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抢狗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朝抢狗食-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平时还要给我们两车柴!”

    “嗯!”山官毫不犹豫的应下了,单手抱着小九,拿出一串叮叮响的铜板儿递给刘打铁。

    刘打铁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这,你们给了粮食过来吃就是,反正是一起烧火……”

    狗剩走过去把铜板儿接了过来,“等我娘回来,你再把粮食搬过来。”

    没有这五十文钱,等李大花回来可不好交代!

    “嗯。”

    狗剩把小九接过来,“晚上还是冷得很,睡的时候把炕烧上……”

    山官点了点头。

    “这两天你要不要用车?我们准备拖两车柴去真是那个卖。”狗剩把山官送到院子门口问道。

    “哥、哥……”小九挣扎着要山官抱。

    “乖,今晚跟姐姐在狗剩哥哥家睡觉觉。”山官摸了摸小九的头说道,“你们明天去拉车。”

    狗剩应了一声,把院子门关好……

    不说第二天,刘打铁花了点儿时间把选好的木柴装好急匆匆的往镇子上赶;山官去坟地给老子娘烧了几张草纸,照旧扛着耙头去地里翻地;狗剩领着几个弟弟妹妹到处找刚冒青的嫩草芽,准备回家混在粪坑里,多熬些肥料。

    “我要出去玩,奶奶,奶奶,我就要出去玩……”

    这厢,小胖子杨凌义好容易收了些回去的三层胖下巴,养了一个冬就全长了回来,光着胖乎乎的脚丫子在炕上猛跺。

    杨老太太根本搂不住小心肝宝贝儿,“小乖乖,外面冷,叫鸭蛋跟你玩骑大马,好不好?”

    “哥哥都出去了,我也要出去玩!”杨凌义一扭头,把炕上软乎的被子踢成了一团,一屁股坐下来只管干嚎。

    杨凌义两个哥哥前些日子就回了城里的书院。

    老太太生怕小孙孙又犯了喘病,“好,好!鸭蛋,鸭蛋,快来,给凌义穿衣服!”

    杨凌义抹了抹眼角,“奶奶最好了!”

    老太太脸上立即笑成了一朵花儿,“我的好乖乖……”

    一直守在屋外的鸭蛋快步走了进来,熟门熟路的从柜子找出杨凌义的衣裤,麻利的给人套上,又给穿了两层棉布袜子才穿鞋。

    握着小胖子白净软乎,只隐约能看见细细的青筋巴掌大的小脚,十一岁的鸭蛋用力咽了咽口水,嗓子莫名的发痒……

    “好了没,鸭蛋哥哥?”杨凌义急不可耐的问道。

    鸭蛋猛地回过神来,干咳了一声,慌乱的给小胖子穿上鞋袜。

    “奶奶,我出去啦,你晚上等我一起回来吃饭,我给你端饭!”杨凌义挥了挥有着四个小窝窝的胖手说道。

    “好!好!奶奶等着你……”杨老太太喜笑颜开的说道。

    鸭蛋拿了一件披风把杨凌义裹上,毫不吃力的抱起小胖子出了门……

    “大哥,是杨凌义和鸭蛋哥哥!”柱头高兴的叫道,满脸期盼的望着狗剩。

    叫几个小家伙也帮忙干找草芽子的活儿确实是有些难为他们了!

    “去玩会儿吧,不过晚上回来筐子里起码要有一半草芽子,记住了没?”狗剩交代道。

    “唔、唔……”柱头一蹦老高笑着跑了过去。

    “大草也去玩吧!”狗剩扭头说道。

    “不,我跟花伢姐姐一起玩!”大草摇摇头。

    两个小姑娘凑在一起一边胡乱拔刚冒头的小草,一边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儿。

    小九一大早就被山官接回去了,一起带到了地里。

    “你怎么这么久都不出来玩?”

    柱头带着杨凌义去了自己新发现的一个“秘密基地”——湖边一棵比较低矮粗壮的柳树,有两个枝桠长得特别矮,两个小家伙正好可以踩着爬上去,稍高的地方有一根三角形的树枝,可以稳稳的坐在上面。

    “我奶奶说外面冷……”

    鸭蛋紧张的看着两个小家伙安全的坐到了树杈上才松了口气,盯着着树上,在柳树周围有一下没一下的帮忙拔草……

    “大荣哥哥,我写完了!”李青远“噔噔”的跑出来,一把扑到正在摘蒜苗的大荣身上。

    这个时候,孙婆子在厨房里烧茶,李青远练了会儿字。

    前些日子去狗剩家的时候,李大花给了一把蒜苗,炒了一盘腊肉,李青远稀罕的净捡蒜苗吃,大荣对那有些嫩黄的蒜苗惊奇了一番,很快就想通了关节,自己也在炕上生了几筐子,现在才长好,足够给小家伙解馋了。

    “自己去玩会儿,哥哥等一下来看。”大荣不疾不徐的说道。

    李青远欢呼了一声,抬脚就往外跑。

    大荣手上顿了一下,到底还是看着小人儿一蹦一跳的出了门——每次出门都交代,最后都是没一刻钟就“哇哇”叫着跑回来,好在这屯子里的娃娃都一根筋,就算天大的事儿,也不过一觉就忘到了脑后……

    狗剩把草芽扔到粪坑里,倒了半桶水进去,确定草都被淹没,盖好柳条编的盖子,叮嘱了大草和花伢几句,抱着木板和木炭去了大荣家。

    院子外面就听到李青远的哭声和大荣的训斥声。

    “不许哭,听到没,哥哥骂你骂错了?还是打你了?”

    狗剩停下脚步,决定等一下再进去。

    跟大荣接触久了,特别是开始学认字以后,狗剩就越发觉得大荣不简单,头脑聪明、格外懂事不说,字学的飞快,现在字已经比过杨地主家的老秀才了,每每说出来的话比那老秀才还有文气,偶尔有次无意中跟杨地主两个在城里书院读书的大儿子谈论起了排兵布阵居然也头头是道,杨家两位在屯子里鼻孔朝天的少爷还追到了大荣家里论了好半天……

    大荣平时对李青远宝贝的什么死的,唯独读书和讲道理的时候该打该罚是半分不手软,连狗剩都时常被那气势骇住。

    狗剩也曾怀疑大荣是不是跟自己一样脑子里有些奇怪的东西。

    “汽车地上跑,飞机是在哪里?”

    大荣奇怪的扫了狗剩一眼,“写字的时候不要说话!”

    狗剩被跟自己同龄的人训了一句,当时脸上就有些发热,低下头认真练字,再没敢胡言乱语——这些字似乎每一个都似曾相识,若要狗剩念的话,大部分都没问题,但是写的话就有些说不出口了,连李青远都不如,练了好些遍的字有时候写出来还是缺胳膊少腿的!

    “站在外面干什么?”孙婆子从厨房里走出来叫道。

    “啊,哦,孙婆婆!”狗剩叫了一声,讪笑着走了进去。

    李青远还在小声抽噎,旁边散放着好几张纸。

    狗剩定睛看了一眼,除了一两个写错的,好些写的不够认真的字也被圈了出来。

    “狗剩,先把昨天学的几个字写一遍。”孙大荣淡淡的说道。

    狗剩应了一声,老老实实的把特意磨得极光滑的木板放在桌上,准备开始写。

    “手指!”大荣提醒道。

    狗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别扭的换了回来。

    已经好几个月了,这握笔的姿势狗剩都还时常搞错,虽说炭笔与毛笔不同,但也没有狗剩那种握笔的法子!

    大荣看了狗剩的字,倒没计较写的好坏,只把写错的两个点出来,叫狗剩先一个写二十遍,再教别的……

    刘打铁去卖柴,一去就是一整天,天擦黑才回来。

    狗剩在家已经烧好了晚饭,热在锅里,就等刘打铁和山官……

    李大花在娘家过来四五天,就惦记家里,怎么也呆不住了,李老太死劝活劝,好歹又多玩了两天,第八天才让李大舅送了回来。

    柳树屯绝大多数人家一般是只吃两餐的,不过来了客人还是要招呼一下。

    李大花切了一小块腊肉,炖了一锅白菘,留李大舅吃了一顿午饭。

    狗剩捅了捅刘打铁,示意去把山官的事儿说了。

    刘打铁陪着笑坐过去,跟李大花一起逗小草和鸡蛋,又把卖柴得到二十几文钱拿了出来——这几天刘打铁拖了三大车好柴去镇上——看李大花心情不错,把山官那事儿提了。

    “……几个娃娃,又没了爹娘……”

    “这话别跟老娘说,别以为老娘不知道……狗剩看着是个精的,还不跟你一样憨……听不得人家说几句软话……”李大花把鸡蛋往炕上一方,嗓门就大了起来。

    “娘,这是绍山官给的钱!”狗剩见情况不对,把那串铜子儿递了过去。

    李大花接过去收了起来,“换家人老娘都没意见,你以为娘不知道,去年冬天那臭小子来就是想问蒜苗的事儿……净想捡些便宜占,不是什么好东西,城里哪个不是黑心肝的……你们爷儿俩加起来也只有叫别人得逞的份……他倒是省事了,整日就种两亩地……”

    狗剩默然无语,原来还是在生去年给山官看了蒜苗的事儿的气——好吧,这事儿山官是有些不厚道,不过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哪里还有权利讲什么厚道……也不见得人就有李大花心里想的那么坏!

    李大花骂了一通,只早就应了别人,连钱都收了,爷儿两个又不开窍,只得作罢。

    晚上,山官叫了刘打铁去帮忙,果然就挑了足足的一百斤干苞谷过来,李大花才算是没对人摆冷脸子……

    作者有话要说:嗯,今天还账两千,还欠账九千,又控制在一万以内了,五一节假日坚决全部还清那啥……

    谢谢亲们的支持,移动无线网非常坑爹,回复评论暂时不行了,特此说明!——连看都看不到~

    第二十七章



    晚上,山官叫了刘打铁去帮忙,果然就挑了足足的一百斤干苞谷过来——山官地里还没收成,这些粮食都是花了钱捡好的买来的——李大花才算是没对人摆冷脸子……

    春播很快就来临了。

    山官家地两亩地都种了燕麦,去年拾娘拼死拼活只开了一亩荒地种了些白菘,山官挨着那块地又开了半亩出来,点了苞谷。

    狗剩在心里估算了一番,买下屯子里的房子、请人修检、买地、买过冬的粮食,买苞谷种……又给了自己五十文钱,估计从嘉兴城带出来的钱财已经用的七七八八了。

    忙完了自家的几亩地,刘打铁照旧是去杨地主家帮工。

    狗剩得了闲,带着几个小家伙在家里编小框子,最大的有两个巴掌大,小的能握在手里,春天山上多得是城里人没见过的稀奇古怪植物,狗剩捡小巧的栽在上面,看着倒也很是别致。

    柱头和大草、花伢几个坐不住,一人带了一个筐子出去玩儿,顺便打些鸡草回来,喂鸡和沤肥。

    “来,鸡蛋,看这里。”

    小筐子编起来格外累眼睛,手上也得使巧劲儿,不一会儿就得歇歇手和眼睛,狗剩特意找了一小块红布,趁着歇手的时候在鸡蛋眼前晃动。

    鸡蛋刚开始根本没反应,狗剩逗弄了这几天,眼珠才开始慢慢的跟着布片动。

    先时,狗剩心里就止不住打蹬,李大花只是冬天冷,小孩子都那样不爱动,现在回暖,鸡蛋也有一岁半了,还是口水流不停,不吵也不动,李大花偶尔逗弄一下也没个反应,就算再怎么说是文静的娃儿,到底前面已经养了四个孩子,两口子也觉察出些不对劲儿了。

    “兴许再大些就好了,那二牛家三小子不就四五岁才会说话……”刘打铁晚上在炕上跟李大花嘀咕道。

    二牛家三小子叫大麦,今年已经十八了,去年才去了别人家过日子,除了有时候跟人说话反应慢些,地里家里干活都是一把好手,在屯子里人看来与常人也没什么两样。

    “也是!”李大花应了一声,放下心事,很快就睡着了。

    狗剩在外间的炕上听了个囫囵,恍惚觉得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好在试了这几天,鸡蛋还不是全无反应……

    山官一早起来,烧了半锅水,兄妹三人洗漱后往狗剩家一起吃早饭。

    堂屋的桌上摆着一碟酸菜,一碟咸菜炒肉沫和一碗白菘,一看就知道是狗剩的手笔,李大花可舍不得一早起来就耗油又炒肉。

    “进去坐会儿,我把粥盛出来!”狗剩招呼道。

    “去帮忙!”山官应了一声,轻声说道。

    花伢快步进了厨房。

    大概是吃了几天饱饭,山官几兄妹气色都好了不少,特别是花伢,没了拾娘的苛责,小姑娘反倒日益有了生气。

    到底给了粮食和钱,又日日都一起吃饭,李大花也不好每一餐都做的难看,现在,两家人在餐桌上已经相安无事了。

    山官吃过早饭,背着筐子去了山上——找些稀奇古怪的小植物和野花回来给狗剩用……

    怕在镇上找不到愿意带几人一程的马车,刘打铁特意提前了两天出门。

    山官把花伢和小九两个托给李大花一并照顾,狗剩估摸着山官肯定私下给了李大花几个铜子儿,否则李大花哪里会一听说就和颜悦色的答应了。

    虽说跟陈哥商量好了借住一阵子,李大花还是咬牙把家里刚攒下的一把鸡蛋用干草包好小心的放在了箩筐里,叫刘打铁给陈哥带去。

    冬日里冷,几只鸡都不肯下蛋,这一阵子天暖和下来才隔天能捡一两个蛋,攒到现在也不过那一把子!

    陈哥家小院子明显翻修了一次,原本的厨房被拓宽加高改成了一件厢房,又在旁边另搭了一间小偏子做厨房。

    曹仁刚来时仿佛一直紧紧缩在一起的肩膀挺直了才发现原来他的个头也算高大;陈东阳比上次见面越发的壮实了,发起狠来几脚就能踹破一个板凳,也不晓得是怎么长出来的——陈哥花了好些功夫才管住他在外面跟人打闹的时候学会控制力气……

    “我给你买两根糖葫芦,还分你五个铜板儿,你跟我们一起去集市去半天,怎么样?”狗剩拿了两颗麦芽糖给陈东阳,哄他一起去集市。

    陈东阳在这城里穷人家的孩子间也算是一霸了,那些坏家伙轻易也不敢惹这个一身蛮力还会半吊子正经招式的壮小子!

    “真的!”陈东阳吸着口水说道。

    狗剩用力的点点头,“不然你就不给屋子给我们睡!”

    “还要一个、不,两个肉饼!”陈东阳用力抻着两个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