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水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晁氏水浒-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统一了人心,郭药师就派一个能言善辩的幕僚往河间府联系河北总兵张开,想要讨要一些好处。

幕僚刚刚派出去,南京就传来消息,李处温阴谋挟持萧太后投梁被斩首示众。

郭药师得了这个消息,当即慌了,他只觉得是李处温藏了一手,并不知道是萧太后泄私愤,诬陷李处温。一面骂李处温虑事不周,一面让人请常胜军诸统领来。

众人到齐,郭药师就道:“李处温归梁事败,已经被萧太后斩杀。李处温给我写信的事情多半也败露了,恐怕已有契丹兵马或者奚部兵马来捉拿我们了。”

张令徽道:“露就露了,我们索姓现在就更换大梁旗帜,谅萧干和耶律大石也不敢攻击我们。”

其他人也纷纷赞成马上更换旗帜。

郭药师看人心可用,便站起身,道:“好,那我们今曰就把这汉人的土地插上汉人的旗帜。赵鹤寿,你带人去拿监军萧余庆,其他人随我去军营阅兵。”

郭药师原本就生的伟岸,这两句话更是说的掷地有声,一众汉将无不抱拳应命。

“是。”

“是”

郭药师带着众将到的军营,在校场把八千常胜军集结起来时,赵鹤寿也已把萧余庆捉来。

校场中将士看到赵鹤寿把监军绑来,也都感觉到有什么事要发生了,纷纷抬头看着点将台上的郭药师。

郭药师抬手压住校场中微微的嘈杂声,喝道:“我等常胜军将士都是不幸生在北地的汉人,在契丹人、奚人欺压下长大,后来又为了辽国和金人拼命。都是为辽国卖命,但是我们还是被契丹人和奚人欺压。他们骑马,我们走路;他们吃肉,我们吃干粮,还经常断粮。天锡皇帝刚死,萧干和耶律大石就在南京杀害汉人。他们害怕汉人投梁,想要把汉人杀绝。我们能坐以待毙吗?”

“不能”

“不能”

“不能”

常胜军将士一直以来累积的怨气被郭药师三言两语挑拨起来,纷纷怒吼出来。

一群从校场上空飞过的麻雀都被震得四散而逃。

郭药师扬手止住常胜军的怒吼,道:“契丹人和奚人不把我们当辽国人,那我们就投靠梁国,大梁才是汉人的国度,有大梁的庇护,我们再也不用受契丹人和奚人欺压。”

张令徽马上在后面振臂高呼道:“归梁。”

“归梁”

“归梁”

郭药师看大事已定,就让人把赶制的大梁旗帜举起来。

没有时间缝制,只能在黑布上用写一个大红的梁字。

改旗易帜后,郭药师就派人飞报河北总兵张开,希望张开派兵增援,以免辽国进攻涿、易二州。

河间总兵府,张开刚刚接见了郭药师的使者,让人调集兵马听令,就又听得郭药师使者来见。

张开让郭药师使者进来,不耐烦道:“朝廷会给你们什么赏赐,朝廷自有主张,我做不了主,也不能答应你们什么。我已经派人上报朝廷,请朝廷给你们厚赏,但是准与不准还要看皇上旨意。你每天来寻我也没用。”

郭药师使者忙道:“小人不是因此事来烦扰大人,刚刚郭将军派人来,他们已经打起大梁旗帜,宣布涿、易二州归梁,请张将军派兵北上保护二州。”

张开也是一愣,郭药师的使者刚刚还在谈条件,不要说朝廷回信了,就是给朝廷送信的人都是刚刚出城,郭药师怎么就突然归顺了。

郭药师使者看张开迟疑,忙补充道:“李处温已经被杀,郭将军之事恐怕也已泄露,辽国很可能派兵攻击涿州,还请张将军早些派兵北上增援,否则涿州汉人恐遭大难。”

张开犹豫了一下,让人去请马军副将朱仝来。

前番晁勇打退辽国入侵兵马,让张开坐镇河北,又拨了一万战马让他练骑兵。张开便从河北各州府抽调马上功夫好的武将来练兵,到现在已有一年多,他也练出了一万骑兵。

当初的一万战马早已十不存一,全部在艹练中折损了,现在骑兵配备的两万战马都是朝廷从宁夏路、青海路买来的。

宁夏路董平、杨志、穆弘、鲁智深四部都已替换成骑兵,中原除去京师花荣部一万骑兵,再就是河北路张开麾下这一万骑兵了。

河北一万骑兵便是张开直辖,麾下十名校尉,张开最器重的便是美髯公朱仝。

当曰朱仝义释宋江,被刺配沧州后,晁勇并没让人使那歹毒计策赚朱仝上山。朱仝便一直在沧州知府府上听用,后来卢俊义带兵攻取河北,朱仝劝降了沧州知府,才做了沧州一个千夫长。张开调用各州武将时,听得朱仝马上使得好大刀,便把朱仝调来做了马军千夫长。后来因朱仝练兵有方,又升朱仝做了马军副将。

朱仝赶来总兵府,抱拳道:“见过张总兵。”

张开点头道:“涿、易二州已经归顺我大梁了,南京道的辽兵可能攻击涿州,我令你率一万马军赶赴涿州,震慑辽兵。”

朱仝疑惑道:“算脚程,朝廷的文书恐怕还没下吧,总兵私自调兵越境恐怕被人弹劾。”

张开笑道:“燕云十六州原本就是我汉人之地,常胜军又都是汉人,朝廷文书必然是让我们接收涿、易二州的,我等便先行一步,以安涿州民心。你去吧,朝廷问起罪来,自有我承担。”

朱仝看张开这般坚决,便也拱手道:“得令,末将一定让辽兵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多时,城外驻扎的一万马军便卷着尘土往北而去。

涿州距离辽国南京析津府不过一百多里,郭药师改旗易帜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南京。

萧太后慌忙召集百官商议对策。

百官听得常胜军叛,也是一阵慌乱。

萧干道:“天锡皇帝即位初,我就说不可轻信汉人,要用奚人或者契丹人作统帅。天锡皇帝没有采纳,仍然让郭药师统领常胜军,如今反了吧。”

百官中还有不少汉人,听得萧干这般说,不由都有些愤愤不平,不过萧干跋扈,也没人敢出声。

萧太后看萧干把责任推到她过世的丈夫身上,不由不悦道:“天锡皇帝也派了监军在彼,便是派奚人做主帅,他又如何能镇压住所有汉人。”

耶律大石看两人又要争吵,慌忙出来打圆场,道:“涿州距离析津府不过一百多里,我们还要早些拿出应对之策来。”

萧干道:“常胜军反叛也不是第一次了,派兵灭了他们就是,有什么商量的。”

耶律大石道:“常胜军投了大梁,如果我们攻击涿州引来大梁兵马北上的话,我们就要两线作战了。”

萧干只是心直口快,并不愚蠢,闻言马上也皱起眉头来。

萧太后看萧干被耶律大石问住,便也道:“那大石林牙以为我们该如何应对?”

耶律大石想了想,道:“大梁素有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心,因此一直不肯与我大辽划定边界。梁国已经一统中原,大梁太子也从南方班师回来,现在常胜军反叛,大梁恐怕也有趁势北上夺取燕云十六州之意。”

饶是萧干蛮横,听到耶律大石的分析,也不由变了脸色。

萧太后急道:“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耶律大石道:“大梁火器威力巨大,又有飞船可以从天上攻击,若是北上,恐怕我们很难挡住,所以我们一定不能主动招惹大梁。常胜军反叛之事,我以为最好还是派使者去东京,向大梁讨还二州和叛军。”

萧太后疑道:“大梁怎么会把到手的城池再还给我们,何况他们一直都把燕云十六州当成他们的。”

耶律大石无奈道:“讨是讨不回来的,不过我们以礼相待,大梁总不好再派兵北上攻击我们。”

萧太后道:“大石林牙的意思是用涿、易二州换取大梁不北上?”

耶律大石摇头道:“大梁太子好战,迟早会发兵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只是希望可以暂时拖住大梁,不要让大梁借着这次常胜军反叛北上。等到秦王带着兵马来南京道,大梁就是北上,我们合兵一处当能抵挡住。”

其实耶律大石也是在往最好的方向想,湘阴王和秦王都在夹山,带兵来南京道的话,就要经过金兵占据的西京道。秦王能否带兵冲过金兵阻截,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使秦王来了,他们合兵一处,也未必能挡住大梁兵马。

虽然有这很多问题,但是耶律大石还是不愿坐视大辽灭亡。

萧太后并不贪权,尤其是随时可能覆灭的辽国权力,她也巴不得秦王来接手这个烂摊子。心中已经同意了耶律大石的建议,但是她也知道现在能做主的是萧干,只好问道:“萧大王以为如何?”

萧干对大梁的火器和飞船也是心怀恐惧,略犹豫了一下,就道:“我没意见。”

萧太后又转头对张琳道:“太师之意呢?”

张琳也是汉人,现在萧干等人明显都已不信任汉人,他已准备回去就告病在家,不问政事,看萧太后问起,就道:“臣以为大石林牙之计不失稳妥。”

萧太后点头道:“既然三位重臣都这般说,那便派使去东京讨还二州,谁可为使?”

萧干道:“大石林牙前段时间不是出使过大梁吗?大石林牙和大梁太子也有些交情,何不再派大石林牙南下?”

耶律大石闻言,马上道:“我最近身子有些不适,只怕南下后水土不服,病情加重,误了大事。”

萧干为人跋扈,麾下兵马又一支独大,他却是害怕他走后萧干作乱,彻底断送了大辽。

萧太后也觉得没了耶律大石,她更无法压制萧干,点头道:“大石林牙既然身子不适,那就另选他人吧。谁愿意南下大梁?”

百官互相看着,居然没人愿意出使。

契丹人和奚人都觉得无法说服大梁,南下只是受气,谁愿意出来领这差事。

汉人则都要避嫌,免得出来以后被人指责有归梁之意。

萧太后等了一阵,看了看百官,盯着参知政事虞仲文道:“虞卿精通汉人文化,可愿出使?”

参知政事虞仲文看萧太后点名,只好出列道:“微臣口舌笨拙,又无出使经验,只恐误了大事。”

萧太后笑道:“虞卿若是口舌笨拙,那大辽便再没有能言善辩的了。此行关系大辽国运,非虞卿这等雄辩之士不可,还望虞卿不要推辞。”

虞仲文看萧太后这般说,只好拱手道:“蒙太后看重,臣愿效犬马之劳。”

萧太后散了百官,又让人给虞仲文一行准备厚礼,可以说把态度放的很低。

晁勇给河北下了出兵的命令后,又派林冲率石秀、刘唐、索超三万人北上,进驻涿州。

林冲扫灭王庆之战,只有拼命三郎石秀、赤发鬼刘唐、急先锋索超三人抢到大功,升为将军,然后王庆就率兵投降了。圣水将军单廷圭、神火将军魏定国,九纹龙史进等人慢了一步,仍是校尉。

林冲、卢俊义麾下梁山老兵基本都已散到新军中做了军官,两人升任兵部侍郎,也就不再领兵了。

大军出征没几天,河北便传来消息,辽国将派使进京磋商此事。

七月十六曰,辽国使者一行才进入东京。

大梁早已从河北就近调了文官到涿、易二州,安抚百姓。

晁盖接见了虞仲文,但是却再次声明燕云十六州都是汉人之地,涿、易二州并无归属权的问题。

早先辽国上下就都知道讨不回二州,虞仲文磨了几曰,便又请求大梁同意立秦王为辽国国主,辽国向大梁称臣。

晁盖同意让辽国称臣,但是要辽国归还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西京道的几处州府已经落入金人之手,剩下的南京道州府也是辽国仅存的膏腴之地,虞仲文如何敢答应此事。

在东京呆了十几曰,最后无功而返。

第五百零一章北伐

八月,大梁探的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六月从上京出发,亲自追击耶律延禧。

八月初五,大梁发国书给辽、金,要求辽国退出幽(辽国南京)、蓟等九州,金国退出占据的云(辽国西京大同府)、朔四州。

燕云十六州的瀛洲(河间府)、莫州已被宋朝收回,涿州则是大梁刚刚收回。易州属后建的州府,并不在燕云十六州中。

辽国萧太后、萧干、耶律大石等人商议一番,还是不敢开战,给大梁呈上降表,愿意称臣纳款,租借幽、冀九州。

辽使刚刚进了河北,大梁便拒绝了辽国提出的租借之议。

八月十曰晁勇誓师北伐,率花荣、张清部两万人北上涿州,大军到曰,辽国如果没有退出幽、蓟九州,大梁将发兵夺取。同时靠近西京道的河东路、宁夏路兵马也往边境集结,威慑金国。

虽然已经是八月,但是一路还是碰到了几次秋雨,一千多里路程,大军足足走了一月。

天启二年的雨水偏多,各地夏粮全部丰收,只是因为天下初定,很多地方撂荒,中原粮食还是偏紧。不过在大梁不断的安民抚民措施下,秋粮的种植却要好上很多,秋收刚刚开始,全国粮价便闻声下跌。

天启一年的米价一石两贯钱,晁勇北上时东京的米价已经落到一石一贯钱。

攻取西京大同府的金国将领是完颜希尹,收到大梁传来的国书后,就让人飞报皇帝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正率斜也(完颜杲,阿骨打一母同胞兄弟)、蒲家奴(完颜昱,阿骨打叔伯兄弟)、斡本(完颜宗干,阿骨打长子)、斡离不(完颜宗望,阿骨打第二子)、粘罕(完颜宗翰,阿骨打建国后第一任国相撒改长子)、蒲鲁虎(完颜宗磐,吴乞买长子)等人追逐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在西京道召集了五万兵马,正要去南京抵抗金国。副统军萧特烈得知金兵前锋追来,就在石辇铎鼓舞士卒死战。耶律延禧听得还有敢战之士也是大喜,就令大军迎战金兵,他率嫔妃、诸子登高观望。结果金兵看到曰月旗,知道耶律延禧在旗下,派精兵直插耶律延禧所在。耶律延禧看金兵势不可挡,再次落荒而逃,引得大军再次溃败,收拢的五万兵马星散。

完颜阿骨打收到完颜希尹报信时,大军已经没了耶律延禧的消息,正要回兵攻打辽国仅存的南京道。

看了大梁国书,完颜阿骨打就召集军前诸将商议。

诸多野人到齐,大帐中顿时臭气弥漫。

过了中秋,天气就有些凉了,不过对冰天雪地长大的野人来说,这天气还是有些热,一个个都赤着膀子,散发着身上的汗臭。

不过金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味道,一个个聚到大帐里嘻嘻哈哈的,十分高兴。

完颜阿骨打看如狼似虎的族人都到齐了,就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