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门风流-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处院子原本就隔着没几步路,不过一小会就到了。进了屋子,杜绾就见张倬正背着手在踱步,屋子里只侍立着两个脸上犹一团稚气的小丫头,忙走上前去行礼。

“你们都先下去,琥珀在门外守着。”张倬平日但凡和儿媳见面都会留着丫头在屋子里,这时候却开口把人都打发了出去。默然站立了一会,他就开口说道:“今天皇上派了杨阁老去了北镇抚司诏狱见你爹,问的大约是先头御史弹劾的那件勾当。事情过后,皇上忽然下旨锦衣卫,把你爹和夏原吉从北镇抚司提了出来,如今人转而关在内官监。我拜客回来特意绕道杜家,本想去见见你娘说一声,结果正好遇到锦衣卫奉旨抄捡。”

杜绾自然不知道这张倬睁着眼睛说瞎话,更不知道他是得了赵虎的信特意赶过去的。在一刹那的惊悸失神之后,她立刻按着自己的胸口,强迫自己清醒了过来。想到小五刚刚从宣府赶回来,母亲还正留着万世节吃饭,原本是欢欢喜喜的时候,她不由用指甲掐了掐手心。

见杜绾脸色不好,张倬犹豫片刻,这才继续说道:“锦衣卫如今还在抄捡,我原本是想等完事了接你娘一家人另找地方住下,万世节也提出要接她们过去暂住,但你娘说主要不是籍没查封,她这个当家主母就不能擅离,晚上一家人挤一挤也就够了,硬是把我赶了回来,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我告诉你。我拗不过她,只好留下几个人在那里照应。虽说有你娘的嘱咐,但我思来想去,还是得告诉你一声。这样,明日一早,我派人用车送你过去。”

尽管恨不得眼下就插翅飞回杜家,但前有母亲的吩咐,后有张倬的承诺,心里死沉死沉的杜绾只好僵硬地点了点头。直到懵懵懂懂回转了自己那院子,她在打帘子进门的一刹那,却是想到了这次无缘无故的抄捡从何而来。

如果她没有想错,恐怕是为了抄捡父亲和周王朱橚是否有往来私信。对于煞费苦心揪出此事的人来说,如果搜到了信,恐怕字字句句都会被人掰碎了思量,黑的能说成白的;如果没有,人家又会说来往信笺均遭毁弃,白的也能说成黑的。

这年头,求心安比求青云更难!

次日一大清早,杜绾坐车赶往杜家的时候,已经多日不朝的朱棣却是在乾清宫中翻检锦衣卫的收获。漫不经心扫了一遍那几封信,想起昨日杨士奇的奏报,锦衣卫北镇抚司上奏的杨士奇和杜桢两人那番交谈,还有之后来见言之凿凿指称锦衣卫必定一无所获的都御史刘观,他只觉心烦意乱,随即便抬头对袁方问道:“杜家如今有多少家产?”

“回禀皇上,有御赐的四进宅院一座、通州四百亩地的地契、宫绸数十段、御赐的金银钱和金银锞子若干……”袁方的记性向来很好,此时完完整整说了一遍之后,他又加上了一句,“尽管只是抄捡并非籍没,但为了稳妥起见,臣已经将杜家一应家产都记在了册子上。”

看来,凡有大案必用锦衣卫,都察院是不舒服了。

朱棣翻看了一下袁方一并呈送上来的帐册,心里生出了这么一个念头。满心不耐烦的他随手丢下了那本帐册,站起来走了两步,忽然转身走到了袁方面前,若有所思地说:“你刚刚提过,昨夜去杜家抄捡的时候,兵部武库司主事万世节也在?”

见袁方点头,朱棣不禁蹙了蹙眉。就在这时候,外头传来了一个太监尖利的嗓音:“皇上,周王千岁和汉王千岁有奏章送上。”

两份形制一模一样的奏章却是截然不同的内容。看完周王朱橚恳请缴还三护卫,明年正月十五后离京的奏章,朱棣哂然一笑就随手丢在了一边。但是,等一目十行扫完汉王朱高煦时隔两日再次送上来的奏章之后,他登时气急败坏地把奏章摔在地上。

朱高煦这个当父亲的竟然举发儿子朱瞻圻觇报中朝事,甚至附了原件夹片!

“他们就是看不得朕心安,畜牲,都是畜牲!”

第十一卷 金戈血 第055章 不遇伯乐,空有凌云志也是枉然

宣府城内一共有三大仓,其中永庆仓乃是第一大仓,最高可容纳粮食四十万石。平日年景好的收获季节,各卫屯田军户解送来的军粮源源不断地称量入库,粮车常常能绵延出城门外头,乃是一道最让人安心的风景。

然而,如今虽是寒冬腊月,但路上却一点都不冷清。趁着天上还没下雪,刚刚成功认购了各自份额淮盐的商户们却已经动作了起来。邻近宣府的商屯都开始往宣府城内运粮,一时间粮车塞满了各条大路,总兵府不得不专门辟出南门为专门的粮车通道,并在永庆仓增设了人手。一则是防止粮仓再有弊案发生,二则是严防如今几乎藏满了粮的大仓有什么闪失。

负责看守粮仓的乃是宣府左卫精心挑选出来的五百精锐,而负责监视过秤的则是陆丰大手一挥派出来的锦衣卫。面对后者这么些瘟神,再加上先前那场血淋淋的行刑,永庆仓大使副使以下一应小官小吏都完全打消了揩油的心思,老老实实地过秤入库。毕竟,他们从前也就是从大人物手指缝中小小地弄些油水,而在大人物倒台之后顶风作案,风险太高了。

张越和陆丰并肩站在永庆仓的右边,一起观赏着眼前这忙碌的景象。张越的心情不错,因为他不过三言两语就说动了人;陆丰的心情更不错,王冠的家产他克扣下了一半,几乎相当于他这些年来的全部积蓄,而且张越之前上奏朝廷那关于开中的奏章中,还没忘了提上他一笔,这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功劳。于是,当张越提到谍探时,他的眉头顿时一挑。

“这事情确实要紧。不过,既然是那些奸商和鞑子勾结,把他们统统抓起来拷问不就得了么?用得着什么明察暗访,锦衣卫严刑之下,有哪个敢不招?”从王冠身上吃够了甜头,陆丰此时满身是劲,舔了舔嘴唇便阴恻恻地说,“小张大人,你只要给张名单,咱家保准他们恨不得把祖上三代和鞑子勾结的经过原原本本说出来!”

闻听此言,张越不由得侧头看了旁边这个年轻得志的太监一眼,心知他已经是得意忘形了。联想到郑亨之前那番话,他便不动声色地说:“之前刑场腰斩王冠,我虽说没去,却听人说他那时候只剩下了一口气?对这等勾结鞑子的奸党原本没什么好客气的,用刑也没什么大不了,但若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只剩下一口气,只怕有人会说陆公公你是屈打成招。”

正得意洋洋的陆丰听到这话,面上不禁露出了一丝不快。他正觉得眼下自己威风八面报了一箭之仇,哪里听得进这种劝说,当下就哼了一声:“王冠死了,咱家的杀鸡儆猴也已经奏了效,还会有谁敢多嘴多舌?小张大人你未免太谨慎了,这既然反击,当然就得打得狠,否则那些人接下来还得对你阳奉阴违!”

不以为然归不以为然,但想到这次的收获,陆丰还是缓和了脸色,考虑了片刻就说道:“这样好了,锦衣卫宣府卫所咱家可以抽调几个人给你,随你怎么做,其他事情咱家就不管了。事成之后,奏折上咱家跟着具名,功劳分一半,如何?”

两人的交情原本就是基于合作利益的基础上,谈不上什么生死之交,因此张越的提醒只是点到为止,并不准备苦口婆心晓以利害。对于利令智昏的人来说,原本就只有吃了亏才会记着你的好处。当下他笑着点了点头,根本不在意所谓的分功。

而在八珍街那座小院,彭十三正在狠狠地操练牛敢和他的三个同伴。张越把人要过来是别有用处,但用他的话来说,既然能从北边逃回来,既然被别人称作为勇士,那就不能光靠一身蛮力气,更不能光吃白饭。牛敢跟着去了一次兴和,经历了从未见过的大阵仗,早就对彭十三心服口服,自然是对方说什么就做什么,但他那三个好容易吃饱了饭的同伴却是没见识过那本领,直到交手放对一个回合就被撂倒在地,这才心悦诚服。

对于四个人的身体素质,彭十三很满意,别看眼下另三个看上去干瘦干瘦,可腿上手上都是力气,只要三顿管饱,到时候绝对能养成彪形大汉。只不过,包括牛敢在内,这四个都是身体好使脑袋不好使,因此他训话的时候不得不用最直接的方式。

“你们若是凭着那一身力气就地编户当兵,真正大战起来绝对撑不过几个回合,但是跟着我操练,我保准你们哪怕遇上鞑子的千夫长万夫长,掉脑袋的也是他们不是你们!比起你们在鞑子手里吃的苦头,眼下这点苦累算得了什么?别忘了你们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三顿管饱,有能遮挡风雨的地方睡觉,不用天天挨鞭子,这就是牛敢他们四个在北边苦苦挣扎时所能想象的幸福生活。因此,尽管面对一个凶神恶煞的教头,尽管一连几天都被折腾得鼻青脸肿,但四个人全都咬着牙硬挺了下来。渐渐的,习惯了彭十三那大嗓门,一天不听到竟然还觉得闲得慌。

“他娘的,你没吃饱饭是不是?这刀子是这么用的么?是劈和刺,不是砍和捅,这不是砍柴,是杀人!”

“张布,你还好意思说跟着鞑子偷学过射箭!拉弓别完全用蛮劲,像你这样不会用肩膀的力量,就是箭放出去也只能靠运气才能射中靶子!”

“战场上要做的不止是杀人,还要学如何更少的受伤!在千军万马里头,有时候你得选择是挨冷箭还是挨刀子,而且受了伤绝对没工夫去管,要是流血过多就死定了!记着,不要为了杀人把自己赔进去!”

“咱们大人是钦命宣府巡抚,巡抚是什么意思你们懂不懂?那就是戏文里头手持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是皇上委派的大官!你们跟出去的时候,要随时随地注意四面的动向,别忘了你们是护卫!看过戏文里头大帅的亲兵么,你们就和亲兵的作用一样!”

从永庆仓回来的张越一进门就听到了这洪亮的吼声。前几天他早出晚归,并不知道彭十三竟然是这样操练他们,这会儿见识到了,心中不由得庆幸彭十三当初教自己练武的时候简直是放水再加放水。心惊肉跳的他在旁边看了一阵,直到这个彪形大汉上了前来,他方才提醒道:“牛敢也就算了,他们三个刚出大牢没几天……”

“少爷,我这次来的时候英国公就提过,你日后不管从文从武,都得有几个心地实诚能吃苦会武艺的人跟着。”

彭十三咧嘴露出了满口白牙,面上不再是那副漫不经心的表情,而是赫然不容置疑的神色:“胡七他们四个不错,但我瞧得出来,他们当初不是作为护卫练出来的,而且他们毕竟有牵挂。这四个是孑然一身没有家人,心里只有仇恨。如今经过这番苦练宣泄出去一些,到时候跟着北征报了大仇再宣泄出去一些,日后对你也就一心一意了。他们算是运气好的,别说他们只是有一身力气,就是天下那许多武艺高强的人,不少也只能一辈子在市井厮混。不遇伯乐,空有凌云志也是枉然。”

在大明皇朝中浸淫了这么多年,张越哪里不知道这天下要靠武勇出头极难。侠以武犯禁,武人若想出人头地,要么投身军旅,要么投靠权贵。前者能否立下军功得到高升得凭运气,后者在出卖武艺之外还得献上忠诚。当然也有第三条路,也就是白莲教那种造反的路。

“那好,他们四个就交给你了。”

张越没有再说别的,冲着彭十三点了点头就径直入了屋子。解下身上的大氅,见跟进来的向龙和刘豹脸色微妙,他便笑道:“老彭的眼力确实不错,竟然能看出你们的本行就不是护卫。你们的职责和他不一样,别想那么多,有道是各司其职各安其份,我离开了谁都不行。既然陆公公说可以借调几个锦衣卫,你们就把那几个可靠的抽调过来。另外,宣府城的牛鬼蛇神们之前靠山倒了,如今正好是机会,这事情就都交给你们了。我应付晋商,三教九流归你们负责。”

“大人放心!”

向龙和刘豹听张越这么一说,顿时都笑了起来。自从永乐年间纪纲出任锦衣卫指挥使开始,锦衣卫的势力就逐渐膨胀,在那些重要的州府,甚至可以依靠暗线支配所有三教九流,宣府城也不例外。他们在护卫的心得上没法和彭十三相比,但是在这种暗处的勾当上头却是信心十足。要是连这点事情都没法子,他们也不可能被袁方当作候补锦衣卫!

这两人一躬身刚刚出门,连生连虎就兴冲冲地进了屋子。前头的连生手上端着捧盒,后头的连虎则是提着一个红漆食盒。兄弟俩笑嘻嘻地把东西往炕上一放,连虎就迫不及待地说:“少爷,武安侯说皇上批复了您之前的折子,什么存积,什么常股,咳,小的听不懂,您赶紧换一身大衣裳去一趟总兵府吧!”

第十一卷 金戈血 第056章 筹码,公平

总兵府二堂位于内仪门之内,左右各有两间耳厅,乃是官员候见的地方,中间才是用于接见的二堂。当初徐亨不耐烦在此见人,都是把人叫到自住的三堂,因而等候入见的军官们常常会肆无忌惮地聊天说话,最是喧哗不过的去处。如今张越跟着一个亲兵从内仪门顺着居中大道往里走,但只见左右耳厅都没有挂门帘,赫然可见几个正襟危坐的军官。当他走近前的时候,只能听到二堂之中有说话声,除此之外别无杂音。

“侯爷,张巡抚来了。”

那亲兵将二堂厚厚的棉帘子掀起了一个角,弯腰禀报了一声,俟里头传来了吩咐,他方才回头对张越做了个手势,低声说道:“里头是镇守张家口堡的一位千户,还有万全的一位指挥使,一会儿就完了。小张大人既然来了,其他等候的人自然延后,您不如到旁边的耳厅坐一坐稍等片刻?”

忖度到耳厅等和站在露天吹冷风分别不大,况且里头还有人,张越就摆了摆手。顺着门帘的缝隙,他便依稀看见内中奏事的两人都是长跪于地。对于这一幕,他并不陌生,大明官场上最讲上下规矩,六部司官见堂官奏事都是跪白,外官也都是各按品级尊卑行礼。但规矩是规矩,并不是每个人都死守这么一套,就比如在他的印象中,郑亨一向不重视这个。疑惑片刻,他就若有所悟,又等了一小会,里头就传来了告退的声音,他便往旁边让了让。

许是跪的时间长了,里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