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劫-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知道,许是圣上今天又奖赏父亲了吧。”苏辙说。
“才不是呢。父亲今天是去岳阳王府中给那个爱捣蛋的小王爷上课去了。难道父亲是给那个捣蛋鬼给气糊涂了,回来要借酒浇愁。”
这是那个古灵精怪而又聪明异常的苏小妹。
“是呀,父亲今天没有上朝。那会是怎么回事呢?”
三个人听到苏洵在屋里哈哈大笑,全都摸不着头脑,只有面面相觑。
“你们三个家伙进来吧,不要在那里偷偷摸摸地了,是不是今天的功课又没有完成呀。”
“父亲大人,今天你怎么这么高兴呀,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第二十四章 苏氏兄妹(2)

苏小妹跑过去,摇着父亲的手就开始撒娇,一下子就让苏洵忘记了找他们算账的事。“今天呀,为父还真有一件大事,值得高兴一回、痛饮一番。”
苏轼听到痛饮一番时,嘴唇动了动。虽然他才十岁,但早就偷偷地背着其父学会了喝酒了。
“轼儿,今天为父作了一篇文章,你来看一看如何?”
苏东坡拿过了父亲的手稿,看了起来,另外两颗小脑袋也凑了过来。苏小妹还小声地念了起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妙文啊妙文。”
苏轼尽管才十岁,但已经显露出了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和才华。
“妙在何处呀?”
苏洵今天非常高兴,所以诚心想考一考儿子。
“其一,观点新颖,不落窠臼。古来人们论及秦灭六国,皆以为秦势强绝,不可阻挡。或是以天下大势所趋为理由,阐明此事。”
“嗯,还有其二呢?”
“其二,譬喻奇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一句,让人拍案叫奇。”
“还有吗?”
“其三,借古喻今之用,这才是这篇文章的合用之处。文章虽然所举事实皆为六国所有,但如今大宋的形势亦如同往日一般。所以,父亲此文是希望能够引起圣上和当朝者们的警示,不要重蹈覆辙。”
“好好好,我苏老泉有子如此,也是不妄此生了。”
苏轼听了父亲的赞扬,欣欣然面有得色地望着弟弟妹妹,心中充满地无比的自豪感。
“但是,轼儿你虽能读出为父文章中用意,却也还算不得天纵之才呀。”
“父亲,那何人在父亲大人的心目中才是天纵之才呢?”
苏轼心中不服,因为他一向以天才自居,不但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而且才思敏捷。
当然了,事实上历史上的苏轼不但在诗词上,而且在文章写作方面都很有建树,是宋代着名的才子和文学家。
然而论及才思敏捷方面却是不及他的妹妹苏小妹的。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苏东坡和妹妹拿彼此的来开玩笑。
一天苏东坡作诗来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诗云:“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毫不认输,当即反唇相讥,也作诗来突出苏东坡的一脸大胡子:“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可是作完之后又觉得仅仅讽刺他的胡须并不给打击到他,就又写了一首诗来形容他的长脸:“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又有一次苏小妹出题考苏东坡,要他在“轻风细柳”和“淡月疏梅”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疏梅”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疏梅。”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
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疏梅。”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而在文章的思辩性和政治才能方面,苏轼又不及其弟苏辙。他们兄弟两本是同年考中进士,弟弟苏辙的成绩还在哥哥苏轼之前。
只是当时圣上见了以后,认为弟弟的名字在哥哥的前面,于情于理不合,这才把苏轼的名字改在了弟弟苏辙的前面。
现在见苏轼的样子,苏洵也知道这个儿子向来是比较自负的,所以有心要趁机磨磨他的锐气,免得将来困此而得罪了朝廷中的权贵而仕途坎坷。
“这篇文章虽然是为父写的,但也可以说不是为父写的。”
“此话怎讲?”
“唉,说来我也不信,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个小王爷都是浮华而不实的,将来难成大器。现在我才觉得自己用如此眼光看人恐怕太过谬了。今天我本欲考察这个宸小王爷有没有读战国策的内容,就问他有些什么想法,谁知道他果然提出了问题,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问题。”
然后苏洵将今天在岳阳王府中与小王爷的一翻对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三个儿女,最后感叹道:“以今日之事观之,此子将来恐怕非池中之物,成就还会在他父亲当今的岳阳王之上。”
“真的有这么神的事情吗?要知道他才五岁呀?”

第二十五章 智与不智(1)

苏轼三兄妹听后也是大骇,如果此事当真,那么此子真的可以说是天纵奇才,自然天赋在他们三兄妹之上。
所以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父亲绝不会在自己兄妹们面前说谎,但还是一齐露出了不相信的神色。
“为父也是不信,可是没有今天这一番对话,为父也难以写出这篇文章来。所以明天我还要把文章拿去给岳阳王过过目,我可不能盗他人的思想成自己的美名。而且从这件事情上,也让我看到了你们三兄妹的不足之处,所以以后的功课还要抓紧,一定要切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是,慎遵父命。”
第二天,苏洵果然携《六国论》到了岳阳王府上,面见王爷,俱以昨日之事情告之王爷,并呈上文章。
“禀王爷,此文章虽然是苏洵所作,但其中的思想却是来源于小王爷昨日对我的提醒,希望王爷能够收下此文,让天下人都知道它是小王爷的文章。”
岳阳王读罢,那里肯信,别说小王爷才五岁,就以他读书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来看,又哪里可能呢?
“苏学士是在和本王开玩笑吧,以小儿五岁之龄,又哪里能够想得到这些话来?”
“王爷明鉴,这些意思确实是小人在和小王爷讨论的时候总结出来的,千真万确。王爷如不信,可以找小王爷来问个究竟。”
“苏学士大才,本王还是了解的,不然也不会请你来给小儿授课。至于此事,就不必再问小儿了,免得他以后又不好好学习。
何况一个五岁幼童,能够写出如此奇文,天下人又如何会相信呢?而且我也不希望让小儿从小就受到天下人的关注。
本王相信,苏学士的这篇文章一定能够传遍京师,今天能够先睹为快,真是幸事。以后还请学士多多教诲小儿,务必让他专心读圣贤书。”
王爷此言已经向苏洵表明了,我不管事情真相如何,这篇幅文章就是你苏洵自己写的文章,以后自然是你苏洵得到名声。
希望你不要将小王爷的事情讲出去,当然以后你也还要认真地教小王爷,让他能够学有所成。
苏洵自然懂得这些意思,他也不是那等非常迂腐之人,当即向岳阳王告辞:“多谢王爷成全之德,苏洵以后一定尽心竭力,好好教导小王爷,不负王爷一遍苦心。”
几天之后,苏洵的这篇文章就传遍了京城,并迅速地被全国各地的读书书人争读,一时汴京纸贵。苏洵的大名也为更多的人知晓了。
虽然王爷做出了如此决定,但是他还是将此事告知了王妃,让她暗暗问问小王爷赵宸有没有此事,因为他的心中不但好奇,而且震惊。
一直以来,自己的儿子虽然表现出非常聪明,但都是用在了玩闹方面,学习上虽然记忆力超群,但却是没有耐心的,更没有用上多少心思。
不过王妃听说后倒是特别高兴,因为她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种纨绔子弟,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再说赵宸早已在第二天苏洵前来时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心中也是暗自得意,这可以说是自己穿越来到宋代以后做的第一件大事。
在接下来的几个老师中,李格非和朱孝先因为是他心目中的两个才女李清照和朱淑真的父亲,而格外被他尊敬有加。
只有那个李邦彦,因为是潘仁美的门生,又在金沙滩事件中帮助潘仁美残害了杨家,致使杨家父子惨死,杨七郎更是被活活射杀,所以赵宸不太喜欢他。
但是现在他却想要试一试,看能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使他改变自己的一些思想,这样将来说不定还能起到奇兵的作用。
这一天,又轮到李邦彦授课了。
李邦彦今天上的正是《论语》中的君子一篇,当他在前面讲得眉飞色舞的时候,赵宸却在下面做着小动作。
李邦彦看到这种情况,心中不由得火起。要说这小王爷听课,从来就是这样,半听半玩的。
以前他也没有发过火,但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李邦彦没有忍住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
“小王爷,难道你不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虽然你身份尊贵,一生下来就是小王爷,但是将来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呢?你不知道像我们这些贫寒人家出生的人,能够通过读圣贤书做到今天这一步有多难呢?”

第二十六章 智与不智(2)

赵宸心中想到,我还以为你是泥人做的不会发火生气呢?今天机会来了,我一定要好好地开导开导他。
“老师,我听说你是因为得到了潘太师的尝识这才鱼跃龙门的,是吗?”
“太师对下官有再造之恩,若非他老人家,我现在还在家中寒窗苦读呢?”
“老师,我想问问什么是圣贤书?”
“当然是孔孟之道了。孔孟心系天下,情忧黎民,故而发自苦之急呼,要以仁政治天下,给千万百姓以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为官者要学习孔孟之道。”
“老师认为孔孟之道的精义是什么呢?”
“自然是仁义礼智信了。”
“老师,何为仁义礼智信呢?”
“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何谓义(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礼)?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何谓信?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那么老师,我们读圣贤书是为了什么呢?”
“读圣贤书,可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端正了,可以完善自我修养,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那如果没有能够得到治国者的重用呢?”
“因此古人又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总之就像范丞相大人在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所说的‘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应该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教师此言甚有道理,然而世间事又岂能尽如人意。无论孔孟之道学得再好,有时候也抵不过人情二字。”赵宸故做感叹。
李邦彦听了此话,双目异彩连连,这哪里是一个五岁孩子能够发出的感叹,简直就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才有的睿语。
“小王爷,此言何解呀?”
他故意想要考一考,看他确是有感而发,还是只是从别人的书上看到的。
“弟子敢问老师,老师熟读圣贤之书,当一心报效朝廷,为国效力,是也不是?”
“此言甚是。为师虽然才疏学浅,但一心为国,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老师深受潘太师大恩,此恩也不能不报,是也不是?”
“的确如你所说,太师但有差遣,为师也是万死不辞的。”
“唉。”赵宸故意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小王爷何故叹息呀?”
李邦彦似乎也感觉到了赵宸的问话中好象有某种深意,但一时细想又察觉不到。
“老师虽然有恩必报,甚让学生佩服,但也让学生叹息老师的不智。”
李邦彦听了一时不解,心中有点不愉快地追问:“为师有何不智之处呢?”
“请问老师,潘太师若有事差遣,你做是不做?”
“当然该做了。”
“谬矣谬矣,难道老师连什么事情也不问就一定会做吗?”
“此话何意?”
“若是太师要你做的是损害国家损害大宋黎民的事,老师也会去做吗?”
“太师怎么会有如此要求呀?”
“这就是老师你不智之处所在呀。太师虽然身份尊贵,但他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就会有心中的私欲的。如果太师为了一已之私欲,而要你做出损害他人、损害国家的事情来。你做还是不做?”
“这种事情当然不应该做了,但是太师他不会这么做吧?”
“老师慧眼,难道也不知道如今朝廷的局面吗?哪朝哪代没有朝廷重臣争权夺利的事情发生,只是学生不忍老师卷入其中,将来落下个助纣为虐的奸臣佞臣之名。”
李邦彦立即陷入了沉思之中,以前他一直把太师当做自己的再生父母,认为太师但有所命,必定赴荡蹈火,再所不辞。

第二十七章 杨家儿郎(1)

但是今天听到这个小王爷一席话,不仅让他开始思考这件事情了。是呀,自己是应该感激太师,应该为太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是正如小王爷所说,如果事情涉及了朝堂之上的争权夺利,如果事情影响到国家黎民,那还该不该做呀。
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先,以个人感情为后,即使要向太师报恩,也有很多方法,而不能够言听计从不分青红皂白地盲从。
想到这些,李邦彦不觉冷汗淋漓,一身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