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隋-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多天前。

长安。

李渊坐在堂上,脸上是一副怒其不争的表情。

李世民跪在地上,不服输的抬起头,一脸的倔强。

“世民,你这是做什么?”李渊按捺住想要骂人的冲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怎么样?

李世民一脸的委屈,道:“爹,如今你是大唐帝王,那个残隋余孽,你又何必维护他?有他在,日后那些个不死心的忠于隋朝的大臣,就像尧君素那样的,拥立杨侑反叛怎么办?孩儿现在先毒死了他,免得日后有患!”

李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如果,眼前这个不是他的儿子,恐怕早就令人拖出去斩了。

如今大唐基业草创,虽说李孝恭可谓兵不血刃攻下了巴蜀,可是四周仍有强敌环视:北有郭子和、梁师都,西有秦帝薛举、凉帝李轨,太原之北有刘武周,之东有历山飞,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隋朝的秦王在那里,拥有数郡。至于潼关之东则有瓦岗李密,东都小朝廷,至于更远的南方,则有李子通、杜伏威、萧铣等人,大唐虽是占据了关中,可谓是艰险重重!

他登基为帝,表面上是皇帝杨侑的禅让,可是这种把戏谁都知道,不过是权臣夺权的一个过场而已,三十多年前,杨坚不就是这样夺取了北周的江山的吗?所以他行事,总是想了又想,深恐一步走错,就满盘皆输,是以战战兢兢,那里料得到,世民竟然鸠杀了杨侑?

他看了一眼李世民,充满了无奈。他其实并不想杀掉杨侑,至少现在还不想杀。因为杨广虽死,可是东都洛阳名义上仍是隋朝,河北更有一个异军突起的杨浩。对于杨浩,他倒是清楚的,知道他是秦王杨俊的儿子,后来杨俊死,杨浩继承父亲的王位为秦王。而且此人被杨广一直带在身边,可算是幽禁起来。他在太原起兵之初,也曾听过此人不知道怎么的,居然跑去了河北做一地之郡守。他原本以为,此人一直被幽禁,想必志气消磨,到河北不过是游山玩水而已。可是后来听说他居然夺取了河北数郡,势力不容小视。如果说李渊害怕薛举等枭雄的话,那么他对于隋朝宗亲王室,尤其是那些有势力的宗亲王室则有着深深的忌惮!因为那些人,即使没有什么才能,可是拥有的身份,就足以让他呼风唤雨。

“世民,你看上了杨吉儿,给爹说了,未必没有机会,可是你何苦毒死代王杨侑?”李建成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对于弟弟这个不明智的做法,他也感到了深深的困惑。第一,以李世民的身份,以后想要大多数的女子,自然是不难的,可是他为何非要去碰杨广的幼女杨吉儿?第二,杨吉儿不过十一岁而已,虽说这个时候的女子都出嫁得早,可是大多也是碧玉年华才会出嫁,这个年纪,还是太小。第三,这个年纪出嫁虽是少数,可毕竟也有,只需向父皇禀明,何必去杀人?

李世民吱吱呜呜,眼神闪烁,“爹,那杨侑心怀不满,想要造反,我杀了他,是为我大唐除后患!”

李渊苦笑,对于这个倔强的儿子,他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或许是年轻的缘故,他冲动而不计后果,真是让人为难。杨侑已经死了,还能怎样?又能怎样?总不能杀了李世民吧。如今他的三个儿子,除却李元吉尚在太原镇守,长安就这两个儿子。李建成沉稳机智,擅长处理内政,眼光极高,是他的得力帮手,是不能轻易离开长安的,更何况他身为长子兼太子,岂能轻易对敌,若是稍有不甚,恐会动摇大唐的根本。所以他需要世民来为他冲锋陷阵。世民虽然年轻,可是很聪明。经验不足,配上几个稳重多谋的老臣也就是了。还是兵权掌握在自己人手上放心啊。

“世民,以后不要再做出这种事情了。”李渊揉了揉额头,决定大事化了。

李世民低头,道:“是,爹!”

李建成叹了一口气,还会有这种事么?杨侑一死,李渊立刻知道大事不妙,随即逮捕了余下的杨氏宗族,关押了起来。

“世民,你先下去吧!”李渊脸上挤出微笑。

李世民站起,准备就要出去,这时,裴寂却是匆匆赶来,口中嚷道:“皇上,大事不妙矣!”

李渊看了一眼脚步一缓的李世民,叫道:“世民且慢。”

李世民回身,走了回来,皱眉问道:“裴大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裴寂皱眉道:“皇上,伪秦薛举领兵二十万已经攻下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兵锋直指高墌(今陕西长武北)!”

李渊大吃一惊,想了一想,喊过李世民,道:“世民,这次的事情就算了,此次薛举大举进犯,爹准许你戴罪立功。”

“是,爹!”李世民应声。

李渊想了一想,有些颇不放心的道:”世民,薛举兵马强壮,陇西精骑,绝非浪得虚名,不可轻易以之接战,不过骑兵不容易攻城,薛举地处陇西,多半缺粮,只需坚守,待薛举粮尽,再趁势掩杀,这才是用兵之道。”

“是,爹!”李世民答应着,脸上露出笑容,他忍不住握紧了拳头,道:“爹,你放心,我一定打败薛举,让他知道我们李家的厉害!”

李渊看着他因兴奋而涨红的脸蛋,沉吟道:“世民,高墌不容有失,我再让刘文静、殷开山他们协助你,势必要守住高墌。”

李世民的眼神黯淡了下来,他有些不满的道:“爹!”他知道,父亲让刘文静他们和自己一起,不过是来监视自己的,归根到底,还是不信任自己的才能,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李建成看出了李世民的失落、不满,他笑了笑,道:“世民,刘文静老成稳重,爹让他们随你一起,也是让你多学习学习,日后,爹还要靠你为大唐出力,剿灭四方反贼呢!”

李渊笑了笑,道:“好了,世民,军情紧急,你还是先下去准备准备吧!”

李世民答应,转身走了出去。

“爹!”李建成看见李渊皱着眉,劝慰道:“刘文静他们老成稳重,想必一定能够击退薛举。”

裴寂笑了笑,道:“有世民出马,想必没有什么大碍。”

李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世民这孩子想要立功心切,可是性子未免急躁了些,如果能改掉这个习惯,想必有所成就。”

“爹,世民聪明好学,更有刘文静等人辅佐。爹,你就放心吧!”李建成笑道。

李渊抬起头,眉头舒开,道:“不错,刘文静此人,颇有才能,此战不出意外,薛举定然败退。”

纷乱之章第二十四章暗涌

更新时间:2012…2…162:26:00本章字数:4844

洛阳。

王世充大营。

王世充伸出手按在额头之上,他的眉头紧紧皱着,似乎遇见了什么难事,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适才王玄应向他报告了在黎阳仓的事情,他不由眉毛皱了起来,这,究竟是什么回事,李密那厮到底是真降假降?而我,又将如何应对?

他想了一想,这才道:“玄应,依你看,宇文化及说的是真话假话?”王玄应和宇文化及面对面的谈话,想必应该能看出一些端倪。

王玄应仔细回想了一下,这才摇摇头,决然道:“爹,儿子觉得他说的是真话。”

王世充冷笑,声音中带着愤恨,还有一丝的不甘,道:“元文都这帮人只是一群刀笔吏罢了,只能动动嘴皮子,晃晃笔杆子,依我看,李密恐怕是诈降居多。”

“爹!”王玄应眼中闪过精光,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若是如此,恐怕李密第一个不过放过我们!”

王世充颔首,甚为赞同王玄应的话,他点头道:“我们自从跟李密的瓦岗军交战以来,杀死他们的父兄子弟不计其数,不管是成为他的手下,还是继续和他作战,依目前洛阳的情况,我们恐怕要死无葬身之地!”

王玄应忽地低声,道:“爹,宇文化及不过一个懦夫而已,爹你一代枭雄,比起宇文化及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如今他却是手握重兵,自称丞相,呼风唤雨,他能做的事情,爹为何不能做?”

王世充心中一动,失声道:“玄应,你是说……”

王玄应冷笑道:“爹,如今杨广已死。各地攘乱,李渊以匡扶隋室为名,实则意图染指大隋江山,如今李渊逼迫代王杨侗退位,立伪唐,称帝于长安。爹你,何不学他,取洛阳,而代之?”

王世充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颔首微笑,颇有些赞赏的道:“玄应,你果然长大了!”可是旋即,他脸色一变,外面脚步声响起,越走越近,王世充脸色变了又变,赶紧站了起来,走上几步,到了门口,一看,原来是一个心腹亲兵,乃是他的宗族,名唤王骏。

只见王骏走了过来,一拱手,道:“将军,有个黑衣人来访!”

“黑衣人?”王世充愕然,低声问道:“是谁?”

王骏道:“将军,此人不肯透露姓名,只说是有要事来访,而且是事关将军的大事。”

想了一想,王世充挥手道:“你带他来密室!”

黑衣人进来的时候,左顾右盼。到了王世充面前,掀开面罩,露出一张惊慌的脸庞,叫道:“郑国公,大事不好了!”

王世充脸色一变,他尚未看清楚来人的面容,却是已经听出来了此人的声音。

王世充沉声道:“陈国公,究竟是什么事,让你这般惊慌?”

陈国公是段达,此人是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氏,父亲段严是北周的朔州刺史,封爵为襄垣郡公,后来段严早死,段达三岁袭其爵位。后来隋朝立国,被封为车骑将军,更随当时的晋王杨广剿灭了高智慧的叛乱。是以,杨广即位,对他颇为重用,被封为左卫将军,后来随帝西征吐谷浑,离立有大功,更得杨广信任。

大业末年,全国民变风起云涌,他带兵征伐河北,曾与河北第一巨贼张金称交手,各有胜负。后来杨广在江都被反贼宇文化及弑杀,他与元文都等人拥立越王杨侗为帝,被封为陈国公。

段达喘了一口气,双手一抖,这才道:“郑国公,有人要谋杀你!”

王世充闻言大惊,忽地站了起来,脸色再变。这一日之间,他收到无数消息,可是那个也没有这个消息让他震惊,他上前一步,抓住段达的肩膀,道:“陈国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段达挣扎道:“郑国公,放松些,很疼!”

王世充这才赶紧松开手,脸上露出歉意,道:“啊,陈国公,真是抱歉,请恕在下失礼。”

段达揉了揉肩膀,有些隐隐的生疼,王世充这厮果然有几分蛮力!段达一笑,嘟囔道:“老了,不中用了!”

王世充挤出笑容,让他坐下,这才问道:“陈国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谁要谋杀我?”

段达坐下来,慢慢的说了起来。

原来,元文都不满王世充无礼,而且,此人还握有兵马。元文都大感忧虑,遂与卢楚等人商议,想要除掉王世充。而段达恰好是元文都请来的人之一。众人商议,决定在百官上朝的时候埋设伏兵,干掉王世充。

卢楚、皇甫无逸等人觉得这是一个好计谋,不过还缺少合适的甲士,于是元文都希望段达能够为他物色几个英勇的人物,来执行这个任务,毕竟王世充带兵多年,武艺不凡,势必要一举得手,不然,若是王世充逃脱,后果必定不堪,所以必须选择忠心可靠且勇武的甲士。

段达眼珠一转,当即应允,众人散会,段达打探到王世充身在大营,当即乔装打扮,赶去见王世充。

笑话,王世充何等人也,那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就连李密也曾经败过那么一两次的,李密,那是谁啊,名震天下的张须陀都被他弄死的人啊。你们几个,不过一介文官,手无缚鸡之力,能和王世充这种猛将相提并论?

怀着这样的心思,所以段达匆匆赶来告密。

王世充听完脸上阴晴不定,倒是段达急的大叫,道:“郑国公,元文都等人心狠手辣,你可要早做打算哪!”

在一旁听了半响的王玄应站了起来,冷哼道:“爹,元文都不仁,休怪我等不义,不如我们杀上大业殿,将元文都那些狗官杀了!”

王世充伸手示意他安静,这才回过头,问道:“陈国公,他们预计何时谋杀我夫?”

段达摇头,道:“时间尚未确定,不过只等我寻到合适的甲士,想必就要发难了。”

“那就好!”王世充脸色一缓,道:“陈国公,如今你我一体,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还望陈国公随时打探元文都的消息,及时回报与我,让我早做安排。”

“那是,那是!”段达忙不迭的道。他看见王世充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不觉身子一震,道:“郑国公,我这就去打听打听,先走了!”说着,段达忙不迭的走了出去,边走还不忘披上外袍。

看着段达走出去的背影,王玄应叫了一声:“爹!”

“玄应,依你看,段达的话能有几分相信?”王世充冷冷的道。

“爹,段达其人,年轻时虽颇有勇武,可是如今年老,难免志气消沉,又有高官厚禄,岂能轻易舍弃?孩儿觉得,他说的是真话。”王玄应缓缓的道。

“好!”王世充露出笑容,道:“玄应,你这段时间,成长不少,爹老了,以后,呼风唤雨就是靠你们年轻人的了!”

“爹,你正值壮年,孩儿还等着跟随爹爹你做出一番大事业呢!”王玄应笑。

“哈哈!”王世充笑了几声,随即道:“元文都那些弄笔杆子的,不过是几个多写了几年字的家伙,我还看不在眼里。”随即,他笑着,叫过王玄应,在他耳边一番说辞。

不到几日,洛阳的军营里,纷纷传说着一个故事,那就是李密投降东都,乃是权宜之计,等他打败宇文化及,就要攻取东都,那么东都的军民势必死无葬身之地!

黎阳。

算算日子,今天应该是李密送粮食来的日子吧。

想起李密,宇文化及顿时眼前一亮,似乎看见了香喷喷的鸡腿,还有冒着热气的香酥猪腿,宇文化及不觉落下几滴口水。

他不觉口馋起来,暗想什么时候了,李密怎么还没有送粮食过来?上次送的那些粮食,也只够禁军食用七八天的,十几万张嘴啊,耗粮巨大。

宇文化及走出大帐,叫过一个巡逻的士兵,道:“李密派人送粮食了吗?”

那名小兵道:“啊,丞相大人,好像李密还没有派人送粮。”

“唔!”宇文化及看了看天空,日头已经有些偏西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