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秦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秦皇-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边各走出一队青壮,手拿武器,令人奇怪的是,那些武器竟然是青铜剑,明显的秦时武器。秦峰已经肯定了,这些人就是赵佗的后人,老秦人的子孙。

中间赵天跟在一位老者身后,毕恭毕敬。老者颇有古将廉颇之风,走起来,似龙行虎步,扎实雄壮。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不时精光暴露。

只是眨眼之间就来到了秦峰面前,紧紧盯着秦峰。

半晌才说了一句话,“老夫赵忠,秦人赵佗后人。”说罢,依旧盯着秦峰,似乎是想把秦峰看个通透。

秦峰依旧,白衣飘飘,面带笑容。给赵忠行了一礼,之后挺直身躯,一字一句道:“晚辈,秦峰,始,皇,后,人!”

老人一下子激动了,褶皱的脸上颤动着。可是他没有立即相信秦峰,毕竟他们已经等了很久了,不在乎再等,只怕一丝马虎。

压下心里的波涛,缓缓道:“有何凭证?”

第九十三章尊主是什么?

秦峰笑了,果然如此。

慢慢取下挂在腰间的一块牌子,正是始皇令,那块神秘的始皇令。缓缓道:“凭它,够吗?”

随着秦峰的动作,还有手上的令牌。赵忠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脸上也似乎因激动而变得红润。整个身子都在颤抖,不自觉的颤抖。一行浊泪缓缓流下,趟过脸上的千丘万壑,一直流进心里。四周的东越人,有些不明所以,有些满脸激动。

而那赵忠紧紧盯着秦峰手里的令牌,在此时,竟是不知如何是好。伸出满是皱纹的手想接下始皇令,可是伸了一半,又似乎因为什么而收回。颤颤巍巍,双唇蠕动,想要说什么话,又似乎说不出来。

终于,赵忠毕竟是走过将近一世的人,虽然心里激动,但还是能很快平复。自己抹干脸上的泪,整理一番衣装,向后退了两步,骤然跪下。

“老奴拜见尊主。”

赵天和部分知道虚实的人都是跪拜,其他的东越族人一见这般景象,毅然而然。

出现的这一幕让秦峰有点措手不及,本来他只是想和这些人打打关系,并不是想要怎样。可是却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状况,现在只剩下秦峰三人站着,有些鹤立鸡群的味道。

左慈和孙策也是不知道什么情况,不过都在朝着秦峰跪拜,也是不自觉的跪拜下去。秦峰哭笑不得,连忙扶起赵忠。

“老人家,快快请起,大家也快点起来,这是折杀我啊。”

赵忠也没有那么弯酸,在秦峰的搀扶下顺势起身。

然后才说:“大家都起来,那些小辈们自己回家问长者,这件事可以说了。”

这才转身对秦峰拘礼,秦峰回礼说话:“不知长者可否解惑?还有这尊主?”

赵忠老人似乎有些意外秦峰会说这话,同样疑问道:“尊主不知道?”

秦峰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呵呵,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尊主移步。”老人笑了笑,才想起这还是在寨子广场上。

“固所愿而。”秦峰是个好奇心重得发指的人,所以就准备跟着老人走。

而老人挥了挥手,四周的人也是散开了,各回各家。还有的相互之间在互相询问,还有的在一边为族人解惑,不用想就知道那些人在问什么,秦峰也不多做计较。

走了几步才发现左慈和孙策没有跟上,四处看看才发现两人现在还愣愣的跪在地上。向老人告罪说明缘由后,在老人的笑声中走回原地,盯着跪着的两个活宝。

而那两个家伙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由笑骂道:“你们不走就在这跪着,我先走了。”

这时左慈两人才回过神来,看着自己的狼狈样子,脸色泛红,有些尴尬。又听到老人的笑声,孙策毕竟还小,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只是嘀咕道:笑什么笑,没见过给老师下跪啊。合该这小子还在给自己找理由,真是不知怎么说。

可是左慈脸上实在有些挂不住了,这一路以来,自已不断的失态,不断地慌乱。完全没有做到为秦峰分忧,再看看自己的小师弟,实在是有些自卑了。

心里有点戚戚然,不由想到,难道我真的不适合混在人前?

左慈的表现在秦峰眼里一表无遗,秦峰这时也有点担心,毕竟这左慈也算得上名留后世的仙人了,要是跟着自己反而默默无闻,那就对不起他了。

可惜,现在的情况不容他有时间开导左慈,只能等有机会再好好喝这师兄谈谈。于是,拍了拍左慈,示意跟上自己,就不再多说什么。至于孙策,秦峰没有多想什么,只把他当个孩子而已。再说看他的样子,也没什么事。

转身来到老人身旁,赵忠笑了笑,没有说话,带着秦峰就走向寨子里面。

······

寨子最高处。

走进寨子上边的阁楼。秦峰不无意外的看着眼前的一切,阁楼最上边挂着始皇帝的画像。第二位却是一位将军,不过名字叫任嚣,不是赵氏族人。而接下来的依次为赵氏的人,第一位就是赵佗。

秦峰也只是不露痕迹地看了一眼,随后看着老人,他知道,接下来才是重头戏。毕竟自己不是万事通,就是三世为人亦是如此。历史上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

左慈和孙策被留在底楼,由赵天陪同。现在只有一老一少,赵忠请秦峰坐下。

秦峰依言而坐,静静地等待。深邃的眼睛盯着面前的那张脸颊,老人亦然。彼此相对而视,终于。老人笑了,笑得很开心,也很难过。

“等到了啊”老人愣了半天才挤出这样一句话,语毕却又流下行行烛泪。

秦峰连忙起身,“老先生这是?”

“没事,没事。人老了,就是麻烦,还望尊主勿怪。”

“还请先生名言为何叫我尊主?”秦峰拱手。

“尊主,先听听老奴讲一个故事。”老人丝毫不在意秦峰的急切,缓缓而言。

毕竟是名传天下的人,还是一家之主,更是始皇帝嫡子。眨眼间,刚刚的急切就消失无踪。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飘飘洒洒,丰神如玉,自信逍遥的少年公子。

“先生请讲。”

赵忠先是点点头,然后又说:“额,恕老奴啰嗦,可否先再问一个问题?”

秦峰没有多做什么,折扇一挥,“先生请说。”

“敢问尊主是不是一直就把始皇令挂在腰间?”老者本来和蔼的脸上有点严肃了。

“呵呵,当然不是。”秦峰知道老者想问什么了,笑了笑。

老者明显松了口气,“那为何?”欲言又止的样子表情不言而喻。

“因为今日在江边,看到少族长他们。他们的语言让我疑惑,我猜想可能他们和老秦人有关,所以才故意拿出来一试。没想到还真是。”秦峰淡淡道。

“哦,尊主果然细致。听小儿说尊主似乎是在迁移,那尊主现在是去?”老人又问。

“这可是第二个问题了哟?”秦峰嘴角抹过一丝狡诈。

“尊主恕罪,老奴······”赵忠立即吓得跪下,连连磕头。这

倒是出乎秦峰的意料,他本意试想早点知道自己想的答案,可没想到会是这样。

连忙扶起赵忠,心里也暗自猜想,到底始皇令的作用是什么?

想了半天,还是没有头绪。哎,算了,会知道的。

赵忠被扶起来,似乎变得有些拘谨了,没有开始的随意。

秦峰苦笑着摇了摇头,都是自己惹的祸,还得自己来解决啊。

“老先生不是要讲故事吗?峰洗耳恭听呢。”

“哦哦,好,尊主。”赵忠回过神来,支支吾吾道。

第九十四章始皇大计

看着老人的样子,秦峰又是一阵后悔,真想抽自己两嘴巴子。

老人见秦峰还是站着的,又请他坐下,走到一边倒了一杯茶,端给秦峰后退下。

秦峰没有在说话,他害怕又出现刚刚的情况。现在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状况,要是自己又说错了什么,老让老人下跪,可是会折寿的,只能静待下文。

少许时间,老人开了口:

“尊主应该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了?”

秦峰点点头,表示知道。老人又似乎恢复了原样,走到窗口,似是回忆,又似是在缅怀。慢慢讲出了一段不为人知到往事,一段历史湮灭的真相,秦峰直听得目瞪口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他的先祖赵佗19岁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荣耀一时无两,被看做是蒙恬第二。同是始皇帝的心腹之人,随时陪伴圣驾。所以后来赵佗和蒙恬被分别派到一南一北镇守华夏,守护神州。

秦始皇雄才伟略,气吞八荒。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于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

这是秦始皇最大的功绩之一,始皇帝不仅仅是武功至上,他的眼光更是无人能及。他知道武力征服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也不能长久。所以不久始皇帝开始了一个计划,一个只有少数人知道的计划。这个计划有两个目的,可是后人只知道一个。

原来,始皇帝下令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故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赵佗到龙川上任后,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并上书秦始皇要求从中原迁居50万的居民至南越,加强汉越的民族融合。

其实那五十万人都是老秦人,最坚定的老秦人,那是始皇帝的直系子弟。而且也不是赵佗上书的,赵佗只是听命于皇帝,始皇帝的计划开始了。当然一直没有几个人知道,就连赵高和李斯都不知道。

可是秦始皇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赵佗等人接到了一个让他们惊慌失措的消息,这个消息差点让他们崩溃。因为他们接到了是皇帝驾崩的炸弹,那时始皇帝可是已经变成他们心中的神,他们效忠的对象,膜拜的存在。怎么能就这样死了呢?

一时间,南越镇守的五十万人慌了,乱了。最后甚至有人联合起来要北上弄个清楚,要为是皇帝陛下陪葬。赵佗也是这样的一群人中的一个,甚至他是最疯狂的。

然而,在他们准备好所有的一切时。他收到了一份圣旨,是始皇帝亲手写的。

里面只有一句话:一切依旧。

就这样,他眼睁睁看着是皇帝陛下亲手费尽心血打下的江山,在一群小人手里败尽。更是让始皇帝陛下蒙受不白之冤,他曾经差点因此而愤然北上,但是每每如此就会想到是皇帝陛下的那一份只有四个字的圣旨。于是,他只能照旧计划行事,他也不知道始皇帝是不是真的死了,虽然他不相信。

后来。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大起义。反抗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四方诸侯、豪杰互相争夺,中原陷入战乱。这时,拥兵数十万的赵佗与北方的冒顿并称“北强、南劲”。赵佗按照计划中始皇帝关于“秦若无道,天下苦之……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的临终嘱咐,封关,绝道,筑起了三道防线,聚兵自卫。

计划里所说的“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主要是指后世横卧在江西、湖南和广东、广西边境的五岭。所谓五岭,就是江西大庾县与广东南雄县联界的大庾岭,湖南郴州与广东交界的骑田岭,湖南蓝山县与广东西北交界的都庞岭,湘桂交界的萌渚岭,广西兴安县和湖南交界的越城岭。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倚山临海,是广州的山川地势。北控五岭,近扼三江;是广州的攻防要势。赵佗洞悉广州防御要领,为了防止北方战乱南延,加强对岭南的控制,严封五岭的四关——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断绝4条新道——江西入广东南雄一路,湖南入广东连州一路,湖南入广西贺县一路和湖南入广西静江一路;构筑了捍卫番禺的三道防线:乐昌一仁化一南雄防线,英德一清远防线,石门要塞防线。北兵要逾五岭攻南越,不破这三道防线,是到不了番禺的。

公元前208年,赵佗封关、绝道;3年后,于公元前205年兼并桂林、象郡,从而统一了岭南地区;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这是岭南第一个都城。

南越国的疆域与秦设三郡辖区相当,北、东、西三面分别与长沙、闽越、夜郎三国交界,东及南面濒临南海,“东西万余里”的广大地域。大体上东接泉州,北以五岭与江西、湖南交界,西北至广西西北部的南北盘江,西南到今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如何对南越国的广大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是摆在赵佗面前的关键问题,这方面,赵佗是有独创性和取得成功的。

在政治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

在军事上,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对号称“带甲百万有余”的军队实行有效指挥和控制。

在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在文化上,首先是汉文字的使用。百越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越舞和汉式舞。还有编钟、铜乐器和各式饰画、壁画等。

在民族政策上,赵佗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他立了国。可是他却一直认为自己是老秦人,是始皇帝的臣子。当然,不止他一个人是这样想的,那50万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后来,他又接到了一份密旨,竟然又是始皇帝的亲笔信,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他坚信是皇帝陛下没有死,虽然他不明白,可是他坚信一切尽在那个伟大男人的掌握中。

可是密旨上依旧只有几个字。

密旨上说:一切照旧,切记。

第九十五章这就是老秦人

后来,汉朝立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