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秦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秦皇-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肃不知道,前世秦峰是个山村小子,手上气力有一把,可就是不会那些什么武艺,无奈最后被擒时没有招架的余地。而后世的人对古代的武功心法什么的更是疯狂的着迷,恰巧秦肃传的又是家族绝学。

所以,秦峰花费了大力气在上面,他也渴望胯下骏马飞驰,手执长缨的豪迈,总是不能万人敌,也要体验一把凌云壮志的英雄气概,呼啸天下,有我无敌的意境。

再说了,以后活命还得靠双手啊。

这几年秦峰也弄清楚了自己居然到了东汉末年。初闻是汉时,秦峰心里百味杂陈,这汉朝窃取了他们赢氏皇朝,本来汉室消亡他该高兴的。

可惜后世记忆告诉他,现在距离三国乱世时间也快了,百姓遭殃的时间到了,要是碰上黄巾起义,自家可都就小命堪忧了。

不过也有庆幸,因为他的记忆里对这段历史还是了解得不错的,大部分谋士武将的事迹生平也大概都知道。

在后人记忆里,知道这些其实是很正常的,那时的男人生活在乏味的都市,精神世界缺乏,所以哪个没有三国梦。大多都梦想过手提三尺青峰,跃马扬鞭,征战沙场,建立不世功勋。

初时,他也想过是不是和那些枭雄奸雄争争天下,但也只是一闪而逝的念头,很快就被自己扼杀在摇篮中。

因为他不想那种生活了,他自己已经经历了皇族的悲哀,就算将来自己成功了,也只是重走了一遍。另外他也不够资格啊,没有枭雄的冷血狠辣在这个年代是活不下去的。再次,他也不想那么累,很快秦峰争霸天下的**就无影无踪了。

想通后,骤然发现,那些人也就是一天吃多了没事干,整天累死累活,尔虞我诈,阴谋阳谋的,就妄图称王做帝。那些人最后要么妻离子散,破败而亡;要么就登基称帝,之后成为孤家寡人,后代子嗣手足相残。

秦峰曾一副老成的样子叹道:“这么简单的道理就是有那么多人想不通,真是不懂享受生活。哪像我,自由自在,乐得安逸,享受生活,不过要是能找几个美丽的媳妇,那…哈哈。”想得口水都流了出来。

不过以后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呢,时势造英雄不只是说说而已啊,曹操,孙坚什么的开始还不是汉朝的铁杆粉丝,之后还不是亲手毁掉这个帝国,时也命也。

·····································

这天,秦峰在书童祁阳的陪伴下,来到父母专门指定的夫子书屋前,准备拜见。其实早在这以前他就想见识一下汉代的所谓大儒,大才,这位德高望重的名士……郑玄。

其实秦峰就是单纯的想要卖弄,美其名曰是准备与其切磋切磋,其实打得注意是,他不信凭空多出的数千年只是还斗不过那些个些老古董。

等到时也弄个什么秦峰学院,什么颍川学院的靠边去。这就叫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争取也来个名传千古,嘿嘿。

在自我陶醉中,迷迷糊糊就到了夫子的书房。

走过爬满青苔的台阶,刚进门惊讶的表情一闪而逝,这夫子不愧是大汉著名大儒,名不虚传啊。书房内弥满了书香气,就凭这气场,就算后世藏书百万册的图书馆也不能与之相较。

墨香伴着竹香,覆鼻而去。秦峰不知觉间沉醉在墨的浓厚深沉,竹的清新飘逸的意境中。

堂上的老者盯着堂下的身影,神色怪异,盯着眼前的黄髫小儿,想必这就是那传说中的神童了。看样子,是有点不同,不过试试就知道是不是神童了。

不过,看那样子还是先让他醒醒。

“咳咳咳咳…”夫子看着还沉醉不已的小秦峰,咳嗽示意他回神,正欲开口。

不想秦峰的小身躯向前一步踏出,稽首道:“夫子莫怪,小子有礼了,小子初至如此书室,为其浩瀚书卷震惊,不可自已,怎奈失却了礼数。”

说完又是一揖,知书达理。这就是现在秦峰留给郑玄的第一印象,殊不知自己已经被算计了。

说到礼,这在古代夫子眼里不可谓不深受重视,历来儒家重礼。秦峰也正是因此才下的套。

在郑玄眼里,能在这幼龄时知礼到如此地步,便是可以塑造的学生,看样子,秦峰第一步是成功了。

郑玄颔首点头,其意明显。

当然要让他知道秦峰现在心底正在抱怨古代的繁文缛节,恨不得破口大骂时,估计又会有另一番说辞了。

可惜,那些是不可能的,秦峰没有表现丝毫异常,心思缜密可见一般。

郑玄扶须展颜,袖袍一挥,道:“孺子可教也!”

虽话说如此,古人亦有言“玉不琢不成器。”

要将这块刚孕育好的新玉加以雕饰,成为世人所看好的美玉,变成了他的职责。

由此,不由肃然道:“老夫郑玄,今后便是你老师。然,吾授徒甚严,不知尔可有所长?能入我门下否?”

秦峰知道这就是是古代人那套俗气得不能再俗气的礼俗,虽然极度不舒服,可是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得入汉随汉了。

想了想,装模作样轻道:“黄口小儿不敢说有所长?还请夫子出题。”

郑玄满意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看到这老头没什么表示,秦峰提前一步,“夫子啊,其实为能入夫子门下,小子是准备了许久了。可是,若有冲撞,还望夫子莫怪,尤其是不要告诉我爹。”

本来秦峰开始的言虽让郑玄满意,可是也让他有些许隔阂,这孩子太成熟了点,感觉有点另类。

可是这话一说出口,郑玄又发现他依旧只是个孩子,再怎么成熟的语气也磨灭不了。他的心里舒服多了,当然秦峰言行举止间又这般得体而恰当,浑然天成,毫不做作,又不失却童真,郑玄在心底又给秦峰多打了几分。

之后,好奇心被勾起的郑玄也越发想看看这所谓神童究竟有何异人之处,不由考校道:“汝可会作诗?若让你以我这陋室为题,尔当如何?”

秦峰偷笑道,这能难到我?开什么玩笑,哥哥可是神童啊。

于是,再次装模作样地走了几步,四处望望,大声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君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样既能回答问题又小小的拍了郑玄一个马屁,可谓一举两得,说完后秦峰暗暗得意。

郑玄品味一会说:“哈哈,老夫虽从未见这类诗,但细读之下却令人叹服啊,不过好像不太完整啊?”

郑玄看了看秦峰,意有询问。

秦峰却差点叫出来,戚戚想道:“怎么就忘记这是后世的诗词了,哎,纯属失误啊,可是汉朝的诗风自己确实了解不太多啊。更丢人的是,自己改词的时候居然忘词了,原来以为这老头听不出来,可是这家伙还真不是盖的啊”。

“额,这个······”秦峰支支吾吾。

“呵呵,算了,能做出这样的诗来,也可以说得上是天才了。”

看样子,郑玄这是通过了。

不过,既然已经过关了也是值得开心的。

虽然先前有信心,但期间也还是有点摸不准的,毕竟没和那些儒士交往过,不知人家深浅。

现在一见,自己还是小觑了人家啊,转身对着书童眨巴眨巴眼睛,相视而笑,甚是诡异。

“碰…碰”,值此间,有家仆回道,老爷请夫子入府赴宴,秦峰见机请道:“小子愿为夫子带路,夫子请。”

郑玄看着秦峰献媚的样子,大笑着与秦峰出了书房。

第三章想要个保镖

自古豪杰皆少年,风流不羁怎寂寥?

秦家是颍川大家族,在颍川的地位举足轻重,秦氏家族在当地以丰厚的家产乐善好施,在平民百姓里留有不错的口碑。

因此,尽管是商人世家,也有不少士族,世家子弟愿意与其交往,和这种口碑不错又有财富的家族交好对他们自己也有好处,毕竟财可通神不是。

那么郑玄这位大汉大家与之有交往也就理所当然了,所以才会受秦肃之邀来看看所谓神童,是否值得收入门下。所幸不负此行,秦峰的表现让他十分满意,郑玄也欣慰能收到如此资质的学生。

若是秦峰只是虚有其名,那么就算与秦氏关系再好也不会收他入门。要知道门下学生若无才无德会给老师丢人,历代大儒对那虚无的名声可是在意得紧,不希望落于其他大儒之后,就算是失去生命也不会让人损坏自己的名声。

再说弟子的优劣也是那些大儒相较的筹码,他们不会在家资上比来比去,那样显得落了俗套。剩下的就只是自己所做的文章和弟子之间的比较了,要是弟子可以扬名立万,老师也会脸面生光,流芳后世。

因此,那时的人以拜在名家大儒门下而骄傲,君不见历史上刘玄德还没有正名大汉皇叔前曾对外说自己是卢植的弟子。

外人看到秦氏府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皆不明所以,有好事者向府里一打听,才知道秦家小少爷年纪轻轻就将被名声显赫的大儒收入门下,作为弟子。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言那秦家小少爷虽只是垂髫小儿,但天资聪颖,有古之甘罗之风,现在又将拜到名家门下授学,将来道路必定坦荡广阔。还有传言,那小少爷颇好武风,小小年纪就有了一身的气力。

这时,只见秦府门前出现了一行几人,前有一老者,其人满身正气,虽年老却身拔挺立,行走间却是稳重淡定,面露微笑,其后两童子摸样的小孩子跟随在旁。

秦府仆人见状连忙大开中门,也早有人向府中通报。秦肃一脸笑容前来迎接,看见老者行一大礼:“郑公有礼了,肃迎接来迟,多有得罪,还望郑公勿怪啊。”郑玄笑着摇了摇头表示不在意。

这时,秦峰跳出来道:“夫子胸有江河,父亲在中撑一会船,夫子怎会在意?”

郑玄闻言哈哈大笑,颇为高兴。秦肃也是一愣后笑了,却是忘记请郑玄入门,他们可还在门口呢。

小秦峰顽皮道:“父亲不请夫子进门?”

秦肃立即反应过来,告罪请郑玄进了秦府。周围人有人认识郑玄,开口道:“那是郑公啊,小公子要拜在他门下?”众人再次议论纷纷,有羡慕者,不屑者,人间百态。

秦府内大厅,郑玄落于客座上,满面红光,举杯和主座的秦肃共饮美酒,谈笑风生。厅中有歌女舞弄卖姿,姿仪万千,个个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妙不言说。

古人都好饮酒作诗,尤其是在这种时候,更显风情。看着轻歌曼舞,必会用以诗词歌赋描绘,既抒发情志,又可以以诗会友,卖弄风骚。郑玄乃当世大儒,虽不至于卖弄,却也难以克制高兴之时的兴致,当即出言道: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本是高兴的场景,不想一首怨妇诗却从他嘴里传出,不禁谓然一叹,当今天下早不复汉武时的强盛,汉光时的坚定。

民怨已成,若不尽早解决,必定为祸不浅。收得佳徒的兴奋也渐渐淡了下来,可惜自己虽然名气不错,却无什么实权,还遭受了党锢之祸,远离了朝廷,上不能秉承圣听,下不可抚恤百姓,只能无奈摇摇头。

秦肃见郑玄如此,还以为他对歌舞不满意,只能出言问道:“郑公,歌舞不佳否?”

“哎,非也,只是想到当今陛下遭受宦官蒙蔽,致使宦官弄权,百官又只顾自己家族利益,不思上报圣恩,民间百姓早就已经不堪重负了,全国各处灾荒不断,满地饿殍。却无人可以为君解忧,为民请命,老夫只是自嘲罢了,不碍事。”郑玄感慨道。

随即又强自提起兴趣,“今日不论国事,只谈风月。素闻令郎颇有些许才华,被称之为颍川神童,不如让他念诗一首,看看神童自创的诗风,哈哈哈。”想起秦峰在书房的诗句,郑玄不经莞尔,调笑道。

突如其来的话风转向叫秦肃有些反应不及,只得答应,招呼爱子来到身边,轻声说;“夫子说你自创诗风,那你就请夫子指教下你,别不学无术。既然夫子提到当今的大汉面临的困难,想必意思是需要一位大英雄挑起大梁,就以英雄为题。”

莫名的秦峰真的好恼,正在旁边吃得起劲,享受纯天然无害的鸡腿啊,却被这老头叫去做什么诗,真是大煞风景。

但父亲的话,小秦峰还是不会违背的。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准备背负手作诗时,才发现手不够长,好不尴尬,看得郑玄等人开怀大笑。饶是秦峰都不禁老脸通红,忍下尴尬,撅着小嘴。

大声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话音落下,举座皆惊,死寂无声。

直到他跑过去又抱起一个鸡腿啃起来发出声音时,大家才回过神来,看着那稚嫩的孩子不敢相信刚才的诗句是他作的,虽然的确不同汉代风格,可是其中韵味却更胜。

郑玄皱下眉头,颔首看着吃的津津有味的秦峰。忽而大笑:“果真神童啊,秦公有福也”。

秦肃也是皱眉不已,然后道:“我曾听他读过此风格的诗词,本以为是随口而说的话,却不想仔细听听的确不错。只是词”未待说完才觉得不对,随即大笑掩饰道,“倒是我失礼了,呵呵。”

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算是赔礼了。

“莫言失礼,老夫也是收得一佳徒啊。”两人相视再举杯饮尽,其中深意也不说出口。

弄得秦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虽说他真实年龄也接近而立之年,但对政治还不是很懂得,不知犯了错,还在心底贬低大人不知道吃如此佳肴,就知道喝那连水都不如的酒,真是无趣,要是以后弄个二锅头什么的,你们还不得当成琼浆玉液啊。

酒宴就在大人们饮酒兴尽的时候结束,秦峰也是吃了个爽翻天。

待送走郑玄后,秦肃就到儿子小院,看着准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