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州不过才百十万人口。”

“相比于中原一个州两三百万人的数量而言,辽东人口还是太少了!”

华夏自古就有重视人口增长的传统,人口多寡更是衡量一个王朝是否达到盛世的重要标准。

而在一个家族中,子孙众多更是多福多寿、家族兴旺的重要体现。

而卫朔重视人口问题,除了受传统文化影响外,其中还有非常实际的需求。随着辽东农工商发展,人口不足已渐渐成为制约辽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鼓励人口生育,已成为当前辽东最重要的政策之一。

托推广高产作物的福,未来华夏人口至少要达六千万以上才算勉强合格,若是能超过一亿那就更好了。

这并不是卫朔在妄自尊大,而是有一定理论支持。

在现代时,卫朔曾经在网络上看见过一个有趣的帖子,讲述的是古代人口数量与粮食物种的关系。

众所周知是人都要吃饭,因此粮食的多寡与人口数量有着密切关系,在不考虑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越充足,人口增加也就越快,当地承载的人口数量也就越多。

在秦汉隋唐时期,由于华夏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以粟、小麦为主,在这个时期稻谷虽然也存在,但并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因此影响人口数量多寡的主要是粟、小麦的产量,华夏人口在小麦、粟的作用下达到第一个高峰,即六千万人!

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后,北方经济以及农田水利设施遭到重大破坏,到了北宋时期,华夏经济开始从北方转移到南方。这时稻谷取代了原本小麦的作用,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从宋朝开始,江南的粮食产量渐渐超过了北方,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而且由于稻谷亩产量远高于小麦和粟,同时南方某些地方又种植两季或者三季稻,使得华夏人口基于稻谷产生了第二个高峰。

人口数量一下子从六千人突破到一亿左右,这是一次巨大的超越。

明朝中期以后,随着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华夏,华夏人口再次迎来第二次高峰,人口一下子突破到四亿之多。

由此可见,粮食作物对人口数量的重大影响。眼下高产作物提前进入华夏,必然要对人口产生有利影响。

当然了,四亿人口或许夸张了,八千万到一亿左右应该是个合理数字。

“从今年开始辽东要鼓励人口生育,并不是以往辽东不重视人口增长,而是从今天开始人口增长将被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政策来抓,希望大家都重视起来。”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去执行人口政策,我意制定一个近期目标、一个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远期目标?”

“没错,所谓近期目标即在五十年内让华夏人口恢复到汉时巅峰,即人口数量达到六千万;远期目标即在百年内争取让华夏人口达到八千万以上,最好是达到一亿人。”

“一亿?”

在场辽东文武听到这个数字乍舌不已,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人口数量超过四千万都是了不得的盛世景象,真不敢想象人口达一亿是什么情景。

“据调查如果要维持一个地方人口的恒定数值,一对夫妇要生两个孩子才行。而要让人口数量增加,一对夫妇至少要生三个孩子才行。眼下辽东治下大概有一千两百万人口,中原大概还有六七百万,江东人口与中原差不多。”

“也就是说当日后天下一统之后,华夏人口加在一起大概有两千五百万左右,与晋初相比少了足足有五百万以上的人口。而且这还是辽东归化了数百万胡虏情况下,不然华夏全部人口加在一起未必有两千万。”

“因此要完成人口增长至六千万的近期目标十分艰巨,一对夫妇至少要生育四个孩子,才能保证人口至少翻一番。”

“依照传统百姓们都喜欢多生孩子,别说生四个,就是生十个八个的也有,关键是如何让孩子们健康长大成人。”

“首先要大力发展幼儿医疗,尽量减少疾病造成的人口损失;其次则需立法禁止父母长辈随意丢弃、伤害婴孩;最后还可大力奖励生养孩子有功的人家。”

“下去之后牧府要合计一下整出一份完整公文来,然后以牧府的名义行文整个辽东,要求各地务必遵从执行。”

“另外,还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人口增加必然要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与问题,辽东上下要及早做好准备。比如要大力发展经济,争取不让人口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不能因人口增加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卫朔非常担心人口增加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因此才再三叮嘱在场众人抓紧经济发展。

第509章 姑臧争锋

在辽东各地享受和平的时候,姑臧城下正在进行着一场生死角逐。

三万辽东军在北宫纯的指挥下,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逼向姑臧城墙。

远远看去,整个辽东军军阵横平竖直,整个天际间只有夸夸的脚步声。

这一幕落在凉州人眼中,震惊不已。

“都督大人,大军已列阵完毕,随时可发动进攻。”

“嗯,知道了,让诸将做好准备,听我将令,随时发动攻击。”

北宫纯点点头,继续眯着眼睛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的军阵。每次看到辽东军出阵,心中都会有一种感慨和震撼。

在辽东大司马很注重培养军队气势,总是强调战场上输人不能输阵,因此打仗时即便人数上远远不及对方,辽东军也要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当辽东军行进至距城墙三百步时停了下来,这是辽东军中大型**、**炮最适合发威的距离。

随着辽东军停止移动,一部分中低级将领开始下达战前指令,一具具**、**炮做好了射击前准备。

北宫纯有些失望地看了一眼城墙上的凉州武,转身吩咐身边的苻洪道:“苻督尉,你上前去掠阵,再将天子的旨意宣讲一番,问问对面的凉州是否投降?”

“若是凉州人依旧不识好歹,大军即刻展开攻击。先以弓**兵压制敌军,然后再由刀盾兵发起攻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攻破城墙,两翼骑兵负责拦截逃脱的敌人。”

“诺!”众将得令后,纷纷策马离去,前往各自位置。

苻洪一马当先,策马快速从军阵中穿过,一直奔至姑臧城下。

一拉手中缰绳,战马前蹄高高扬起,他对着城墙上的人高声叫道:“某乃秦州都督麾下都尉,奉命前来问话。”

张茂闻言眉头一皱问身边的宋配:“苻洪不是氐酋首领吗?怎么又变成辽东军都尉?”

“主公有所不知,当年辽东军西入秦州时,遭到氐人激烈抵抗,苻洪就是在起兵失败后才投降了辽东。大司马一向有使用胡虏的癖好,像能臣、段鸯、姚弋仲等都是辽东赫赫有名的胡将。”

“大司马还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啊!”张茂忍不住感叹不已。

“是呀,在辽东无论是寒门士子还是世家子弟,只要有才华,都会得到重用。”

见识过辽东军整齐的军容,张茂对此战前途愈加担忧,忍不住问:“长史大人,你认为此战我们能守住姑臧吗?”

宋配听到了张茂的问话,又看了看旁边的凉州将士,心下黯然不已。说实话没有见到辽东军之前,宋配多少还是有点儿信心,但是看到了眼前的辽东军阵势外,他内心的那点儿自信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臣只能尽力而为!”面对赫赫有名的辽东军,宋配也不敢打包票。

就在张茂、宋配二人窃窃私语时,却见苻洪高声叫道:“张家两代执掌凉州功劳甚大,天子特意降旨敕封张寔之子骏为凉国公,以嘉张氏之功!如今辽东奉天子旨意接收凉州八郡四十六县之地,望凉州上下顺天应命不要做无谓抵抗。”

也不知多了多久,城头上的宋配才代表凉州做出回应,“张家执掌凉州近二十年,数十万凉州百姓赖张氏保护而存活!今张州牧不幸罹难,朝廷不念凉州上下之民意,执意让大司马接任凉州牧,实在是让凉州上下感到心寒。”

“唉!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见凉州上下坚持不愿束手就缚,北宫纯摇摇头遗憾不已。

北宫纯抬眼望去发现弓**兵已做好了发射准备,随即仓啷一声拔出腰间环首刀,大吼一声道:“**炮,发射!”

“嗖嗖!”随着北宫纯一声令下,一块块石头夹杂着破空的呼啸声,如同雨点一样猛烈地砸向姑臧城头。

顿时城头上响起一片哀嚎声,许多毫无心理准备的凉州将士都被砸了个措手不及,有的倒霉蛋直接被砸了个正着,脑袋一下子被砸开了花,士兵来不及做出什么反应就命丧黄泉。

“啊!!”眼前血淋淋的一幕,吓得许多凉州士兵直接扔掉手中家伙,或转身离去,或抱着脑袋蹲在墙角,整个身子颤抖个不停,更有甚者大喊大叫已被吓得精神错乱。

而幸存的凉州士兵也被吓的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粒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滴,再无一丝战意。

连亲临战阵的张茂也没想到,辽东军只一轮**炮打击,就让数百人丧失战力,其余大部分士兵也被吓破了胆。

随着**炮完成打击任务,接下来轮到**实施掩护攻击,射速明显比刚刚快了许多,一支支**箭如连绵不绝的雨幕,不停地倾泻到城墙上,压得凉州士兵抬不起头。

虽然攻城时**的威力没有**炮大,但是重在发射容易、数量庞大,每次覆盖性发射总是像一片乌云一样,其带来的震慑力非同一般,一旦被**箭射中,少有幸存下来的人。

原本攻城战都是需要拿命去填,而且是十分耗费精力、物力的事情。

比如攻打眼前像姑臧这样的坚城,若非有各种攻城机械相助,否则即便强如辽东军,也需月余时间才能见分晓。

然自从辽东‘奇巧淫技’发展起来,**兵就装备了各式各样攻城器械,大大减少了攻城难度,降低了士兵折损。

通常情况下,只要**炮、**往城墙上轰上一阵,敌人差不多就崩溃了,剩下的只需刀盾兵上去收拾残敌就行。

凉州士兵就差点儿被**炮、**打崩溃,当**攻击过后,又有数百凉州士兵倒在了城墙上,士气更是降至最低。

看着同伴一个接一个倒下,凉州士兵不由感到心虚起来,他们实在是被辽东军展现出来的气势彻底震撼了。

见攻城时机成熟,北宫纯一挥,大吼道:“进攻!”

很快战鼓声响起,五厢刀盾兵开始缓缓压向姑臧。

每个刀盾兵左手持着圆盾,护着身体要害部位,腰间挎着环首刀,右手拽着云梯在**箭的掩护下,以熟练的动作飞快的向上攀爬起来。

“杀啊!”刀盾兵刚一爬上城墙,就从腰间拔出环首刀,大喝一声冲着凉州兵杀了过去。

顿时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趁着凉州兵尚未缓过神来,辽东军一下子攻取了大片城头,死死地压制主了凉州兵。

“先用手**!”辽东军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普一站稳脚跟,上来就是一阵**箭。只见每个辽东军士兵手中拿着一支连**,瞬间五轮**箭被射出,迎面消灭了一大片凉州兵。让后面观阵的张茂等人,看得心头直发颤。

冲在最前头的苻洪当真如猛虎下山,一把大刀舞得风车一般,横扫竖劈,四周凉州兵无不是中着倒地。

随着猛将苻洪犹入无人之境,城墙上的凉州兵渐渐被分割开来,形势逐渐向有利于辽东一方转变。虽然城墙上的辽东军兵力远逊于凉州兵,但是苻洪的武力实在是太惊人,整个凉州武将中无有一人有能力与之抗衡,这才导致兵力极少的辽东军死死压制主了凉州兵。

看着苻洪在城墙上纵横无敌的样子,张茂气得脸色发白,忍不住环顾身边问:“哪位与我去会会那个苻洪?”

大多数凉州将领闻言脸色惨变,根本不敢直视张茂期待的眼神。

就在张茂失望之际,却见旁边站出一十七八岁的娃娃将领。

“末将愿往!”只见他单膝跪在张茂面前请命道。

第510章 凉州猛将——索苞

张茂见凉州众将皆畏苻洪之威,最终只有一个不到十八岁的小娃娃主动站出来请命,顿时失望不已。

张茂望着稍显稚嫩的年轻将领,忍不住问道:“小将军是谁家的孩子?今年多大了?”

“回主公,末将索苞,年方十七。”索苞虽满脸稚气,却显得英气勃勃。

原来是索氏族人,张茂恍然大悟。

在河西共有宋、阴、汜、索四大世家,这四大世家不但精修儒学、玄学,而且由于凉州地处边疆,常受胡虏骚扰,使得各大世家亦重视武学、军略传承。

像宋配就极为擅长军阵谋略,而索氏家族除了经学外还偏爱武功,家中子弟从小就要接受严酷训练,以至于索氏子弟各个身具不俗武功。

而索苞就是索氏家族中最具武学天赋的年轻子弟,其小小年龄已是打遍索家无敌手,号称河西索氏第一高手。

原本索家因索苞年龄小,且经学知识掌握不够,不愿这么快将索苞推出来。

谁知偏偏遇到了辽东军进攻凉州这样一件大事,如此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故而索氏也顾不了那么多,只好提前将索苞推上前台。

“茂环顾凉州众将无一人敢上前与苻洪对敌,尔小小年纪怎有胆子上前?”

索苞一抱拳信心满满道:“请主公放心,末将一定将苻洪擒下,献于主公座前!”

“好!若卿能擒下苻洪,我将授你征虏将军之职!”

张茂难得大方了一回,在场众将虽眼馋征虏将军一职,但也没人出言反对。

一方面索苞出身索氏,是河西真正的豪门大族,一般人根本不敢得罪他;

另一方面,索苞要对阵之人是眼下豪勇无敌的苻洪,大多数人都不看好索苞,认为年纪轻轻的索苞绝非苻洪对手。

因此,对于即将死去的人而言,众人实在是无法心生嫉妒。

但是不得不说,众人都小觑了索苞的本事,作为未来凉州第一猛将,索苞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只是眼下索苞气血尚未长成,好在刀法已颇具火候,一把大刀舞得虎虎生风,竟与苻洪斗了个旗鼓相当。

不说张茂等人看得目瞪口呆,就是城下观敌瞭阵的北宫纯亦是震惊不已。

苻洪在辽东军中虽不是以武勇闻名,但也非泛泛之辈,他完全没想到苻洪竟被凉州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子缠住。

“此将是谁?凉州何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