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豹出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飞豹出击-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五年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塑料工业;以成为与钢材、水泥、木材并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提前进入中国。其使用领域已远远超越上述三种材料,这一历史性的跨越。进一步的促进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大量的进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加速了中国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独领风骚

塑料消费突飞猛进;促进了中国农业快速发展,农用塑料制品已成为抗御自然灾害,实现农作物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不可替代的技术措施,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农、林、牧、渔各业;

包装成了塑料消费之首;各种矿产品、化工产品、合成树脂、原盐、粮食、糖、棉花和羊毛等包装已大量采用塑料编织袋和重包装袋;还有饮料、洗涤用品、化妆品、化工产品等等在中国迅速发展。

特种塑料以其特种功能;被用于航空、航天等特殊应用领域。将加速中国国防现代化和信息化。

塑料工业迅速发展;极大的缓解了中国对钢材和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和木材的开采量。为给中国后人留下一片青山绿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八十五章:百业待举二】

工业以钢为纲。

总国理视察后;向全基地向全国派出了数路各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51年的新年刚过;由10名学冶金的工程技术人员和20名机械工程师加20名保卫人员;组成的〃钢铁组〃在蓝天飞机修理厂驻厂博士工作站的一名冶金博士后的带领下;带着手提电脑进驻了安山钢铁公司。汇同东北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和安山钢铁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安山钢铁公司改造指挥部〃

安钢的前身的主体是日伪时期的昭和制钢,当时的生产能力亚洲第二,仅次于日本九洲的八幡制铁所;也就是后世日本的新日铁。

安钢1号、2号、4号、9号高炉是日本榨取中国人民血汗建造起来的。1919年4月29日,1号高炉正式点火生产,日本对安山矿产资源的掠夺也由此开始。1921年12月16日,2号高炉点火生产。之后,1937年5月7日和1943年11月28日,4号、9号高炉相继建成投产。四座高炉均为料罐式高炉,总容积2944.85立方米,年设计生产能力235万吨。在当时以属大型高炉了。可惜的是1945年,安钢高炉遭到日本人严重破坏;投降时把铁水熔在了高炉里。然后又遭到了苏联人洗劫一空。苏联人抢走了绝大部份关键设备,随后又经三年多中国老百姓的〃检洋捞〃。4座高炉主要设备和机电器材几乎丧失殆尽,炉台野草丛生,高炉变成一片废墟。安山解放后,党中央把安钢的恢复与发展列在全国经济建设的首位,迅速恢复炼铁生产。一场声势浩大的献交器材、恢复生产运动开始了,一些工人把偷着拆走的设备和零件〃检的一部洋捞〃交给了工厂。仅半年时间,安钢就修复了2号高炉。1949年6月27日,第一炉“争气铁”,同年9月7日,1号高炉恢复投产。1950年1月29日,4号高炉也恢复了生产。

基地〃钢铁组〃到达安钢后立刻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对原日本的一些钢铁企业进行调研;制定改造方案。

第一组进驻安山钢铁公司;对1;2;4;9号高炉制定了改造计划。他们本着根据现有的条件下;在总体布置上;做到技术经济总体优化,实现总体投资少,运行成本低,见效快,产量高。这一原则;首先他们对这四座高炉全部采用了;60年代较先进的自动化装料系统及完善的检测仪表等设备;针对这种在后世看来只是中小型高炉;他们提出了直接采用21世纪高炉喷煤是炼铁技术;采用高炉喷煤是炼铁技术;不但使高炉焦比大幅度降低;生铁成本大幅度下降;还可能成为有效的调剂炉况热制度的手段;增强煤气的还原能力;发展间接还原;改善炉缸工作状态;使高炉稳定顺行;又为高炉使用高风温创造条件;在保证吨铁喷煤的前提下,提高高炉利用系数;提高铁产量。

安山钢铁公司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包括东北人民政府重工业部的一些专家;对于基地〃钢铁组〃提出的改造方案惊的嘴都合不上了。这也太意想天开了。他们对这些随时都有武装人员保护的军人专家们最大的疑惑就是:〃这能行吗?〃

经一年的改造;于1951年10月15日;改造后的9号高炉采用高压技术冶炼;附带喷煤系统投产;日产铁2500吨左右;平均煤比120公斤左右;高炉稳定顺行;炉缸活跃;4座高炉产量一下增加到360万吨;远远的超过了日本人的年设计生产能力235万吨;是日伪时期1942年最高年产量的3倍。各种技术参术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家,练铁技术处于国际绝对领先地位。

安山钢铁公司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东北人民政府重工业部一些专家的疑惑解开了〃原来铁还可以这样炼!〃他们对这些军人专家们更加佩服。这些人和〃外人〃话语不多;工作效率极高;有些方案提出后;很快就拿出整洁;清晰;各种尺寸数字准确的图纸。令他们大惑不解。神人啊!基地〃钢铁组〃计划在五年之内再建一座3200立方米的大型高炉;一座2580立方米高炉,使年生产铁达500万吨;使整个安钢年产铁达到860万吨。他们现在坚信这绝不是梦。通过和这些军人专家一年的工作;他们学会了很多新知识和新的理念;开扩了视野;为以后成为世界级的冶金专家奠定基础。

继安钢高炉群一排1号、4号、2号;9号高炉相继改造完成后。

对安山第一炼钢厂的改造也进如了尾声;安山第一炼钢厂是原日本的安山钢材株式会社,昭和制钢所的子公司,设计能力年产钢材第一炼钢厂和所有的企业一样;主要设备也都被苏联人拉走了;剩下的一些也被工人们〃检洋捞〃拆走换粥喝了。这也不能怪工人;工人是无产者呀。出了自己的双手和劳动技能之外;一无所有。他们是靠工资活着。从45年到49年初整个工厂被遗弃;没人管理;没人开资;只能是靠山吃山了。靠厂吃厂。解放后;经过再三动员;教育工人们拿出了〃检走〃的设备;零件还给了工厂;重新当上了工人;使原本满目疮伤的工厂得以部分恢复。基地〃钢铁组〃进驻后和已经成为工厂主人翁的工人对原要残存的平炉进行了改造;为了提高炉温,建立了蓄热室;对气体燃料进行预热;在平炉里加上了30%的富氧空气鼓风,同时在熔化的金属里吹入氧气,可使生产率提高80%,冶炼的时间缩短2~4小时,并可节约燃料,富氧空气也不需要预热。使产量一下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了年产钢材20多万吨。

他们进行的最大工程是新建,3座80吨转炉。这个时代全世界所尚不知道有什么转炉炼钢法。更不要说采用的转炉炼钢了。转炉炼钢法;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把空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含1%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200摄氏度,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转炉炼钢是在转炉里进行。

安山第一炼钢厂的工人们看着这三座外形就像个梨的庞然大物,终于明白了;这三个大梨叫转炉;内壁镶有耐火砖,炉侧有许多小风口,压缩空气从这些小孔里吹炉内,使钢液剧烈沸腾。炉口出现四氧化三铁的褐色蒸汽时,表明钢已炼成。这时应立即停止鼓风,并把转炉转到水平位置,把钢水倾至钢水包里,再加脱氧剂进行脱氧。整个过程只需15分钟左右。

〃这设计得也太巧妙了!李师傅你说;这些八路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人家是专家!能想不出来吗。不过这15分钟一炉钢;也真是太快了。这一年得倒出多少钢啊!〃

另一个小年青工人在掰着手指算着。〃一个小时四炉;一个班八个小时。一天三个班。那一天〃

李师傅轻轻的拍这个小年青工人脑袋说:〃行了;你小子就是扳脚指头算;你也算不出来呀。走吧;快干活去吧。〃

由于当时的制氧技术还不发达,基地〃钢铁组〃没有采用后世已普遍使用氧气顶吹转炉。这种转炉吹入的是高压工业纯氧,反应更为剧烈,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钢的质量。基地钢铁组;为了进一步脱磷、去除夹杂,提高纯净度。他们采用了单吹颗粒镁铁水脱硫设施;采用在线脱硫反应器和在线连续扒渣机的装备和技术对高炉铁水沟内的铁水进行连续脱硫处理。这一工艺技术的应用;可缓解高炉和转炉的负担,获得了极好的效果。使中国的;炼钢技术和工艺一下领先了这个世界十五年;有些技术甚至三;四十年。他们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及劳动生产率;还采用了连铸技术;上了3台八流方坯连铸机。单台铸机设计能力为60万吨;当然这一切的关键部件的制造是离不开基地修理厂的数控加班中心的。

另两个小组对安山无缝管厂;原日满钢管株式会社的拔管线进行了改造;使年产焊管和无缝管7万吨;翻了2倍;

他们对安山特钢厂;原住友钢管株式会社;年产武器用钢管4万吨数条生产线进行可改造的同时;又上了两条拔管线。使之产量达到了10万吨。更重要的是在安山特钢厂上了两台电弧电炉。使用电炉炼钢可以炼出优质的合金钢;以满足军工生产的特别的需要。

他们利用原满洲钢辊制作所,建利了安山拖拉机铸件厂;上了2台50吨电炉和连铸机;准备为生产坦克之用。

在安钢还有一处亮点;堆积如山从朝鲜拉回来的各种废枪烂炮;报废汽车坦克的周围;有一群人在老工人孟太的带领下;把每一个能用的零件拆下来;分文别类的放好。那怕是一颗镙丝钉。以便把它们用在最有用的地方。

百业待举;中国的崛起;在这里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第八十六章:挥师南下】

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五日;志空D1军收到了最高首长的提前南下的电报

邓;常二同志

请你们作好调一部提前南下之准备;务必在3月10日前;进入粤;闽的作战机场。以确保英国交给我方登陆舰及货轮安全;并保证海军和九;十兵团训练海域制空权;谨防蒋介石集团飞机的侦察及轰炸。

另你部入粤;闵后;于海军及九;十兵团组成陆海空三军联合指挥机关。

接到最高首长电报后;基地连夜召开党委会议落实最高首长的指示。

大家对这次南下粤;闽行动进行了讨论和动员。

〃操。这个李大为尽找麻烦;当初让英国人全在天津交货不就完了吗。〃高强率先说。

〃两栖坦克登陆舰和货轮主要还是为了攻打台湾。〃王鲲鹏发表了不同意见:〃总不能把九;十两个兵团调到东北训练吧。〃

〃本来说等朝鲜这边稳定了;再进入福建个广东。这次不过是提前了点。早晚都得去。有什么好讨论的。吴迪很不以为然的说:我光杆一个人;没家没业的我去。〃

〃你还真不能去〃邓峰瞟了一眼吴迪说道:〃这边还是大头。主要的力量还要在这边;中国主要工业都集中在这儿。虽说和老美谈的挺好;但大部份好处;我们还没拿到手呢。必要是还要打一下。美国在日本虽然调走了二个联队;但还有几百架飞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啊〃

〃这30艘两栖坦克登陆舰和这十艘货轮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刘军神色严峻的说:〃下一步接受琉球要用;去日本讨债也要用;打老蒋解放台湾也要用。可不能有任何的闪失。辛辛苦苦的整了这几条船;要是叫老蒋的飞机给炸了。那一切都泡汤了。〃刘军喝了一口茶接着说:所以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大家都知道中国海军底子薄;这次大为整了这30艘LST1两栖坦克登陆舰和十艘一万吨轮对于中国来说是场及时雨。现在没有海军航空兵;要靠现在海军;自保都是个问题;就更别说解放台湾;登陆日本了。〃刘军最后看着常乾坤问道:〃你说是不是?老常〃。

常乾坤点了点头说:〃是啊;海军的力量太弱了;前年;也就是49年1月8日,中央通过了的党内指示,决定组建海军。2月12日,国民党的“黄安”舰青岛起义,加入人民海军,改名“沈阳”号。2月25日,国民党海军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重庆”号巡洋舰在吴淞口外锚地起义;中央怕在上海遭到国民党飞机空袭;急令重庆号到葫芦岛;可是还是没有逃过国民党飞机;他们追到葫芦岛;对其进行轰炸;最后多处受伤,没办法只好自沉在葫芦岛;听说现在正准备打捞上来;看能不能修上。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张爱萍任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我军算是才有了自己的海军。就在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成立的当天;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2艘护航驱逐舰等共舰艇25艘、官兵1200余人,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参加解放军。这是海军最大的一笔进项。不过华东军区海军舰队;很快就遭到了国民党飞机的轰炸;把包括起义的2艘护航驱逐舰等26艘被炸伤炸沉。国民党空军仍紧追不舍直到长江中上游,又炸沉起义的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9艘舰艇中的6艘。及乎把华东军区海军全部家底炸光。第一舰队旗舰“长治”舰起义,最后迫于国民党飞机轰炸压力,自沉于南京江面燕子矶。去年2月,打捞修复,加入人民海军,命名为“南昌”号。去年10月22日-12月7日,国民党海军又相继有13艘舰艇起义。10月27日,华东军区海军要接收上海招商局从香港买来的1艘护卫舰和1艘中型登陆舰;4艘炮舰还有从上海购买炮舰2艘。12月,也接收了小型登陆艇3艘。大家算算就这点东西。这差不多就是我们海军的全部家当了。刘副司令员说的对;没有海军航空兵;没有制空全;我们的海军对飞机的轰炸的确不能自保;敌机一来轰炸;唯一的办法就是自沉;然后捞上再来修。所以被炸怕了。大家都知道;最高首长对我们志空D1军十分重视;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轻意动用我们这支战略力量的。这次命令我们去闵;粤机场;也正是积于这点考虑。说明最高首长十分看重这批船。〃

邓峰说:去;是肯定要去的;按原计划是不行了。在美国没有兑现琉球;没有答应不干涉日本战争索赔之前;这边要保持一个足够打击和威慑驻日美军的空军力量。我看这样;王参谋长先带领空警2000和12架J10歼击机;8架歼轰7战机;和16架改装的米格15;按最高首长的命令提前南下广东和福建。这些对付**民党已经足够了。等真的打台湾时这边再去支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