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真相水落石出以后,至于以后朝局如何走向,一概与我无关。”
“行”两人高兴地离开。
这个小动作,真没有人注意。
但是武则天又施出了第二手;得在儿子没有回京之前,将大局定下来。回来后;有了约定;自己不好再伸手。
将薛元超喊到内宫。
李治大约药是吃多了;身体又不大好,这几天没有再敢吃明崇俨给的小丸子。可是病怏怏的;政事顾不上,因此;武则天喊宰辅进入内宫议事;变得频繁起来。
这倒不是为了争权的;确实在处理国家大事。
薛元超走进内宫;施过礼后;谈了一会儿政务;也没有想到其他;还有上官婉儿在旁边伺服着武则天呢;一一作了回答。
武则天忽然问道:“薛卿,本宫给你那个盒首呢?”
薛元超脸色一变。
“想来你不会将它扔掉了吧?好象上次宫宴时;你的妻子戴的首饰;若是没有错;是不是我那个不孝子送给她的?他送的东西居然还在保存;可本宫送掉的礼物;不知道你有没有保存?”
“在“”薛元超真扔掉了。
“真在蝴”
“在……”
“本宫失望了;你一个宰相;居然谎话连篇。李首成;拿过来。”
“喏”李首成应命下去;拿出上次的礼盒;不仅盒首;盒中与盒尾皆在。
“本宫送给你礼物;你可以不收;可以收盒头;中盒;末盒,并没有强迫你;可你收下了盒首……很好啊;很好。”
薛元超本来胆小怕事,看到这个是自己亲手扔掉的盒首;居然又出现在内宫;吓得魂飞天外。
“还有;你说的一些话;本宫得知,觉得很有趣;记录了下来;要不要看一看?”
“来“不用。”
“那么为什么收下本宫的盒头;又将它扔掉?”武则天暴喝一声;刻意将头咬得极重;怕上官婉儿不明白。实际上这三段盒子一拿上来;土官婉儿就会意了。
看着薛元超,眼中闪着鄙视的神色。
三国时吕布被时人称为人中吕布;马中龙兔;因为反复无常,却为时人所不齿。当然;现在还没有三姓家奴的说法;罗贯中还没有出世呢。但意思差不多;唐朝人也谈古代名将的事迹;一提及吕布;皆头摇;甚是看不起。
这个薛元超先投雍王;然后收下盒头;不收下没有问题;收下了;意味着正式拜入皇后裙下,然后又向皇土献媚。这岂不是第二个吕布?况且还是河东薛家弟子;出身于名门世家;更不能做出这种事。
但此时薛元超顾不上婉儿有什么感受。
他性格经过贬放以后;缺少勇气血性;懦弱胆小;脑袋瓜子并不笨。至少比高智周与张大安智商要高。立即醒悟;自己向皇上表示忠心;皇后一直不怪。原来留在此时发作。
皇土没有可用的重臣了;只好重用自己。这一番人事调动,几位宰相当中,郭正一、郭待举皆受过自只恩惠,隐然成为第二相,这才是皇后收拾自己的时候。
傻不成;不养肥了怎么好杀呢!
收拾了自己;连带着;郭待举与郭正一;都能受到皇后的节制。当然;自己还能强硬,可是连自己扔出的盒头都让皇后捡了回来;可想而知,皇后抓了多少自己的把柄。
想一想雍王输得有多惨;自己只是一个大臣;又不象郝处俊那样方正;又不象刘仁轨那样立过大功;倒自己简直太容易了。
而且刻意让上官婉儿看;她是东宫良媛;当然;不怕她说,说了也没有人相信;皇后在笼络宰相;能让你旁观。你有没有在做梦啊?但有一人相信;太子;那就足够了。
这一步步的算计;让他委实心寒;于是窝囊地说道:“天后,盒首虽不在;可它在臣的心中。”
“那要不要本宫将它挖出来?”
“这个不能挖够”
“错了;当有一天本宫再次感到怀疑它不在你心中时;本宫必然将它掏出来;检查一下。”
这个能检查吗?
“是。”
“退吧。”
手机看ω~。o薛元超在武则天威压下;终于再次将心中的天平,往武则天这边倾斜。而且当着土官婉儿的面,这番羞辱;也将他做人的最后一丝自尊心全部撕扯下去。
“是”答了一声;在上官婉儿讥讽的眼神下;面如土色地退出去。
武则天回过头;看着上官婉儿;问道:“是不是很不耻?”
“是。”
武则天笑了笑;道:“多数人是这样的;不仅是大臣;还有胡人;蕃子。因此殿下在青海大开杀戒;这一点颇象本宫。”
很是得意;她做人的宗旨;一教二驯三杀;先教导;教导不听;再驯服,驯服不了;不为己用;索性杀之。似乎从长子在青海行事上;看到自己风格。也验证它是正确的;不仅在朝堂;在边境也同样管用。
上官婉儿不敢辨解。
那是对敌人;这些大臣不管怎么说,是唐朝人;是自己人。性质两样的。
武则天又说道:“这些人是奴才;奴才有奴才的用法,人才有人才的用法。自己行得正;纵然是本宫;又能奈何。看一看秋仁杰;本宫能不能用此种方法使唤于他?”
“支”
对儿子手中两员大将,武则天心中很是记挂;就想不出能用什么方法;收为己用。
“还有;你今天早点回东宫去;正好徐俪与秋慈产生一女一男;你回去看一看。”
东宫先后有喜;徐俪生下一个女儿;秋慈生下一个男孩子;可这二人;武则天皆不喜。狄慈有一段不光彩的过去;徐俪的性格;更让武则天不开心。
相比于她们;在武则天心中;还没有江碧儿来得看重。虽然身份低;性格单纯;对自己儿子也忠心,又是良家子。因此;先后生产;武则天一次也没有看望。
这才是武则天内心最真垩实的写照;对李威不恶;至少现在没有起多大害心。但对权利;她也要抓,抓在手中;她才放心。这与她的成长环境有关;有一种很深的危机感。
“谢过天后”上官婉儿高兴地答道。关了这么多天;终于知道深宫有多寂寞了;难得地让自己回去。
回到了东宫;众女一阵惊喜。这次土官婉儿立了大功的;没有她;太子殿下就不会这么快能回来。过来问寒问暖;裴雨荷说道:“婉儿;这一次我代殿下谢过你。”
说着欠腰行礼。
“太子妃;臣妾不敢;上官婉儿连忙闪开;然后东瞅西瞅;看到两个宫女正带着徐秋二女生下了孩子,小李潞正站在边上好奇地看着弟弟妹妹。
婉儿一下了蹦过去;说道:“让我也看看。”
徐俪与狄慧只是笑。
刚刚产后;有些虚弱。不过算是平安地生下了孩子。
看完了,问道:“殿下到了什么地方?”
“不知道;大约就快到东都了。”秋惹答道。
“要早点回来啊。”
“怎么了?”
想说;可居然说不出来;皇后收服一个宰相;为什么让自己看。一个宰相都能收服下来;自己关了这么久;会不会同样被收服?只好等太子回来;向太子说了。
武则天收服了薛元超;在李威没有回来之前;又授意裴炎做了另一件事;这件事本身没有争议;可走过程却是很争议。是抢夺刘仁轨这个首相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五章到春时欲睡(三)
这一次李治很巧妙地用了人;让裴薛崔三人谨见;因此诏书得以通过。若是喊了刘仁轨与李义谈;此诏就不会通过了。
何谓平章事;李治作了解释;为了破格提拨贤能;时资历浅与四品以下者;迁为参知政事的名号。破格提拨贤能;刘仁轨与李义谈不会反对的。但破格拨宰相刘仁轨与李义谈那就反对了。不是他们熬了很久;才做了宰相;别人也一定要熬一熬。何是宰辅;那是决策国家事务的;没有多年的打熬;就没有相关的经验。没有多年的察看;就不能断定他有没有才干。有了这个平章事;好了;以后说不定是猫是狗;也能做宰相。
这可是宰相;处理国家的所有事航但是二人力微;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发生。
几位宰相落坐;裴炎说道:“各位相公;这里有几份关于西北边陲的军报;西突厥人一直不得安宁。正好裴行俭回京;因此;我想起奏;请两位圣上;让裴行俭担任安西大总管;将西北彻底平定;各位意下如何?”
这项提议本身没有错的。
唐朝发展到现在;在李治手上就出现了许多弊端。第一个就是对人才的任用;李治能为了平衡朝堂;来了一个平章事;可是一直没有真正任用人才。所用的人才;要么是名门世家子弟;要么是官宦人家子弟;真正从普通老百姓提拨出来的人才在朝堂上十不足一。包括狄仁杰;与魏元忠;同样是官宦子弟。
这些都是唐朝的权贵阶层;不能说这些权贵子弟不好。多出纨绔子;或者仗着父亲的力量;喊我爸是李刚之流的败家子。但他们家世好;受父母亲薰陶有一些优秀的弟子能自幼就开始接受学习,并且不愁经济。因此;同样也多出精英人士。按照比例分摊;出精英人士的概念;会是平民的多少倍。甚至因为家世好不会贪污受贿。
咱不缺这个钱;何必贪?
当然;不是一概而论的有的家中钱再多;还会继续贪污。
但无论他们出精英人士概率是多少可是代表着总是他们这一阶层;也会替他们这一阶层说话。比如各个大户的并吞;朝堂坐而默视;正是因为官员的默契。可作为封建帝王本身;却不希望这种贫富两极严重分化。不然何必来一个均田制。就连论氏父子;同样也学着唐朝来了一个均田制。这就是化解贫富巨大差距;造成的社会矛盾。
底层没有人为官;自然没有人替底层说话。
而且作为一个国家;本身应当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样才能搜罗更多的人才;为国家效力。同时使用一些贫民人才士子为官;也是多少化解社会矛盾。看到没有;只要你们有出息,朝廷依然让你们担任官职。大家不要抱怨了;好好努力。
所以魏元同曾上书论选举;对门荫入仕的亲贵子弟“课试既浅;艺能亦薄;而门阀有素;资望自高”对“刀笔以量才;按薄书而察行”对以文学进身的庶民出身的官吏不得升迁;表示了强烈的不满。魏元忠也曾上书;说“当今朝廷用人;类取将门子弟;亦有死士之家而蒙抽摧者”选不到真正有用的将领。
又说“有志之士;在富贵之与贫贱;皆思立于功名;冀传芳于竹帛”。可是李治皆不听。
最明显一个例子;薛仁贵立下多少战功;正是因为农民出身;居然让一个郭待封不服;有什么资格不服;正是因为薛仁贵老子是一个普通人;郭待封老子是李刚。
另外就是府兵制。
不是李威带着穿越的知识看到的;刘仁轨在李威穿之前;就在高丽说过;认为府兵制和临时募兵制都不能适应国家的军事需要;如果突然发生战争;唐朝将是没有兵备的国家;一蹴而倒。看一看;大规模出征一次;动作慢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将兵员召齐;动作快;也需要几个月时间。
实际上府兵制开始在崩溃。它建立的机制;就是有足够的永业田;又免税;让府兵本身一家不愁温饱;所以自备武器物资;甚至自备粮草牲畜;到了战场上也会勇跃作战。
然而现在田地不够;甚至某些官员照样征税;有的官员将士前面一死;后面将分封的永业田收回。在这个情况下;将士会不会再不顾忌自己生命去作战?况且都征了税;就是没有征税;还不知道家中能有三亩地;或者十亩地;少了自己这个劳力;家人会有什么情况。况且还要自备武器物资粮草。所以许多府兵纷纷逃亡。
咱为了家人;宁肯做逃户,也不去当兵。
因此;大规模作战;只好临时募兵。实际土迫于无奈;朝廷也渐渐主动提供物资武器粮草;减轻府兵的负担。
但刘仁轨看到了这条弊端;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李威在青海屯田;似乎是一条道路。但也不能让士兵一驻扎就是十年八年不回去;所以让一部分将士家属迁移到青海;然后让一些光棍娶羌女胡女为妻;安家立业。这解决了两万多将士的永久屯边的难题。家就在青海了;可以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又有充足的永业田,将士不怨。然后今年秋后;粮食丰收;再迁一些家属过去;再召一些贫困人家;但子弟强壮的百姓到青海为兵。以熟带生;反正吐谷浑与羌人打废了;有一个活靶子。这样一步步将不愿意留在青海很长时间的将士替换下来。但还是没有解决;现在战场只是放在河谨九曲与积石山一带,最远的地方不过几百里路;多是骑兵不耽搁行程。一旦青海拿下来;最远的到了海乌海伏罗川;如何驻守?
边将又怎么办?时间长了边将有野心;手中有兵有粮;会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事?
这是青海;西域与漠北又怎么办?驻兵少了不管用;有可能一败连同家属都遭到胡人的杀害。驻兵多了那个愿意到西域与漠北垦田?再说漠北又能种什么?
不但府兵;因为这种看~书}就制度;朝廷也渐渐缺少将才。
西域大战;薛仁贵等人暂时驻守在青海;是不敢离开了。刘仁轨年已高又不好前去;也不能让太子再行出征;也只有裴行俨一人适合。
但建议没有错可说话的方式是错误的。
朝中肯定不止一名宰相的;真相使相大多数在五六人;六七人之间。可总有一个为首的;原来是阎立本、张文灌、戴至德、郝处俊轮流为首相;几人先后去世;或者年老;转到郝处俊为首相。现在又轮到了刘仁轨。
然后在政事堂发言;第一个发言的皆是首相。就象早朝一样;皇上会让太监宣奏一下;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然后大臣们举着牙笏;开始进奏事务。没有那一个还没有等皇帝没有开腔;就开始说道:“臣有本要奏。”
武则天这一手很是漂亮。
李治让刘仁轨做首相;可是刘仁轨目为青海之事;多少背上一些污点。功劳大;可因为这个污点,有的大臣也是不耻的。但是裴炎呢,家世、政绩、作风、学问;无一瑕疵。
而且此人做得很高明;暗中投奔了自己;明面上却没有流露出来,只有少数人知道;裴炎相帮皇后的;可具体地说;又说不出来。武则天对他也容忍;放纵他做出这种假清高。
因此连李治都认为裴炎;有可能倒向武则天;但倒得不厉害;能顾全大局。甚至裴炎正是李治一手拉上来的;心中对裴炎还抱着希望。李治这个想法;更不要说其他大臣。
郝处俊一退;裴炎的名声已经凌驾于刘仁轨之上。
裴炎说完了;看着众人。首先眼睛盯着薛元超;薛元超会意;心中苦涩;刚刚象皇后做过表态;只好无奈说道:“裴相公言之有理。”
不是说裴炎话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