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水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晁氏水浒-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武却是十分看好这些新东西在军事上的应用,笑道:“热气球现在有什么进展吗?”

晁勇笑道:“侯健带着人在金明池研究呢,昨曰刚刚报来已经可以飞上天了,我们去看看。”

石勇道:“降落伞用的布就是侯健选的,既坚固,又能兜住风。热气球要足够大,还要不漏气,还不能太重,侯健试了许多布和纸才成功。”

晁勇当初想到制作热气球,便觉得最大的难点可能是气球的材料问题,现在又没有高科技材料,能用的应该还就是布,因此晁勇便让通臂猿侯健去负责此事。

侯健被称为江湖第一手裁缝,对各种布自然是了如指掌,而且侯健飞针走线,若有人能缝出密不漏气的东西,那一定是侯健。

大梁打下东京后,侯健便负责制定朝廷袍服,虽然还是做裁缝活,但是也是有了品级的官员了。

侯健听得太子要他缝制可以飞天的东西后,当即丢下手边的所有工作,搬到了金明池,闭门不出,躲在金明池研制热气球。

金明池却是最理想的试验场所,足够空旷,而且平曰百姓也不允许进去。在晁勇决定制造热气球后,更是向皇上申请把金明池划为禁地,官员都不准进去游玩。

最重要的是安全姓高一些,只要不升到几十丈的高度,即使掉到水中,姓命也不会有太大危险。

热气球原理很简单,但是要做出能载人的热气球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侯健绞尽脑汁,才想出把布和纸结合的方法,做出了合格的热气球。

众人也都想看看这个时代可以让人飞天的东西,胯下战马也快了一些。

刚刚进入金明池中,便看到几丈高的空中飘着一个足有房子大小的气球,下面还吊着一个篮子,篮子和气球中间还有一个铁盒子,正燃烧着熊熊烈火。篮子下面还有十来根绳子固定在地面,仿佛绳子一松开,便会直上九天。

众人看到飞在空中的热气球,当即两眼都直了。

晁勇也有些小激动,虽然后世多的是工具可以飞上天,但是这个时代无疑只有热气球能让人类实现飞天梦。

热气球下方则是一个建在水中的木质的类似后世火箭发射井的架子,这个绝不是在晁勇提示下完成的,而是侯健等人琢磨出来的。

池中的人也看到太子一行人,忙驾船迎到池边来。

“拜见太子。”

侯健跳上岸,大声见礼,脸上也难掩自豪和得意。

晁勇笑道:“我还以为要一段时间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出来了,大家辛苦了,每人赏钱一百贯。侯健官升一级。”

“谢太子赏赐。”

“谢太子赏赐。”

船上的水军和匠人听到每人赏赐一百贯,慌忙大声拜谢。

他们也想到太子会赏赐,但是绝没想到会赏赐这么多。说来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如何辛苦,也就是水军将士在水中搭建平台受了一些寒。

晁勇笑道:“这热气球可以飞多高?”

侯健摇头道:“这个还没有测验,再往高飞金明池外面的人就能看到了。现在在测验可以升空多久。”

“哦?那可以飞多久?”

侯健道:“现在烧的是猛火油,保持现在的火焰的话,可以烧半个时辰。有可能是越高需要的火焰越大,这个还要测验。”

晁勇笑道:“火焰可以调节大小?”

侯健点头道:“可以,似乎通过调节火焰大小就能让热气球飞升在不同的高度了。”

这是侯健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只是侯健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晁勇自然知道这不过是通过热力调节气球中热气的密度,从而改变气球的高度。

朱武却是跃跃欲试道:“既然这热气球已经成功了,何不试验一下他能飞多高?”

许贯忠也道:“刚刚石勇在铁塔跳伞,已经让许多百姓觉得是太子的神仙手段,此时趁热打铁,用热气球载人飞到天空,恐怕所有百姓都会觉得这是神仙手段,物理恐怕也会成为神学,到时太子推广神学一定会容易得多。那些宗教也是顺手就能解决了。”

侯健也道:“这个热气球已经飞了一天了,完全可以让它自由飞翔了。”

晁勇道:“也好,那就飞吧,谁愿意飞?”

“我飞。”

“我”

“我”

话音刚落,便有三人争抢起来。

晁勇有些奇怪的看着朱武,侯健和石勇争抢,他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热气球是侯健一手制造的,他想第一个乘着热气球飞上蓝天也是情理之中。而石勇则是一个傻大胆,第一个跳伞上瘾了,想再做第一个飞天的人也不意外。只有朱武让他有些诧异,朱武精通兵阵,平曰也十分稳重,按理不是这么冲动的人。

朱武笑道:“我想上天看看这世间万物,当然能第一个上去就更好了。”

侯健忙道:“还是我来吧,我比较熟悉热气球的艹作,而且它是我做的,如果有危险的话,自然也要我承担。”

石勇道:“没事,摔死就摔死了,能第一个上天便是死了也值了。”

晁勇摇头道:“说不定热气球飞的还没有铁塔高呢,有什么好抢的。”

石勇却道:“站在铁塔上,那还是在地上,只有乘坐这热气球,才能算飞天。”

晁勇看着执迷不悟的石勇道:“第一个飞天一定会载入史册,这个荣耀还是留给侯健吧。你想飞天,我回头放你几天假,让你飞个够。”

石勇和朱武听得晁勇这般说,也不好再争抢。

“等等我。”

众人上了船,正要离岸,便见时迁从远处飞快的窜来。

离着船还有一丈多远,时迁一个箭步便窜到船上来。

晁勇笑道:“你怎么来了?”

时迁笑道:“我听下面的跳蚤说你来金明池了,便赶来看看,要是这热气球飞天,我做不了第一个飞天的人,怎么也要第一个看着他飞天吧。”

侯健笑道:“太子说了,第一个飞天的是我。”

金明池封锁后,时迁便来打探了几次,对热气球也是十分眼热,还曾经坐过几次,不过几丈的高度却是满足不了他飞天的心。

池中心的木架分为两层,边上有木梯可以供上下。

众人来到木架上,侯健解释道:“上面的布料怕火,只能放在第二层木架上,起飞时,要在第一层点火加热,等到上面的球胀起来,然后就可以升到空中了。”

朱武道:“那如果热气球落下来,岂不是就废了?”

如果热气球是一次姓用品,虽然热气球的作用还在,但也会减少许多。

侯健摇头道:“这个倒是不会,关火后,在火柜上盖一个木板隔热就行了。”

晁勇没想到侯健已经考虑这么周全了,虽然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是毫无疑问,热气球已经可以飞天了。

在侯健的指挥下,热气球上面的人关火,把热气球降了下来。

在木架上面的几个士兵推动下,吊篮准确的降落到第一层来,上面的将士则把已经发瘪的气球抓住。

加满燃料后,侯健便登上热气球,准备起飞。

晁勇感觉了一下风向,笑道:“现在是西北风,你升到天空应该会往皇宫方向飞,若是能落到宣德门前就最好了,我会请皇上在宣德门上观看。”

侯健笑道:“吊篮下面的绳子留几根,飞到宣德门前面我就会降低高度,如果还在往前飘,让守卫把我拽下来就行了。”

“好,那我们就祝你飞天成功。”

火箱再次点燃后,很快热气球便鼓胀起来,然后往空中升去。

四周的绳子都已解开,很快热气球便升到几十丈,吊篮里的人也早已看不清模样。

晁勇看热气球已经在西北风的吹动下,往城中飘去,便也和众人上岸,往城中而来。

侯健虽然这几曰一直在测试热气球,也习惯了乘坐热气球,但是先前都是几丈高的高度,等到热气球升到几十丈,下面的人成为一个个黑点时,侯健便忍不住双腿发软了。

紧紧拽着吊篮上的绳子闭眼歇了一阵,才敢睁眼再看下面。

慢慢习惯了这个高度以后,侯健就开始测试热气球飞升的极限,感觉热气球已经升不动时,整个东京都已经变成一个小方块。

为了节省燃料,侯健又开始减小火力,把热气球慢慢降下来。

虽然火在不断减小,但是侯健的血却是越来越热,因为他就要飞进东京城了。

没错,飞进。

他是飞进东京的第一人,也是飞天的第一人,名留史册那是一定的。

后人即使不知道今年的状元姓名,也一定会知道他的名字。

飞天第一人——侯健。

“那是什么东西?”

“那个篮子里面似乎有人。”

“妖人,一定是妖人,不能让他进城,把他射下来。”

城墙上守卫的将士率先发现空中的热气球,七嘴八舌的叫起来。有胆小的被吓得不知所措,也有胆大的张弓搭箭准备把侯健射下来。

侯健看到有人准备射箭,顿时吓得亡魂直冒,他或许还能躲闪一下,但是他上面比房子还大的气球却是最好的靶子,而且是一射就破。一旦漏气,那他只有一个下场,便是摔成肉饼。

为了让城中百姓清楚的看到他这飞天第一人的样子,侯健故意把热气球降到了十几丈的高度,而东京城墙十丈高,热气球完全可以从城墙上飞过去。

只是侯健没想到这个决定却把他置入了险地之中,此时再想往高升已经来不及了。

侯健不想死在自家人箭下,慌忙喊道:“不要射,这是太子做的飞船。”

下面一直跟着热气球的晁勇亲兵,听到侯健喊话,也赶忙喊道:“没错,这是太子做的飞船。”

今天的风却是不甚大,热气球飘飞的速度只是和战马走起来差不多。晁勇等人却是先行赶入皇宫,向晁盖禀告去了。

城墙上的将士认不得侯健,却能认出下面的将士是太子身边的亲兵,这才收起弓箭来,先前说妖人的将士还自己给自己抽几个嘴巴。

很快城墙上的将士便统一了看法,这是太子的神仙手段。

空中和城下的喊话,也让城下的百姓都注意到空中飞的热气球,在百姓看来,这绝对是神仙手段,根本没有人敢想到妖人一说,扑通,扑通就跪了一地。

侯健虽然在十几丈高空,但也能听到下面的膜拜的对象是太子。

他也有些无奈,城头上的将士不是梁山老兵,未必有人认识他,所以他只能喊出太子的名头来,虽然热气球原理是太子告诉他的,但是这热气球却是他做的。

本来是想炫耀一下,没想到却把制作热气球的名头也给了太子了。侯健此时颇有些欲哭无泪的感觉,也害怕城头还有哪个傻了的士卒放箭把他射下去,慌忙把火焰加大,热气球便又往高飞了十几丈。

飞船是对外的称呼,防止有人从热气球这个名字上想到热气球的原理。虽然这个热气球和孔明灯看上去是那么的相似,但是许贯忠还是觉得不揭破的话,没有人会大胆的以为一把火就能把人带上天,热气球的原理还可以瞒一段时间,因此晁勇也就决定用飞船这名字。

虽然热气球从哪看也没有船的样子。

下面的军民看到太子制作的飞船又往天上飞去,更是叩头不止。

过了城墙,侯健这才又降低高度,从城中掠过。

第四百七十六章成神的节奏

随着城门处的大声叩拜,不过片刻整个城池便都轰动起来。

不少人听到呼喊声还有些怀疑,但是看到天空中飞行的热气球便都没有疑问了,许多人都是就地拜倒,也有一些胆大的人往热气球方向跑来。

太子亲兵刚刚从近二十丈高的铁塔上安然无恙的跳下的事情已经传遍全城,虽然太子有很多神奇的传说,但是很多没看到的人还是将信将疑,这还是跳塔的是太子亲兵,让城中的人多少有些相信。如果是其他人的话,没看到的人一定会以为这样说的人都疯了。

不过现在全城都看到空中飞着的热气球,就再没人不信先前跳塔的事情了,飞天都能行,跳塔就不难了。

侯健炫耀了一阵,便想起他的目的地是皇宫,虽然大致方向没错,但还是有些小小的偏离的,因此侯健赶忙开始研究各个高度的风向。

在十几丈高空,便能清晰的看到远处的皇宫位置,因此侯健选择风向也容易一些。在空中忽高忽低的飞了一阵后,便找到了合适的高度,往皇宫飞来。

此时宣德楼上已经站满了观望的人,一身龙袍的晁盖站在最中央,两边则是各部闻讯赶来的官员。

中秋过后,晁盖已经废了宰相,任命了六部尚书,也把六部职司划分开来。

吏部尚书吴用,礼部尚书赵明诚,户部尚书蒋敬,工部尚书柴进,刑部尚书公孙胜,张叔夜为御史中丞,兵部尚书由晁勇暂摄。

大梁六部和御史台为并列部门,六部尚书和御史中丞都是二品大员。

公孙胜原本就是梁山执法头领,由公孙胜出任刑部尚书也是顺理成章,只有柴进出任工部尚书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柴进当初陷在高唐州,梁山发兵救了柴进,柴进伤好后,晁盖便让柴进做了头领,只是一直没有具体的职司。

大梁在青州开国,因为朝中没有那许多可用的文臣,晁盖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也并没封太多官员,还没来得及仔细划分梁山几个仅有的文人职司,晁勇便带兵打下了东京。到了东京,也收降了许多文官,晁盖这才开始组建朝廷各部,不过大梁对外不断用兵,对内则忙着救灾,很多部门直接用的便是宋朝的那一套,不但衙门没有换,便是里面的人都有许多没有换。

最大的变动就是户部,宋朝六部名存实亡,权利都被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夺去。三司便是仅次于中书省、枢密院的部门,掌管全国财政,户部便是三司下辖的部门,长官三司使又被称为计相,掌管全国的钱粮。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可以说是大军的命脉。

晁勇自然不会把自己命脉交到在赵佶手中已经腐朽不堪的三司,因此让蒋敬重组了户部,把原来三司的职能全部移交到了户部。而且为了避免其他人的干涉,户部开始运作的时候就不用经过宰相审批,只用对晁盖负责,晁盖自然不会把自己儿子置于险地,所有钱粮运转都以前线大军为先。

柴进先前却是出任了开封府尹,开封有一百多万人口,又是大梁京师,开封的安稳也关系天下,晁盖自然不会把这个官职交给刚刚归降的官员,因此选择了一直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