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劫-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终,有两篇文章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这也是大家一致的看法。一篇文章名为《策论》,另一篇文章名叫《国略》。
当最后打开封条一看,果然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这两篇文章正是司马光和赵鼎的考卷。
其中司马光的是《策论》,他在文章中主要阐明了自己对个人修养之论,即用仁、明、武三种品德修练自己。在治国方略上,司马光主张取贤任能,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而赵鼎则在他的文章《国略》中把“修德”作为最重要的治国方略,所谓“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正下无之”、“吏不善,政虽善不行”
“后生可畏也。将来的朝廷必是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苏洵感叹道。
两天后张榜公布省试的成绩时,百姓观者如潮,一时时人人称赞,说是考试公正,选出的都是真正的人才。
而苏洵也召见了司马光和赵鼎两人,两人听闻学士大人召见,纷纷恭恭敬敬地前来聆听教诲。
“学生司马光拜见学士大人。”
“学生赵鼎拜见学士大人。”
“两位勿用拘礼,相信不久以后大家就能同殿为臣。我是先识两位的大作,这才有今日相见,只为先认识认识两位青年才俊。”
“大人过奖了,学士大人的《六国论》,让学生万分佩服。”司马光恭敬地说。
“是呀,老师的见解独树一帜,发古今先人未发之言,让学生们钦佩。”赵鼎也连忙拉近关系。
“谬奖了。来,两位坐下说话。读了两位的考卷,我也是感触颇多。对两位的才思和抱负,让我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呀。”
“我们这些后辈,还是应该多学习大人们的风范和学识的。”
“以后还望大人多多提携,我们感激不尽。”
两位年轻人的态度让苏洵很是喜欢,不由得留下他们彻夜长谈,增进了不少的感情。
三个月后,各省才子纷纷云集京都汴京城里,完成他们人生中的一次最大的考试。
人们常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道出了古董代这些士子们的无尽凄凉之情。
有的读书人苦读一生,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更有像范进那些的读书人,潦到不通事务,到得老来才中了举人,高兴过度而发疯发狂了的。
司马光和赵鼎因为是同一个省出来的,所以他们在驿馆中分到了同一间客房,二人也是早就相识,彼此惺惺相惜,互相钦佩。
“这次殿试司马兄定是手到擒来,名列榜首了。愚弟在此提前祝贺了。”赵鼎在见到司马光时对他如此说。
“岂敢岂敢,天下贤才倍出,在下如何能够独占鳌头?其实就是赵兄的文章才华也是不逊小弟的,在我看来,赵兄才是这次殿试的热门人选吧。”司马光也谦逊地回复。
“咚”“咚”“咚”,二人正在互相推崇之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赵鼎连忙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苏洵在外面笑吟吟地望着他们。

第三十五章 科举取士(3)

“原来是学士大人,学生们还没有登门拜访,劳动大人前来,实在愧疚于心呀。”二人忙不安地说。
苏洵步入屋中,四处看了看,见到他们都正在温习功课,不由得点了点头。
“两位怕是初到京城吧,此处还住得习惯吗?”
“有劳大人费心了,学生们觉得还可以。”
“嗯,今天你们刚来京城,人特意给你们准备了酒宴为你们接风洗尘,另有几位大人也想见见你们。”
“大人爱护之心,学生们感激不尽。”
“走吧,就在外面的‘琼英楼’上,他们还等着呢。”
三人一同出门,离开驿站来到了位于驿站对面的京城名楼“琼英楼”在苏洵的带领下,三人直上三楼,到了一间名为“雅风”的包厢前。
房门打开,屋中已经坐了三位大人,其中两位已经年近四十,别一位才三十左右。
“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等到三人坐定之后,苏洵站起来说道,“这三位分别是翰林院学士李格非大人、朱孝先大人和王安石大人;这两位就是我跟你们提起过的山西省青年才子司马光和赵鼎。”
当苏洵介绍到三位大人时,三人都微笑着示意;介绍到司马光和赵鼎时,他们都连忙站了起来向三位大人行礼。
而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位在历史上有名的政敌也开始了他们宿命般地相会,只是此时他们谁也想不到以后会以生些什么事情。
“早就听苏大人说起两位老弟的大名了,在下是久仰了。今日一见,果然是仪表非凡呀。”王安石笑着说。
“听苏兄说起两位的考卷,那是赞不绝口,让我们心中遗憾不已呀。”李格非和朱孝先也同时说道。
“各位大人谬赞了,学生们初出茅屋,对于政事一窍不通,以后还要向大人们多多学习才是。”司马光站起来向几位团团一揖。
“是呀,我们年轻识浅,以后若有做得不到的地方,还请各位大人多多指教,学生感激不尽。”赵鼎也彬彬有礼地行了一礼。
于是,几人相谈甚欢。司马光和赵鼎开始时还不能放开,但酒过三巡之后,他们也觉得几位大人比较容易相处,慢慢地就开始和他们高谈阔论了起来,并充地展示出了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让几位大人也是称赞不已。
几天后的殿试中,司马光和赵鼎临场果然发挥突出,得到了徽宗皇帝和众大臣的赞赏,分别获得了状元和榜眼。
而探花则是一个名叫秦桧的人,但是他的文采和才思并不出众,只是据说他是当朝秦贵妃的远房亲戚。
而在同科进士中还有许多十分优秀的士子,如另外一个在后来名声显赫的张元斡则是名列第四。
同科进士及第的还有三十七人,全部都得到皇上赐予的官职。而前三甲的进士都进入了翰林院中得了学士的封号。
而且前三甲还要骑着高头大马,身披大红花,由仪仗队领着在京城中的通衢大道上游街示众,无数的老百姓闻迅而出前来观看状元郎。
更有那些达官贵人家的深闺待字的,就趁此机会选择一个乘龙快婿。也有人在此时搭起高楼,做那抛绣球的雅事,当然都是冲着状元郎而来的。
前几年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叫陈世美的书生高中了金榜,被被童太师看中招他做了女婿。然而此人家中本有妻小,久不回家便寻到了京城来,最后闹得沸沸扬扬的。
这些事情我们不过多的述说了,还是将目光回到赵宸这边来看看吧。
到了半年后,潘豹他们来和赵宸他们打架的次数也渐渐少了。这个时候,岳阳王又要回到岳阳城去坐镇半年了。
这也是他这些年来每年都要做的,上半年去坐镇岳阳,下半年回京城的家中和妻儿团圆。
而岳阳王走了以后,赵宸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因为他的母亲不放心他,就每天送他到外公家去和外公学习书法。
因为这样,以后他就只能每隔好几天才能溜出去玩一次了,不过和七郎他们的感情更胜从前了,大家打架的功夫也与日俱增着。

第三十六章 学习书画(1)

而岳阳王走了以后,赵宸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因为他的母亲不放心他,就每天送他到外公家去和外公学习书法。
虽然赵宸不太喜欢这个外公,但是对他的书法却是非常感兴趣的。要知道宋代的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就是指他的外公蔡京,只不过因为蔡京在历史上是一个大奸臣,人们不喜欢他才把他放在了最后,有人甚至说蔡指的是蔡襄。
那天当蔡太师来到岳阳王府中,送岳阳王回岳阳时,赵宸也在一旁陪着。不过他今天明显和以前有些不一样,对待蔡京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外公,你老人家来了。”
“外公,你请坐。”
“外公,你请喝茶。”
“外公,你的身体是越来越棒了,气色也越来越好了,不是不皇上伯伯又奖励你了呀。”
“外公,你的胡子好有个性呀。”
让蔡太师和岳阳王以及王妃都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这孩子,今天是怎么啦?以往你对外公是爱理不理的,今天怎么对外公这么好了?”
王妃不禁好奇地问。
“母亲,宸儿以前是不懂事嘛,看到外公很严肃的样子就害怕得很。现在长大了,就知道外公会对我好的,又不害怕了。”
“哈哈,你这孩子,我有那么吓人吗?”蔡太师自以为找到了外孙以前不喜欢自己的原因,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所以高兴得笑了起来。
“而且我现在才知道外公不仅权力大,在书法上也是大名鼎鼎呢。所以我想要向外公学习他的书法,不知道外公愿不愿意教我。”
“哦,你想学习书法,为什么呀?”
“不为什么,就是喜欢。我想像外公那么样,写得一手好字,以后会有很多人羡慕我的。”
“好好好,既然我的外孙肯学习老夫这点见不得人的字,外公一定不会藏拙的。以后你就每天下午过来吧,我会专门教你的。”蔡太师高兴地说。
“谢谢外公,我一定认真学习,不会给你丢脸的。”
“哈哈哈哈。”蔡京笑得非常愉快。
此后,他满心欢喜地去向外公学习他的书法了,而且练得很很认真。因为他还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将来说不定还用得着呢。
宋代的书法四大家中,其余三人还都还未成年,当然书法上也是未成气候的,现在只有蔡京的书法比较出名。
加上他贵为太师,门生故史遍布朝野,这些人纷纷喜欢模仿他的书法,所以在整个宋家天下,人人都知道蔡太师的书法。
他的书法取法晋唐,讲究古意与法度。其正楷端庄沉着,行书淳淡婉美,草书参用飞白法,谓之“散草”,自成一体,非常精妙。
宋仁宗尤爱其书,曾“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又“令书温成后父碑”蔡京的书法艺术也为当时文人所重视,黄庭坚曾说:“苏子美、蔡君皆翰墨之豪杰。”
欧阳修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苏轼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也有评论者说:“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
蔡京书法上工正、行、草、隶书,又能飞白书,尝以散笔作草书,称为“散草”或“飞草”后世人评蔡京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
这些都是赵宸想要学到了,所以他学习起来也是格外专心,进步非常地快,让蔡京惊叹不已。
蔡京虽然一直都喜欢这个外孙,但是这外外孙却和他有点不对路,每次和他都没有什么话说。
现在好了,他不但对自己态度恭敬,而且否定为学习自己最为得意的书法,并且学得很快。
半年过去了,赵宸在书法上就已经得到了蔡京的五六分真传,这更让蔡京大感欣慰,直道“孺子可教也。”

第三十七章 学习书画(2)

现在的赵宸不但对书法充满了兴趣,而且对画画和音乐也充满了向往。于是,在一段时间中他还另外拜了两个师傅,分别向他们学习画画和音律。
在画画上,他的师傅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当今的圣上赵佶。这十多年来,大宋天下较为平安,赵佶因此也逐渐地爱上了书法和画画,并且沉迷于其中自得其乐。
那一天,赵宸进宫去看望他的奶奶,当今的皇太后。慈宁宫中,皇太后正在无聊地看奸些宫女们打着毽子,心中有点烦闷之时。
忽然有宫外的太监传报:“启禀太后,有岳阳王府中的小王爷来看你了。”
“哎呀,是宸儿来看我了,他在哪里?快快叫他进来。”太后非常地高兴。
“奶奶圣安。”
小赵宸一路小跑了进来,跪到在太后的面前,用他那稚嫩地声音给太后请着安,“奶奶越来越年轻了。”
“呵呵,宸儿快起来,到奶奶身边来。瞧你这张小嘴,越来越会说话了。奶奶是一天天见老了,要是真一天天年轻了,那不成了老妖怪了吗?”
“其实只要奶奶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心情就会永远年轻的。”赵宸甜甜地说。
“哎呀,你们瞧瞧。这小家伙好会说话,将来呀,一定很会哄女孩子的哟。”太后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
“什么事情让母后这么高兴呀?”
一个清雅的声音传了进来,紧接着一个身着九龙黄袍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宫中的那些太监和宫女们早就跪了下去:“皇上圣安。”
“儿臣给母后请安了。”
皇上朝那些下人们挥了挥手,然后向太后跪下了。
“皇上起来吧。”
“侄儿给皇上伯伯请安,皇上伯伯吉祥如意,身体安康,万事如意。”赵宸也机灵地给皇上跪下请安。
“哈哈,宸儿起来吧,你这张小嘴果然会说话。”皇上龙心大悦。
“谢伯伯。”
皇上坐下后,赵宸也被太后抱在了怀里,宫女们拿上了宫中的名贵糕点,让赵宸迫不及待地大吃起来。
“宸儿慢点吃,奶奶这里多的是呢。”
“嗯,谢谢奶奶,真好吃。”
“小宸也有五岁了吧,现在在学些什么呢?”皇上也关心地问起了赵宸的情况。
“回皇上伯伯,我现在每天都要到外公那里去学习书法,还要在家中和母亲学习武术。”
“哦,你在蔡太师那里学习书法呀?太师的书法确实是朝中一绝呀。”谈起书法,徽宗皇帝就兴致高涨。
“但是我还想跟皇上伯伯学一学书法和画画的,可是母亲却说皇上伯伯每天都很忙的。皇上伯伯,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呢?我听那些老师们说皇上的书法和画画都是绝技呢。”
“哦,是吗?他们是怎样说伯伯的书法和画作的?”
“他们说,皇上伯伯的书法是别具一格,独出机杼。而皇上伯伯的画作则是自成一体,新颖别致。”
皇上沉思了一下这才笑着说:“这些评价到也客观,并未太过。”
原来这十多年来,徽宗皇帝在闲适的生活中开始把兴趣转向了书法和绘画方面。
而对于朝政,朝中大事多为三大太师和翰林院大学士们把持,这多方牵连之下,虽然效率较低,但却没有什么大错发生。
而地方事务则有地方上各级官员负责,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出现。至于和各潘国之间的争斗那是多年来的常事了,也有枢密正使大元帅种师道领导着各大总兵对抗。
此外,在几个关键的地方还有朝廷分封派遣的亲王镇守着。如岳阳王、巴蜀王、齐鲁王等皇氏子弟统领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