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深闺-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二老爷没说什么,嘴角却露出一丝笑意。

“大哥,你看……”柳二老爷就又跟柳大老爷商量,“这孩子出息了,也是家里的臂膀。”

柳大老爷这次十分痛快。不同于柳老太太,他是懂得圣人之言的,自然知道柳二老爷那句话的分量。而且,若是柳老太太还能对柳老太爷的事情驳回一二,他却是半个不字也不能说。

“我也是谨慎的话,一切都依二弟的意思。最近事忙,有些糊涂啦,这事,还多亏二弟。”、“大哥也是为了我,为了家里好。”柳二老爷就道,“大哥的那些话,我也记下了,必定谨慎。”

柳大老爷就点头。

“这事就交给二弟了。那若是个好孩子,以后跟玉海,也有个读书的伙伴。”

“正是。”柳二老爷笑道。

柳玉汶去宗学读书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柳二老爷说好了,明天让柳玉汶进府,给柳老太太磕头。

“也要他记得老太太的恩德。全都是老太太的好意,以后他出息了,第一要报老太太的恩。”柳若姒笑道。

“我要他报什么恩。”柳老太太道。

“老太太菩萨心肠,当然不要人报恩。不过,这份功德,佛爷菩萨可定是要记在老太太的头上。”柳若姒又笑道。

柳老太太信佛,这句话说得柳老太太欢喜了起来,看着柳若姒似乎也顺眼了许多。

众人又在柳老太太的屋里坐了一会,就散了出来。

“大嫂,什么事该跟老太太说,什么事不该去烦老太太,大嫂当了这么久的家,难道还不知道?”出了柳老太太的院子,柳若姒就站住脚,回过身,似笑非笑地对柳大奶奶道,“今天这事,不知道谁在老太太跟前嚼舌根,这是要陷老太太于不义啊!多大的胆子,多了不得的心肠!”

柳大太太和柳若媛都在旁边,一个白了脸,一个红了脸。

第二十二章第一次交锋(二)

被柳若姒训斥,柳大奶奶的脸上也忽红忽白的。

“三妹妹,冤屈死我啦。”柳大奶奶忙就叫屈,跟柳若姒解释说她根本没在柳老太太跟前说什么。

柳老太太当时的话,也确实只说了柳若媛,没提起其他人。然而,柳大奶奶这个时候却不能提醒柳若姒这一点。

柳若姒却偏只说柳大奶奶,看似迁怒,其实却大有文章。她不能直接去说柳大太太,而指责柳若媛,那边很可能会厚起脸皮说柳若媛还小,不懂事之类的。柳大奶奶却是没有任何借口,而且,柳大奶奶就代表了长房这一家子。

柳若姒这一巴掌,看似是只打柳大奶奶,那也和扇在柳大太太、柳若媛脸上没有两样,还让这两人说不出话来。

柳若姒说完了柳大奶奶,也不听柳大奶奶解释,假作生气,转身走了。

“哎呦,这小姑奶奶……”

柳大奶奶一边叫苦,一边要跟过去。她得跟柳若姒好好解释解释,不能让柳若姒厌恶了她。柳若姒若厌恶了她,那跟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厌恶了她也没什么区别。柳大奶奶要往前走,却被人一把拉住了。

柳大奶奶回头,吃惊地发现,拉住她的是一直一声不响的柳若娟。

“回去吧。”柳大太太在冷风里站了一会,黑着脸说了一句,率先往自己的院子里去了。

比起她们这边垂头丧气,满腹心事,柳若姒跟着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回到屋子,三口人虽欢喜,却也不是没有心事的。柳二老爷坐下喝茶,没有立刻说话,柳二太太瞧着柳二老爷的脸色,也没说话。柳若姒就故意站到柳二老爷面前去,做邀功状。

柳二老爷被她这样子哄的就笑了。

“今天多亏了咱们姒儿。”柳二老爷开口道。

“可不是。”柳二太太道,“咱们的姒儿越来越聪明了。”

“差点没命,再不长点脑子、长点心,可怎么行。”柳若姒就道。

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都沉吟起来,看来他们还是觉得柳若姒这句话说重了。然而,只有柳若姒知道,她的话还说的轻了。真要说,不是差点没命,而是丢了一回性命,还不只是她自己,是她们这一家子啊。

“姒儿,别那么说。”柳二老爷还是道。

“爹,我知道。我就是在爹娘跟前这么说说,抱怨抱怨,出去了,当着别人,我只有说好的。”柳若姒就道。

“哎,姒儿更加懂事了。”柳二老爷就道。

“爹,今天的事,你没什么要说的吗?”柳若姒就问柳二老爷。

柳二老爷喝了口茶,他现在也有满腹的心事。一件本就不算大的事,还是于人于己都有好处,并不用家里的什么,他自己做主了,跟柳老太太、柳大老爷也是可说可不说的。他去说了,是对母亲和兄长的敬重。他是真的没想到,会受到这样的反对。

柳二老爷纵览群书,又是这样的年纪,虽不耐烦庶务,为人耿直纯粹,但不代表有些事情他不明白。比如今天这件事,显然是有人在柳老太太和柳大老爷面前说了什么,这两人才会是那样的态度。

能是谁去说的,想想这两天来的事情,柳二老爷心里已经有了数。

何至于那,柳二老爷想。这个时候,他难免就想起女儿柳若姒说的,寸步难行的话来了。

或许女儿并不是平白抱怨的,也并不是夸张。他每天早出晚归,在家里的时候极少,柳二太太和柳若姒却大部分时候都在家里。他今天提出这样一件小事,就是如此的阵仗。那么平时柳二太太和柳若姒的日子是怎样过的那。

只有比他更不如的。

柳二老爷觉得他对妻女的疏忽,有些内疚起来。

“难为你们了,以后若有什么事,不好跟老太太那边说,就告诉我。我去说,总好些。”柳二老爷就道。

“那以后我和我娘,就都靠爹给做主啦。”柳若姒立刻道。

“这个当然。我不给你们做主,还能有谁。”柳二老爷就道。

柳若姒为了柳二老爷这句话高兴,以后有什么事,一家人齐心,就好办了。今天的事情,她验证了应付柳老太太的秘诀。然而,这个秘诀,得用柳二老爷的名义才更好使用。如果柳二老爷亲自出面,那更将无往不利。

争取到了柳二老爷这样的表态,对她来说,实在是至关重要。一些事情,注定要因此改变。

柳二太太见柳二老爷这样,却是感动了,她也没想以后会怎样,只觉得过去顾全大局的隐忍,都是值得的,只要柳二老爷这句话!

“老爷,你在外头,一天到晚,编书是费心的差事。家里能有什么事,还用老爷来烦心。”柳二太太就笑着对柳二老爷道。

“娘,你说的不对。”柳若姒忙道,“爹要编书,难道就不要咱们娘儿俩了?你问爹,是那些书重要,还是咱们重要。”

“胡闹。”柳二太太就嗔着柳若姒,“你爹编书是正事。”

虽是这么说,柳二太太偷瞄向柳二老爷的眼神却有些期待。

“书当然重要。”柳二老爷正色道。

柳若姒就看见柳二太太眼中的光彩暗淡了下来,她心中大叫不好,她这个爹,不是真的读书读呆了吧。

谁知,柳二老爷还有下文。

“你们娘儿俩更重要!”

一句话,说的柳二太太展颜而笑。

看着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欢喜的样子,柳若姒微微扭开头。所以说,这夫妻俩感情好,也是大有缘故的。她这个爹,还是很会哄媳妇的。

“爹,娘,这么一件小事,大伯、大伯娘还有大哥哥那边,为什么要这么大动真章的?”柳若姒自己吃了块点心,打断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之间旖旎的氛围,状似无意地问道。

“此事已经说妥了,就此揭过吧。”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交换了一个眼色,对柳若姒道。

这是又要息事宁人,然而这次的息事宁人却和以往有些不同,柳若姒敏感地觉察到了。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心中,已经有了警觉。只是,在他们眼中,柳若姒还是小孩子,有些事情,不会在柳若姒跟前说。

这也是他们做父母的对女儿的一种爱护,只让女儿感受到好的、善的、美的。所有小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也都是父母的保护搭建起来的。

柳若姒也就没再说什么了。通过这件小事,能够让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认识到一些事情,一些人,目前来说,也就够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她心中的谋划,也要一步步的实施,才能水到渠成。

而以后的事情证明,这件事的结果比柳若姒期待的还要好。柳二老爷从此更加关注柳二太太和她在家里的情形,对柳玉江也渐渐疏远了起来。

这让柳若姒喜出望外,也让另外一些人始料未及,后悔不迭。

次日,柳二老爷就打发了人接了柳玉汶进府。柳二太太和柳若姒拿出给柳玉汶赶制的新衣,将柳玉汶从里到外的衣裳都换下了。

柳若姒又拿出一个荷包,一块玉佩,并一个平安符来。

“荷包是姐姐亲手绣的,别嫌难看。”柳若姒告诉柳玉汶道。

“姑娘的针线可是难得。”一边帮着给柳玉汶打扮的腊月就笑道,“汶二爷,你不知道,姑娘一年到头,总共做不了几件的。这件,婢子知道,是最好的。”

“就你话多。”柳若姒瞪了腊月一眼。

腊月和六月两个丫头,腊月性格更加泼辣,六月则比较稳重。

“玉佩是你叔叔给的,他以前带过的。这平安符,是你婶子去庙里求来的,我也陪着去了的。”柳若姒又道。

柳玉汶忙珍而重之地将东西收下,小心地戴在身上。戴荷包的时候,他才发觉荷包有点重,就抬头看着柳若姒。

“一点香饼子,你用的着的。”柳若姒就道。

柳玉汶将荷包装了,当下并没有看。等他空闲下来,才发现那荷包里果然有几块香饼子,而除了香饼子之外,还有几块碎银子。这是柳若姒怕他有急用,给他的零花钱。

至于笔墨纸砚、手炉新炭、书包等一应物件,更是准备的齐齐整整。

这份体贴、周到,在柳玉汶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忘记。在丧母之后,他终于在柳二太太和柳若姒这里,再次感受到了母爱和温情。柳玉汶并没有口口声声说要报恩,他更多的,将这些好,都记在了心里。

将柳玉汶打扮好了,柳二老爷、柳二太太和柳若姒就将他带到了柳老太太跟前。

柳玉汶给柳老太太磕头,按着辈分,他要称呼柳老太太为伯祖母。

柳玉汶虽因家境困苦,瘦弱了些,但是五官清秀,举止有礼,柳老太太年老的人,见了这样的小孩子没有不喜欢的道理。柳老太太就忙让柳玉汶起来,问了两句话,让丫头取出两个尺头来,给柳玉汶做了见面礼。

“回去做件衣裳吧。好好念书,以后有空,就往府里来。”柳老太太道。

柳玉汶没有立刻接那尺头,而是看向柳二老爷,柳二老爷微微点头,柳玉汶才接了,向柳老太太道谢。

柳玉汶又见了柳大老爷等人,柳大老爷、柳玉江都给了见面礼。

大家都斯见过了,柳二老爷亲自送柳玉汶和柳玉海去宗学。柳大老爷也出门,去礼部衙门,柳玉江则自动随了柳二老爷,说也要送两个兄弟去宗学。

屋中只剩下女眷,大家陪着柳老太太说了两句话,外面就有人送了一封书信进来。

柳三老爷一家不日即将入京。

这一下,家里可要热闹了,柳若姒一面四下看了一眼,一面含笑心中想到。

第二十三章机会

听说柳三老爷一家即将到京,柳老太太立刻喜的眉开眼笑。她一面让人将信再念一遍,一面又吩咐让送信的人来,她有话问。众人自然依从。直到接近晌午,柳老太太这才打发了那送信的人下去。

“……赶紧安排了人去接,”柳老太太又吩咐柳大太太,“老三那院子,可给他收拾出来了?”

“这就安排人去。”柳大太太忙笑着答道,“三老爷的院子,早就收拾了。这几天,每天都有人打扫。诸样妥帖。”

柳大奶奶和柳若媛也在旁边帮腔,说柳大太太如何辛劳,很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你办的事,我放心。”柳老太太就道,“这会也闲着,我坐的乏了,出去走走。就去老三的院子里看看吧。”

柳老太太嘴上说着放心,却要亲自去看一眼。

屋子里有些人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其实,要说柳老太太不信任柳大太太,这也不是。只是,柳老太太太看重、心疼柳三老爷了,所以才要亲眼去瞧瞧。

“老太太,该吃晌午饭了。要不,老太太先吃了饭再去?那时候,外头暖和点,再把三老爷屋子里也烧的暖和些,免得冻着了老太太。”柳大太太就陪笑劝道。

“是啊,老太太,忙了一上午了,老太太还什么都没吃,饿坏了身子可怎么好?不瞒老太太,我也饿啦。”柳若媛就跟柳老太太撒娇道,一边又示威地瞥了柳若姒一眼。

柳若姒假作没看见,她心里在想着别的事情,才没这功夫跟柳若媛做这样无聊的争斗。

“那也好。还是大丫头留下,陪着我吃。”柳老太太笑着道,一边就瞧见了柳若姒。

今天柳若姒的一些话,很让柳老太太高兴,再加上老儿子一家就要回来了,柳老太太瞧见柳若姒,脸色更加温和。

“三丫头我就不留了,你陪着你娘回去吃,免得只你娘一个人。”柳老太太就道,“你那伤才好了没几天,我这一道奶子汤就给了你吧,那还有茯苓饼,你也拿去些。”

柳若姒忙笑着谢了,跟着柳二太太从柳老太太的屋子里出来。

柳二太太满心欢心,柳老太太对柳若姒好,那就是对她好。东西是小事,她们并不缺,贵重的是这份体面。从前柳老太太可是从不给她这样的体面的。

“以前,咱们委委屈屈的,又退又让,老太太也没有这样对咱们。今天,本来老太太要驳回的事情,咱们办成了,还得了老太太的欢喜……哎……”柳二太太颇有些感慨。

柳若姒只是笑。

“这算什么那。”柳若姒跟柳二太太说道,“娘,趁着老太太高兴,咱们还得办几件事。”

“还有什么事情?”柳二太太问。

“娘,你难道忘了?”柳若姒就道。

柳二太太这会也明白过来,就笑着点头。

“怎么会忘,娘只是一时没回过神来。这会子,还真是好机会。”柳二太太就笑道。

下晌,常嬷嬷就被从府外送了过来。她如今的伤已经好了许多,脸面上看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