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门风流-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门卫是正月,那时候也是天寒地冻的天气。为了这事,皇帝震怒之下杀了分管台州府的按察司佥事石鲁。如今要是倭寇还是和前一次一样打一票就走,他兴许还能找借口抗过去,但倘若倭寇冲杀进来滥杀一气……他那是死定了!

“大人,大人,守城营的秦百户来了!”

这明军上下好几等,第一等自然是京营京卫,之后才轮到分镇边地的各军、备倭的卫所、屯田军、罪余充役军等等,这守城营平日里只管看守城门巡守城墙,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斗力。上海县因为没有城,这守城营的军器配备倒是比那些城池的守军强一些,但人数终究有限。这位秦百户的军职来自于世袭,平素没打过仗,这会儿那煞白的脸色和张守约有得一拼。厮见过后,两人面面相觑了一阵子,竟是同时冒出了一句话。

“大人看怎么办?”

闻听此言,别说是两个当事人愣了,就连四周围的差役捕快等等也全都愣了。继而便是面如土色。就在这边大眼瞪小眼的时候,外头又一个门子一阵风似的跑了过来,还不等站稳就上气不接下气地嚷嚷道:“大人,大人,外头有……有人自称是……是锦衣卫……”

要是平日里遇着下属这么结结巴巴说话,张守约必定是劈头盖脸一阵训斥上去,但此时听到锦衣卫三个字,他却好似抓着了救命的稻草,忙不迭地点头道:“快,快去请那位大人进来……算了算了,我亲自去迎,秦大人,咱们一起去,到时候那位大人问话也好有个准信。”

数年前倭寇来犯的那一回,秦百户压根连倭寇的影子都没瞧见,这会儿只希望有个能做主的人,闻听此言顿时把头点得如同小鸡啄米似的。和张守约并肩匆匆走到大门口,他就看到门前站着三个人,两个护卫模样的汉子腰挎佩刀,居中的那个年轻人则是手拿宝剑。虽说借着灯笼的微光看不清人家的头脸,但他好歹能看出人家并不慌张。

“谁是上海知县?”

“下官正是上海知县张守约!”

看到那个头戴乌纱帽身穿官袍的中年人上前忙不迭地行礼,张越不禁皱了皱眉。在衙门口站了这么一会,看到里头那院子里一片乱哄哄的场景,他自然知道这县衙已经乱了方寸。当下他也没工夫说什么客套话,直截了当地说:“既然倭寇来了,除了让更夫沿街敲锣示警。你还可还有其他应对方略?”

“下官……”张守约脸上红了红,随即就索性豁了出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官这整个县衙的差役捕快总共也就三十几个人,守城营的兵卒大约也就是百多人上下。这位是守城营秦百户,大人不相信可以问他。”

眼见张守约这会儿竟是把皮球直接踢到了自己这儿,那秦百户登时在心里大骂了起来,旋即便小心翼翼地答道:“大人,咱们这守城营只有百多号人,因为没有城墙,平日里训练也少,就算全部拉出来和倭寇只怕也没得拼。沿海既然有好几个卫所,若有倭寇上岸,他们责无旁贷,咱们也只能尽尽人事而已……”

听到这秦百户如此说,张越不禁大怒,但此时此刻他能够依靠的也就是守城营这上百个人,因此不得不给他们打气:“我在吴巷老街只用了五个人就格杀了十几个来犯倭寇,足可见这倭寇没什么好怕的。据我审讯了唯一的一个活口,他坦白说上岸的就他们几个人,其他倭寇聚集在大衢山和羊山一带,今夜必定来犯。守城营不能单单尽人事,而张知县也不要一味说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话!沿海四个卫所不是虚设,海上有船就必定有火光,他们的瞭望哨不是用来吃干饭的,一定会派兵迎击,哪怕有几个漏网之鱼过来也是有限。”

张越前头那些分析张守约和秦百户可以不在乎,但那句格杀了十几个倭寇却让他们精神一振。两人对视了一眼,见张越胸有成竹,他们立刻同时想到了保住脑袋和前程的可能性。虽说仍是惊惧害怕,但这当口也不得不豁出去,于是,两人便上前一步异口同声地说:“但请大人分派,咱们一定遵命行事!”

“很好。张知县,单单是更夫示警并不够,你现在立刻把衙役撒出去,每五个人一组,从东边开始一条条街敲锣喊话。告诉百姓卫所已经出动,让他们不要惊慌,把家里头能用来抵抗的刀具铁器都备好,一旦发现可疑人等就四邻互相呼应。我和秦百户带守城营守在东南隅,如果有漏网之鱼进来,我不指望差役捕快能够以寡敌众。但以众凌寡这种事情总该能办到吧?总之,城里头我就全交给你了,若是闹出什么烧房子的勾当,我唯你是问!”

撂下这话,张越也不去看呆在那儿的张守约,径直对秦百户说道:“带路,去守城营!”

秦百户还没从张越刚刚那一通疾言厉色的话中回过神,结果话头就转到了自己身上,于是好半晌方才转过弯,连忙吆喝着吩咐随从牵马。他自顾自地上了马,又把刚刚带来的人全都召集到了一块儿,完全没注意到张越那张越来越黑的脸。

按照那上海知县张守约的说法,守城营总共才百多人,这个百户跑到县衙来一回就拉了十二个人,那这会儿营地里头还能剩下几口人?强忍此时骂人的冲动,张越带着胡七和那个娃娃脸护卫匆匆上马,旋即冲秦百户等人扬了扬鞭子示意带路。

这边一大伙人呼啸而去,张守约却是欲哭无泪。就算张越说倭寇能过来的未必多,但是要他让县衙差役捕快抵抗倭寇,这能行么?这帮家伙平日催逼钱粮税赋的时候倒是一个比一个起劲,但奢望他们去抓倭寇……

正气急败坏的时候,他却忽然看见那边一骑人折返了回来,细细一辨认恰是那个自称锦衣卫的年轻人身旁的娃娃脸护卫。尽管猜测不出对方莫名其妙折回来的用意,但他还是赶紧笑脸迎了上去,却不料对方根本不下马,而是运足了中气吼道:

“这倭寇也没什么可怕的,在吴巷老街老子一个就杀了三四个!大人说了,倘使你们碰到倭寇,每杀一个赏宝钞百贯……不,赏纹银十两!别想着杀民冒功,我们可是锦衣卫!”

眼看这一骑再次转身绝尘而去,张守约不禁转过了头。瞧见那些刚刚还畏畏缩缩的差役捕快们流露出一丝跃跃欲试的表情,他就是再迟钝的人也知道这会儿应该做什么。连忙上去又是一番激励许愿,不多时,一群鼓足了勇气的差役和快手就从县衙蜂拥而出。良久,站在县衙大门口的张守约方才醒悟到一个事实,顿时气急败坏地一跺脚。

“这人都走了,县衙就没人管了?来人,锁上大门,把那两口大水缸挪过来堵着!跟老爷我上房顶居中指挥!”

这一晚上恰好没有月亮,天空云层又厚,甚至连一丝星光也无,唯有地上熊熊燃烧的火炬方才能让人感到一丝暖意。张越赶到东南边的守城营之后少不得狠狠来了一番鼓动,自然还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一套——这当口,他也顾不上事后有没有人说他是逾越职权,只能先干了再说——然而,他随手拉开那张守城营军士拿上来的弓箭,顿时皱起了眉头。

轻飘飘的弓软绵绵的箭,就算射出去也跟和人挠痒痒差不多!倘若说他前几天去过的那四个卫所只能算二流兵马,那这守城营就连三流都比不上!唯一幸运的是,这些人的腰刀总算不是大铁片子,至少砍人还是没问题的。

“大……大人,你……你看那边!”

听到这个颤颤巍巍的声音,张越不禁更加恼火,然而,当他看见那星星点点晃动着的几点火光正冲这儿来,他顿时深深吸了一口气。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距离上海县最近的宝山所能够及时发现倭寇派兵阻截,否则单靠这么一点人自然是以卵击石。

希望他能够一如既往运气好!

回头扫了一眼守城营众兵,看到秦百户战战兢兢,其他的军士倒还把持得住,他顿时大喝道:“看到那火光没有,那才几个人?倭寇坐船过来又跑了这么一段路,战力必然大减,只要咱们拦住他们,卫所精兵很快就能赶到,到时候倭寇自然就溃了!还是那句话,到时候凭倭奴的脑袋来报功,十两纹银一个脑袋,你们下半辈子能过得怎么样,就看今天了!”

第八卷 天子剑 第035章 上阵父子兵

入夜时分,太仓刘河堡中所的了望台上,一个中年人正在凭栏远眺。冬日的寒风兜头兜脸地吹拂了过来,将他身上那一袭厚厚的大氅吹得簌簌作响。他脸色暗沉,脸上布满了刀刻一般的皱纹,那双眸子却精光四射。尽管隔着这样大老远的距离根本看不清对岸的情形,但他仍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直到一个身强力壮的卫士匆匆从台阶上奔上来。

“大人,高塔上的哨探来报,海上有火光,很可能是有倭寇要登岸。”

“倭寇?我还没去找他们,他们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那船呢?”

“如果按照以往打探到的情报,船大约停泊在横沙一带。”

“好,传令下去,诸船扬帆,把那些倭寇的船截下来,看这些家伙往哪里跑!”

随着一声声传令,整个刘河堡中所顿时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尽管此次捕倭的船只和军队都调集了好些时日,但为了避免泄露风声,上下人等很是费了苦心。好在刘家港素来就是宝船停泊休整之地,因此只要宝船下西洋回来,这里就会停泊数以百计的船,几十艘船趁夜扬帆出港实在是不甚起眼,只有镇海卫负责调兵的指挥使和几个千户方才知道其中玄虚。

那边刘家港几十艘船趁夜徐徐驶出的时候,这边宝山所亦是在调兵遣将。尽管那位李千户正在趁夜招待贵客,但听说了了望台上巡守军士的奏报。他却不敢怠慢,赶紧召集麾下士卒,结果倒是得了那位一直漫不经心的贵客几句赞赏。此时临出发前,他仍是扫了一眼那位披着黑色大氅的贵客,直到对方点点头方才清了清嗓子。

虽说同样是千户,他这种地方卫所的地头蛇怎么比得上人家的宿卫出身,怎么比得上人家勋贵子弟的身分?于是,面对还算齐齐整整的人员,他便上前一步厉声喝道:“倭寇好些年都不敢来犯境了。这次既然来了,就不要放走一个!”

突如其来的倭寇让松江府沿海的好几个村子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惊惶之中,为了打鱼方便,他们都是在海塘边上结村而居,然而今天却遭了灭顶之灾。相比县里那些砖瓦房,他们那些破烂的木头屋子根本挡不住穷凶极恶的倭寇,血肉之躯更是挡不住那闪亮的钢刀。即便如此,眼看没了活路,仍然有好些村民拿起了家里的锄头钉耙镰刀奋力抗争,但更多的地方却是一边倒的杀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言的血腥。

正当一个嗷嗷直叫杀得性起的倭寇凌空一刀朝一个老汉劈下的时候,就只听嗖的一声,也不知打哪儿飞来一只冷箭,恰中他的后背上。眼看那狞恶的倭寇一头栽倒在地,尽管那老汉被那砍偏的一刀在肩膀上划出了一条长长的口子,却仍是往箭来的方向望去。看见黑夜中那黑压压的一群军士提刀冲了上来,他竟是一下子瘫软在地,脑袋一片空白。

几个浑身沾满鲜血的倭寇一回头看见有明军出现,顿时大声嚷嚷了起来,又张牙舞爪地举刀迎战。为首的一个矮个汉子最是凶悍,眼看五个人朝自己包抄过来。他仍是一声厉喝,手中的长刀化作一道雪亮的刀光,径直朝最前头的那人劈去。眼看这一刀的去势足以将那军士劈成两半,却只听叮的一声,斜里竟是恰恰一刀挑在了他的刀锋上,紧跟着,他就感到小腹上传来了一股巨力,竟是给硬生生踢飞了出去。

“杀!”

那五个军士被刚刚那匹练似的一刀给吓得一哆嗦,直到听见那身穿黑色大氅的军官暴喝一声,这才恍然大悟。再看看满地都是死状凄惨的尸体,他们的眼睛渐渐红了,立刻抛开其他思量扑上去厮杀。很快,从四周加入战阵的明军越来越多。原本还能相持的倭寇见此情形,立刻便祭出了一直以来最强大的法宝——跑。

倭寇素来就没有什么组织性,这一跑自然是四面逃窜。即使刚刚赶到的明军是他们人数的数倍,但包围圈原本就颇有些松散,尽管奋力截杀,仍是给跑掉了数人。几个被眼前惨状深深刺激了的军士提起刀就想追,却给为首的军官喝令停了下来。

“先不要去追逃掉的那几个,留下十个人在这里镇守,其他的跟我赶去上海县!”

数百兵卒在这个军官的带领下匆匆赶来又匆匆离去,劫后余生的村民无不是面面相觑。看见那十个军士正在挨个检查倭寇的尸体,时不时补上一刀,他们就在一边默默包扎伤口清运尸体和伤员,直到夜色中又亮起了无数火光,刚刚恢复过来的他们顿时大惊失色,好在留守的军士很快都聚集了起来,而那个疾驰而来的人赫然是一身大明军官打扮,直到这时候,村民们方才松了一口气。

“咦,那些倭寇来过这儿?”

一个留守军士按了按刀把上前行礼,随即站起身朗声道:“启禀千户大人,咱们宝山所刚刚在这儿打跑了一群倭寇!”

马上那个千户听到这话,顿时破口大骂道:“他娘的,这一路竟是只撵到了你们宝山所这帮家伙的尾巴……大伙儿提起精神,别让宝山所把功劳全都占了!看到眼前这情形没有,那帮狗娘养的倭寇杀了那么多人,咱们吴淞江所若是不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那怎么对得起咱们的良心!弟兄们,给我冲,撵上去杀他们个干净!”

还按着腰刀的汉子甚至来不及反应,就只见面前的骏马忽然发出了一声嘶鸣,随即撒欢似的奔了出去。而后头百十个手拿火把的军士亦是齐声怒吼了一个杀字,紧跟在马后头迈步疾奔。不消一会儿,这支杀气腾腾的人马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同一时刻,张越正面对平生头一次生死考验。他和守城营百多号人守着的是上海县东南的一条大路。虽然还有其他各条小道,但这当口自然不可能分兵。他的猜测并没有错,也不知道是在路上分散了还是遇上官兵堵截,第一波抵达的倭寇并不算多,总共只有十几个人。而就是这么区区十几个人,却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

毕竟是太平盛世,尽管守城营的军士们在重赏之下爆发出了远远高于平日的战斗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