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门风流- 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道这位主儿这回是心里有芥蒂了,黄润自是赔足了小心,连连应是。一行人顺着天街,还没到后左门,就听到后头一阵叫唤,转头一瞧,却见是一个禁卫军官模样的年轻人追了过来。待到近前,那人匆忙行礼,却是连喘口气都来不及:“皇……皇太孙殿下,皇上在乾清宫中大发雷霆,内中一位公公出来,说是赶紧请殿下您回头叫上太子妃一块来劝一劝。”

说话间,朱瞻基已经认出那人乃是常常驻守乾清门前的孙翰,因那是张越的妹夫,房陵的铁杆兄弟,他以前偶尔也与其说过几句话。然而,等听到孙翰上气不接下气说完,他立刻大吃一惊:“刚刚皇爷爷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就发这么大的火?”

“臣实在是不知道,这都是里头那位公公说的,道是太子殿下在旁也受了牵累。”

朱瞻基倒不怀疑有人假传消息,毕竟这种事胡说八道也不可能,当下他就急匆匆转身赶往东宫。匆匆忙忙进了端敬殿西配殿,发现不但母亲在,陈留郡主朱宁也在,陪侍在一旁的还有御马监太监刘永诚,他顿时喜上眉梢,连忙把刚刚的事情说了一遍。

他本以为母亲猝不及防之下会吃惊一阵子,却不想张氏只皱了皱眉头,旋即就不慌不忙地转头对朱宁说:“本还想留你多坐一会,眼下看来是没法子了。这样,刘永诚正好在,让瞻基和他送你出东华门,我去乾清宫看看。”

情知自从王贵妃去世之后,后宫纵使有无数年轻貌美的嫔妃,但在朱棣面前说话有用的却是太子妃张氏,因此朱宁闻言并不奇怪,忙起身告辞。看到朱瞻基还在那儿愣愣的,仿佛想说什么,她便上前笑道:“怎么,皇太孙殿下不乐意送我?”

见张氏以目示意,又听朱宁这么说,尽管惦记着那一头的状况,但朱瞻基只好不情不愿地陪着朱宁出了西配殿。到了外头,他仍是觉得忧心忡忡,由于有永乐十二年的旧事在前,他甚至一度猜测是不是父亲因什么事情惹怒了祖父。直到旁边传来朱宁的轻声咳嗽,他这才回过了神,脸上却仍是阴霾密布。

“太子妃的样子分明是知道怎么回事,你怎么还板着脸?算了算了,这宫中我常来常往,再说有刘公公,你就悄悄跟着太子妃殿下去一趟乾清宫,免得杵在这里提心吊胆”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瞻基这时候方才觉得母亲刚才有些镇定过头了。可是,他终究对朱棣喜怒无常的脾气很是了解,此时朱宁既是开口说了这话,他马上松了一口气:“那就多谢宁姑姑体谅了。刘永诚,你把陈留郡主送出东华门……不,东安门!”

刘永诚这个御马监太监如今要打点随驾亲军的事情,自己也是日理万机,但朱瞻基既然开口吩咐了,他自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等目送了朱瞻基一行匆匆离开,他便笑吟吟地领着朱宁往外走。一面走路,他又一面絮絮叨叨地说些闲话。如果是不认识的人,恐怕只会以为他是个普通老头子,决不会想到他是在郑和张谦联手整治宦官二十四衙门后,仍然照样把持了御马监的实权人物。

“这皇太孙殿下真真是纯孝,一听说皇上发怒,太子殿下也在,这就唬得什么都忘了。说起来汉王寿光王父子相争,却连累别人,真是老大没意思。皇上如今年纪大了,喜爱的就是中正和平仁孝友爱的人,偏偏这天不遂人愿闹得这般沸沸扬扬……对了,听说宁郡主年后要回开封?不是咱家多嘴,开封固然乃是名城,可在黄河边上老发大水,终究比不上京师富庶。皇上既然喜欢,您何必非得回去?就是陆丰那么个小猴儿,上了宣府那么近的地方还满心不高兴上窜下跳的折腾事情,更何况您本就是皇上最喜爱的金枝玉叶,怎么呆得惯……”

当初在宫中住了许久,也算是熟悉刘永诚这个御前数得上号的大太监,朱宁很清楚这绝对不是一个闲得没事干喜好唠叨的老家伙。这会儿静静地在旁边听着那仿佛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她的眼睛却漫不经心往四周看着,时不时应和一声。一路行到了东安门外,看到自己的马车已经等在了那儿,她便回过了头。

“多谢刘公公相送。不过,我可当不起您那金枝玉叶的称呼,我不过是外藩郡主,又不是公主。就是公主,如今京师的公主有不少,也不是个个顺心遂意的。公公的好意我心领了,若是能做的,以后我一定帮忙做了。另外,公公这次要随皇上北征,路上还请多多当心一些,北地苦寒不比中原,这可不比海公公走朝鲜那么稳当。”

等到上了马车,放下厚实的红罗软帘,朱宁方才抱着手炉歪在座位上细细思量了起来。杜桢既然放出来了,那么父亲和他昔日的过往也就是在皇帝面前过了明路,即便以后不能继续往来,总不至于让别人继续挑出来说事,只是她和杜绾若是互通书信就要小心了,哪怕是派人传口信也是一样,一个不好被人截住,白的也能说成黑的。

马车沿着长安街行驶了不多久,快拐弯的时候,她猛地觉着一下剧烈的颠簸,随即就听到车外传来了一声呵斥,随即就是一番问话。满心诧异的她将帘子打开了一条缝,见拦车的是一个年轻的青衣姑娘,眉目似乎有些印象,不禁怔了一怔,很快便恍然大悟。

“不要拦着她,是我差遣她去办事的!”朱宁亲自把车帘挑高了些,随即出声叫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上车来,都去了那么久,居然这么晚才回来!”

路边原本有几个驻足看热闹的人,听见这话顿时再没有兴致,不一会儿人就走光了。而那青衣少女亦是连忙三步并两步地上前来,攀上车辕爬上了马车,待见朱宁笑着点了点头,又递上了手炉,她连忙讪讪地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多谢郡主替奴婢圆场。”

“说这种话干什么,我上次就知道你是妥当人。再说了,你们主仆如今在田庄上头安安稳稳守孝过日子,决计不会随便乱跑。翠墨,是遇上了什么不能去求保定侯的事?”

翠墨乌黑油亮的头发上只是戴着一支通草绒花,朴实得一如寻常民家少女。听朱宁三两句便问到了关键,她心中佩服得不得了,在心里盘算片刻便咬咬牙说道:“郡主恕罪,其实不是小姐让奴婢来的。奴婢只是借着到通州采买的机会,想上京寻可靠人讨个主意。最近朝廷不是要征调民夫二十三万么?北直隶好些地方的佃农和贫农为了逃避征役,都不得不背井离乡,咱们家登记上册的也是。这些都是小事情,求求保定侯总有办法,但要紧的是,奴婢发现有人倒是往庄子上收这些在册的民夫……奴婢认得他们,是安阳王府的人。”

第十二卷 阴阳河 第008章 又是除夕大年夜,人各有志不相同

尽管乃是边镇要地,但如今战事未起,宣府镇的大年夜自然是不禁烟花爆竹。只不过,在邻近四大仓和总兵府这些要紧的地方,却是严禁一切烟火,因此即便张越很想观赏一夜烟花绚烂,却也是没有那个机会。因此,即便大年夜和初一以及正月十五都解除了一更三点(晚八点十二分)的宵禁令,四下里也只能听到稀稀拉拉的爆竹声,天上也不见多少焰火。

“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该贪着方便,干脆把屋子让给大姐夫,咱们搬得远远的,也好多买些烟花爆竹热热闹闹过年,眼下也太冷清了,只能挂灯笼充数,这又不是元宵节!”

院子里的灵犀琥珀她们正在张罗挂红灯笼,张越和杜绾则是并肩站在正屋门口,看着那一盏盏红纸蒙着的灯笼挂满了正屋和东西厢房,就连二门那边也挂上了四盏。在这个入夜了就是满城黑暗,没有霓虹灯甚至没有路灯的时代,这些灯笼至少给这座院子增添了几分温馨和温暖,那红艳艳的颜色更是流露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息。

这一夜的天空干净的很,一丝乌云也没有,尽管没有月亮,但一颗颗繁星却是璀璨闪烁,好似要趁着月亮不在使劲播撒着光辉。寒风倒是依旧一阵阵的,可裹着厚厚的大氅,背后就是温暖的屋子,张越看着厨房那边小窗户流露出的灯火,倒是不觉得冷。

此时,厨房那门帘子便被人撞了开来,却是崔妈妈步子轻快地跑了出来。上前拢着双手拜了拜,她便笑道:“这外头跟来的长随们一桌,连生连虎两家是一桌,向爷刘爷他们又是一桌,外头都收拾出了屋子。余下便是小的和李嫂并秋痕姑娘几个,请少爷示下,是否摆在厢房?”

“外头三桌不要摆在二门外头,就是东厢房和西厢房,东厢房里外设两桌。大过节的,人声鼎沸这才热闹,分作内外就没意思了。至于你们才两个人,索性在西屋里大炕上摆一张紫榆木大炕桌,一块儿坐下就行了。”见崔妈妈瞪着眼睛要反驳,他便笑着摆了摆手,“出门在外没那么多规矩,当初你那位堂妹跟我去过青州,那时候也是这样过的年。赶紧去把各桌的菜安置好,记得各搬一坛子好酒,除了晚上看门守夜的只准吃一杯,其余的随意。对了,拿火盆去,现筛了热吃,身上也暖和。”

这一通吩咐之后,崔妈妈只得应了,眼看着张越拉着杜绾进了屋子,便匆匆回了厨房。看见琥珀和灵犀仍然在那边挑着竹竿挂最后一个,她便笑说道:“少爷刚刚都撂下那种话,两位姑娘也不帮忙劝着些,传出去且不好听。”

“什么不好听的,上次在青州的事老太太也听说了,不过笑了一阵子就算完。出门在外,要是再讲那些规矩,这年就得过委屈了。”灵犀挂好了最后一个灯笼,便放下竹竿,搓着冻僵了的双手,又朝上头呵气,随即才转头说,“妈妈对李嫂子说一声,待会儿别拘束,也就是这么一回,否则少爷看到了不高兴。放心,回头我一定对老太太说,妈妈已经劝过了。”

崔妈妈这才放心,于是唉声叹气地进了厨房忙活。而灵犀见琥珀也干完了,便拉着她到厨房一块帮忙。须臾东西厢房便布置好了,灵犀出了二门吩咐众人先进来,又伸手招来了连生和连虎的两个媳妇。端详了她们一番,见两人都穿上了来之前新做的蓝色绫子小袄,她就嘱咐道:“回头吃完了饭记着到上房来,这不是家里年下磕头放赏钱,是少爷少奶奶有东西送给你们。”

两个媳妇都年轻,乃是张家家生子,一个伺候过冯氏,一个是先头服侍过二小姐张怡的,只知道主子有东西叫做赏赐,哪里听过一个送字,于是都有些愣神。等灵犀笑吟吟地走了,连生连虎又上来拉着进东厢房,她们这才暂且丢开了那些思量。

这外头热热闹闹的,灵犀打起帘子到了正房西屋里头,只见这里也是亮堂喜庆。正中屋梁上的宫灯再加上四壁的蜡烛灯台,何止比平日亮上一倍。就连提着食盒在炕桌上忙着摆盘子的李嫂也笑道:“少爷一向都最求简单俭省的人,今儿个也奢侈了一回。哪怕是在家里,大过年的大上房也就这么些蜡烛。刚刚崔妈妈说一块儿坐,小的还吓了一跳呢。小的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这般过年,从来没得过这般的体面,待会一定得好好敬您一杯。”

张越怎好说自己在现代时最爱的就是过年灯火通明的习惯,眼看桌子上冷热点心林林总总攒珠似的摆了一大堆,他就舒舒服服地往后靠了靠,轻轻摇了摇手道:“敬酒我一定喝,行礼就免了,这行来行去,不一会儿满桌菜都凉了。既然都齐备了,都上炕坐。绾妹,坐我身边,这毯子盖在膝盖上;秋痕,你们三个坐那一头。崔妈妈李嫂子,你们就坐外头这一圈,这筛酒温酒就劳烦了……”

听张越这么一溜分派,尽管地方不一样菜肴不一样人也不完全一样,但气氛却是相同的,杜绾不禁觉得此时仿佛是回到了三年前的青州。眼看李嫂筛好了酒抢在前头奉给张越,她便笑了起来,讨过盛酒的瓷壶亲自在自己的杯子中浅浅地倒了半杯。刚拿起杯子,她就看见张越正坐在那里斯笑非笑地看她,不禁嗔怒地白了他一眼,但最终还是倒满了。

“这一杯是我敬你的。不为你官运亨通,也不为你建功立业,只为你能够和咱们一块平安喜乐。”

见张越笑得异常欢喜,举杯向自己回敬,旋即就一饮而尽,杜绾微微一笑也跟着喝干了。然而,紧跟着她又拿着酒壶给张越斟满,这一回却是面色如常地给自己斟了半杯,然后又轻轻掣了起来:“这第二杯是敬你让我爹娘在这除夕夜能够团聚。能让我爹爹大笑着说有婿如此,吾之大幸,我这个做女儿的比什么都高兴。”

此前一直都没听杜绾提过这个,这会儿张越不由得愣了一愣,心里立时浮现出了杜桢那张冷淡却不失关切的面孔。尽管自从五年前离开开封之后,他便没法像从前那样日日相见请教,但彼此之间的关系反而觉得更近了——自然,那也有从师生变成翁婿的缘故——按捺下心里突然冒出的那个回去拜年的念头,他点点头便再次举杯喝干,随即却嘿嘿一笑。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岳父还会第二次说这句话。我这个女婿不能时常侍奉二老膝下,就只能指望另一位了。”

崔妈妈和李嫂虽知道小五已经是杜桢的义女,但只以为张越眼下是承诺帮她找个好婆家,心里只是羡慕着。可秋痕琥珀和灵犀却隐隐约约觉察到了几分痕迹,这会儿便彼此打着眼色,都在那儿暗自窃笑。杜绾却没想到张越会说得这般直接,那口还未喝下去的酒顿时化作了一团烈火下肚,惹得她咳嗽了好一会儿。即便如此,她仍是执壶给张越又倒了一杯。

本想提醒杜绾这是白酒里头最是后劲大的汾酒,但张越还没找到机会,他那位脸红红的妻子就再次双手捧起了那小巧玲珑的酒杯:“这第三杯……敬你今天下午说的那些大实话,为了那个信字,我再敬你一杯!”

张越正怔忡的时候,杜绾就已经先干为敬,他只得一仰脖子又灌下了一杯。由于他和杜绾膝上同盖着一条毯子,彼此坐得很近,这会儿,他甚至能感觉到她脸上那种烫人的温度,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那眨动的睫毛,那因为酒意而显得尤其妩媚的笑容。

接下来便是其余人各自敬酒,虽说不用行礼不用讲规矩,但来来往往仍然是喝了不少,不一会儿,两壶酒就喝干了,所有人都是来者不拒,结果全都带了几分醉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