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秦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秦皇-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校尉艰难的移动着自己的脚步,看着躺在地上的那个身影,喉咙里似乎有些什么东西堵住,脸上也变得复杂痛苦、还有不敢置信,他双手伸出,颤抖得厉害。

终于在那个身体边上停下,双手不知道怎么放。

“老王!”

沙哑的喉咙中只吐出两个字,双手抱着自己的头,慢慢蹲了下去。

周围的将士们都看着痛苦的赵校尉,抱着头在那里独自伤神,很多士兵们也都双眼泛红,眼中难以自持流出了铮铮铁泪,多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在荆州军中,不管是战死的王校尉,还是痛苦的赵校尉都很有声明,宛城的荆州军谁都知道他们两人,他们是生死挚友,犹如手足,他们对麾下士卒犹如兄弟,寝食同甘。

平常那个铁塔般的汉子,刚才那个站神一样的男人已经没有了呼吸,战士们为了他发狂,为他复仇,可是他却在也站不起来了,赵校尉埋着头痛哭失声。

“太守大人来了!”

此时,一个士卒大声吼道。

只见一个身穿铠甲的的面白如玉的中年龙行虎步走上了城头,脸上威严如狱,身后簇拥着一队亲兵,护着他上了城头,赵校尉这时候才抬起头,可依旧蹲在地上,红着眼睛看着那个中年人。

“大人!”

“参见大人!”

周围许多士兵们纷纷问好,那太守脸色不变,直接向着赵校尉走来,许多将士们都不禁色变,生怕是赵校尉触怒了太守大人,很多士兵都准备为赵校尉求情,毕竟要不是王校尉死战、赵校尉来得及时,城头说不定都丢了。

可是事情出乎了预料,太守径直来到赵校尉面前,没有怒骂不满,相反太守大人慢慢扶起赵校尉,拍了拍他的甲胄,转身对着所有将士们喝道。

“众将士用命死战!此乃荆州之幸,宛城之幸,我一定会向主公上报诸位力战功劳,王校尉战功卓著,战死沙场,这是军人的天职,死得其所!

但是,他是宛城的一员,是我们宛城的英雄,本太守决定自即日起,王校尉家中老小由太守府资助,一切生活皆由太守府承担,我也会上报主公,嘉奖王校尉!

黄巾贼想要拿下宛城,其辱我们的妻儿,夺去我们的家园,此乃血仇大恨,将士们,你们愿不愿意卫为宛城死战?你们想不想为王校尉报仇雪恨,以慰王校尉在天之灵?你们愿不愿意死战不退!护我宛城?”

太守厉声嘶竭,对着城头将士许诺,铿锵之言,热血之音,荆州将士们刹那间战意盎然,士气倍增,手中的兵器高高举起,放声呐喊,他们用自己的死后告诉了太守自己的决心。

“战!战!战!”

第二百章赵校尉的计划

洪水猛兽般的嘶吼,震彻了城头,在黑夜之中犹如惊雷降世,城下的黄巾军为之一颤,似乎是想起了之前黄巾军所遇的惨状,军心士气一跌再跌。

太守看着将士们如此沸腾热血,士气高涨,颔首笑了,他已经得到消息,只要再守上一日,荆州的援军就会来了,到时候一定能里应外合拿下张曼城,说不定还能进军豫州。

突然,赵校尉一下子跪在太守面前,满眼泪水,铁一样的汉子此时却像个孩子,对太守这样的行为赵校尉真心敬服,想必老王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

“大人,我替老王谢大人大恩大德!”

太守摇摇头,他所做的虽然确实有收服军心之用意,以此来激励将士们,可对于王校尉,太守还是知道的,王校尉嫉恶如仇,豪情仗义,在战场上更加凶悍用猛,用命死战,不但在宛城享有盛名,就算在荆州军中,也有很多人知道,对于王校尉太守都很欣赏,可惜天妒英才。

赵校尉不管太守怎么想,又跪对着王校尉的尸体。

“老王,你可以瞑目了,太守大人恩义,你之家儿老小今后无忧,荆州军是不会忘记你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复西归,这是我们的使命,放心。

我赵丙对天发誓,今后你老王的父母,就是我赵老三的父母,他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我必待之如至亲,你可安心而去,黄巾贼兵,我为你杀!一个不够,就一双,此战我赵老三就是豁出命都要报仇雪恨!如违此誓,犹如此箭!”

说话间,不知赵校尉什么时候多了一支箭矣,只听一声脆响,箭矣应声而断,周围的将士们纷纷掩面,此情此景就算为男儿也忍不下铁石心肠。

王校尉家中情况几乎人人尽知,此等男儿汉,孰能不敬佩!

“大人,请给我一支骑兵,末将必能一举冲垮黄巾贼兵,一战而胜!”

本来太守看到赵校尉已经从悲伤之中走出,很是欣慰,毕竟宛城之中最有能力的几个校尉就是他和已经死去的王校尉了,他们在,这宛城就多一层保障,不过赵校尉的话却让太守脸色一变。

这是在太鲁莽了,此时应该抵抗黄巾军方为上策,只要等到天明,荆州援军就差不多来了,那时候才是反攻的时候,这个时候要是分兵,还要主动出击无异于画蛇添足,甚至要是一个不小心丢了城池,他完了不要紧,可宛城之中还有那么多百姓怎么办。

“不行!”

太守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个险他不想冒,可是赵校尉并不放弃,他知道太守的担忧,可是这并不是他一时的冲动,而是灵光一亮想到的计策,而且绝对可行。

此时虽然是晚上,可城下火光滔天,犹如白昼,黄巾也绝对想不到宛城的军队胆敢主动出击,这样出其不意,一定可以重创黄巾军,不说解了围城之危,还可以为老王报仇雪恨,赵校尉一定要说服太守大人。

“大人,你听我说!”

“无须多言!我们只要守到天明就是胜利,到时候绝对可以让你反击报仇的!”

太守冷面相对,丝毫不为所动,可是又想到赵校尉的挚友兄弟刚刚战死,此时的意气之争也情有可原,语气稍微变缓了一点,叹了口气道。

“赵将军,我知道你此时的心情,恨不得冲进敌营,杀个天翻地覆,可是此事本太守却不能答应你,关乎宛城生死存亡,我不敢冒险,希望赵将军能体谅,等到援军来了,本太守承诺一定将所有士兵交给你,助你镇杀黄巾贼子,我宛城将士们的血仇不会不报的。”

只听到第一句,赵校尉眼神就亮了,之后太守的话他是一句都没听进去,心里不断计较着设想着,他抓住了关键,那就是天明之后援军就差不多来了,这就是机会。

赵校尉感觉自己的计划胜算更大,不由的脸色潮红,兴奋不已,太守还以为赵校尉听进去了自己的话,感激自己最后的许诺而激动,可他万万没想到。

“大人,你是说天明援军就会到来了,是也不是?”

尽管疑惑,但是太守还是据实已告。

“没错,主公得知黄巾乱贼胆敢侵犯荆州,已经率领大军而来,到时候这些黄巾决计死无葬身之地,将军大仇也会得报!所以此时还是······”

可是赵校尉立即打断了太守的话,一双手激动的捏成了拳头,青筋暴露,脸上狰狞一片。

“大人,机会,这就是机会啊!大人你想想,黄巾军攻城器械不足,就算兵力居多,可是毕竟是在攻城,损失到现在一定很惨重,我荆州军久守城池,但是精锐并未损失多少。

而天明的时候援军及至,这期间我们若只是谨守城池,就算最后黄巾败了,城池守住了,我们宛城也没有多少功劳,就算我们里应外合也无济于事。

可是大人,要是我们能力挫黄巾,甚至一举胜之,那到时候就不一样了,守城到现在,黄巾已经疲弊,再说了黄巾军的战力绝对不是荆州军的对手,无论是战力还是兵器铠甲,此外,只要大人在此镇守,我军士气一定攀升数倍,城头决计万无一失,末将这个时候率兵出其不意,一举冲击黄巾军营,黄巾不防之下,绝对可以成就不世之功,大破黄巾军,到时候大人也能在荆州扬名,主公也能更加看重大人,大人三思啊!”

赵校尉热血沸腾,将自己的计划托盘而出,信心十足,一双眼睛盯着太守目不转睛,充满了期待。

太守脸上没有多少变化,但是心中却已经翻江倒海,不得不说赵校尉的这个计划是在是太出乎意料,也太刺激了,而且可行性真的很高,而且每一次到襄阳述职,他们宛城都没有什么出色的功绩,主公对他虽没说什么,但是他自己却很惭愧,要是赵校尉的计划成功了,那宛城绝对可以让荆州震动,可虽然心动,太守依旧没有什么太激烈的变化。

“赵将军,有几分把握?”

赵校尉心中笑了,他知道太守已经动心,只要去掉最后的忧虑,他的计划就完全可以得以实施。

“大人,七成把握可以一举大败黄巾,完胜此战;八层把握可以破黄巾,但是不能大胜,只能挫败;可是末将有十成把握宛城不失!”

赵校尉大气磅礴,豪气凌霄,虽然有些夸张,但是此计划绝对可以成事,看着太守嘴角扯动,他就知道成了。

的确,因为太守真的已经被说服了,不是为了大败,而是因为就算赵校尉失败了,宛城依然可以守住,这就足以他赌上一把,狠狠呼了口气。

“赵丙听令!”

赵校尉脸色一喜,恭声道。

“末将在!”

“命你立即率领二千骑兵冲击掩杀黄巾贼,不得有误!”

“末将得令!”

没有想到,完全没有想到,赵校尉还以为最多能有一千骑兵就算多的了,可是没想到太守居然敢赌这么大,几乎把所有的骑兵给了他,赵校尉胸中热血奔流,高声应诺。

不多时,内城下聚集了二千精锐骑兵,严阵以待,这是宛城或者说是荆州都算的上的精锐骑兵,赵校尉看着城头上还飘扬的旗帜,一个硕大的王字旗是那么刺眼,他鼻尖发酸,心里暗下决心,此战不死不休!

“将军,什么时候出城?”

赵校尉骑在马上,抚摸着手里的战刀,身边一个骑士策马过来询问道,他们是骑兵早就想要上战场,可是守城战他们无计可施,总不能骑着马去守城,此时要出城杀敌,大家都憋着一口气。

赵校尉瞥了一眼骑士,停下手里的动作,转身冲着这两千人道。

“死战!不退,若有人退出的,现在就站出来,等出了城,我就会下令就会关闭城门,那时候再后悔就回不来了,这一战不破黄巾誓不回!”

赵校尉的语气很淡,但是却杀意汹涌,冰冷肆意,此时他已经忘却了对太守的承诺,他要为自己的兄弟复仇,力战九死不悔。

可是赵校尉的话并没有吓破他们的胆,相反却激起了他们心中的愤怒,赵校尉虽然弓马娴熟,享有盛名,他们都很敬服,但是并不能容忍骑兵被轻视。

“死战!”

“死战!”

听到骑士们的愤吼,赵校尉嘴角挂出一丝轻笑。

“出城!”

城门吱呀裂开,只见赵校尉一骑绝尘,像一支利箭一般冲出了城门,身后的骑士们犹如洪潮滔滔,在黑夜之中涌流而出,势如破竹之势。

城外墙角的黄巾士卒们只感到地上有些震动,一个士兵吓得抬起头还以为城墙之上是不是有什么滚石来了,可见空空如也的头顶,他疑惑了,正要准备登攀云梯。

却感觉有一丝亮光划破自己的眸子,接着就看到有一个无头尸体倒下了,疑惑的他怎么看都感觉好熟悉,突然他发现那居然是自己的身躯时,却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念头。

轰轰轰。

城角下面振动不断,很多黄巾士卒借着火光看到了城门大开,可还没来得及欢呼,就发现一支洪流涌出,很快自己就已经被淹没其中,铁骑踏烈焰,英雄无敌天。

第二百零一章张曼成身死

刹那间,凄厉的哀嚎响起,可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骑兵洪流,他们也只能发出最后的声音,在斩马刀下变成尸体,黄巾士卒畏惧如虎,战马奔腾就算侥幸没有死于刀剑之下,却也被战马脚踏,生不如死。

赵校尉为首,犹如箭矣的尖峰,直接穿插到了黄巾军之中,将黄巾军一分为二,又来回斩杀,没有丝毫准备的黄巾军死伤惨重,就连督战队都被突如其来的二千骑兵冲散。

黄巾士卒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骑兵,只感觉黑夜之中到处都是骑士们的刀剑挥舞,要命的收割,不知多少人在一个冲锋之中就死于马下,不明敌情的黄巾军一时间混乱不堪,又没有了督战队的威胁,开始出现溃败。

可兵败如山倒,面对未知数目的敌人,凶残的战刀,奔腾的铁骑,黄巾士兵们从开始的小部分叛逃外,越来越多的黄巾军恐惧奔逃,本来夜间攻城对他们的士气造成了很大损失,又攻击受阻,张曼成暴戾,督战队的威胁才让他们攻城的,可此时为了自己的性命,督战队都散了,黄巾士卒们哪里还顾得了其他,争先而逃。

赵校尉手里的战刀还流着鲜血,可那一双摄血的眼睛却盯着前方奔逃的黄巾士卒,还有那在夜空中都无比显眼的中军大纛,那里是张曼成的所在,赵校尉舔了舔嘴角的血渍,长啸一声:“冲锋,杀了张曼成!”

身后数千骑兵,磨刀霍霍,跟随赵校尉洪水一样地涌向张曼成所在,口中嗷嗷乱叫。

周围有所阻挡的黄巾士卒皆成刀下之鬼,宛城骑兵此时正可谓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不知有多少抱头鼠窜的黄巾士卒倒在铁骑之下。

谁都没有想到此战如此之易,黄巾军坚持不堪一击,一道亮光闪过,只见赵校尉身边的骑士一骑带起一个硕大人头,飞到空中,惊起众多黄巾哀嚎。

“将军,没想到如此简单就冲破了黄巾贼兵,依末将看此时黄巾已经败了,你看那到处都是黄乱杂序逃跑的黄崽子,被我们杀得丢盔卸甲,早知道就早点启用我们骑兵了。”

那刚砍掉人头的骑士兴奋地对着赵校尉道。

赵校尉冷着的一张脸上终于露出了丝丝笑容,他也没有想到真的会这么简单就能冲破数万黄巾贼,还将他们杀得大败,四处逃命,可他的脑子很冷静,他知道这是因为黄巾军没有丝毫防备,突遭袭杀,又不知自己等人的数目,自己乱了阵脚,看着张曼成的大纛,赵校尉道:“别急着高兴,只有杀了张曼成才算胜利,儿郎们,随我杀啊!”

赵校尉说完,扬起手中血刀,挥舞生风,冲向了张曼成,身后的骑士们听到赵校尉的命令,纷纷像狼一样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