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种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和玉种田记-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师爷又对和玉说了一些细节问题,叮嘱和玉一定要注意。和玉连连点头称是,再次感谢杨伯伯的好意。

和玉买了上千亩的田,被村里的雇工传来传去,现在何家村全知道和玉现在也是千亩田在手啦。之前和玉卖山芋,土豆,部分村民眼红,甚至被一些人嫉妒,例如像顾氏,赵寡妇之类的人。但是现在和玉有这么多天,在清水县算是大户了,村民哪敢嫉妒眼红,现在都是满心的敬畏。

真应了那句话,如果之比一般人好一点,就会遭到羡慕,嫉妒;一旦你比普通人很多,甚至远远的把他们甩在后面,别人连你背影都看不到,这样的话,别人看你的时候,就不是嫉妒,羡慕,而是敬仰,敬畏。

和玉刚到家,吃着韩姨做得可口的饭菜,何喜不断得给姐姐夹菜,嘴巴甜的像抹了蜜一样的田,舔着妹妹的童颜童语,一天的劳累仿佛全没了。

“姑娘,今天族长过来,说找你有事。吃晚饭,我陪你过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事?”韩姨对着正在吃饭的和玉说道。

“恩,好的,等我一会会。”和玉边吃饭,边回答。和玉对于饭菜要求不高,但是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所以一般家里吃饭,和玉是最后一个吃好,这一点曾经遭过何喜的鄙视。

吃晚饭,洗下脸,和玉拿着几盒点心,带着韩姨,前往族长家。

“玉儿见过族长伯父,不知伯父找和玉有何事?。”和玉向何文清行一礼。

“玉儿,我怎么听说你买了上千亩的荒田。”族长何文清问道。

“是有此事。看伯父这段时间这么忙,所以没有来打扰。”和玉随便找个借口说道。

何文清摸摸胡子,沉思一会,说道:“买田是好事,但是你买这么多的荒田,万一改造不好,种不了粮食,损失就大了。”

和玉听了何文清的话,心理很感动。要不是和玉肯定自己知道如何改造,还真不敢买这荒田,哪有买良田来的实惠,贵就贵点。

“族长伯伯,玉儿知道如何改造荒田,要不然,万不敢如此草率行事。”和玉像何文清解释道。

族长听了和玉的话,并没有立即讲话,而是回忆了和玉的之前做的事情,每次都是有的放矢。何文清非常相信和玉的能力,也不在这个问题上说道多。

“玉儿,改造荒田,准备要雇佣多少人啊?”何文清问道。

“总共加起来一千多人。”和玉如实回答道。

“啊,这么多的人哪?能管得过来吗?”

“这些流民是杨师爷帮忙组织的,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和玉回答道。

“你这丫头,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和伯伯说,怎么着也可以帮帮你。现在农闲,没什么活,我去叫几个人去帮忙。”何文清一听说这么多人,开始埋怨和玉见外。

“谢谢伯伯照拂。不是故意不和族长伯伯说,只是这件事太费劳力,玉儿不敢麻烦族长以及族人。”和玉看到何文清有点生气,连忙解释道。

“罢了,你一个女儿家,能有这般成就,也是我们何氏一族的荣耀。明天我就带人过去看看,帮你照看着。只求玉儿发达了,别忘了族人才是。”何文清说道。

“族长伯伯,放心好了。一旦荒田改造好了,定不负族长,族人期望,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和玉赶紧打包票。

虽然族长帮助和玉,有私心,但没坏心。自己受到族长和族人照料,以后一定要报答他们。就算族长不说,和玉也会做得,只是现在时机不够。

有族长帮忙照看,和玉没底的心,现在可以放下了。谢过族长,带着韩姨回家,一路上韩姨讲着这几天村里发生的趣事,引得和玉笑个不停。

第三十五章动工

有了族长的帮助,和玉心里更有底了,夜里睡觉睡的特别香甜,一觉到天亮。和玉早饭还没吃完了,族长何文清已经收拾好乐,准备和和玉一起去荒田那边。看到旁人都比自己这个正主还心急,自我感觉都有点不好意思。

“族长伯伯,有没有吃早饭?”何喜舔舔嘴边的稀粥,对着何文清甜甜的说道。

“喜儿乖,伯伯已经吃过早饭了,自个儿多吃点。”族长和何文清笑着对何喜说道,转过脸来,对和玉说:“玉儿,昨晚你走后,我和几个长老商量了一下,召集了几十人,一起去帮忙。到底是自己人,用着放心。”

和玉本来以为能有十几人已经不错了,一听到有几十人,着实吃了一惊,很是惊讶族长伯伯何文清的号召力。和玉赶紧扒拉几口饭,说道:“玉儿马上就吃好了,稍等片刻。”虽然和玉很注意养生,吃饭细嚼慢咽,但是这么多人盯着你吃,还真吃不下。

擦了嘴巴,叫上族长何文清,一行人前往荒田。

刘叔这几天一直在那边安排各方面的事情,对于刘叔的能力,和玉再一次表示肯定。这要在后世,也是高级CEO的最佳人选。看到族长何文清也来了,刘叔赶紧上前行礼,自六年前逃难至何家村,没少受何文清的照顾。

“见过何族长。”刘叔抱拳对着何文清说道。

“辛苦了,没有刘兄的帮衬,玉儿这小丫头,是不可能做的这么完善的。毕竟是个女孩子,有很多时候不方便出面,以后还要刘兄提点。”何文清同样向刘叔抱拳,经过这几年的相处,何文清知道刘叔是一个能人,做事面面俱到,有他帮衬,何文清也放心。

刘叔带着何文清到处看了一下,一圈下来,了解个大概,分担了刘叔的部分工作,各方面协调的更加合理。

不一会儿,王知州和杨师爷带着上千号流民赶过来。由于和玉和杨师爷,刘叔事先各方面做好了准备。所以现在就算了这么多人,也不会很乱,再加上族长何文清带了的几十个人,很快分配好人员。分发好农具,分配好住的地方,并按照具体情况作了安排,分成小组。

这些流民很快适应了,在刘叔等几位管事的带领下,开始挥舞手中的农具干活。根据设计图,首先耕田,深至六十公分,同事平整土地,把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填到比较低的地方。这也是为了下一步灌水排盐碱所必须的。这片盐碱地,高低不平,汛期一到就积了很多水,太阳一蒸发,高处积盐,低处积碱,长期累积,导致盐碱越积越多,一直寸草不生。

像有的地方地势很高,以至于看上去小山一样的小山包,因为水漫不过,盐碱不能在上面留下,所以才会有小山包上面不太茂盛的植物,和低处的寸草不生有截然差别。

多出的土,被拉到渭水河边筑大堤,既平了高出的地方,有筑高了大堤,现在不是汛期,正式筑堤的好时候。

和玉在设计堤坝的时候,听取了杨师爷的意见,一定要有个坚固的插门,以防汛期的时候洪水漫过来;同时,不是汛期的时候,可以拦住人工湖里的水,不让水流走,没水灌溉田地。

这个人工湖,也就是蓄水池,是和玉根据千亩荒田中间有一个非常低洼的地方,先自现在里面还有很多水,面积有五六十亩的样子,最深的地方也有十几米,填平是不可能的,那得填到猴年马月,现在又没有现代化的挖掘机,挖土机之类的,只能一小车一小车的推上去,或者用扁担担,工程量太大。不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搞个人工湖,挖一道水渠连着渭水河。筑一坚固的水闸控制水位。

看着大家有条不不稳的按照指示做事,和玉放下心来,喘口气,才有时间想王知州,杨师爷道谢。

“感谢王大人,杨伯伯的帮助,等忙完了,一定宴请两位致谢。”和玉感激的对王知州,杨师爷说道。

“和玉姑娘,老夫要生气了,叫文博兄伯伯,叫老夫王大人。难道和玉姑娘和王某这么生分吗?”王知州半真半假的嗔道,打趣着和玉。

听到王知州这么说,和玉急了,赶紧解释道:“小女子不敢逾矩,还望王大人见谅。”

“又来了,老夫就倚老卖老一次,以后你也叫我王伯伯吧。听你叫文博兄伯伯,老夫都有点嫉妒了。”王知州假装严肃的说道。

和玉见推脱不过,就应下了,说道:“那王伯伯,杨伯伯,也不要称呼我和玉姑娘,就叫玉儿吧。”。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和玉心里有点忐忑:这可是大官呀,自己何德何能得到两位大人的看重,并以晚辈结交,实乃荣幸之至。有事也在猜测,他们是不是想图谋什么,但转念一想,自己出了会种田,其他的一窍不通,有什么好让人图谋的。不想了,只要自己脚踏实地的做事,过日子,才不管那些乱起八糟的事情。

专门负责做饭的几十个妇人,开始清理食材,洗洗切切吵吵,烙大饼,烧稀饭,每个人都很认真的做事,没人偷懒,和玉再次感叹人民的朴实勤劳。

见饭快做好了,刘叔招呼大家吃饭,几个根据点,同事开饭,满满的吃饭都是人。

“王伯伯,杨伯伯,我们到清水县城吃饭吧?”和玉肚子饿了,早饭没怎么吃,现在肚子咕咕响,看到两人站着不动,询问道。

“去什么县城吃饭,就在这边和大家伙一起吃。我看着大饼蛮不错的,还有这个小菜,之前和玉姑娘送过来的,现在每天早上不吃,就感觉不对味。”王知州说完,接过侍卫盛过来的一晚稀饭胡,一手拿着夹着菜得大饼。

杨师爷也和王知州一样,拿起大饼就大嚼起来,吃的津津有味。杨师爷看到和玉满脸的疑问,微笑着说:“杨某和老爷,下乡考察的时候,经常和农人一起吃饭,有时还要睡在野外。更何况现在吃的大饼很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哈哈”

旁边的流民雇工们,看到官老爷也向他们一样,一手端着稀粥,一手拿着大饼,大口吃着,由最初的拘谨,不敢吃,到后来,看到两位大人平易近人,不拘小节的样子,也放开的吃起来。对于两位大人的问话,也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拘谨。有些胆大的还和两人开起小玩笑。

吃晚饭,和玉告诉刘叔,休息个一刻钟再干活,这样对人身体好。虽然刘叔不理解,但还是照做。

下午的工作,进展的更加顺利,效率提高不少。从何家村带过来的人,纷纷成为小组长,刘叔把工作交给他们,他们再带领流民雇工们做事,这样谁也不会偷奸耍滑,具体工作,分配到个人。

王知州对和玉盖得棚子很感兴趣,和杨师爷两人进去看看,都是干净的麦秆草,夹杂着一股怪味。

和玉看到两人脸上的疑问,说道:“麦秆下面撒的是石灰粉,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尤其是洪涝灾害之后,用此物,可以减少瘟疫发生的可能,还能起到清洁作用。”

“玉儿,何为石灰粉?”王知州,杨师爷满脸疑问。

和玉走到屋角,从麻袋里掏出一把石灰粉,王知州和杨师爷没人捏一点,放在鼻尖闻一下,不记得见过此物。

和玉摸到麻袋下面有个拳头大小的石灰石,拿出给他们看。王知州,杨师爷,恍然大悟。

“原来是此物,青石县有座山,就有这样的石头。”王知州笑着说道。

“没想到貌不经传得灰石头,居然有这功效。待会走的时候,给老夫带一点回去,看看是否像玉儿所说的有用。”杨师爷比较有钻研精神,要了一点带回去研究,旁边的侍卫,找到一个小袋子,装一点,送到马车上,省的做的时候忘了。

现在的天气人,和玉给每人一床薄被,将就着盖着,等到天冷的时候估计已经做完了,不需要买大被子。

“今天看到流民雇工们这么用心的做事,玉儿心想,一定是看在王伯伯,杨伯伯的面上才这样的。”和玉看着热火朝天干活的人们说到。

“玉儿过奖了。其实他们是真心想给你做事。这里面大部分人,没有钱买麦种,文博兄和他们说了,玉儿借钱哥他们买麦种,不加利息。其实百姓很朴实,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你的恩情他们都记着,现在他们真心高兴为玉儿你做事。”王知州对着和玉解释道。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道道,和玉现在是反应过来了。

“和玉不求回报,只是想为乡亲们做点事。玉儿知道失去亲人的滋味,能帮一点是一点。”和玉谦虚的说道。

王知州和杨师爷两人点点头,和玉做的事情的的确确帮助了很多人,也为自己提供了不少好用的法子。心李面对和玉的评价又增加一分。

王知州留下几个衙役,在这边维护治安,便向和玉告辞。林早逝表示,有空的时候会来看看。

第三十六章被惦记上了

和玉和族长伯伯一起回何家村,其他人全留着这边,协助刘叔在这边做事。族长何文清回去给他们带换洗的衣服。

到了家已经很晚了,和玉留族长伯伯吃饭,何文清以太晚为由,推辞不吃,和玉也不勉强。

来给和玉开门的是韩姨,看到韩姨那慈祥的目光,和玉感到心里一暖。在这大半年的相处过程中,和玉感觉得到韩姨和铁牛是真心对他们好,现在已经完全接纳了韩姨和铁牛,把他们当做家的一份子。

韩姨还是照例给和玉端上在锅里暖着的饭菜,和玉和铁牛一人一个鸡蛋。铁牛最喜欢吃鸡蛋,剥开鸡蛋,三下两下就吃完了,然后再吃饭。和玉习惯先喝一点稀粥,再吃干饭。

铁牛眼睛滴溜溜看着和玉的鸡蛋,还配着咽口水的表情。

“啪”韩姨一巴掌拍在铁牛的头上,笑骂道:“贪吃货,你的不是吃完了吗?居然还惦记着姑娘的吃食。”

铁牛很委屈的看着韩姨,学者何喜嘟着嘴说道:“娘,我想吃鸡蛋嘛。”

正处于换声期的男低音撒娇的声音,可以想象有多恶。和玉本着节约粮食,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浪费的精神,把鸡蛋递给铁牛:“你吃吧。闭上你的嘴,不要讲话。”

听到何喜不要让他讲话,铁牛点点点头,接过和玉的鸡蛋,三两口又吃完了,砸吧嘴道:“真好吃,娘,我明天还要吃。”

“闭嘴,不是不让你讲话的嘛!声音这么难听”和玉假装生气说道,实在不想听那恶心的声音。

这货瘪瘪嘴,学着何喜受委屈的样子,都得和玉笑出声来,韩姨边笑边点铁牛脑袋,一副拿铁牛没办法的表情。

其实刚才和玉只是和铁牛开玩笑,这段时间,韩姨交代铁牛寸步不离的照顾和玉,何喜只能在早上看到铁牛一面,已经像和玉抱怨,铁牛很久没有带她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