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中,太子和夏嬷嬷并排坐在来兴儿的小木床上,太子正向尚敬吩咐着什么。来兴儿见没人注意到自己,悄悄来到锦屏身边站下,竖起耳朵听,只听太子说道:“清宁宫、宗正寺、东阳郡公府,这几处天黑之前务必把信带到。派人到凝香轩传话给婉容,要她雪化之前不得随意走动,免得伤了胎气。好了,来兴儿留下,其余人等暂且退下吧。”
尚敬答应一声,带着太医和锦屏退了出去。太子面带歉意,对夏嬷嬷说道:“嬷嬷一向身在宫中,对东宫如今的情势想必也略知一二。年前就委屈嬷嬷暂住在原处,一应所需我自会派人照料。嬷嬷既与这孩儿有缘,每天早晚就让他到嬷嬷处请个安,有什么差遣,只管吩咐他做就是了。”又对来兴儿吩咐道:“听傅奕说,你办差还算尽心,本宫便再派你个差使,今后嬷嬷处有什么事,你不需通过内坊,可直接到宜春宫报与我知。听清楚了没有?”
来兴儿却是个不晓事的,边叩头谢恩边回道:“侍侯娘娘、替嬷嬷跑腿办差都是小的应做之事,只求太子爷恩准,待娘娘康复后,让小的再回马厩当差,小的便感激不尽。”
夏嬷嬷在旁听了来兴儿这话,哈哈笑道:“你小子竟是个不识抬举的,好好好,倒是甚合老婆子的脾胃。”
太子也被来兴儿弄得哭笑不得,站起身,边向外走边对夏嬷嬷说:“我还有军务要回去处置,不能在此久留。嬷嬷既然喜欢,日后还要多教导他些才是。”
景暄提前生产的消息传开,小小的马厩顿时变得异常热闹。皇帝、皇后赏赐了许多物件,京城的各王公勋贵眼见太子储君之位稳固,纷纷借此机会向太子示好,送钱送物,荐医赠药,嘘寒问暖,汪、刘两位才人更是几乎每天都要前来走上一遭,只有婉容因产期将至,身子不便不曾来过。
来兴儿帮着吴孝忠将马棚里的马移至太子卫率营中新辟出的马厩中,又和锦屏一道带领着尚敬派来的仆妇、宦者把马棚改造成为他们临时的住所,给他们每个人分派了差事,待到一切就绪,已是将近年关了。
景暄服下十几副夏嬷嬷开的补血益气之药,又得着众人的精心照料,身体恢复得很快。只是公主生下后,太子命人将她抱至栖霞阁中喂养,景暄自生产后一直没见着女儿的面,心中甚是牵挂。她得夏嬷嬷及时救护,方保全得性命,又听锦屏绘声绘色说起太子和夏嬷嬷相认时的情形,不禁又是感激又觉好奇,常叫来兴儿邀夏嬷嬷前来攀谈。夏嬷嬷见景暄为人谦和、谈吐大方,不似宫中寻常嫔妃那般小肚鸡肠,自也对她颇有好感。两人一来二去,竟成了忘年之交。景暄得知夏嬷嬷一人居住,多次邀她日后搬到栖霞阁来住,但每次夏嬷嬷都笑而不答,不置可否,联想起锦屏所说她和太子异常亲近,景暄愈发觉得夏嬷嬷身上一定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除夕当天,天刚蒙蒙黑,天上便又飘飘洒洒下起了雪。来兴儿牵挂着夏嬷嬷,叫人煮了一盘饺子,温了壶酒,跟锦屏打声招呼,提着食盒冒雪出了门,朝夏嬷嬷的小木屋走去。
来到小木屋门前,来兴儿边敲门边笑着喊道:“嬷嬷,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
可敲了许久,并不曾听到屋内有响动。来兴儿心中暗暗纳闷:通常这个时候嬷嬷都在,今天又下着雪,她怎么出门了呢?这样想着,他走到窗前,用手一拉窗扇,没想到那扇窗“吱”地一声竟被他拉开了。借着屋外残存的一丝光亮,依稀可见房中空无一人。来兴儿把食盒放在一边,“噌”地从窗户跳进房中,从里面将房门打开,把食盒提了进来。
他用随身携带的火褶子点燃桌上的腊烛,环顾房内,见房中陈设与平时并无不同,这才稍微放下了点心。在房中等到天交初更,仍不见夏嬷嬷回来,来兴儿有些着急了,他打开房门,正要四下里寻找一番,却远远地看见雪地里有两个人影向小木屋走来。来兴儿一时起了顽皮之心,想和夏嬷嬷玩个捉迷藏的游戏。他回头打量房内,见只有床上铺着厚厚的被子,可以藏身,便迅速关上房门,一掀被子钻进了被窝,他身材十分的瘦小,不留神还真看不出被窝中有人。
过了约一盏茶的功夫,来兴儿在被窝中听见有人开门的声音,随即听到夏嬷嬷对同行而来的人说道:“定是来兴儿那孩子来过这里,咦,腊烛还亮着,他还没走。”来兴儿躲在被窝中,拚命忍住笑,想看看她们能否识破他的藏身之处。
同来的人听声音应是个比夏嬷嬷年轻得多的女人,她似乎很是焦急,压低了嗓音说道:“有人在这儿,我还是赶紧走吧,那件东西您千万别丢了?”
只听得房内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在找什么东西,过了片刻,又听夏嬷嬷说道:“东西在这儿,你放心。不过你可想好了,过了今天想要反悔,只怕就来不及了。”
同来的女人说道:“放心吧嬷嬷,万一出了事,我一人承当,决不连累别人。我走了,你早点儿休息吧。”
来兴儿趁夏嬷嬷送那女人出门的空儿,翻身下床,坐到桌旁,想要给她个意外的惊喜。
夏嬷嬷回屋乍一见来兴儿笑吟吟地坐在房中,唬了一跳,忙问:“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来兴儿并不答话,却将食盒打开,把里面的饺子和酒摆到桌上,冲夏嬷嬷咧嘴笑道:“快吃吧,我来了有多半个时辰了。”
夏嬷嬷上前拍了拍来兴儿的小脑袋瓜,假意嗔怪道:“这大雪的天,不好好在娘娘跟前侍候,跑出来瞎逛。我已经吃过了,你自己吃吧。”
来兴儿经夏嬷嬷一提醒,才觉得肚内空空,早已是饥肠辘辘。他也不客气,用手抓起个饺子就往嘴里塞,边吃边含混不清地问:“嬷嬷,刚才和你一起来的是谁呀?怎么不进来坐坐就走了呀。”
夏嬷嬷警觉地看了来兴儿一眼:“你一直在屋里,没看见吗?”
来兴儿继续往嘴里塞着饺子,笑道:“你猜我藏在哪儿?”
夏嬷嬷用手一指床:“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一身的泥,别脏了我的床。刚才是我花坊的一个老姊妹,我到她的住处喝了点酒,她放心不下,非要送我回来。你真没看见吗?”
来兴儿想自己躲在被中时听到的明明是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夏嬷嬷却说是她的老姊妹,莫非自己听错了不成?
夏嬷嬷也在桌旁坐下,斟上两杯酒,递给来兴儿一杯,叹口气,说道:“今年总算有人陪我这老婆子过年啦。以后嬷嬷不在了,你会不会想起嬷嬷?”
来兴儿听夏嬷嬷说得凄凉,忙安慰道:“嬷嬷不嫌弃的话,我以后每年都陪您过年。我来之前,娘娘还让我请您明儿晌午来一起吃汤饼呢。”
夏嬷嬷举起杯一饮而尽,带着些许酒意对来兴儿道:“景嫔是个好主子,你可要好好待她,千万不能做对不起她的事。”
来兴儿觉得她似乎话中有话,回想起刚才她和同来女人之间不明不白的对话,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搭腔,只好闷头吃起饺子来。
夏嬷嬷一连喝了五六杯酒,摇摇晃晃地走到门前,拉开门,向外张望了一番,回头对来兴儿道:“今晚你就住在这里吧,雪越下越大了。”
来兴儿将一盘饺子吃得一个不剩,用袖子抹抹嘴,说:“那可不行,娘娘那边万一有个闪失,都要着落在我的头上。我这就走吧,明儿一早我再过来,背您过去。”
夏嬷嬷身子挡在门前,厉声说道:“让你住下你便住下,今晚哪儿也不许去。”
来兴儿只道是她年老寂寞,想留自己陪她,便笑着和她商量道:“现在天儿还不算晚,要不然我回去跟锦屏说一声,再回来陪您。”话音未落,只觉头脑发沉,眼皮发涩,身子支撑不住,趴在桌上便昏死过去了。
第六章 元旦逆案(一)
来兴儿一觉醒来,眼见窗外天色已是大亮,他揉揉眼睛,四处逡巡着,发觉自己正躺在小木屋中夏嬷嬷的床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他一惊之下,连忙掀开被子,坐起身来,耳畔忽然传来夏嬷嬷的声音:“你这孩子,酒量也恁小,才喝两杯,就醉成这个样子。”
来兴儿努力回忆着昨晚的情形,可脑子中却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夏嬷嬷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递到他手中,笑呵呵地说道:“娘娘那边一清早就派人来过了,你把粥喝下去,咱们一起到娘娘那儿过年。”
来兴儿接过粥,迷惑不解地问夏嬷嬷:“我怎么会睡在这儿呢?昨晚发生了什么事?”
夏嬷嬷一脸惊诧:“你倒来问我?自己喝醉了,趴在桌上就睡,害我老婆子费了半天劲才将你挪到床上。怎么,想不起来了?”
来兴儿啜着粥,恍惚记得事情似乎不是这样,可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脑子木木的,却到底也想不明白。
来兴儿背着夏嬷嬷回到马厩,把门的小宦者远远地看见他二人,一溜烟儿地跑去报告锦屏。锦屏正在安排人张罗晌午饭,听说来兴儿回来,气不打一处来,随小宦者赶到院门口,将来兴儿堵在门外,双手插腰数落道:“我把你这养马的小厮,只顾自己贪杯快活,待会儿太子爷来了,瞧我不狠狠地告你一状。”
夏嬷嬷忙劝解道:“他小孩子家过年高兴,多喝了两杯,叫姑娘担心啦。老婆子替他赔个不是,姑娘就原谅他吧。”
锦屏见夏嬷嬷出面讲情,不好驳她的面子,侧身让出道来,嘴里兀自嘟囔着:“嬷嬷也不拦着他些,由着他喝。”
夏嬷嬷呵呵笑道:“怎么,连我也扯上了不是?太子今儿晌午来这里吗?”
锦屏挽住夏嬷嬷,答道:“今儿一早,内坊来人传下话,太子进宫给皇上皇后请过安后,就来和娘娘一起过年。”
三个人说说笑笑,走到景暄住的上房门前。来兴儿停下脚步,对锦屏和夏嬷嬷说:“你们先进去陪娘娘说会儿话,我到伙房瞧瞧。”
锦屏叮嘱道:“我才收拾了个野鸭子火锅,你叫他们仔细瞧着火候。”边说边将夏嬷嬷让进房中。
景暄屋中生着炭火,暖融融的。景暄正披衣坐在床上看书,见锦屏引着夏嬷嬷进来,便放下书,下床说道:“本想着给嬷嬷拜个早年,这会儿怕已近午时,嬷嬷且担待些。”
夏嬷嬷上前扶住景暄,讪笑着说:“老婆子没出息,昨晚喝了些酒,今早起来得迟,耽误了给娘娘请安,还请娘娘不要见怪。”
景暄对锦屏吩咐道:“叫来兴儿派人勤打听着点儿,太子一回宫,咱们就准备开席。”又拉着夏嬷嬷一同坐在床边,笑着安抚道:“嬷嬷是暄儿的恩人,不须见外。咱娘俩且唠着,等太子一到,咱们一起热热闹闹地过个年。”
可是众人一直等到天近亥时,太子也没来。派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报说:“太子自寅时进宫,就没再出来。午时刚过,各个宫门突然增加了禁军把守,不知宫内发生了什么事?”
景暄怕夏嬷嬷人老忍不得饥,迟迟等不到太子,早教人预备下点心充饥。眼见天色已晚,仍无太子的消息,又听说宫门增添守卫,景暄内心甚是不安,便派来兴儿到太子内坊叫尚敬过来问话。
来兴儿来到太子内坊门外,见平时并无人看守的院门口此刻竟站着四名挎刀的军士。他上前跟军士说明来意,其中的一名军士只冷冷地说了句:“且到一边候着。”便把他晾在一边,不再理会。来兴儿心中焦急,抬腿就要硬往里闯,却被人从身后将他一把抱住。来兴儿挣了两挣,没有挣开,抬眼看时,只见抱着自己的不是旁人,竟是结义兄长骆三儿。
骆三儿光头没戴帽子,身着软甲,腰挎宝刀,俨然一副军官的模样。来兴儿才开口叫声“大哥”,嘴就被骆三儿用手紧紧捂住。骆三儿抱着来兴儿走出一二十步,将他轻轻放下,低声问道:“你来做什么?”
来兴儿揶揄道:“呵,刺客变官军了啊。你在这里干什么?”
骆三儿诡异地一笑,轻轻吐出四个字:“奉旨拿人。”
来兴儿当胸捶了他一拳,啐道:“放屁,跑到东宫拿什么人?你不想活了是不是?”
骆三儿冲他身后努了努嘴,说道:“你看,拿的就是她。”
来兴儿回过身,果然见一队军士押着个五花大绑的女人正往太子内坊院内走去。他诧异地问骆三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骆三儿并不正面回答,只说道:“我现在右监门卫辖下清宁宫处当差,有事可到那里找我。你赶紧走吧。”
来兴儿不甘心地又问了一句:“景嫔娘娘牵挂太子,不知太子现在何处?”
骆三儿听得景嫔娘娘四个字,迟疑了一下,悄声说道:“宫中出了谋逆大案,太子正在宫中主持查究凶犯。此事只可对娘娘提及,不得说与旁人,切记。”说罢,推了来兴儿一把,便急匆匆地走进了太子内坊。
来兴儿看情势去见尚敬已不可能,只好独自悻悻地返回马厩。他边走边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切,只觉心中有太多疑惑难以解开:骆三儿如何当上了军官,又怎么会在皇后宫中当差?东宫之中怎么会有谋逆的凶犯?陡然间,他想起昨夜夏嬷嬷的异常举动和自己莫名其妙的醉倒,难道被抓的女人就是与夏嬷嬷同行之人?来兴儿不敢再胡思乱想下去,踩着厚厚的积雪一路小跑回到了马厩。
第六章 元旦逆案(二)
景暄见来兴儿进屋,指指斜倚在墙边打盹儿的夏嬷嬷,冲他作了个噤声的手势,压低嗓音问道:“怎么你一个人回来了,没见到尚公公吗?”话音刚落,夏嬷嬷像是被什么惊到了,突然打个寒战,睁开眼来。她见来兴儿站在屋中,也急急地问道:“太子来了吗?”
来兴儿故作轻松地答道:“听内坊的人讲,太子刚刚命人带出话来,今晚留在宫中陪皇上,就不回来了,请娘娘早些休息,不必再等了。”
景暄听了这话,放下心来,面带歉意地对夏嬷嬷说:“倒叫嬷嬷巴巴地等了一天,天也晚了,嬷嬷不如就在这里安歇吧。”
来兴儿答话时,夏嬷嬷一直用审视的目光盯着他的脸,此时才收敛目光,笑着对景暄说道:“能陪娘娘一起过年,是老婆子的福分。只是老婆子有个择铺的毛病,换个住处便整夜地睡不着,还是叫来兴儿把我送回去吧。”
来兴儿自从想到夏嬷嬷有可能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