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保安团-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卫国摇头说:“应该没有。这个美国人可能是替罗斯福搜集情报的。毕竟战争如何发展。都将关系到美国的利益。他们派人来看一看,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周参谋长嗯了一声,又突发奇想。说:“总司令,那我们能不能借此机会跟美国人搭上线?如果美国人能够提供援助,那我们就不用为物资的事情发愁了,哈哈!”

程政委也有些意动,兴奋地说:“对啊,参谋长说得有道理!就算美国人不愿意无偿援助,只要能同我们做买卖也好啊!”

由于排华法案的原因,当时中国跟美国的关系一般,远不如跟英、法、德甚至日本亲近。不过美国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非常希望能够得到美国的援助,认为只要美国佬一出手,小鬼子立马就得认怂。这一认识甚至影响了延安对时局的判断。

郑卫国哈哈一笑,说:“好啊,到时候就看二位钓大鱼的手段了。”其实他感觉希望不大,只是不想扫大家的兴。因为此时美国人正奉行“光荣的孤立主义”政策,就连英国表哥的死活都不放在心上,何况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中国人呢?

开了一阵玩笑之后,程政委要去检查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周参谋长则要去参谋部审查根据地的防御发展计划,就各自散去。

现在军、政、后、装四大块工作都有专人负责,郑卫国难得清闲了起来,就躺在竹椅上小眯了一会儿。不是他懒,而是大夏天的,坐着不动都是一身大汗,还是躺着舒服。

“司令员!”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郑卫国睁眼一看,见是张芷兰,手里还端着一个搪瓷缸子。她现在在军部担任文员,负责普通文案工作。有时候也过来照顾一下郑卫国的个人生活,不过郑卫国也没什么让她照顾的。吃饭是大锅饭,洗衣服有后勤统一处理,暖床,呃,组织上不允许。郑卫国也不希望让组织和部下们觉得自己在搞特殊化。

“天热,我,我给您熬了一碗酸梅汤。”张芷兰双手把搪瓷缸子递了过来,脸蛋红扑扑,可能是因为走得急,额头上还挂着几滴汗珠。

郑卫国忙伸手去接,结果不小心抓到了芷兰的手背上,触手处一阵滑腻。芷兰吓得惊叫一声,慌忙缩手,差点把缸子摔到地上。还好郑胡子眼急手快,一把接住,只洒了少许出来。

“对不起啊,都怪我!”芷兰拍了拍胸口,怯生生地说,神情显得有些沮丧。

郑卫国笑道:“呵呵,是我没接好。你帮我这么多忙,我还没谢过你呢!”

芷兰嗯了一声,扑闪扑闪眼睛,没有说话。

郑卫国只好闷着头喝汤,先尝了一口。说实话味道很一般,估计芷兰以前在家也很少做饭。那个年代大户人家养闺女是有讲究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呃,现在好像也差不多。

“司令员,好不好喝?”张芷兰有些紧张又有些期盼地问了一句。

郑卫国呵呵一笑,说:“嗯,味道很不错!你以前在家的时候经常做?”

芷兰羞答答地低下头,摇头说:“不是啊,这是我第一次煮汤。”

郑卫国表扬道:“嗯,那说明你在厨艺上很有天赋!”

芷兰听了很是欢喜,天真地说:“那,要不。以后我天天煮给你喝?”

郑卫国吓了一跳。忙道:“别!”见芷兰看着自己,又忙解释道:“呃,我的意思是说战士们都没喝上,我这个总司令怎么能独自享受呢!”

芷兰娇叹一声。埋怨道:“司令员。你什么都好。就是不知道替自己着想。”话音刚落,她突然意识这些话有些唐突,脸一红。慌忙扭到一边。

恰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像是来了不少人。叽叽喳喳地似乎还有女兵。张芷兰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忙低声催促道:“司令员,您快喝,我要回去了。”

郑卫国看了看,发现缸子里面还有一大半,苦着脸说:“啊,这么多,我一口气怎么喝得完?”

张芷兰见郑卫国狼狈的样子,忍不住噗嗤一笑。这时院门口传来警卫员的说话声,很显然,有人马上要进来了。芷兰似乎不希望被人看到,忙道:“司令员,要不,我明天再来拿瓷缸?”说着匆匆向院门口走去。

郑卫国在后面喊道:“哎,你先等一下,我让柱子腾个大碗出来就行了。”

张芷兰摆摆手,已经出去了。

刚到院门口,一大队士兵抬着箱子走了进来。领头的却是两名女兵,其中一位还是老熟人,战地服务队队长陈婉春。另一位是她的警卫员小桃。

“咦,芷兰,你也在啊!”陈婉春有些惊喜地打了一声招呼。

芷兰想要躲开已经来不及了,脸微微一红,叫了一声“婉春姐”就匆匆跑开了。

“哼,狐狸精,臭不要脸!”小桃看着她的背影,气呼呼地骂道。

婉春柳眉一竖,生气地说:“小桃,芷兰又没得罪过你,你凭什么骂人家?回去后自己找李副队长领军规。”

“啊!”小桃忙可怜巴巴地说:“婉春姐,你就饶过我这一回吧!”说着还抓住陈婉春的胳膊使劲摇晃。

婉春心一软,叮嘱道:“哼,如果下次再犯,关你两天!”

小桃高兴地跳起来,眉开眼笑地说:“我就知道婉春姐心痛我!”又把陈婉春拉到一旁,嘀咕道:“婉春姐我跟你讲,刚才那个张芷兰天天往总司令这里跑,分明就是想勾引总司令。你可得提防着点儿!”

婉春一愣,说:“芷兰在军部工作,到总司令这里来不是很正常吗?再说,就算她喜欢总司令又干我什么事啊?”

小桃挤眉弄眼,轻笑道:“婉春姐,嘿嘿,你就别瞒我了,你喜欢总司令。”

婉春俏脸一红,嗔骂道:“胡说八道!”

小桃不服气地说:“我才没胡说哩!上次你晚上说梦话……”

婉春哼了一声,怒道:“两天禁闭!”

“啊,婉春姐!”小桃发了一个长拖音,惹得男兵们纷纷向这边张望。

“三天!”婉春这回没再心软,让小桃惯用的伎俩失灵了。

小桃吸了吸鼻子,很不高兴地说:“哼,两天就两天,有什么了不起!”又冲男兵们骂道:“看什么看?再看把你们眼珠子挖出来。”说完气呼呼地跟在陈婉春后面走了进来。

“总司令!”陈婉春给郑卫国敬了一礼,想起小桃刚才说的,脸一下子变得跟火烧似的,狠狠地剜了小桃一眼,吓得她直吐舌头。

郑卫国正在院子里数箱子,奇道:“婉春,你抬这么多箱子来干嘛?”

小桃忍不住插嘴道:“报告总司令,这些都是我们女兵队缴获的。队长说了,得让您看看!”

婉春见她胡乱插嘴,气恼地瞪了她一眼。

郑卫国倒没在意,笑道:“哦?缴获这么多啊,都是些什么东西啊?柱子,快打开看看!”

柱子忙带来几名士兵过来,刚打开第一口箱子,就让大伙儿倒吸一口凉气。原来,这些箱子里面不是黄金就是白银,被太阳一照,光彩夺目,直叫人睁不开眼。

一名战士忍不住惊呼道:“我的老天爷,这得值多少钱啊,怪不得抬的时候那么沉!”

小桃躲在婉春后面得意地哼了一声,小脸扬得老高,好像在说:怎么样,我们女兵队厉害吧?

这时候程政委恰好从外面进来,见院内摆了这么多箱子,惊呼道:“我的天呀!这是哪儿来的?”

郑卫国笑道:“惊讶吧?老程。这是婉春她们缴获的!婉春,你向程副司令汇报一下,不然他这个财迷今天晚上肯定是睡不着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大买卖

程政委哈哈一笑,摆手道:“司令员休要笑话我。我老程穷光蛋一个,是没见过这么多钱,难不成司令员你就见过?”

郑卫国嘿嘿一笑,没有回答。事实上他还真见过,而且是真正的大场面,远非院子里这几十口箱子可比。那是穿越的头一年,国家金库转移。郑卫国当时负责转场安全,并以副总指挥的身份全程参与了整个过程。那个阵势,相信见过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当然,国家金库储量大不稀奇,女兵队能缴获这么多才让人感到震惊。毕竟冀中地方财政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就算是八路军总部或者北方局也不是想拿就拿得出来的。

小桃见他们说笑,忍不住探出头来,娇声道:“总司令,程副司令,这些金银都是我们女兵队从汉奸家里查抄出来的。”

郑卫国一愣,奇道:“哪个汉奸家里有这么多钱?”

陈婉春抿嘴笑道:“不只一家,这段时间我们一共查抄了四十多家吧,其中比较富裕的有七八家。这些箱子里面都是金条跟大洋,其它的像古玩瓷器、贵重财物都没有带过来。”

进入冀中之后,陈婉春闲不住,要求“以打代练”。恰好段双虎的三分区缺人,郑卫国就把女兵队派过去帮忙。

三分区在什么位置?前文曾介绍过,在永定河与清水河之间。再说得直观一点,就是北平、天津、保定三点之间的三角形区域。这一范围内的地主跟别的地方有所不同。称为商业型地主。

跟传统型地主只是放贷吃利,佃田收租不同,商业型地主主要是通过商业贸易来牟利,有些地主家的买卖还做得很大。传统型地主收上来的粮食再多,也只能烂在地窖里。商业型地主却可以换成现钱,然后又用这笔钱置宅购产,像滚雪球一样积累大量的财富。

河北游击军第七路孟阁臣所部曾在易县市头村查抄了一户叫范落印的大地主,光搜出的金条和银元就装了几十条麻袋,用十八头键骡才运完。

范家就是典型的商业地主,不仅在乡下广置田产。在北平、天津也有大量的钱庄货栈。仅天津的买卖铺子就被人称做“范家一条街”。要是搁现在,怎么着也是全国百强民营企业家了。

陈婉春率女兵队赶到三分区的时候,正值华北日军全面收缩,大部分县城都交由伪军和汉奸管理。所以当时三分区的主要作战对象是伪军以及汉奸地主家的家丁。

伪军一般比较好对付。这些人战斗意志薄弱(有胆量就不会当伪军了)。见势不妙就作鸟兽散。真正难对付的是那些大汉奸眷养的家丁,这些人里面有的世代在地主家里为奴为仆,对东家非常忠诚;还有的则是职业打手。常年舞刀弄枪,有很强的战斗力。

此外,那些大汉奸虽然臭名昭著,但往往对本村本族的人非常照顾。整个村子的人也很团结,排外意识非常强烈。派小部队去根本打不赢,派大部队又容易造成大量百姓死亡。

民国时期,北方地区的宗族势力很强。七里八村的,大多是亲族故旧,关系盘根错节,非常复杂。这些百姓都是抗日团结的对象,打死一个得罪一家,就会削弱抗日的力量。所以不仅要清除汉奸,还要尽量少杀人,否则加剧仇恨,不利于根据地的发展。

段双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感到左右为难。恰在此时,女兵队赶到了。陈婉春听说这个情况之后,就主动请缨出战。当时男兵们曾遍瞧不起女兵,认为她们体力弱,战斗力不行。几番请命之后,段双虎才勉强答应让陈婉春试一下。

让三分区各部瞠目结舌的是,女兵队第一战就大获全胜,干净利落地除掉了当地最大的一个汉奸。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接二连三“定点清除”几十户汉奸地主。吓得当地的汉奸、伪军头目连夜逃往北平、天津、保定等地,剩下舍不得逃的也纷纷向三分区请降。女兵队的名声也是这个时候传开的,就连大后方的老百姓都知道冀中有一队女兵,专杀鬼子和汉奸。

程政委奇道:“三分区的主力部队都没做到的事情,你们女兵队是怎么做到的?”

陈婉春想了一下,解释说:“那些汉奸躲在村子里面,就像苍蝇飞到了饭碗里,用棒槌砸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更精准快速的打击手段。”

女兵队在三分区就是采取的“扑蝇战术”,首先派人进入目标盘踞的村庄侦察,确定目标位置,画出敌人的布防图,找到防御漏洞,然后据此制订行动方案。最后挑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执行“斩首”行动。

相对于男兵而言,女兵确实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优势。比如在侦察环节,一个男侦察兵往往刚进村子就被村民们识破。女兵则不同,就算村民们看着面生,一般也不会产生警惕。

加上女人天生是演员,乞丐、红娘、接生婆、戏班子,扮啥像啥,进出村庄如入无人之境,有时候甚至能直接进入汉奸家里“踩点”。

再比如说进攻环节,男兵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导致行动暴露。女兵则不同,一般警戒的士兵听到有女人声音,大多会好奇地过来查看一下,而不是选择第一时间鸣枪示警。

程政委听了很高兴,对陈婉春说:“陈队长,你们这次任务完成得非常好!司令员,我们军区是不是应该给予嘉奖?”

郑卫国点头笑道:“必须的,那几十箱子金银就能顶咱们一年的军费了,这可是解了军区的燃眉之急啊!”

程政委连连点头,呵呵笑道:“不错。要是不打大仗,应该还能长一些。”

小桃突然冒出了一句:“其实三分区还有好多大户呢,要是全部查抄得多弄多少钱啊,可惜段司令员不让咱们动手。”

陈婉春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斥责道:“胡说什么!我们抄的都是汉奸,那些没当汉奸的怎么能查抄?要是谁有钱我们就抄谁,岂不是成土匪了。”

小桃撇撇嘴,不高兴地说:“现在没当,迟早也会当的,现在不抄。到时候这些钱就全落到鬼子手里了。”

程政委没想到小桃竟然敢当正副司令的面儿顶撞上级。打趣道:“这名女同志还挺厉害的嘛,跟一只小豹子似的。”

小桃最喜欢别人夸奖,高兴地说:“程副司令,您也觉得我说得对?”

程政委看了郑卫国一眼。摇头说:“你说得确实有几分道理。但我们却不能那样做。”

小桃郁闷地说:“为什么呢?”

郑卫国解释说:“第一是不能违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第二。无理由地对大地主动手会引起根据地富裕阶层的恐慌;第三么,有可能把一些人逼到日本那边去,不利于根据地的稳定。”

小桃吐了吐舌头。崇拜地说:“总司令您可真厉害,一下子说出这么大道理来!您快教教吧,队长说了只要我好好学习就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