午刘婶做了几道小菜,和玉留下吃饭。大柱看到和玉,腼腆的笑着,要不是皮肤黑,估计脸也是红的。和玉看了,不说两句,就感觉嘴痒似的。

“大柱,要娶媳妇了,什么时候做爹呀?”和玉打趣道。

大柱头低下去,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所以然。看到大柱的样子,和玉不好再说了,怕大柱不吃饭,跑出去。干了一天活,不吃饭伤身,和玉可不能这么狠心啊。

晚上回去,和玉找到红纸,剪了两个大大的喜字,六个小喜字,还有一对胖乎乎的童男童女。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在和玉的手下剪出,平铺在桌上,何喜像小母鸡似的护着,嘴里还不停的说道:“我的,我的,全是我的。”

“喜儿听话,这是给你小梅姐结婚用的,等姐姐没事再买纸给你剪好多你这更好看的,怎么样?”和玉哄着何喜。

想到平时小梅姐对自己很好,何喜放下手臂,恋恋不舍的说道:“那姐姐一定不可以忘哦。拉钩。”说着伸出手同和玉拉钩。

这是和玉无意中同何喜拉钩,何喜记住了,不管什么事情,都和人家拉钩,看的和玉满头黑线。

终于到了大喜的日子,大柱家请了鼓手,租了一顶花轿,和玉临时贡献出仅有的一匹马。大柱春风得意的坐在马背上,来周婶家迎亲。

和玉,韩姨一早就过去帮忙,韩姨有一双巧手,为何梅梳了一个很好看的发髻,和玉拿出上次去京都买的发饰,挑了一对簪子给何梅。不管是什么时候,女人最漂亮的一天就是做新娘这一天,眼里的欣喜和羞涩,浑然天成,看上去就是比平时漂亮很多。

花轿从村东面进来,扶着带着红盖头的何梅进了花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