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三部胡虏中,人数最多的部众。”

“但羌人人数虽众,但汉化程度远远不及氐族,故而除了姚弋仲外,羌人真正数得上雄才大略者没有。反而因各部互不统属,相互攻伐导致势力大减,不但无法与氐族抗衡,还被慕容吐谷浑吞并了不少部落。”

“相反氐人则不同,由于氐族深受我华夏文化影响,出了不少大才。如割据益梁的李雄,割据武都、阴平的杨难敌、杨坚头,割据略阳的苻洪,无不是雄才大略之辈。故而臣以为秦州大乱之后,最终获利者非氐人莫属。”

“若辽东军西入秦州,最大的对手必是氐人,只要击败氐族,秦州唾手可得。”

“既然裴从事认为氐人占据着秦州大部,将是辽东最大敌人,为何又说鲜卑威胁最大?”

“乞伏鲜卑比人数虽不如羌人,比汉化程度也不如氐人,但与氐人、氐人相比其更加团结,而且经过数十年发展,还建立了国家联盟雏形。他们以金城、苑川为中心,生活在金城郡以东,南安、略阳郡以北的黄河两岸一带。”

“未来辽东全取秦州之后,若不能击溃占据北方草原的乞伏鲜卑部,整个秦州将时刻受到来自北方的威胁!如何不是鲜卑人对秦州威胁最大?”

裴诜不愧是秦凉土著官员出身,对西北诸胡部了解十分清楚。在裴诜如数家珍般的介绍下,卫朔众人总算对西北胡族势力有了初步了解。他赞同裴诜的看法,认为未来鲜卑人对秦州威胁最大。

鲜卑人不像氐族那样汉化程度深,一旦被击败可迅速被消化掉变成晋人,又不像羌人那样各部分裂。就算日后击败了鲜卑人,如何处置对方仍然是个大麻烦。

“乞伏鲜卑首领是何人?眼下有多少部众?”

“乞伏鲜卑是陇右鲜卑中最强大的一支,原居于漠北。在我朝立国之初,在首领乞伏祐邻带领下大量南迁,进入高平川一带。并吞并了原本生活在这里的鲜卑鲜卑鹿结部7万余户,导致部落实力大增。”

“乞伏祐邻去世后,其后代又继续向西扩张越过大陇山,沿途吞并了陇右鲜卑两万余户,一直迁徙到苑川(今甘肃榆中)定居下来,直到今天。”

“从泰始初年开始,乞伏鲜卑经过乞伏祐邻祖孙三代努力,到而今乞伏述延在位时,其部落人数已从最开始的五千余户发展到十万余户,人口五十余万人,势力渐盛。”

“同时,由于乞伏鲜卑不断南迁,越来越受华夏文化影响,其内部开始由游牧部落联盟逐渐向国家政权过渡。”

“首领乞伏述延建立了简单的官制,以叔父柯埿为师傅(相当于丞相),委以国政,斯引乌埿为左辅将军,镇蔡园川;出连高胡为右辅将军,镇至便川;叱卢那胡为率义将军,镇牵屯山。”

“除此之外,各部落首领分镇一方,而统主(联盟首领)则一直为乞伏氏世袭!”

“因此击败西北诸胡简单,难得是如何将秦州彻底消化掉!”

听到乞伏鲜卑有五十余万人,卫朔不禁咋舌不已。对于西北诸胡,他了解不多,除了知道这儿是氐羌老巢外,对鲜卑一族知之甚少。幸亏来了个裴诜,不然真得两眼一抹黑。

“以先生之见,辽东该如何才能以最小代价拿下秦州?”

“回镇北大将军,以臣之见,先以兵威慑之,然后辅以辽东各项政策,如此下去秦州必定!”

“另外,对于苻洪、杨难敌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苻洪相对来说比较权变一些,一旦让其意识到辽东不可力敌,他很有可能选择投降。相反杨难敌则要坚韧许多,不到真正的绝境他是不会选择投诚的。”

“而且杨难敌、杨坚头兄弟二人割据武都、阴平多年,在当地根深蒂固,辽东军进入之后要小心被其偷袭。最后仇池与成汉之间亦有来往,臣怕万一杨难敌自知不敌,引成汉军出益梁,届时辽东军压力将倍增啊!”

温峤闻言点点头道:“嗯,裴从事担忧甚有道理,成汉还真有可能插手秦州!反正日后辽东有意南下益梁,不知可否趁机拿下成汉?”

“成汉李雄仁厚宽仁,治理蜀地深得民心,急切之下不可图!”裴诜非常严肃地阻止辽东南下益梁。

“好了,有关西北诸胡就先暂时了解到这儿,接下来我来安排一下出征秦州事宜:五万大军以北宫纯为征讨都督,统能臣、姚弋仲、胡崧三人为将,五月中旬出兵。”

“另外考虑到裴从事熟悉秦州风物,我意请裴从事前往雍县协助北宫将军,不知裴先生意下如何?”

“诺!谨遵主公将令!”裴诜知道这是自己加入辽东机会,赶紧站起来躬身领命。

在计议将定之际,却见胡崧站起来扭扭捏捏道:“末将多谢主公不杀之恩!”

“哈哈哈,南阳王有罪,尔等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我不会搞株连。日后只要胡将军认真为辽东做事,自有前程可期!让将军去秦州,是因为考虑到尔出身秦州,对当地环境熟悉。等此战顺利结束,你还得去武备学堂进修。”

胡崧一抹后脑勺,赧颜道:“诺!我明白了,末将这就下去准备,争取协助北宫将军早日拿下秦州。”

第418章 隐士献策

镇北大将军、幽州牧卫朔从三月出兵关中,到四月底攻长安,取雍州,前后只花了月余时间,消息传出天下震惊!

辽东全取雍州的消息像一阵飓风一样,接连不断滚滚向东而去。

坐镇彭城的祖逖仔细地翻阅着手中捷报,一字一句地看着,生怕错过任何细节,过了许久才长叹一声,默然无语。

一直静立在侧的祖该见祖逖仿佛石化了一般,等了许久不见其有动静,忍不住上前轻声唤道:“兄长……兄长!”

祖逖这才回过神来,闻声看向祖该,见其一脸担心的样子,不由温声道:“没什么,只是一时失神而已。看来我真是小觑了直元啊,你看他行事作为无不谋定而后动,一步一个脚印才有了今天这番成就。”

“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永嘉五年与他相会于彭城的情景,那时卫直元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兵曹从事,麾下兵马不过三千,将员寥寥。而今不过才七年光景,卫直元高居镇北大将军,辖地五州之多,治民数百万之众,手下更是谋臣如雨、将士如云。”

“逖远不及矣!”

“兄长,如此下去这天下岂不早晚会落入卫镇北手中?也不知他会不会趁眼前机会自立称王!”

听了祖该之言,祖逖却摆摆手道:“你太小觑直元了,他一定会上表劝说琅琊王继承大统!”

“直元能有今日之成就,除了他个人能力、手段出众外,还与他善于借势不无关系。卫镇北一向爱占据道德至高点,让外界对他无从指摘。就看其攻取长安后,第一时间将南阳王押送至建邺可知,眼下他绝没有脱离晋室自立的打算。”

祖该闻言眼珠子一转,小心看了一眼祖逖建议道:“兄长既然连卫镇北都支持琅琊王上位,那我们是不是也上书劝进?正好趁此机会与琅琊王拉近一些关系。”

闻言祖逖面色一黯,自当年他默许祖约袭占豫州西部,又上书表其为豫州刺史以来,其余琅琊王之间的关系就将之冰点。多年来,徐州与江左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往来,琅琊王已经很久没有召祖逖回建邺述职。

原本徐州一直有辽东支持,再加上又有豫州为羽翼,祖逖倒也不着急改善与琅琊王的关系。然而谁也没料到,建兴六年刚一开春,在石勒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下,祖约干脆利落地丢了豫州,然后狼狈地逃了回来。

豫州一失让祖逖感到前所未有之压力,再加上以他对晋室的忠心,自然隐隐对辽东产生了些许警惕之心。多种因素促使下,让祖逖迫切想跟江东改善关系。

“兄长,眼下豫州丢失,辽东主力全在关中,祖家若想保住徐州就不得不依靠江左支持!”

“若兄长同意,小弟愿亲往建邺说服琅琊王!”

看着面前言辞恳切的祖该,祖约终于缓缓点了点头。见状祖该大喜,他是几个兄弟中最不希望看到,祖家与琅琊王决裂的人。

……

话说北宫纯自得卫朔授以征讨都督重职,全权负责西征秦州事宜,自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日,他正在雍县大营内与参军商讨出兵秦州的方略,忽然侍卫来报,说门外有一读书人求见。

北宫纯闻言一愣,带着几分不满抱怨道:“什么读书人?若是求职的话,让他直接前往长安拜见主公就是?到这儿找我作甚?难道他不知道辽东一向是文武分制吗?身为武将在下怎敢插手政事?”

录事参军忙劝道:“将军且慢!主公一向求贤若渴,您若是就这么打发来人,万一坏了主公名声岂不因小失大?再者,若来人是本地士子的话,将军也可趁机向其讨教一下秦州地理。”

“嗯,参军言之有理,请他进来吧!”

北宫纯是个单纯的武将,自然不会搞什么礼贤下士之举,很是随意的摆摆手吩咐侍卫去请来人。

不大一会儿,就见侍卫引着一位气度洒脱的中年人步入客厅,这个人身上有一股感到很舒服的气质,让人望之不禁心生好感。

“不知先生高姓大名?”见来人气质不凡,北宫纯语气亦柔和不少。

“在下天水杨轲,拜见北宫将军!”

“杨轲?你……你就是那个隐居在陇山中的方士杨轲?”

得知来人姓名,北宫纯大吃一惊,他没想到眼前这人竟是本地大名鼎鼎的隐士。

虽然他是凉州人,但也听说过杨轲的大名。

《晋书*隐逸传》中记载:杨轲,天水人。自小熟读经史,学业优良,精通《易》。他出身寒门,家境贫苦,平日里只能粗茶淡饭维持温饱,衣着简陋,旁人都受不了那份清苦,而杨轲悠然自得。

学有所成之后,杨轲隐居陇山,开始收受门徒,教授学业,名声也越来越大。

匈奴汉国刘曜称帝后,闻杨轲的贤名,便征召延聘他为九卿之首的太常。

杨轲本对仕途已心冷,更不愿意侍奉夷狄之君,便固辞不受。

再后来石虎甚至以胁迫手段迫使杨轲出仕,但杨轲心内耻于效力粗蛮残暴的夷狄,始终不曾出仕为官,最终病逝。

“不知先生今日到访有何贵干?”

得知来人是著名隐士大才,北宫纯就更不敢放肆,恭恭敬敬将杨轲请到主位上就坐。而他只站在一旁,聆听教诲。

“轲今日到访,主要是为了襄助北宫将军收复陇右秦州。轲虽隐居陇山不问世事,但也不忍坐视胡虏窃据秦州,害我晋民。久闻辽东军军纪严明,镇北大将军爱民如子,轲闻之既敬且仰,又感念将军举兵伐秦州不易,不才愿助将军一臂之力。”

“秦州诸胡聚兵十数万,凭借陇山天险企图割据自保。而将军虽有五万精锐,想要一举突破陇山天险却也不易。”

“先生所言甚是,我受主公之托,被委以重任,受命征讨秦州。若是正面决战沙场,我自是不惧胡虏大军,可前有陇山阻路,若不能顺利通过陇山,如何才能平定秦州?不知先生可有计策教我?”

“将军莫急,且听在下一一道来!陇山又可细分为大陇山(今六盘山)、小陇山,横跨南北,是雍秦两州的天然分界线。自古由东往西穿越陇山者,大多选择陇坻道为途径。此路乃汉时因丝绸之路而兴起,陇坻道是关中通往河西的重要通道。”

“陇坻道东起于陇关,往西南经清水县,可直接通往上邽城,秦皇、汉武两位帝王等都曾经此道前往陇西视察;往西北,经上关、阳城,翻越小陇山,就可进抵苻洪老巢略阳城。只因此道极为重要,以苻洪之智肯定会派重兵把守沿途关口,除非将军派大军强取,不然很难拿下。”

“敢问先生,除了陇坻道可有其他通道能翻越陇山?”

“有!而且还不止一条!”杨轲笑眯眯答道。

“真的?那……那不知都有哪些道路?”北宫纯急问道。

“在陇坻道北边有一鸡头道,再往北就是番须道,这两道是后汉汉光武帝征讨陇右隗嚣时所用,至今已有些荒废,途中道路崎岖,人迹罕至。但因与陇坻道有重合部分,苻洪就算不派兵驻守,也会派出警戒,想要偷袭成功仍然不易。”

“那我等应该取道何处进入陇右?”见杨轲接二连三否定了几处古道,北宫纯着急起来。

杨轲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手指着安定西北边的萧关,道:“瓦亭道!”

第419章 整顿关中

“瓦亭道位于陇山最北,起于安定萧关,沿萧关古道北上至瓦亭,然后到大陇山下,再沿山上小道翻越大陇山,就可西至苑川、金城。

“穿越瓦亭道完全可绕开略阳郡,直达后方南安、金城两郡。从侧后袭击略阳,让陇山天险失去作用。而且由于途中山大沟深,林木茂密,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驰道可过,向来不为人所知。”

“将军可先于南边陇关虚张声势,让秦州诸胡以为我大军要强取陇坻道,而后秘密集结精锐北上萧关,只要大军顺利翻越陇山,秦州唾手可得!”

“高啊!先生此计甚妙!”北宫纯顿时兴奋地手舞足蹈起来。

“将军先不要高兴太早,大军通过瓦亭道翻过陇山后,还要面临一个难题。眼下苑川一带是乞伏鲜卑领地,若是不能击破乞伏鲜卑部落,大军别说进不了陇西,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故而希望将军慎之又慎。”

“请先生放心,本将晓得,定不会冒然行动,一定有了完全把握之后再行动。

“另外,我见先生谈吐大方,满腹才学,不若前往长安投靠我家主公如何?而今镇北大将军求贤若渴,若知先生在此,定会亲来拜迎。”

“将军过誉了,某一介山野村夫,哪里是什么大才!镇北大将军人中龙凤,麾下人才济济,哪里用得着在下?”

见杨轲坚持退辞不就,北宫纯只好暂时先放下,等日后让告之镇北大将军亲自处理就是。

……

看到众人都到了,卫朔吩咐会议开始,他指着秘书皇甫真道:“按照以往惯例仍然先议军务,楚季,你先说说吧。”

皇甫真闻言起身拿起一份军报朗声道:“主公,诸位大人,昨日接到北宫将军密报,其已得陇山隐士相助,制定了详细入陇右之计划,等时机已到,大军将翻越陇山直取金城。”

“隐士?什么隐士?”在座不少人纷纷对皇甫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