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宋当名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南宋当名将-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李将军升官,一家人当然是高兴得不得了,尤其是李老爹,李氏一门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也曾出过己任县令通判之类的官员,可是身居高位却是从来没有过,没曾想到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的就是扬州大都督了,不但如此而且还挂了个节度使的头衔,这可是三品大员啊,扳着手指头一数,这大宋朝也就一百来人,可算是光耀门楣了。

“玉儿,你这去扬州任职是不是就常住在哪里了?”徐氏高兴过后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前些天的事情可是让徐氏心有余悸,出了临安就一路南行。可是儿子的安危,丈夫的安危让徐氏一路不得安生,不管做再大的官也不如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只要一家人能够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又那里会这般让人焦心。现在儿子又要到扬州去任职了,这次比起以往更加不一样,以前在岳飞手下逢年过节还有可能回来,这时当了主官怕是轻易脱不得身了,儿子孤身一人在外,让自己这做娘的如何能放心的下。

小李将军无奈的点了点头,“是啊,扬州地方不小事情肯定也少不了,怕是以后不能经常回来看望二老了。”气氛一时沉默,大家都坐在那里不说话。半晌,小李妹妹忽然提议道:“娘,咱们要不也搬到扬州去吧,总是呆在临安也没什么意思。”小丫头天生闹腾,这临安城的风景早就看了十数遍了。

小李妹妹的灵光一声,到时让徐氏豁然顿开,也对,自己怎么不曾想到呢。想着抬头看向了坐在一边的李老爹,他是一家之主,这事还得听他的。李老爹也是在琢磨,儿子有官职在身回一趟家确实不方便,这一家人跟随他到扬州倒是个不错的想法,可是儿子如此年轻就是一方主官了,这前途肯定不会就此止步,说不定用不了几年就会回京任职,到那时肯定会再次搬回来,自己和夫人上了年岁,这动来动去的怕是不好,还是安安稳稳的呆在临安吧。

“不妥,玉儿在扬州为官,旨在为朝廷效力造福当地百姓,你我也跟着去怕是会让他分心的。而且这一路舟车劳顿咱们二人的身子骨怕是吃不消,还是留在临安吧。”李老爹语气不容置疑,小李妹妹的脸当时就苦了下来,赶紧看向了小李将军,眼神满是央求之色。

小李将军也认为爹娘跟着自己去扬州不甚妥当,但他考虑的却和老爹不一样,扬州乃临安北大门,有这次金兵出奇兵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块险地来,万一兵戈再起,自己孤家寡人一个怎么也好说,可是拖家带口就很不方便了,就算是打了败仗也不能利利索索逃命去。

“爹,娘,扬州距离临安也不算太远,如是你们想孩儿了,大可以派人来把你们接过去住一段时日。而且以后怎么回事还不能确定,但是可以肯定孩儿在那里也待不了多长时间,我看咱们家就暂且留在这里,等以后安稳了再说。”听儿子这么一说,李老爹脸上不又多出了一丝笑意,儿子长大了,想的也远多了。小李妹妹却是不乐意,嘟着嘴在哪里不说话,气鼓鼓的盯着小李将军,他一定是不想带着自己,嫌自己麻烦。

正文 第345章 整军

第345章 整军

“张爱卿,前些日子朕吩咐你的整军一事可有什么眉目了吗?”赵皇帝看着欠着半个坐在哪里的张浚笑着问道。张浚的事情已经有了定论,虽然这次犯了大过,可是这些年来立功无数,赵皇帝下了一道旨意,先是批评了张浚一气,接着又开始阐述他历年来所立战功,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张浚功大于过!到了这里,小根子一下卡在了那里,皱着眉头不再宣读,这篇幅实在是太长了,虽然自己从昨晚就开始让人在耳边念叨,可是事到如今还是把后边的一段给忘了,这可怎么办?

抱着圣旨的小根子在上边愁,下边的大臣们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干武将和张浚的死忠分子听得两眼光,这意思不就是说皇上不追究张大人的责任了嘛,这可太好了,有张大人在朝中和这些个酸秀才周旋,弟兄们在外作战省心不少,倒是不用防着他们在后方捣乱扯后腿了。他们是高兴了,有些人却是听得慌,这下子可算是坏菜了,照着意思张浚不但没事,怕是还会升上一级呀。想到这里,一个个早已改投门户和张浚划清界限的大臣们冷汗淋淋,更有前几天落井下石的人吓得双股颤颤,脸上肌肉一抽一抽,自以为死期到了,张浚沙场老将,手里的人命都上说也过万了,这样的人岂会容忍别人背叛他,更不要说还背后捅他刀子了,此次他大难不死,一定会下狠心收拾自己的,恍惚间看到阿鼻地狱招魂使在向自己招手!

张浚也是茫然不知所措,不是说好了任由自己告老还乡嘛,莫非皇上又变了主意?

高高在上的赵皇帝一见小根子卡壳了,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小根子办起事来倒是灵敏得很,可就是不识字,看来自己得安排个人得空教教他了。小根子着急半天,总算是想了起来,“故,罢免张浚右仆射、枢密使职位,加封武国公,食邑三千石,钦此!”高高的拖了一嗓子,小根子可算是松了口气,总算是把这事搞定了。

下面喘气声一片,更有甚者挥起衣袖开始抹额头汗渍,吓死我了,原来搞了半天张浚被封了个国公,虽然不如预期一棒子把他打死来的安稳,却也没什么,身居国公高位,手中的实权却是没了,再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了。事情是这个样子滴,自太宗启,大宋朝就有了这么一条规定,那就是学着汉朝的样子异姓不可封王,凡不是皇家血统者一辈直扑腾的在欢庆,到头来也就是个国公之位,是以这公国之位在外姓臣子中就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往往都是封给一些退出朝政老臣们作为一种荣誉的象征,告诉世人们这位曾经就是国家元勋,为咱大宋朝立过大功。不过既然退出了朝政,那就算是地位再高崇也没用了,手中没实权没什么人会在乎你的意见,也许当面恭恭敬敬叫你一声国公爷,背后就开始骂娘了。是以现在一听张浚被封为了国公,手中实权也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众人心中都是松了口气,安全了。

奇)众武将面面相觑,闹了半天却是这么一个结果,那以后兄弟们做起事来还是会缩手缩脚,怎么能打的了胜仗?心中虽然哀叹张浚即将退出朝政,却也不敢开口劝谏,毕竟赵皇帝已经颁了圣旨,若是自己出言劝谏命他收回成命,那可就是让皇上对着天下百姓出尔反尔了,到时闹个君有戏言对谁头没有好处,而且这个结局对于张大人来说已经委实不错了,比起被罢官免职下狱或是流放不知道要好多少。众人不敢反对,赵皇帝也乐得自在,这时就算是告一段落了,从此张浚就消失在政坛之上,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其功过是非由后人评价去吧。

书)“皇上,这些日子老臣前前后后想了一下,倒是有了些初步的想法。”张浚无官一身轻,这几日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说起话来也和以前一般中气十足。赵皇帝一喜,急道:“那爱卿快快说来。”

网)“皇上,以目前的局势看,金人亡我之心不死,故边境一带依旧需要重兵驻守,是以能力干练的善于军事的大将还是要放在这一线的。以老臣数年来观之,韩世忠岳飞张浚三人皆可大用,而李子玉后起之秀,谁然年纪不大却也从军数年,领兵打仗虽然没有什么章法,可是以其历次和金人伪齐作战看来,他那天马行空的战法却每每都能切中要害,岳飞有今天的成就少不得他的一份功劳,因此李子玉也可大用,也许历练数年比起韩世忠岳飞来也不遑多让。”张浚侃侃而谈,说的赵皇帝是心花怒放,就连张浚也是这般认为,看来自己看人的本事却是不凡,倒也对得起屁股下的这张宝座了。张浚歇了口气继续道:“这四人中,目前老臣认为韩世忠和岳飞皆可倚办大事,二人赤胆忠心对皇上对朝廷是忠心耿耿,也一直有愿望出兵北伐收复故土,故皇上那日认为国力已经允许大军出动北伐,这二人就是领兵不二人选。”

电)赵皇帝虽然依旧是满脸微笑,心中却是有些不甚高兴了,放着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过整天就知道出兵北伐收复失地,难道不知道兵甲凶险,一个不慎就会把天下拖如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且就算是收复了故土又如何,到那时肯定会有人提议继续北上营救二帝,到时他们回来了自己到底该不该不着皇位还回去,若是还回去了,拿自己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不就成了给他人做嫁衣了嘛?若是不还,那结局也好不到哪去,想当初自己刚刚即位的时候可是立下过重誓,只等父皇和皇兄回来就把这皇位还给他们,然后就去当自己的逍遥王爷,虽然这话也就是个场面话,可是难免有人不把他当真,当时一质问自己为何不还皇位,那自己该如何回答,搞不好群臣都会起身攻击自己,以图得个复位功臣的头衔,等皇兄重新坐上这个位子的时候好好升官财。这还不算,等皇兄再次坐上这位子的时候,心中岂能不会对自己这个做过他位子的弟弟又芥蒂,说不好他复位后的第一刀就是砍向自己的!

子)赵皇帝乌七八糟乱想着,张浚却事没成察觉,依旧兴致勃勃的谈着自己关于军队整改的设想,“皇上应该以韩世忠和岳飞为核心,再加上李子玉和张俊二人一同辅佐,我大宋和伪齐接壤的地方就可以划分成四块。自东起,扬州李子玉、建康韩世忠、鄂州岳飞、襄阳张俊四人分别领一路人马驻守防区,彼此遥相呼应必可保的我大**安,而同时皇上可以在各地厢军选取精锐人马组建一支新军,有他们驻守临安。这样一来,我大宋的军制基本就可以定下来了,北方重地以及临安府驻有精锐大军,以防金兵伪齐,而其余各地除蜀中有吴阶带大军驻守外,皆布有厢军,有他们镇压盗匪足以。”后边的这段赵皇帝倒是听清楚了,不由得点起头来,张浚这番划分很有见地,重要的、容易受到金人伪齐攻击地方皆布置了朝廷精锐,而那些个收不到攻击的地方则交给战力羸弱厢军,力量分配合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好想法。“爱卿所言甚是,拿着临安的守军也得选拔出一员将领来,你也知道陈光一直追随朕身边,虽然武艺高强,领兵打仗的本领也不差,可是从未和金人有过交战,与他们打起来很是吃力,由他带兵保卫临安实在是不妥,你就再为朕想一员将领吧。”

书)这个问题就让张浚有些犯难了,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临安,对于地方将领知道的不多,虽然原先在蜀中的时候手下将领也不少,有能力也有几个,可是这些个人在蜀地的地形上活动惯了,虽然在那里和金兵打起仗来还行,可是在这平原之地和金兵敌对的结局可就不能确定了,有很大的几率打不过金人,所以只些人能不用最好还是不用。想了想,“皇上,老臣心中也没什么合适的人选。不过,韩世忠岳飞李子玉皆在临安,倒不如把他们找来询问一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毕竟他们常年带兵,那员将领有能力还是知道的。”赵皇帝点了点头,扭头对小根子吩咐道,“小根子,立刻派人出宫去传唤韩世忠岳飞李子玉三人。”小根子急忙应是,忙不列跌的跑出去安排人手去传唤这三人。

赵皇帝传唤,三人也不敢怠慢,匆匆收拾一番就随着前来传唤的太监侍卫打马赶向皇宫,刚好在宫门外撞在了一起。“将军,你说皇上这么急着让咱们来,是不是又出什么事了?”小李将军眉头紧皱,着安慰日子还没过两天,实在是赖的在东奔西跑,虽然咱是个好动的人,那也得心情爽快的时候才行,这两天正烦着呢,没时间再为他赵皇帝玩命去。

岳老大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对着走过来的韩世忠抱了抱拳,三人结伴走了进去。

“臣韩世忠(岳飞、李子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看着三人向自己心里,赵皇帝满面微笑道:“三位爱卿快快请起。”小李将军一边跟着身前二人站了起来,一边抬眼看了看赵皇帝,瞧这家伙满面红光不像是出了什么似的样子啊?这下心中更是迷糊了,既然没出事情,也没必要把我们三人急急招来吧,莫非这家伙良心再次现要再给些赏赐了?

小李将军天马行空想着,忽然注意到小根子站在赵皇帝身后怎悄悄地想着自己挤眉弄眼,看这家伙一脸淫笑,眼神暧昧,莫非是对自己产生了爱慕之情。想着,小李将军冷汗刷的一下子就流了下来,自己可是个正常的男子,不好这口的!

正文 第346章 卖个人情

第346章 卖个人情

小李将军这边胡思乱想,坐在一侧的张浚已经开始替赵皇帝说明这次召集他们三人前来的原因,“皇上有意让你们推举一位将领领兵驻守临安,你们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小李将军这时也反应过来,撇着脑袋不敢再看小根子,冷冷的盯着张浚,让老人家很是不自在。岳老大和韩世忠确实对视一眼,脸上都有些犯难,这个事情可是不小,要知道两人帐下猛将如云,随便提溜出来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虽然现在职位不高,可是领兵驻守临安倒是没多大问题,这金兵可不是每次都能达到这里的。

不过,任何一个将领都是爱惜人才的,谁也不愿意把自己帐下的人才往别人怀里推,否则都给了别人自己还怎么打仗,总不能事事亲历而为吧,那种情况能把人活活累死。“将军,张大人刚才说什么啦?”小李将军悄声问道,赵皇帝张浚两人和他们离着不近,倒是没有听到。可是韩世忠就站在岳老大身边,却是听得一清二楚,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这李子玉可真够可以的,这种地方他也敢走神,真是胆大包天了。

岳老大微微摇了摇头,还是这副德行,这让自己如何放心的下他自己去扬州做官,看来等会儿回去的时候还得好好和他说道说道。“张大人问咱们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来临安带兵,保卫临安城。”岳老大声音更低,也有些模糊不清,却是因为他站在小李将军前面,一举一动都在赵皇帝和张浚的眼中,根本不敢做出太大的动作。小李将军听的是断断续续,可是连起来倒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可是好事啊,只要现在提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