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期合作协议?有多长?”何东主一听可签长期合作协议,顿时心动了。像何家船坊这样的小作坊,如果能签一个长期协议,就等于今后几年内不愁吃饭的问题啦,完全是旱涝保收啊。

“三年起步,五年不限,具体看双方协商的结果。跟我们崂山商社合作,在下虽不敢保证何东主发什么横财,但可以让何家船坊不再为日后的生存担忧。”

第80章 招募船工

卫朔再次诱惑了一下何东主,他深知像何家这样的小船坊,虽然形式灵活,但因为面临中大型船坊的竞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赔个倾家荡产。如今有个旱涝保收的机会,他相信何东主一定不会拒绝。

果然,卫朔这长期协议一出,何东主顿时就心动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像何家这样的小船坊,平日里只能接一些散货订单,很少有长期合作的主顾,那样的主顾只会找大中型船坊。

“何东主,你们以前都是怎么造海船的?”

“要说造海船啊,可不容易,那过程十分繁琐。既要考虑木料,又要考虑加固方式。凡是经受强大压力的构件或者部位,都必须采用坚硬的樟木或者楠木。在海上航行的船,经常会遇到暴风暴雨,为了提高船的强度,船壁与壳板、隔板与隔板之间,都得用铆钉相连,使隔舱壁与船壳联成整体。”

“同时海水的腐蚀性更强,为了防止使用的铁钉被腐蚀掉,砸完后都得用桐油灰将所有钉头给密封好。正是因为建造过程中,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才使得海船的建造周期一般都比河船长一点儿。”

何东主不愧是老船师,对造船细节耳熟能详,说起来那是如数家珍,让卫朔、曹宏二人钦佩不已。随后卫朔在何东主的陪伴下,仔细参观了何家船坊,中间不时由何东主为卫朔解疑答难。

“何东主,在下对何家船坊相当看好,若你没什么异议的话,我们双方确定好订购价格,就可以签协议了。不知你家的船都是什么价格?”

“不瞒卫东家,咱们民间船坊出来的船一般比官家船坊的便宜点儿,你可以出去打听一下,咱老何家什么时候赚过黑心钱。像一千料的中型海船,大概要七十万钱,刨除人工和木料钱,我也就是赚点辛苦费。”

卫朔暗自合计了一下,七十万钱一艘千料海船,价格还真不贵。本来按照他的预计,没有八十万钱估计拿不下来,没想到竟然便宜这么多,看来这个何东主还真没乱开价。

“嗯,这价格的确不贵,行,我很满意,等下咱们就可以签协议了,你看咱们是签三年呢?还是签五年?”

“那是,咱们可不像官府的船坊,那价格可都老高了。据说一艘五千料的大型楼船造价竟然有一千万钱,我估摸着像卫东家订购的这种中型海船怎么着也得百万钱以上。如果卫东家不是购买三千料以上的大型船只,最好到民间船坊订购,不但价格厚道,服务也周到。”

“多谢何东主指点,这协议一签,日后咱们就是合作伙伴了,今后几年内何家船坊造出来的千料以上的大船,都将由我们崂山商社收购。”

随后,何东主与卫朔签订了一份五年合作协议,协议一签完,双方皆大欢喜。何家找到一个长期饭票,卫朔则有了一家稳定的船只提供商,在他的造船厂形成规模之前,这里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离开何家船坊之后,卫朔、曹宏在向导的陪同下,再次在侯官境内各地参观浏览起来。这里不愧是魏晋时期最大的造船基地,像何家那样的小船坊随处可见,比何家大不少的船坊也有。

看得卫朔、曹宏二人是眼花缭乱,卫朔兴奋地直呼:“值了,值了,太值了!”

确实值了,如果不是他亲自到江东来,真无法体会到江东的造船业是何等繁荣。据卫朔粗略估计,此地光是从事造船业的工匠就有数万人,若再加上其他打杂的人,整个侯官境内至少有十万以上的人靠着造船业生活。

“济夫,你说我们能不能招募些船工到咱们徐州去?”看着那些技术精湛的船师,卫朔就眼馋不已啊。徐州本地的船师根本没法跟这儿的相比,这里的船师都是经过了数代人积累传下来的技艺。

曹宏苦笑了一下说:“恐怕不太容易,如果是太平年代还好说。可如今天下大乱,谁不知北方正在闹胡患,一般人真不敢抛弃此处安逸的生活,跟咱们到战乱纷飞的北方去。”

卫朔脸色一黯道:“嗯,看来是卫某考虑不周了,我们的造船厂还是任道而重远啊!”

看到卫朔脸上的失望之色,曹宏略一思索建议道:“东家,要不咱们给船师们开出更高的工钱,以此来吸引大家?”

这时一直跟在后面的向导插言了,只见他笑道:“卫东家,这位小郎君说得不错,提高工钱说不定您真能招募到一些船师前往徐州。其实别看侯官县到处都是船坊,但也不是每个船师、船匠都能过上好生活。”

“像何东家那样拥有自己船坊的船师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船师的生活并不太如意,尤其是官营船坊的船师们,他们的待遇极低而且没有什么人身自由。如果有人能救他们于水火的话,嘿嘿……”

卫朔闻言大喜,他有些玩味儿的看了一眼向导,说道:“向导,你对侯官的情况挺熟悉,不如这样吧,你帮我们活动一下,将来我这儿每来一个船师,我给你一千个大钱,怎么样?”

“一个船师一千个大钱?”向导被卫朔的大手笔震惊了,如果真被他忽悠来十几个,那不就是一万钱,这可是一石米的价格啊。

“怎么?你不愿意?”

“不不不,小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愿意干。”向导忙点点头接下了卫朔的雇佣,随后向导拿着卫朔给的定钱,欢天喜地的离开了。

看着向导离去的背影,曹宏问道:“大人,咱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就为招募些船工,这合适吗?”

卫朔看了曹宏一眼,暗自感慨道:“看来改变一个人的固有价值观太难了!”他已经不止第一次对曹宏阐述工匠的重要性,但每次曹宏总是不由自主得对工匠们产生轻视的情绪。

“怎么不合适?崂山上的造船厂一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缺乏有技术的船师。花一点钱就能招募一些老船师,世上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事吗?”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卫朔的主要工作就是出入侯官各家船坊,洽谈购买船只生意。除了十艘千料海船外,剩下的都是三千料以上的大海船。若不是自家船坊不争气,卫朔真不想把这订单往外撒。

虽然钱花得如流水一般,但卫朔相信只要第一批船到了徐州,崂山商社麾下海上贸易船队就算初步成型了,他谋划多时的辽东贩马计划就可以实施了。

卫朔毕竟来自现代,他深知海上贸易蕴藏着怎样的巨额利润,将来船队一旦成型,不但可以跑辽东,就是江东、高句丽、三韩、倭岛、南海诸岛都可以跑。甚至连罗马帝国,卫朔都想派人去瞧瞧。

在卫朔忙着订购船只期间,那个受雇的本地向导也没闲着,他仗着人头熟悉,日夜穿梭在各个船师家中,对他们进行游说。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他,很多船师都认为他是个骗子,直到后来向导拿着卫朔给他开具的证明,那些船师才将信将疑。

最后,向导嘴皮子都磨破了,才说服了一个家境贫穷的船师跟着他去见卫朔,等到这个船师拿着卫朔给的安家费回来之后,才引起了其他船师的重视。有人现身说法,打消了不少人的顾虑,也让另外一些家境不好的船师动了心思。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卫朔总共招募到了二十三名船师,其中技艺精湛者有五人,剩下的也都是各个船坊中的技术骨干。卫朔相信一旦这些人加入到崂山船厂,一定可以加快崂山船厂的发展。

第81章 救了一个公主

卫朔在侯官县待了七八天,将购船、招募船工的事办了七七八八,才带着曹宏以及三艘海船踏上返回航程。他的运气还不错,回航时没有遇到恶劣天气,从晋安郡一路北上,直到过了长江口附近海域,卫朔才遇到点麻烦。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麻烦,在距离长江口二十海里远的海域上,卫朔他们遇到一艘贩卖人口的船。这艘船本来是要前往吴兴郡的,却不知遇到什么缘故,竟然在快要到岸时抛锚了。

本来卫朔没打算插手,可当他得知船上都是被掳掠的北地流民时,他觉得不能袖手旁观了。对精锐的护卫队士兵来说,对付十几个贩卖人口的小毛贼只是小菜一碟。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连船带人都成了卫朔的战利品。

当卫朔登上人贩子的船时,整艘船都被护卫队控制住了,除了死去的几名人贩子,其他剩余的人贩子都被绑作一团丢在甲板上。甲板上的血迹已被用水冲洗干净,死去的尸体也被护卫队扔到了大海中。

“问清楚那些人贩子的来头了吗?”

“启禀大人,问清楚了。”曹宏脸色有些不太好,见卫朔发问忙回答道:“这些人贩子都是江东世家大族的人,他们负责从北地诱骗一些失去双亲的女子,然后将她们运到江东卖给当地豪族为奴为婢。”

“灭绝人性,可恶!实在是可恶!”卫朔闻言脸色一片铁青,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切罪恶源头竟然来自世家大族。北地百姓本来都已经够苦得了,竟然还有自己人在背后捅刀子。

“大人,这些人该如何处置?”曹宏指着蹲在甲板上的俘虏问。

“扔到大海里喂鱼!”卫朔挥挥手一脸冷酷道。

“啊,饶命啊!大人饶命!我们再也不敢啦!”

“饶命啊!”

“大人饶命!”

那些俘虏一听顿时急了,纷纷哭天抹地起来。但卫朔却没对他们产生一丝怜悯之色,无论如何,卫朔都不能容忍的他们贩卖自己同族,若是贩卖其他国家的土著,他或许还会网开一面。

见自家大人没有任何表示,旁边的护卫队队员也不再犹豫,纷纷抓起俘虏们的四肢,不顾对方的挣扎接二连三的将其抛到大海中。

处理完废物后,卫朔才走到船舱中看看那些被人贩子拐卖来的人口,只见狭窄的船舱内挤满了近六十个年轻男女。船舱一开,引起里面人一阵惊呼,见进来的是个陌生年轻男子,里面的人惊疑不定。

卫朔见状忙安慰道:“诸位莫怕,在下卫朔,乃徐州兵曹从事,不巧遇到了海上贩卖人口的强盗,正好把各位给救了下来,如今各位得救了。”

船舱内的男女们一听外面的人贩子被消灭了,顿时激动起来,有的人甚至忍不住低声哭泣起来。唯有一个少女听到卫朔乃徐州兵曹从事眼中顿时射出一道精光,嘴角似乎动了动,但最终也没说出什么。

这时护卫队们纷纷上前搭把手,将人从拥挤的船舱内搀扶到甲板上,又有人从船上的储藏室内拿些食物和水给他们吃喝。被救之人显然饿坏了,也顾不了那么多纷纷蹲在甲板上狼吞虎咽起来。

被救人当中最引人瞩目的则是其中一个明眸皓齿的少女,她跟其他人截然不同,吃相十分优雅,即使饿极了也是小口吞咽,而且她边吃还不忘观察坐在首位上的卫朔。

卫朔众人却不知,这个少女身份可不简单人,任谁也没想到堂堂的一介晋国皇室公主竟然沦落到为奴为婢的地步。

此少女不是别人,乃是晋惠帝与羊皇后之四女清河公主司马嫣。当初洛阳城破之际,她跟着宗室亲人逃出了洛阳,但途中不幸与家人失散,被人以极低的价格贩卖到江东。本来她以为自己已逃不脱为奴为婢的命运,却没想到半路被卫朔给救了。

也许卫朔自己都不知道,他在无意中改变了清河公主的命运。按照本来的历史发展,未来清河公主将被贩卖给吴兴县钱温一家为奴婢,并受到钱温女儿的虐待。

钱温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为人自私专横,尤其对身边的家僮侍婢。更是颐指气使,非打即骂。钱温买得公主后,便将她送给爱女当丫头。公主一生中最苦难最卑微的生活便由此开始了。

清河公主生得仪表端庄,继承了羊皇后的美貌,一步一颦都极有韵致,那是一种非小家碧玉所能及的气度。这很使钱女妒忌,她套问公主被卖之前的身份,聪慧的公主避而不谈。

钱女对公主相当冷酷。动不动就差她做这做那,稍有不慎就用鞭子抽打,关在黑房间,几天几夜不供吃喝。公主孤苦伶仃,举目无亲。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后来,晋元帝在江南恢复了晋朝,史称东晋。

清河公主听到这一消息,仿佛在黑暗中抓着了一线希望。钱女差她外出购买脂粉时,她乘人不备,逃出火坑,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都城,求见当朝天子。

然而门口的卫士见她衣衫褴褛,一身奴婢打扮,不相信她就是前任晋惠帝的女儿。在她赌咒发誓之后,卫士将信将疑,终于同意向上禀报。

在晋元帝面前,公主涕泪惧下,陈诉了这些年来的颠沛流离及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元帝感叹皇女的不幸,更愤怒钱温及其女儿如此虐待公主。他命人押来钱温及其女儿,送入死牢。

不久,晋元帝改封清河公主为临海公主,下嫁宗正曹统。公主的生活,终于云开雾散。她作为公主曾被卖身为奴的经历也堪称史之唯一,享年71岁。

此时卫朔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救了一个公主,他笑着问在场众人:“尔等都是何方人士?家中可还有亲人?若是有亲人投靠,等将来到了徐州,在下可让你们去投奔亲人去。若是没地方可去,也不打紧。”

“如今祝其县正推行均田令和释奴令,只要年满十五周岁,无论男女,都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要你们不嫌弃,都能去县衙申请。”

卫朔的一番话顿时让在场的几十个年轻男女眼中放光,他们大多数都是被胡人害得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因不幸才被人掳掠为奴,如今有个重新做人的地方,如何不愿意?

“卫大人,你说得都是真的吗?在徐州种田,你们不怕胡人杀过来吗?”一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鼓起勇气问道。

曹宏不屑地撇撇嘴代替卫朔答道:“当然是真的,为了安置从徐州各地逃难来的流民,卫大人可是把祝其县的地主豪强们得罪的不轻。至于胡人?哼!我家大人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