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秦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秦皇-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董将军万岁!”

“董将军万岁!”

“董将军万岁!”

第一百九十五章中原数分,战国格局

突然,白军将士一下子涌出海啸般的呼声,震天动地,他们看向董卓的眼神也不再充满敌意,而是敬佩,是拜服,是无尽的感激!就连白波都双眼通红,十分感动,毫不犹豫的白波一下子跪在董卓面前。

“白波誓死效忠主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我等誓死追随主公!”

“我等誓死追随主公!”

瞬间董卓面前齐刷刷的跪下一群人,效忠死命的誓言排山倒海,董卓的脸上挂满了得意,终于在也没有忍住,仰天大笑不止,高声道!

“众将士都起来,西凉军欢迎你们,你们的未来摧残光明!”

随后,对着牛辅到。

“牛辅听令!”

“诺!”

“令你立即带领白虎营回军营,一切事物尽快办好,等某回来,若有差池,两罪并罚,定不轻饶!”

“末将得令!”

然后,董卓笑意盎然地走到刘岱面前,瞬间语气冰冷。

“刘州牧大人,走,找盟主公断!”

可是刘岱这厮还在沉浸在适才董卓的话之中,愣是没回过神来,他始终不敢相信白波这样的人就这样投降了,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野心,甘做董卓的走狗,他更不敢相信,董卓居然敢放任白波,不但让他做了董卓帐下为数不多的中郎将,甚至还另置一营,收留白军!

他自认他是没有这样的魄力,也不敢做出董卓那样的选择,这次真的是亏大了,本来还以为捡到便宜了,可是白波这么一叛逃兖州,他一切的算计全落了空。

“哼!刘岱,你还想大战不成!”

看到刘岱无视自己,董卓顿时发飙,大吼一声,将刘岱拉回现实。

“这,董将军何出此言啊?”

董卓怒气大增,转头就走,留下一袭披风幻影,刘岱这才完全回过神来,看了眼白波,脸色一黑,跟了上去,身后的兖州军也缓缓回营而去,只留下白波与他的白军,不对,现在已经是白虎营了。

“白将军,走!”

白波笑了笑,抽出自己的战刀入鞘,感激道。

“多谢牛将军,大恩不言谢,今后但有差遣,白波万死不辞!”

牛辅立马拉着白波的手,并肩走向军营。

“都是袍泽,说那些干嘛,快去军营,整顿好之后,我们不醉不休!”

“敢不遵从!”

肃杀战场,只留下鲜血染红的土地,还有一群早就伺机而动的鹧鸪。

骠骑大将军府,后院。

刘焉负手而立,愣愣地看着西方,而他身后站着刘备默默不语。

“玄德,你是说除了徐州陶谦,其余那些诸侯们都走了,丁原、马腾、刘表,就连刘虞、公孙瓒都走了?”

刘焉咬牙切齿,显然十分愤怒。

“主公,确实如此!”

“那刘岱和董卓莽夫呢?”

“他们大战一场,之后就不得而知了,估计也过不了多久就会离开。”

“玄德,那你说我们该如何?”

“撤军,回益州!”

刘焉猛地转身紧紧盯着刘备,可刘备不为所动,镇定自若,终于,刘焉无力地叹了口气。

“好,传令,整军回益州!”

“主公英明!”

说完,刘备转身离开。

董卓怒气冲冲,策马向着骠骑大将军府而去,身后刘岱已经赶了上来,陪着笑脸。

“董将军勿恼,是岱的不是,这就向将军赔罪了!”

董卓冷眼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让刘岱很恼火看,又无计可施。

“报,主公!”

突然,前边一骑士策马本来,到了董卓面前立即下马。

“何事?”

“启禀主公,其余诸侯尽皆离开,此时已经整顿兵马,已经拔营撤军了!”

本来不着痕迹的董卓闻言脸色大变,急忙喝道。

“究竟是怎么回事?”

“主公,我们一直监视诸侯联军,可是主公离开没多久,诸侯们就都离开了盟主那儿,之后回营整军,此时已经埋锅做饭,估计不多时就会离开洛阳。”

听完士卒的话,董卓陷入了沉思,可刘岱却脸色狂变,要是都走了,只留下他和董卓两路诸侯在洛阳,那董卓说不定就会把他也吞并了,刚刚兖州君和西凉军才打过一仗,这时候兖州军士气全无,又损失惨重,而西凉军虽说亦有损失,可后来白军的加入,那损失就微不可计了。

“报!”

这时,又一个西凉士卒策马而来,看见董卓立马回报。

“启禀主公,益州军在整顿兵马,似乎要离开了。”

董卓停了下来,转身就策马而回,什么话都没有留下,两个士卒也立即上马,跟随而去,只留下面面相觑的刘岱与身边亲卫,刘岱沉思许久,突然道。

“回营,撤军!”

之后马匹狂奔,刘岱带着亲卫策马而去,直扑兖州军营。

声势浩大的十路诸侯汇猎洛阳,可是却连张宝的影子都没有碰到,黄巾主力犹存,张保等人继续逍遥青州,坐观诸侯勾心斗角乱斗,轰轰烈烈开始,十数万兵马齐聚洛阳,烟尘遍布,惊起千层巨浪,天下眼光。

不知有多少人以为黄巾天国此劫难逃,灭亡是其唯一的结果,可是事实告诉所有的人,野心勃勃的阴谋家、天下诸侯不是好心人,他们仅仅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人人喊打的黄巾继续为祸青州,气焰嚣张。

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这一次的诸侯会猎,几乎无损兵力!不是史无前例的胜利,不会以胜利写入史书,这是巨大的失败,声势浩大却毫无作为,劳民伤财不说,更加打击了天下人的汉心。

揠旗息鼓,旌旗都不在那样张牙舞爪,就这样,比之原本历史上十九路诸侯讨伐董卓更加不堪,没有一场血战大战,诸侯们就撤军了,甚至唯一一场血战,都还是联军中兖州军与西凉军的自相残杀!

人走茶凉,洛阳帝都最后只剩下陶谦的徐州军,徐州已经大半被拿下,可以说他们随时都可能无家可归了,可是后来一封书信叫陶谦放弃了洛阳之地,直奔徐州而回。

洛阳这个香饽饽,这个时候却成了无主之地,盗匪横行,兵灾**,肆意凌辱着汉王朝曾经的帝都,就连皇宫都差点被一把火拿下,若不是一股神秘势力突然之间的插入,以血腥手段震慑而宵小,否则洛阳就毁了,只是这股势力似乎只守住了洛阳城,周围的郡县不管不理,任其作为。

导致司隶之地纷争不断,百姓难以为继,不得不拖家带口逃离这火坑,饿殍满地,了无人烟,往日的中原腹地,却成了几乎无人区,实在不可想像,经历四次遭难,黄巾、乱军、诸侯联军、盗匪残贼,犹如犁地一般,洗劫,致使往日的繁华,今后的数年都难以恢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董卓撤军干脆,没有再和兖州军对战,此时天下局势诡异,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感到他们笼罩在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下,一切都像一只隐形的巨手在推动。

刘岱的兖州军与陶谦的徐州军合并一处,南撤而回,到了谯县刘岱才松了口气,不过接下来的兖州内乱让他目不暇接,黄巾将领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野心,开始逼迫刘岱,兖州陷入了战火!

陶谦率兵直奔彭城、下邳一线,本来徐州是要完全被扬州袁术拿下的,怎奈天不遂人愿,袁术回军的时候,被豫州黄巾大败,急于奔命回到扬州,没有援军的扬州军前方面对着坚城,后有黄巾虎视眈眈,只能作罢,不在攻城略地,转为防守,徐州一分为二!

陶谦回到彭城的时候,徐州上下才松了口气,若不是纪灵没有多少脑子,又刚愎自负,徐州曹豹等人又不愿意臣服,世家大族也不想要袁家入主徐州,说不定徐州已经易主。

有了陶谦带回来的精锐士卒,扬州军只能龟缩防御,毕竟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徐州,还有神秘的江东,豫州的黄巾,甚至还有荆州刘表,手中兵士不足,袁术只能徒呼奈何。

谁都不知道,此时的洛阳虽然破败,也还是被人盯上了,那人就是马腾父子,他们在诸侯联军之中势弱兵少,不敢有大作为,诸侯群豪兵强马壮,他们不敢轻捋其锋。

可是这个时候,他们终于忍不住热衷已久的土地,幽州刘虞、并州丁原都被草原人牵制,无暇洛阳,而公孙瓒虽然有精兵在手,却无力抗衡众诸侯,就连马腾都不行,没有刘焉的支持,他不敢留在洛阳,所以早早就回军辽东,那里有他的根,只有那里才是他驰骋的地方。

汉中被张鲁割据,刘焉急于收复失地,不顾刘备劝阻,直入汉中,却没有想到被张鲁设计,大败而回,甚至差点失去了老命,吓得刘焉再也不敢狂妄,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的回到益州舔伤口去了。

张鲁原本是想一举进军益州,可是他的谋士阎圃劝阻了,陈之以利害关系,益州险阻,而又兵强马壮,士卒强悍,不是一朝一夕可破,而且西凉董卓撤军而归,虎视眈眈,若有不慎,就会为之所乘,得不偿失,张鲁才作罢。

至于刘表、刘岱等人都无暇洛阳,马腾父子决定出兵了,出乎意料的是此次出兵十分顺利,除了一些不知死活的蟊贼之外,马腾军势如破竹,毫不费劲就得到了司隶一州之地,就连皇宫都糊里糊涂的拿了下来。

至此,中原数分,天下群雄割据之势已成,战国的时代已经来临,鹿死谁手,谁堪擎鼎神器,犹未可知!

第一百九十六章宛城之战

宛城。

夜色慢慢,繁星满布,可是这平静的夜空下,却是冷风呼啸,血腥弥布,哀嚎不断,四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士卒,手持刀兵,衣着铠甲不断地冲击着夜空下的城池,没过多久,又慢慢退了回去,就像是浪潮一般,来了又去。

城墙之上,也有无数的士卒忙碌非常,你来我往的搬运箭矣、滚木、还有到处摆布的大锅,里面是滚烫烫的黑油,沸腾的热气,令人生畏。

“快!再快点,该死的黄巾军,等主公回军,某一定要杀他们个屁滚尿流,该死,你在干什么!”

一个校尉大声唾骂着,见到一个士兵手里拿着火把,差点点燃火油,顿时气得大骂,一把抓住那士兵怒喝道。

“将军,我、我······”

看到他支支吾吾的,校尉气更大了,手里染血的战刀指着士兵。

“混蛋,你是谁的兵!”

突然,另一个校尉走过来,拉了一下发怒的校尉。

“老王,别怪他,他是新兵,自愿参加守城的。”

王校尉才收回战刀,呵斥了一句。

“去,小心着点,你是个汉子!”

受到鼓舞的汉子脸涨得通红,狠狠点头,转身向着城头杀去。

“老赵,怎么会有新兵来城头,我们不是还有精锐士卒吗,他们没上过战场,这是送命啊!该死的,太守大人是怎么想的,这算哪门子事啊!”

说着王校尉一屁股坐在地上,吐了口血沫,显然对太守很不满。

“老王,别这么说,其实这不是太守大人的错啊!”

王校尉怒目一撇,冷笑道。

“他管不了?笑话,宛城是主公交给他的,这宛城之中谁能管他!”

赵校尉苦笑不已,看样子老王对太守大人误解颇深,不过他也知道老王只是心直口快,心地并不坏,只是见不了那是百姓无辜失去性命罢了,拍了拍王校尉的肩膀。

“老王,就你能!太守大人还能不知道?你个莽夫能知道多少,就在那里唧唧歪歪,这其中的事情多了去了,难道跟随太守大人这么久,你还不知道他的人品?”

王校尉一愣,想起太守的为人,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老赵,我就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现在除了打仗,抵挡住这些该死的乱贼外,哪有什么时间管别的啊,究竟有什么事情,你给我说道说道。”

赵校尉笑了笑,将自己大的大刀放在膝盖上。

“老王,主公是如此英明,短短时间就能肃清荆州,百姓们莫不感恩戴德,提用的人蒯良兄弟、蔡瑁将军等等,那个不是英才,荆州有这些人才能快速安稳,你说太守大人能是那种目光短浅的人吗?”

王校尉白眼一翻,踹了脚赵校尉。

“废话,要不是看在主公的份上,我老王会参军?主公是不是雄才伟略,有识人之明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自从主公来了荆州,我老王家中妻小再也不用担心兵乱盗匪了,就此一点,我姓王的就愿意为主公卖命,可那又如何,关百姓守城毛事啊,又不是主公下的令!”

赵校尉无语了,本来他还想要显示一下自己博学多才的,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鸟这回事,不由得苦笑道。

“好,你就是个莽夫,就知道杀人!”

“怎么?不服啊!别打岔,快点说到底怎么回事,城中还有那么多精兵,为什么会有百姓登上城墙,这不是胡闹吗?”

“算了,不和你一般见识,这不是太守下的令啊,很多百姓得知这是黄巾攻城之后,惶恐不安,城中一片凌乱,家家户户都乱了阵脚,太守好不容易才将他们安稳下来,说荆州兵多将广,小小黄巾不在话下,是攻不破宛城的,可是他们害怕啊,黄巾之害,荼毒百姓,他们恐惧,他们······”

“赵老三,快点说,你奶奶的,说了半天就像放屁一样!”

王校尉听得烦了,立即打断他的话,看着赵校尉一脸郁闷的样子,他就咧嘴笑,赵校尉对他无可奈何,两人都是一起从军的,彼此都是血战结下的兄弟之谊,自不在乎这些。

“狗老王,你急着投胎啊,算了不和你一般见识,就是百姓不愿意只是荆州军守城,他们自发组织了青壮,另外城中一些世家借给他们兵器铠甲,要与荆州军一起守城,誓死不让,太守大人无奈,只得同意。

后来太守大人发现黄巾军兵多,这个时候也只是小打小闹,大军还未压上,所以也就这样了,毕竟值此之际,民意不可违,城中不能乱;之后,太守也明白,这个时候留下精兵,等黄巾大军压上的时候,再派出精兵抵挡黄巾,毕竟黄巾军能破了洛阳,战力不俗,我们不能以疲兵应对啊。”

王校尉恍然大悟,咧嘴笑道。

“原来如此,早说嘛!真是的,装什么装。”

赵校尉脸色一黑,这混蛋说话气死人,不过对于太守的举措,他深以为然,黄巾之害太严重了,百姓们都怕了,城中还有司隶逃难来的,他们对于黄巾的恐惧更甚,感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