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科技帝国-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到当涂,妇人和孩子就饿的眼睛看不见东西了,丈夫眼看全家要被一起饿死,就动了杀人劫财的心思,在官道上拦路抢劫客商,还杀了两个人,没等把财物带回家里,就被当涂县的衙役给拿了。

他倒也爽快不待审问就原原本本的把抢劫杀人的罪过给招认了,县官拍案大怒:“你为何抢劫客商财物?为何杀人?”

丈夫说了一句令所有人惊心动魄的话:“把我的肚子刨开,就知道我为什么当强盗了。”

抢劫本来就是重罪,又连杀两人,当涂县判了他绞刑立即执行,临刑前,他再次提出等他死后请县官刨开肚子的请求。

绞刑执行完毕,县官还真的请仵作将他的肚子拉开,胃里空空如也,只有几片没有消化的树皮和草根。当时的惨状令围观的百姓都不忍心看了,县太爷和铁石心肠的仵作也都流泪,县令找到他的家眷,给了妇人了十五块钱让她安葬亡夫,然后大骂自己无能不能庇护治下百姓,嚎啕大哭着退堂。

妇人一边哭一边讲诉,柴东亮等人黯然神伤,身为安徽都督,治下发生这样的惨剧,他绝对责无旁贷。

这土改必须推行下去,否则流民四起处处烽烟几乎是个必然的结果,在饿死和被官府杀死这个选择题,老百姓往往会选择后者。在另外一个时空,北洋时期百姓宁可当盗匪都不愿意去种田,反正种田也得被土匪抢劫,还不如干脆自己去当土匪。所有人都去抢劫而不去生产,社会财富只可能减少不可能累计,无论谁执政都无法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但是仅仅分给农民土地是远远不够的,单打独斗的小农,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抵御天灾**的。还需要一个好的体制,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水平。

“方清雨,将他们母子安排个住处。通知安徽訾议局的议员,明天开会。锦堂兄,麻烦你通知芜湖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所有成员,一起到安庆开会。”柴东亮吩咐道。

妇人拉着孩子要下跪磕头,被柴东亮一把扶了起来,莫小怜、吴美琪则在默默的擦着泪水。她们是女校的学生,吴美琪是富贵人家出身,莫小怜家里虽然不富裕,好歹姐夫也是军官起码衣食无忧,十七八岁的年纪涉世未深,她们压根就不知道天下还有如此凄惨的事情。

她们和所有青年学生一样,原本想的很单纯,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是因为满清朝廷的盘剥,把满清推翻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现在发现满清朝廷被推翻之后,大部分百姓的生活不是变好了,而是变的更糟糕了。

难道民国还不如大清?**难道是错的吗?她们俩心底压抑着这个想法,但是谁也没敢说出来。

几个人回到军谘府,宋教仁拉着柴东亮说有事情要谈,杨士琦仿佛没听见一般打着哈欠回到自己的房间。

“光华,这加入国民党的事情,你考虑的如何了?**成果需要你这样的同志来保护,这个理事你必须得当”宋教仁急切的道。

柴东亮叹了口气道:“遁初兄,我这个人胸无大志,只想守牧一方的平安,您的厚爱柴某心领。”

宋教仁急赤白脸的道:“光华,你怎么能这样?你也不想想,一旦袁世凯**了怎么办?**成果不是付之东流了吗?”

柴东亮点上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两口,让辛辣的烟雾在肺里转了一圈,才幽幽的道:“遁初兄,开诚布公的谈,我不赞成内阁制???你先别急,让我把话说完,国家乱成这个样子,虽然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这个后果却是令天下百姓承受了,目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根本不可能收拾这个烂摊子恕我直言,临时约法我仔细的看过了,总统已经被架空成为了橡皮图章,内阁的权力更是极为有限,法院虽然独立但是没有规定由最高法院解释宪法进行最终的裁决,而参议院几乎是权力无限???三权分立必须要三权基本相当才可以互相制约,而按照您的构想,我敢肯定的是,内阁必然三五个月就要倒台一次???你担心总统**,可是按照你的制度,必然是参议院**”

宋教仁耸耸肩膀道:“参议院又不是一个人,怎么可能**?”

柴东亮冷笑道:“一党之**,寡头之政治,危害之大远胜于帝制帝制起码继承权是有法律保证的,皇权为了传至子孙必然有所制约,而寡头政治因为不能传天下给子孙,则寡头必然为所欲为毫无顾忌,老寡头一死众多小寡头争夺最高权力,必然是战火连绵???目前各省的代表,参议院的议员,哪个是民众选举出来的?还不都是各省都督推举的?代表不是从民众中来,必然不会代表民众之利益???遁初兄,您别怪我说话难听???您这个参议院搞出来,必然是天下大乱”

宋教仁反复咀嚼柴东亮话里的意思:“代表不是从民众中来,必然不会代表民众之利益???光华,你这话说的倒也有理。但是制度必须要先确立起来,然后再进行全国的普选。”

柴东亮抽了口烟,缓缓的道:“遁初先生,你是正人君子所以我也对你开诚布公,袁世凯何许人也想必你和我一样清楚?你想让他当橡皮图章,就算是他肯,他手下的北洋军也肯吗?既然现在各省的议员无法代表民众,您也甭想立刻就搞什么民主宪政了,现在最要紧的是稳定天下发展经济,令老百姓能活下去,而不要再受兵火荼毒之苦,天下人已经身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恐怕不是**的本意吧???遁初兄,妥协是政治家的大智慧,南北议和本就是妥协的范本,你如果要坚持参议院一家独大,必然结果是袁世凯的政治主张无法伸展,他就算不是**者也会被你们逼成**者”

宋教仁脸憋的通红,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你不必说了,议会制民主是我毕生的追求,我绝对不会放弃理想,去和袁世凯妥协”

柴东亮的眼睛逼视这他:“为你一人的理想,就可以令天下苍生受兵火战祸之苦?**的目的是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为了实现某个人的理想。”

宋教仁冷笑道:“那你又怎么能断定,如果实行了总统制,就不会有兵火战祸了呢?你有如何能断定,如果实行议会内阁制,就会天下大乱呢?”

柴东亮拍案而起道:“宋先生,你不要自误我从未见过哪个国家,把行政、司法的权力压缩到极限,而将参议院之权力无限度的扩大,三权分立重在平衡,一条腿的板凳是要摔跤的”

“参议员由各省訾议局选举产生,怎么算是一条腿?怎么不可以代表民意?”

“各省訾议局的议员,哪个是民众推选的?哪个不是脑满肠肥的富家翁,四万万同胞中,赤贫者十之**,谁来替他们说话?连基层议会都不健全,县级议员的直选都还没有开始,参议院就要大权独揽,没有任何和平的力量可以制衡,怎么不会天下大乱?和平的力量不能制衡,就会出现军阀用武力来控制国会。”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彼此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宋教仁对议会制度无比痴迷,而柴东亮则主张总统制,虽然都是共和制,但是权力架构的区别仍然很大。

议会制和总统制并无高下之分,但是在目前的乱世下,最要紧的事情是恢复生产制止混乱局面,这需要政府有很强的执行力,而议会制的缺陷也就在这里,内阁和总统的权力太小,任何一个议案都会久拖不决,如果是个完善的民主国家,别说政府权力过小不是问题,即使一年半载没有中央政府,社会照样可以依照惯性顺利的运转。

但是,此刻的中国不行,宋教仁搞的那一套必然失败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参议院的无限权力令已经被架空成为橡皮图章的袁世凯极为不满,北洋派更是暗地里活动,最后国会被取消,宋教仁本人也被刺杀。袁世凯从此对国会极为厌恶,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走上了称帝的歧途,一代枭雄落了个千古骂名。

而后的历史就更吊诡了,一代又一代的**者新鲜出炉,民主制度和国会被当做遮羞布,谁想穿就穿,谁想脱就脱掉,原本操守还算不错的议员也逐渐堕落,民国初年的八百罗汉变成了后来的五百猪猡。谁给一碗泔水吹就替谁鼓吹,天下人也从此对民主共和思想彻底死心,直到一百年之后,宣扬民主思想还会被大家嗤之以鼻。

这一段历史,柴东亮太清楚了,但是他不能说,即使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

如果没有参议院一家独大的情况发生,如果三权可以互相制衡,也许中国会是另外一副样子???只是也许,谁也不敢保证!

但是总比将已经发生过的悲剧在另外一个时空重演一次来的要好,起码不会更糟糕

“光华,既然你我理念不同,那我也不强求了,今天我就告辞了。”宋教仁一拱手就要离去。

柴东亮拉住他,心平气和的道:“遁初兄,欲速则不达,国民现在的素质还很低,他们根本无法了解民主共和的意义和他们自身的权力,这需要时间来培养人民的公民意识???在民众成熟之前,各方力量彼此妥协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比什么都来的要紧。咬紧牙把共和体制确定下来,等到民众公民意识养成之后,就算谁想当**者,也不会有机会了???在此之前,打破这个平衡是最不智的举动。”

宋教仁冷冷一笑道:“你的心思我懂,你们这些实力派当然希望保持目前的局面,限制参议院的权力???你好自为之吧”

柴东亮差点被气晕过去,好心好意的规劝他,却被人当作别有用心

宋教仁气哼哼的走了,回到房间拿了行李就带着北一辉离开了军谘府,方清雨等人苦苦挽留,他也不理,最后撂下了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柴东亮也有些恼火,懒得去理他,好端端的被弄出来一肚子的气,好心被当作驴肝肺了。

“哈哈,庶子不足与谋,光华老弟何必和这些凡夫俗子之辈计较?”门口传来杨士琦得意的笑声。

—://。。

第一百二十六章巡阅江淮

最新更新尽在第一百二十六章巡阅江淮

安庆职业中等学堂是大清十年新政中建立的新式学堂,柴东亮主政安徽之后将它改建成了一所技术类学校。清末新政十年学习西洋废科举兴西学,全国上下大大小小建立了五万多所中小学堂,入校学生由十年前的五十多万,激增到了七百多万。

但是课程设置却极为要命,成都是文科和军事学堂,都是做官和打仗的学问,涉及实业的几乎没有。大清以举国之力兴办的新军和新式学堂却革了大清国的命。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搞政治和军事的,偏重于务虚,真正国家急需而且能容纳大量就业的实业人才却没有培养出来。

学校毕业的人除了做官的学问别的什么也不会,可是大清各地衙门哪里能容的下这么多的学员?以武昌为例,张之洞的湖北陆军学堂毕业生一千二百多人,真正有官职的不过一百多人,剩下的军校毕业生都成了大头兵,他们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却让他们去扛大枪,能不满心的怨愤?辛亥头一枪在武昌打响也就不足为奇了。盲目扩招的结果是培养了大批满清朝廷的掘墓人。

柴东亮带着杨士琦,俩人青衣小帽一副商人打扮走进了学堂,门卫也没有大惊小怪的拦阻,安徽各地学堂都允许校外的学生旁听,像柴东亮这样的人每天进出不知道有多少。

“西谚云:‘天助自助者’。……英国人民,最富自助之精神,人人具勤勉奋励之心,而国家亦食其福,固举世最富强。国之所以者,以人民受其压制,失自助之精神耳。今日国体共和,无复有恶政府之压制,凡吾国民,尤当知自助之必要也。”

柴东亮和杨士琦趴在教室窗户上看,只见一个学生站着回答老师的提问。

老师颔首再问道:“今日之世界,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竞争在哪里?”

学生稍加思索道:“今日之世界,非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而是国民与国民之间的竞争,集众民而成国,一国之兴衰治乱,视其国民之品行能力。故修身善行为爱国之本务。对己则修德、力学……对社会,则敬老慈幼、救贫济困……对国则纳税守法,卫国爱众。如此诚为好国民也。由好国民组成之国家,自然富强知礼为世人敬重,若有外敌入侵,则举国之国民皆知为何而战,故国战无不胜,若举国皆为奴才,奴才只知有主子而不知有国家,战则必危”

杨士琦惊讶道:“此子见识不凡啊,当年甲午战败之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便品评中国之人物,言李中堂以一人敌一国,安能不败?伊藤曾言:日本为宪政国,举国皆人才故强盛,而大清举国皆奴才,故有才化无才??此子年未及弱冠,就有这般见识,真是难得。”

柴东亮笑道:“这公民课,是每个孩子都要上的,连小学生都要学习。中国百姓受之苦凡两千余年,即使给了他们权力也不会使用,而且文盲居多。我安徽改革教育,加大实业教育和公民教育,让年轻学生都知道自己身为民国之国民,有什么权力,有什么自由,权力和自由的边界又在哪里???中国自古不是顺民就是暴民,却少有理智的公民,而现代国家却不是奴才、暴民所能建设起来的???杏城兄莫笑,我这叫公民培养从娃娃抓起。”

杨士琦淡然一笑道:“十年树木,百年方可树人,方今天下正是英雄并起之时,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机会,光华兄却在这里搞教育,岂不是舍本逐末?”

柴东亮笑着道:“英雄自有人去当,我只求守一方平安就心满意足了。”

杨士琦狡黠的一笑:“真心话?”

柴东亮点头:“真心话。”说罢,拉着杨士琦道:“走,去别处看看。”

后面是学生的实习车间,钳工学员拿着板锉在学习加工零配件,车工手脚飞快的调整变速箱,薄薄的带状钢屑卷曲成团,黑漆麻乌的铸钢件顿时变得光可鉴人。

“这些职业学校的学生,出来就是合格的技工,月薪不低于八块钱,加上绩效工资,一个人就能养的起一大家子,学堂里的技工老师和其他老师拿一样的工钱,每个月不低于二十块,来学校上班都是做包车的。”柴东亮一边走一边讲解。

中国自古只重视耕读,匠人地位低下,而柴东亮一下子把工人的地位提升到和学子同等,这令杨士琦感到很是新奇又隐隐有些不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