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唐-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曲终了,李威击了一下掌,喝声:“好。”

弹得确实很好,听惯了龟兹乐的大气与嘈杂,再听听《清商乐》,别有一番清雅,只是时人不大喜。

“谢过殿下,”两位美丽的少nv欠腰施礼。

李威反而担心了,就是狄仁杰有什么方法,将她们l到东宫,千万不要变得格死板。狄仁杰自然不知,看到两个义nv彬彬有礼,反而得意地捻髯微笑。

狄蕙说道:“殿下前来,正好,奴婢与好妹妹,替义父大人与殿下织了两件锦衣,不知适合不适合?”

“哦,某怎么不知道?快快拿来,”狄仁杰说道。

也有一些i心思,锦袍早做好了,之所以到现在才拿出来,先给了狄仁杰,未免有了轻视太子的含味。如果先给太子,百善孝为先,也不大好。于是留着,直到现在一起拿出来。

狄仁杰将她们的i心眼回味了一下,心中颇是一喜。人不能坏心的,可得有一些心眼儿,特是皇宫中。怕太子不理解她们苦衷,说道:“蕙儿、好儿,你们是什么时候织成的,某怎么不知道?”

“织出来没有多久。”狄声,又看着李威,省怕他不接受。

狄仁杰道:“那某来试试。”

当然,不是他托大,锦袍一道拿出来就行了,如果当着面,还要先给太子,就是不孝了,百善孝为先,即使李威是太子。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很多,实际上李威根本就不在乎,生生将这两个少nv与狄仁杰的心思l费了。

给狄仁杰这身锦袍,颜sè有些深,狄仁杰穿在身上正好。

既然是好心了,李威也将这件锦袍拿过来试了一下,想立即脱。现在的忌讳并不象后来历代王朝多,当然,上朝的官服、祭祀时的礼服等,颜sè图案必须有严格讲究的。寻常穿的衣服,未必有那么计较。

但二nv给李威织的是一件很鲜yn的锦衣,真正的锦衣。不是鲜yn的锦衣不能穿,贺兰敏之平时就喜欢穿颜sè亮yn的衣服,不过原来的太子节朴,李威也无所谓,衣服就素淡了一点。

一团āā绿绿,还是大红大绿的那种颜sè,又有若干朵牡丹ā,亮绿的叶,几十只彩雀,比后世的粉瓷sè彩还要鲜yn,仿佛衣服上开了一个ā园。

“这个……”

“殿下,你穿这件衣服很j神,”碧儿已经雀跃道。

………………………………

旱情bi得大雩祭一拖再拖,让李威恶意地想,是不是要拖到明年。大约很有可能的,取消大雩祭,李治终是觉得没有脸面。

不过李治与武则天二人协力,白马寺的法会,还是i菜一碟儿。

先是到白马寺上香,当然也不可能下明旨,你们要替朕办一场法会,变着法子从商人哪里替朕要些钱来。但与白马寺的住持方丈ji谈了一会儿,有些话不用点明的,大和尚也要吃五谷。心意就通了,再赐两道经书。是李治亲自书写的《金刚般若bo罗蜜经》,是武则天亲自书写的《妙法莲ā经观世音菩萨普品》。

金刚经主要就是讲如来佛与大弟子须菩提,也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师父的对话。普品讲的是观音菩萨普示现。选择了这两本经本,也有浓浓的象征意味。不过也没有大臣去顶真,你们两位圣上厚颜无耻了。

经书赐了,也ji谈完了,于是顺水推舟一道旨意就下达了,各位施主善行,于是召长安替灾民募捐各位善人若干,进入东都,将在皇宫设宴相待。用了善主这个词,刻意地将这些商人名头抹去。又将日期定在白马寺法会后三日,又给人想像了。既然长安商贾捐款会得到皇上与各位大臣召见,那么洛阳的商人,也会得以召见……

弯来绕去了,也就明堂了。

不但如此,还将禅宗五祖弘忍召到白马寺讲经,不过弘忍不在少林寺,却在蕲州东山法寺,又因为时间,赶得急。李威头脑里回想了一下从蕲州到洛阳的距离,以及白马寺法会的日期。不替弘忍感到可怜,老和尚也许道行是好的,可毕竟七十高龄了,如此赶到洛阳,会不会大病一场……

他在担心这个,可是李治与武则天对能不能将弘忍召过来,还在揣摩。旨意是武则天亲自书写的,用了无比委婉的语气,就差一点恳请了。老和尚很傲气的,以前李治就召过,召了两次,都被老和尚婉拒。李治慕其德,老和尚不来,于是送衣服、y物以及其他赏赐,到东山对其供养。

老和尚道行j深,又很有名气,有傲的本钱。至于其他大和尚,李治没有那么客气,直接下旨,将洛阳方圆千里之内所有著名的高僧,用圣旨传来,协助白马寺举行会。

又下旨,说法会那天高僧演讲经义,将会率群臣一道前往白马寺观摩。

这样一来,轰动的程度远远地就超过了长安那场几乎是自发组织的法会。

听到各种消息,李威叹了一口气,皇帝老子,皇后母亲,出手,倒底是不凡嘀……

………………………………

裴雨荷正在抄写《礼记》,纸价便宜起来,众人用起纸便狠了一些。不然象裴家,也不是纸张听用的,当然,有贱纸,可写字并不美儿。

只是天热,尽管呆在葡萄架下,服s的i丫环在替她扇着扇子。

丫环拿来巾替她拭了一下汗道:“天是尚午,i娘子,息一刻吧。”

“你去息息,我无妨,”裴雨荷婉声说道。

“i娘子,你是温顺善良子,与太子殿下正好是一对儿。”

“香儿,不得胡说,那是外面的传言,别当真。”

“i娘子,不是啊,你想一想,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

“为什么这样说?”

“再过十来天就立秋了,如果此事是假的。为什么朝廷不下旨让杨家进入东都,或者陛下与皇后返回?”

裴雨荷心神一dg,虽然早就知道此事十有是真的了,可香儿这么,心中还是很ji动。不过她格与李威倒是差不多,只是李威格温吞,她格却是很安静。心神只是jid下,立即象投入大海中的石头,变得秋水无bo。道:“那又如何?天下v子很多的,未必天家会看重我。外面的人传扬,无奈之,自家人,却是不能l的。”

“是,”香儿吐了吐舌头。但看着自家i娘子,心中却在想到,看到没有,才十三岁,就有了这份从容贵气,这才是太子妃的好人选嘛。那个杨家i娘子,长得是漂亮,可却是疯颠的格,哪里能比上自家i娘子的富贵气儿。疯颠不是,只是子活泼好动了些,自家人嘛,胳膊肘儿总是往里拐的。

忽然房进来禀报:“i娘子,杨尉卿家的i娘子要见你。”

“杨敏?”裴雨荷格虽是好,毕竟i了些,听到后,失声地将名字都带了出来。

“是。”

“你让她进来吧,不,我亲自去迎,”走在路上,犯起了愁,苦主亲自找上了……

见面行礼,裴雨荷心中忐忑不安,不过礼仪却没有失去半分。只是杨敏心神恍惚,守了礼好,失了礼好,都不会觉。迎入闺房,让香儿沏上茶,道:“敏儿姐姐,请坐。”

说完了,表情更不自然,知道杨敏会煎熬,可没有想到,数月不见,人瘦削如此。

喝了一口茶,心神定了定,才问道:“雨荷妹妹,外面的传言是否是真的?”

“那是传言,敏姐姐,不必放在心上,”裴雨荷昧心,不然怎么办?

“可我觉得是真的……”杨敏说着,眼睛就看到书桌上那本《nv则》,恼sè便腾了起来,道:“那天去终南山,说起来,还是你们相约,否则我未必会去,有可能还会陪太子去看郊外的田。为什么结果如此?”

这倒未必,即使徐俪她们不相约,贺兰敏之也会使她前去终南山的,一个无心,一个有心,就是贺兰敏之要对付安静的裴雨荷,恐怕十之会成功。不过知道此事的人,正在赶向岭南,而且有许多人,同时在动身追赶,要去催他们命了

裴雨荷无言以对,只好答道:“敏姐姐,具体的我也不知。只是前些时候,皇后召我进了宫,与我谈了一会儿话,又绣了一个方帕,又让我写了字。其他的并没有说,却不知道东都传扬开来。”

自家i娘子一味的软软语气,香儿看不惯了,说道:“杨家i娘子,不是奴婢多嘴。此事你责问我家i娘子作什么?那是皇上与皇后诏命,不要说我家i娘子没有干系,就是有,我家i娘子敢拒绝吗?”

这倒是事实,如果皇上与皇后心思休掉这亲事,重亲事,作为臣子,如何拒绝。除非崔卢李郑王这几个顶级阀,就是裴家还弱了些。更不要说自家……

杨敏声音也弱了,道:“我只是不甘,那天的事,我受了惊吓,却无半点干系的。为什么两位圣上要这样做?”

裴雨荷不置与否,这件事只是起因,主要是以前你如何对太子的?不过没有这件事,或者就没有了这次变故,又是自己这一行约杨敏前去终南山的。所以心里很歉疚,说道:“敏姐姐,我也没有办法。再说圣旨还没有下呢。你去找太子殿下吧,太子英明,身边还有几个很有本事的幕僚,特别是那个狄仁杰办案子很有本事,一天能审理一两百起案件。或者他们有方法……”

香儿拽了一下裴雨荷的衣袖,那意思分明是说,i娘子,你傻了不成?

裴雨荷的温软,越发让杨敏无从发作。她茫然地站起来告辞,就是太子很聪明,幕僚很能干,此事都传扬如此了,他们岂能扭转乾坤?

第一百十五章誓做崔武不欢而散

第一百十五章誓做崔武不欢而散

东宫里也有燕子的,在树木间飞来飞去。

碧儿看着这些燕子,低声说道:“殿下,奴婢有些想大黑小黑了。”

金内shì立即巴结道:“江小娘子,是啊,西京的燕子跟殿下久了,都通灵了,东都的燕子却是笨拙。”

“未必,明年燕子归来时,你们也象西京东宫里的那些人,那样照料,这些燕子同样通灵,不过现在不行了,无论你们怎么照料,有了小燕子,燕子警惕xìng却高了起来,与人不会那么亲近。”

太子这一话说得甚是无趣,狄仁杰几人却笑了起来。

碧儿嘟起了小嘴,虽然是太子说的,心中还是有一点小小的不满。

狄仁杰道:“禽兽如此,况且人乎?可有的人却是连禽兽都不如的。就看明大夫是何等样人?”

使皇上病情缓解,又会一手法术,又懂经义,于是一跃龙门,一下子破格提拨为正五品的正谏大夫。明崇俨终于发达了

对明崇俨很慎重的,特地放在狄仁杰与魏元忠值假时,让李威约他来进东宫,就是好让狄仁杰他们以旁观者的角度,见识一下这个高人,以便想出一个完美的对策。当然,高人识相,也就省事了。至于装神弄鬼,有什么法子,这个时代装神弄鬼的人也不是明崇俨一个人,天下寺观不知凡几。

坐在凉亭中,一会儿明崇俨被请了过来。

高人嘛,总是与众不同,大袖飘飘,面如冠玉,神态自若,气度都似比贺兰敏之胜了三分。

可打一看到明崇俨起,李威心中就不大舒服。其实狄仁杰、魏元忠、姚元崇这几人,英不英俊不提,单论气度,同样个个不同凡响,否则李治与他们会面后,心中也不会又是欣赏又是犯嘀咕。对狄仁杰等人的气度,李威不但没有吃味,反而同样的欣赏。也许一个是敌意一个是友意,所以自己心态如此,李威自嘲地想。

要行大礼,李威连忙虚扶,道:“明大夫,不必如此客气。说起来孤还要感谢你,这几年你对孤四王弟教导有加,又不惜千里,赶到东都,让父皇病情缓解。孤知道后,十分欣慰,于是在东宫设下小宴,以叙孤的感jī之情。”

“殿下,不敢,这是臣的本份。”

“即使是本份,也要有能力做到。况且明大夫的法术,让孤十分惊奇完了,让明崇俨坐下来,对金内shì吩咐道:“备酒。”

没有设在寝宫,只是设在这个临近溪渠边的小凉亭里,也是一种分寸。寝宫不是不能让臣子进去,可进去的人都是太子的亲信,明崇俨现在不是。如果那样的话,反而伪作了。

不过风景儿倒好,一大片柳树,又有一个荷池,碧绿连天,并且开始有一些荷huā妖娆地绽放起来。

酒菜上来,太监又拿来一个小双耳孔壶,一些小竹箭,也就是行投壶令。

其实唐朝行酒令的名目很多,比如历日令、罨头令、瞻相令、巢云令、手势令、旗幡令、拆字令、不语令、急口令、四字令、言小字令、千字文令、诗令、经史令、招手令、骰子令、鞍马令、抛打令、huā枝令。

别要小瞧了这些酒令,如果没有真才实料,乖乖喝酒吧。象李威顶着天下诗坛才子的名声,如果行某些酒令,马上就会出洋相。或者行骰子令等粗鄙的酒令,还会出洋相。

不过行酒令都是三五亲友好朋之举,李威超然的位置,即便是赴宴,往哪里一坐,他不发话行酒令,那个敢提?再说了,行得不好,失了礼仪,还会遭到言官进谏。因此,也相安无事。

款待明崇俨亦是如此,行诗文令,固然风雅,但变相是决出才华高低了。胜了以才凌臣,输了,脸上不大有光。于是用了投壶令,倒是取了古雅之意。再说输,太子也不是战士,无关紧要。

高下立决,狄仁杰办案子让人神奇不已,高山仰止,投壶却是很差。魏元忠是文臣,然而却喜欢武艺,不但武艺好,对兵法也很善长。奇人江融撰写的《九州设险图》,魏元忠就深得其术。因此投壶尚可。西门翀来自民间,可是为了有作为,却将心思全部放在书本上,投壶投得惨不忍睹。姚元崇很好,自小喜欢游猎,箭射得很好,当然射箭是射箭,投壶是投壶,不过总有一些共通之处。最好的却是明崇俨。

李威本人,却是最惨的一个,比西门翀还要惨。

碧儿急了,在边上看着,忍不住说道:“殿下,换酒令,拆字令、四字令、千字文令、诗令、经史令。”

看不下去了,那个讨厌的明崇俨不但每次几乎能投中,且能玩出许多huā样,特别是不但投进去,小竹箭射进后反弹出来,还能眼疾手快地将它接住,然后再投,有一次一投一接,长达六十多次。但太子呢,十回投有**回投在壶外,接是别想,更不要说是什么huā样。

李威同样很汗颜,电视上看起来很简单的,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至于史书上的记载,说隋朝时有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