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枪杨铁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枪杨铁芯-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慢编写工农商三科的教材!

没办法。这个年代,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这种专业书籍,貌似还没问世呢!

就在杨铁心忙忙火火地领着一大群工农商人边教学边编写教材之际,杨英帮主又找上了门来。

因为,没钱了!

这段时日,丐帮、天王帮虽然不停地出动,在洞庭湖附近州府劫富济贫,可所得总归有限,而且。这三派一下子铺开的摊子太大太多,入不敷出实在是太过正常了!

“咱们现在的支出,都是哪些方面的?看能不能压缩一下,先可最紧要的来!”

“现在武器作坊、铠甲作坊还都没开呢,船坞也没开始建呢,所有花销,基本都是用在了各级学校的建设上,还有那些小娃娃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就这都已经快捉襟见肘了!”

“柴米还好说。、有帮内弟子捐献供应一部分,虽然不大够。可也勉强可以撑几天。可油盐、书籍、笔墨纸砚这些就没办法了,全都得外购!还有军校那些毛头小子,一个个全都是吃货!光是那几千半大小子,都快把老娘我给吃穷了!”

也不怪杨英帮主哭穷,天王帮本就是小农帮派,平素里就只知道地里刨食。不注重积累家财。

再加上这些年宋廷越来越**,贪官污吏横行,百姓可以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天王帮这些帮众们,能够维持自家生计,就已经算是日子过得不错了。哪有余财养活这些忽然多出来的人口啊!

“唔,照姑姑这么说,节流那是不行了!如此,那就只好开源了!咱们天王帮,以往可有什么产业?”

“哪有什么产业?不过是家家种地、打渔为生罢了!”

“难道就没有行商的?”

“行商倒是没有,不过做点儿小买卖,开个酒楼茶馆什么的倒是有。只是规模都极小,基本都是家庭作坊式的!”

“哦,那咱们这解开酒馆的,都卖什么酒?”

“还能是什么酒,就是农家米酒,还带着酒糟的那种!喝酒之前,都先用筛子把酒糟筛出去!你们大男人去外面喝酒时不是常说‘筛一壶酒来’么?就是那种米酒喽!”

“偶尔也有高档一点儿的,就是卖个果酒什么的!不过这种酒,卖得极少,一般只有那些有钱的贵妇人,才会买果酒吃。”

“有了,咱们就酿酒卖好了!”

“酿酒卖?这买卖才能赚几个钱儿啊?而且耗时又长!酿一次酒,怎么着也要几个月的时间,再卖出去的话,说不定,等这钱回来,都已经是半年之后了,哪里还来得及啊?”

杨帮主这几乎就是在等米下锅了,自然等不得杨铁心这面慢慢的酿酒赚钱。

“我这酿酒的方法,只是在原本酿酒基础上加以改进,将酒的品质提升上去,到时候咱专门走高端路线,一斤酒至少要卖别家一坛酒的价钱!这赚钱的速度,自然也就快一点儿了!”

“那也不行!现如今大宋穷人居多,其是咱们这洞庭湖一带,很多人家都穷得快揭不开锅了,哪来那么多富人买好酒啊!若是运往远处州府卖,一则路途遥远,周转时间太长!二来,离着洞庭湖太远了,若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想要照应都来不及!此事容后再议!小侄儿,你快想个赚钱快一点儿的法子!”

“赚钱快一点儿的法子?那你去抢好了!”

“你以为老娘我不想去抢啊?可这洞庭湖周围,有几家富裕的啊?再说了,我们天王帮又不是乱匪,到处打家劫舍!就算抢,我们也只能抢那些为富不仁之辈!况且,这几十年下来,洞庭湖周遭几百里,早就被我们收拾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什么肥羊可抢啊?”

这下杨铁心可就没辙了,没计奈何,只得开动脑筋。认认真真地想起了赚钱的主意。

酿酒,太慢!炒茶,没茶园!煮盐,要靠海!

那还能干啥?

还必须得是来钱快的!

难呐!

开钱庄?貌似,天王帮在商业上没那份影响力!根本就聚不起那个人气!没人堆花,开钱庄和找死没多大区别!而且。人手也是个问题!

头痛啊!头痛!

唔……,有了!可以烧玻璃啊!

“烧玻璃?唔,你是说琉璃吧?博山琉璃老娘我倒是见过,确实不错!可一般也都是做些簪子、扣子什么的,而且都是大户人家使用,用量也极少,能赚几个钱?”

“做簪子、扣子什么的,自然赚不了几个大钱儿!咱要做,就干他一票大的!姑姑且去把咱天王帮所有的工匠都找来。看有没有人烧过琉璃!”

虽然对杨铁心的话半信半疑,可杨帮主毕竟也是穷得没辙了,只好死马当活马医,按着杨铁心的吩咐招来各种工匠。

杨铁心运气还算不错,一番询问之下,还真就找到一个略微懂一点儿的工匠。

当下,杨铁心也顾不得其它,便和老者拉扯起这烧琉璃之事。

老者早年曾去过博山。并有幸见识过当地人烧制琉璃的过程,可那些博山人烧琉璃大多留有一手。而且藏得极深。故而,老者也只是隐约知道一些表面化的基本流程,至于具体细节,就不甚明了了!

好在杨铁心也没指望老者能说得多详细,而且烧琉璃和烧玻璃还是有很大区别滴!

将老者的话听了个大概后,杨铁心便吩咐天王帮安排人手。按照老者的指点开始搭窑,准备开炉烧玻璃!

在杨铁心的观念里,所谓烧玻璃,就是个将沙子融化,并通过化学反应剔出杂质。再重新凝结成特定形状的过程!

知道了基本原理,剩下的,就是反复试验,以寻找出最完美的工艺流程的过程。

首先是选料,烧玻璃的主料是沙石,要尽可能选白色或黄色的,至于红沙,里面含铁太多,剔出杂质的时候会麻烦很多!

好在洞庭湖边就有很多上等河沙,选料倒是不难。

至于辅料,主要是石灰、烧碱等却是用来通过化学反应剔出沙石中的杂质的。只是如何实现最佳配比,还需要仔细尝试!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入炉烧制了,这里面主要包括预热、发泡、烧结、退火等几个关键性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要求,若出差错,则对玻璃的品质会有很大的影响。

好在杨铁心对此早有准备,那就是实验!

通过大量的实验,详细记录每次实验的成败得失,来从中分析遴选出最优方案来!

为此,杨铁心将手下数十个工匠尽数打发到了窑场,每人看管一个窑子,详细记录每一窑的选料情况、物料配比、烧制经过以及制成品的品相、优缺点等!

天王岛别的不多,就是人够多!几百上千人在杨铁心的指挥下忙碌,三天之后,第一炉的玻璃便已经火热出炉了!

结果毫无疑问,很失败!

气泡多,颜色不纯净、中间还有沙粒儿没完全融化,最后浇注模具及冷却的过程也出了点儿意外,玻璃片儿不但不平整,最后还因为应力不均,裂成了几块儿!

对此,杨铁心倒是没感到丝毫的意外!要是什么都不懂,却第一次就做成功,那才是真正的奇怪呢!

命人详细记录下了这次失败的经历后,杨铁心便吩咐人继续开始下一炉玻璃的烧制!

好在烧制玻璃的过程并不复杂,物料备齐后,基本上,不用两天的功夫,便可以完成一窑的烧制!

而且,由于人手充足,杨铁心完全可以几十个窑同时实验!

如此忙活了旬日的功夫,通过上百次的对比试验,一点一点儿地排除失败的方案,最后,杨铁心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成功的烧制玻璃流程!

第一百六十五章疯狂圈钱

“这东西,能赚大钱?我说小侄儿,你不是烧糊涂了吧?这么一个琉璃片子,有啥用处,还想凭他赚钱?早知你这么胡搞,当初姑姑我就不陪你疯了!”

“光是这般,当然不行了!还差一步,姑姑你且瞧好吧!”

杨铁心所谓的最后一步,就是往玻璃上镀水银!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汽渡。

事实上,寻常的镜子表面,镀的并不是水银,而是真正的银子,不过那是要通过银镜反应镀上去,才会显得光滑均匀。可惜以杨铁心现在的手段,暂时还没法实现,于是只好使用这种比较落后的汽渡。

又折腾了小半日的功夫,大宋朝第一块玻璃镜终于新鲜出炉!

以杨铁心的眼光来看,这块镜子做工那是相当的粗糙,不知是镜体本身有点儿瑕疵,就连那做为镜面的水银镀层,也并不是十分的均匀,镜框也只是用四个木条暂时围了一圈,镜子的北面也还没来得及上漆。

饶是如此,此镜一出,仍旧惹得众位工匠好一阵惊呼赞叹,而身为在场唯一女性的杨英帮主,更是在镜子面前左照右照,恨不得整个人都钻进镜子里去!

“小侄儿,干得不错!这块镜子,姑姑我收下了!嗯,你继续努力,姑姑我看好你!这东西果然能赚大钱!”

“姑姑觉得,这块镜子,能卖多少钱?”

“这个嘛,唔,应该可以卖得贵一点儿吧?要是姑姑我的话,就算卖到一贯钱,姑姑我也是坚决要买这么一块儿的!”

“一贯钱?”

“怎么着?嫌贵吗?差不多啦!就算是一块铜镜,也要好几百文呢!而且还一点儿都不清楚!哪有这镜子好?一贯钱不贵啦!”

“不!是太便宜了!要我说。怎么着也得卖他个一千贯!”

“吓!”

闻言,杨英帮主纤手一抖,险些将这有史以来的第一块儿玻璃镜给摔在地上。

半晌方才轻抚酥胸回过神来,杨帮主很是眼神怪异地瞟着杨铁心道,“我说小侄儿,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一千贯。你知道有多少么?就是用车拉,一车都拉不完呐!”

“你这一个镜子,就想卖一千贯钱,依姑姑我看,你是真的疯了!”

“这么卖当然卖不了一千贯了!咱得从新包装一下!首先,这镜片要割成圆形,所谓,破镜重圆嘛!镜框改用最上等的檀香木,再请能工巧匠雕龙画凤的修饰一番。最好再以金丝镶边。镜子背面涂上最好的油漆,还要附上个精致工笔仕女图什么的,最好再配上几句应景的好诗!”

“最后就是外包装,同样选用上好的黄花梨幕僚,内衬最上等的丝绸!”

“这些统统做旧一番,对外宣传的时候,就说这是某某家的传家之宝,再起个玄幻一点儿的名字。比如叫做玄天宝鉴什么的!就说是因为家道中落,才不得不忍痛割爱。拿出来卖掉!整个天下只此一块儿,云云。”

“姑姑你说,如果这般,值不值一千贯?”

“呃……”

听了杨铁心这么一番话后,杨英帮主不禁犹豫了!

若非亲眼看见这么一块儿镜子在杨铁心手里成型,如果真是在集市上碰到有人这么说。保不齐,杨英帮主还真就会相信这一套说辞!

如此的话,这一千贯,还真就不贵!

至少,如果杨帮主有那么多钱的话。说不定,咬一咬牙,还真就买了!毕竟,这东西,以前全天下都没出现过!而且还这么实用!

如果有那么漂亮的一个镜子,一千贯,应该值!

炮制出了这么一个超级大忽悠的方案来后,杨铁心便将制作销售的诸般注意事项都写成了个小册子,交给杨英帮主,让其安排人手去出离了。

就连杨铁心最早筹谋的酿酒之法,杨铁心也一并写了出来,还顺带附送了一个营销策略。

杨铁心所谓的酿酒之法,自然就是蒸馏技术了。

经过蒸馏的酒,不但度数变高,酒劲更烈,还没有那股酒糟味儿,更没有酒糟上附着那层绿毛。所以说,蒸馏过的酒,不论是卖相,还是味道,都提高了一个搭档次!

而杨铁心的销售策略,也是直指高端,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最贵,便是此理!

原本只有一种的蒸馏酒,经过杨铁心一番分解,也变成了桃花酒、杏花酒、龙阳酒、凤春酒等数十个品种,各自针对不同口味的群体。但这些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贵!

出完了这么两个圈钱的馊主意后,杨铁心自己,则又恢复了大学叫兽的身份,每日勤劳地编写教材,并教导手下那几十名学员,除此以外,就是每日抓紧时间练功,争取尽早恢复实力!

这次,杨铁心选择的是九阳神功。

纯阳至尊功注重实用,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修炼目标和修炼方式。

而九阳神功理论性更强,在大道的阐述上更加的高屋建瓴,修炼方式也是注重养生养气,不重实战!从这方面讲,九阳更像养生功,而不像武林秘籍!相应的,其养气效果也远比纯阳至尊功好!

此刻杨铁心元气大伤,修炼九阳神功自是最适合不过!

同样的,由于元气亏损太剧,杨铁心虽然以前就有修练过九阳的前三卷,可此刻依旧不得不从第一卷开始重新修炼!

不愧是天下奇功,杨铁心每日孜孜不倦地修炼之下,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杨铁心原本空荡荡的丹田之内,开始出现了一丝的真气,虽然还极度孱弱,可这也是个开始好转的迹象了。

如今每次行功时,依旧是绝大部分的真气散逸入经脉之中,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总会有那么一丝丝,慢慢积累了下来。

这般又积累了半年有余,杨铁心的内力修为已经恢复了小半,日常行动练武什么的,已经基本没什么大碍了。

经过这近一年的积累,三派所办的学校。终于走上了正规。

不但中小学的教学工作逐渐规范,就连大学工作也开始渐渐起了些声色,如今已有生员近两百人了!

而变化最大的,当属军校。

早先杨铁心训练的第一批军队,一小半的精英被留在了军校,一面跟着杨铁心学兵法,一面给那三千军校生,及大中小学的各年级同学当教导员,对其进行初步的军事化训练。

没错。不论是大中小学,还是军校,实施的都是军事化管理。

略有差别的是,军校的训练,更苦一些,苦到了近乎残酷的地步!

当然了,这种残酷的代价后面,这些军校生的军事素养。也跟着突飞猛进!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原本一群皮猴般的顽劣小子。便尽数被调教成了铁血战士。

具体军训有那三百教官代劳,杨铁心这个军校校长当得倒是挺清闲,除了按照恭贺年纪的状况给其布置任务外,杨铁心便只负责给这三百原小兵现教官讲授兵法。

对于这些近乎半文盲的三百教官,杨铁心的要求并不算特别高,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