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征途-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原和李瑛鸿也向李牧告辞,回到自己的营地里。经过了轮换之后,高原部下的军队也轮换了一半,留下来的军队也都补齐了兵额。因为相比于步兵,骑兵的训练要快得多,一个正常的骑兵,只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够习惯新式的马俱,再花二十多天,基本也能掌握各种骑战的技术和战术,可以上阵了。而一个步兵至少需要三四个月的训练,才能掌握鸳鸯阵的阵法。

回到了自己的营地之后,高原也立刻招集骑军的主要将领,开始布置。现在新式骑兵一共有三千人,分为三个千人队,以前跟随高原的杜义和纪华现在都己由兵尉晋升到了将尉,可以统领一千骑军,另一位将尉叫周文,是后来被任命的。这时在井陉大营的是杜义、纪华。而另一位将尉叫邓成秀,也是上一次随高原一起去袭击仇由的旧人,因为曾经在一起并肩作战过,互相酎合起来,也要顺畅一些。

而仲孙奇、武展鹏、武红绫等人虽然武技出众,但因为从军的时间太短,现在仲孙奇、武展鹏都只是伯长,各自只能统领五十名骑军,而武红绫只能和李瑛鸿作伴。

得知马上就要出击,众人也都十分兴奋,纷纷擦拳磨掌,跃跃欲试。因为上一次袭击仇由,虽然取得了一场骑军战的大胜,但在后来的裘击秦军的过程中,却进行的十分不顺利,一场瘅快仗都没有打,尽管后来的双方大战中,新骑军再度出战,在那一战中也大显身手,大破秦军的战车。但那一仗毕竟不算是胜仗,只能算是略占上风。

而从那一战之后,新骑军己经被雪藏起来,没有再出战过,巳往在营里憋了一个多月,也确实都有些等得不奈烦了。因此得到了出战的机会之后,自然是都想再打几个痛快的胜仗。

见众人的兴致都很高,高原也十分满意,看来这士气还不错。

于是就在第二天,高原带领着三千骑军,离开了赵军的井陉大营,赵秦之战的第二阶段战斗,也正式开始。

因为井陉的南边就是连绵不绝的太行山,秦军三个大寨基本都在赵军的西北方向分布,并没有在南面布置兵力,因此高原率军从大营出来之后,并没有直接向西进发,而是先沿着太行山向南行,然后才拆向西进。好在是他所带的是全骑军,全军的移动速度很快,只花了一天多的时间,绕了一个大圈,终于绕到了秦军的侧后方。

赵军对这一带的地区十分熟悉,因此找到一个山凹地带休整,同时高原也立刻派出了大量的侦骑,打探秦军的辎重队伍。

不过赵军并没有等太久,就在第二天一早,高原就收到消息,发现了秦军的运粮队伍。

其实这时秦军在井陉驻扎了近四十万大军,每天所需要消耗的粮食物资极大,几乎每一天都有各种物资运送到秦军的大营中。因此只要是守在井陉和仇甴之间,就不愁碰不到秦军的辎重队伍。

但这一支运粮队伍的规模却是十分庞大,一共有七千多辆大车,其中有五千辆车是装运的粮食,共计约有二十余万石,而另外二千辆车装载是战马的饲料,大约有十万余石,共计是三十万石粮草。虽然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四十万大军,十余万匹战马的消耗,最多也就只能支应半个冃。

运载粮草的车辆要出战车宽大一些,仍然是双轮,装运量大约是四十石,约合现代一。二吨左右。由两匹马或驴子拉运,每辆车配备役夫五人,其中一人付责赶车,其他四人是跟着车辆,因为这个时代的道路情况很差,光靠两匹马驴是不够的,在许多地方都需人帮忙推拉。因此这支运粮队伍共计征用了三万五千多名民役。另外还有五千名秦兵,随行护送。

整个队伍拉成了一条长长的线形,远远的看去,根本就看不见头尾,前后恐怕足有十几里长。虽然有五千秦军护送,但这么一点兵力,根本不可能保护得住整个运粮队伍。

到不是说仇甴派不出足够的军队护送运粮,而是因为护送的士兵,民役也是要吃饭的,从仇由到井陉虽然只有一百五十里的路程,但运粮队的行走速度,差不多需要四五天时间,再加上返回的时间,至少也要七天。仅三万五千名民役,七天的粮食消耗量就接近一万石,再加上拉车的马驴,因此运到前线的粮草都是要打一个折扣的。如果再增加随行押送的士兵,那么在沿途的消耗还要大。

这还仅仅只是计算从仇由运到井陉的消耗,如果要是算从秦国各地千里迢迢的运到仇由来,那么损耗率绝对在一半左右,而要是在折算消耗的其他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对社会生产造成的影响的话,整体利用率最多只有二三成,有时甚致只有一成多。因此说打仗就是打后勤供应,就是打的整体国力,一点也不假。

在这种情况下,秦军也只能减少护送的士兵,来保证提高粮食运输的利用率。而且在秦军看来,虽然在开战之前,赵军曾远奔一百五十余里的距离,袭击过秦军,但现在秦军的大军已经到达井陉,赵军退守在井陉山上,凭险居守,无法在向西跨出一步,因此从仇由到井陉的这段距离,也是绝对安全的,也完全没有必要多派军队护送。

粮食的运输,是大军的后勤供应中最重要的部份,同时也是消耗量最大的部份,就是因为运送粮食的人沿途也要吃要喝,因此这个时代的兵法,还有名将都讲究就粮于敌,就是尽可能从敌人那里抢夺粮食,为自己所有。右【孙孑兵法*作战篇】,中就有“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之说,意思是如呆抢到敌人一钟粮食,就等于可以节约自己二十钟粮食。

不过在战场上想抢夺敌军的粮草,可并不容易,不少军队在撤退或逃走的时候,都会把剩余的粮食全都烧光,也绝不能留给敌军。因此李牧在上一次番吾大战中,夺得了秦军近五十万石粮食,可以说是那一战中除了占领井陉之外,最大的收获之一。

而眼前秦军的运粮队伍就在眼前,高原当然也不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而且现在秦军的运需队伍长达十几里的距离;首尾难顾,也正好是利于自己向运粮队发动袭击。

担任袭击主力的当然就是赵军的新骑军,高原也将这两千新骑军分为十队,每队二百人,分别从十个方向杀出,袭去秦军的运粮队伍,让秦军首尾难顾,防不胜防,而另一千骑军留下二百人来看守马匹,其他八百人也随军出战,负责在前面的骑军杀散秦军和民役之后,放火烧粮。

把任务都分派完毕之后,高原也立刻下令,全军在山道两侧的树林埋伏,准备在半路截击秦军的运粮队伍。

果然,就在赵军布置好之后,过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秦军的运粮队伍就来了,不过因为秦军的运粮队伍实在太长了,赵军的伏击阵地也拉得很宽,因此足足又等了大半小时,等秦军的运粮队伍才算是完全进入了赵军的伏击阵地中。

高原这才下令,全军出击,杀向秦军的运粮队。

第一一二章袭击战术

首先向秦军发动打击的是一阵箭雨,由于这时赵军的战线拉得极开,几乎就是沿着秦军的队伍,在山道的两边横行展开成一列,因此每一名士兵都能够开弓放箭,一时箭矢如雨,尽向山道中的秦军运粮队伍射出。

秦军的运粮队伍确实没有想到,在半路会遇到赵军的伏击,随行的五千秦军与其说是保护运粮队,还不如说是监督、催促运粮队的。也确实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结果箭矢纷纷从山道两侧的树林中飞出的时候,秦军的士兵也完全惊呆了,一直到第一波箭雨落下,数百名秦兵、民役中箭倒地身亡受伤。其他人才都回过神来,赶忙纷纷的躲避。

好在是秦军的粮车是分成两列、三列行走,因此还是有可以躲避的地方。

这时高原拨出了佩刀,大吼一声,纵马从树林中杀出,刀光一闪,己经将两名秦兵砍倒在地,而在他的身后,李瑛鸿、武红绫、仲孙奇、武展鹏等人也都纷纷跟着杀出,一时枪刺刀砍,只杀得秦兵纷纷倒地,当然在这个时候,赵兵也顾不得许多,不仅是杀秦兵,就连随行的民役也都刺杀了不少。

尽管这时秦兵也奋力的和赵军作战,但由于秦军分得太散,而且又缺乏统一的指挥,加上步兵也确实无法和骑军相抗衡,而且赵军也是分从十个地段杀出截击,因此秦兵、民役一时也不知道赵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心里也确实没有底,结果秦军的抵抗并未坚持多久,就立刻崩散溃败了,纷纷向四处逃窜。

不过秦军逃窜之后,赵军并没有追击,而且继续的攻击其他秦兵,而这时另外的八百其他的骑军也都纷纷从树林中再杀出,一直杀到了被赵军打散了秦兵民役的粮车边,开始动手烧粮。

每一名赵兵在出发的时候,都带上了一罐油脂,赵兵先将油脂浇到粮车上,然后点起火来,迅速的将粮车点燃。而无论是粮食还是马料,都是极易燃烧的东西,因此一但火烧起来了,就很难被扑灭。一开始还只是一辆二辆,但随着赵军优势扩大,被点燃的粮车也越来越多,很快局面都被赵军控制住。

但秦军的粮车实在是太多了,足有七千余辆,差不多是赵军人数的三倍,因此足足用了二个多小时,才把所有的粮车全部都点着,而这时有一些最早被点着的粮车,都己经全面的燃烧起来,形成了一条长达十几里的火龙。而随行拉车的马驴则都不能放过,赵军只留下了三千匹马,然后把其他的驴马全部都宰杀光了。

高原见粮车全部都被点燃,而秦兵和民役也都基本跑光了,驴马也都宰杀光了,就算是抢救也己经来不及了,这支运粮队伍基本算是完了。因此高原才下令集合军队,迅速的撤离了战场。

等到秦军收到消息,派兵赶到现场之后,连粮草带车几乎全部都烧成了灰尽,而随行的秦军和民役,也全都跑先了。不过这己经是五天以后的事情。

回到了赵军隐蔽的地方之后,高原查点人马,这一战赵军仅仅只阵亡了十七人,另外还有三十三人受伤,这一次行动可以说是取得了完美的成功。而高原也不敢仍然在原地停留,立刻率领着赵军撤离了驻扎的地点。

因为赵军的速度很快,因此到了傍晚的时候,己经翻跃了一道山梁,撤退了五十余里,又找到了一个新的驻扎地点。赵军休整了一夜之后,立刻又开始重新寻找新的下手的目标。

从仇由到井陉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高原袭击秦军的其中之一,也是最大的一条道路,另外还有几条小路,而秦军为了将物资运送到井陉大营,也充份的利用每一条道路,当然高原也就不愁找不到下手的目标。

在随后的三天时间里,高原又连续袭击了两支秦军的辎重队,虽然这两支辎重队的规模都要比运粮队要小得多,但运送的都是军械、铁料、皮革、布匹、木材等等军用物资,由其是有数千万支弓弩用的箭矢和床弩所用的弩枪。当然最后都被赵兵附之一炉孑。而拉车的驴马也全部被宰杀。

秦军一向善用弓驽,但这也造成了秦军存箭矢和弩枪的需求量也极大,因此袭击了这两支辎重队之后,对秦军也能够造成不小的打击。

这时秦军的井陉大营中也得到了消点,王剪知道了以后,也确实十分震惊,赵军的这一招太狠了,如果秦军还不釆取行动的话,用不了二三个月,秦军就会被逼得不得不退军了。因此王剪也立刻调集了三万骑军,分成六路,每路五千人,去寻找这支赵军。

但在仇由到井陉之间,长达一百五十余里,而横向的宽度也超过了一百里,而且地势多山多林,十分复杂,赵军对这一带的地形也十分熟悉,再加上赵军现在是一人三马,行动的速度极快,因此秦军连找了三天,都没能找到赵军,相反还被赵军抓住机会,连续两次伏击秦军,结果两次都大败秦军,一共杀死秦兵三千余人。

等到其他几支秦军都反应过来,纷纷赶过来围攻赵军的时候,赵军己经从战场上撤离,早就跑得无影无綜了。也充份把骑军行动灵活,来去如飞的特点充满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这时高原见这一趟出击己经取得了完美的胜利,而且赵军随身携带的粮食也都吃得差不多了,这才决定返回井陉大营去。现在赵军的士兵是一人配三马,因此行动的速度极快,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急行军之后,又绕过了秦军的营寨,回到了赵军的大营中。

不过赵军虽然回去了,但秦军仍然不敢大意,又继续在战场上搜寻了好几天,才算是收兵回营。

赵军的这一次出击,一共截击了三支秦军的运需队,伏击了两支秦军,焚毁了秦军大量的粮食、草料、军用物资,一共杀死秦军士兵、民役近六千余人,杀死马驴牲口一万五千余匹,价值总计可以超过四千镒黄金。对秦军秦国确实造成了相当沉重的打击。

另外赵军袭击秦军补济线的行动,还给秦国带来的后遗症一直持续到了这一场战争结束以后,因为按照秦国的法令,运输队被劫,保护运输队的秦兵,还有押运的民役都是要治罪的,但这一次牵扯的范围太广,一共牵连进来数万士兵,十几万民役,是不是对这一批人治罪,也确实给秦国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而这个难题一直影响了秦国数年的时间。也可以说是影响深远了。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后来的事情,而就现在的局势来说秦国的国力雄厚,这一次的损失完全承受得起,而且秦军的大营中也屯积了不少的粮草物资,暂时不会有物资缺乏的情况发生,但赵军的这一次出击,还是给秦军搞响了警钟,毕竟赵军可以出击第一次,就可以出击第二次,如果真的再来几次,秦军确实就真的受不了了。但王剪也知道,赵军决不会放弃这样的行动,这一次退回赵军大营,只是回去修整一下。

因此王剪首先向井陉下令,趁着赵军退回大营去了;立刻再向秦军的井陉大营运送物资,尽可能将大营中的物资屯集的丰富一些,同时王剪也招集众将紧急商议,如果赵军再袭击秦军的补济线,秦军应该怎样应对。

但秦军的诸将一连商议了两天,也没有商议出一个好办法来,因为赵国是列国之中最早建立骑军的国家,而且骑军之强,要冠于其他各国,而且现在又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