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隋- 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将军,就让末将带兵突袭京口!”阚陵说道。

杨浩点点头,道:“给你五千人马如何?”

“两千人足以!”阚陵说着。

杨善会有些犹豫,虽说京口不一定有防备,但两千人太少,若是拿不下,就会惊扰了辅公祏,派兵救援京口,那就不妙了!

“杨将军请放心,京口虽然人马不少,但多是江淮军,只要陵凭这一张脸,就能不战而胜!”阚陵对他在江淮军中的威望很有信心。事实上,原本的历史中,阚陵凭着这张脸,就平定了辅公祏。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阚将军!”杨善会说着,又吩咐一旁的士兵,道:“尽数将江北的兄弟们接过岸来!”

Ps:终于有网鸟,今天下午才搞好,然后又搞了一些东西。网速贼慢,打电话问,电信说是光纤不要猫的,因此网速还没弄好,要稍等,唉,这个不太懂。

定鼎之章第四十五章吴越战事(下)

更新时间:2012…3…2122:50:53本章字数:6074

“铛”的一声,手中的茶盏掉落在地上,变成了一堆碎片,茶水溅了一地,吓得一旁的宫女赶紧跪在地上,惊魂未定。

“左爱卿,隋、隋军已经占据了京口?”辅公祏张大了嘴巴,一脸的不可置信。

左游仙跪拜在地上,汗流浃背。作为辅公祏的心腹,他自然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情况,可是这个事实,却是确凿无疑的!

就在清晨,作为大宋兵部尚书的左游仙,就接到了从京口逃出的士兵带回来的消息:隋军,已经出其不意的渡过了瓜州渡,并且在大将阚陵的带领下,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夺下了京口!

惊恐、慌乱,左游仙的心中有着极大的无力感。对于初生的大宋政权来说,在内部还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划江而治,是最好的办法!可是,隋军已经渡过了瓜州渡,并以京口为据点,大宋最大的依仗,长江天堑就毫无意义了。

这样打的事情,左游仙怎敢瞒住辅公祏?因此一接到消息,他就赶紧入宫禀告。

刚刚起床不久,喝着茶水的辅公祏显然是大吃一惊,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突然的他一丝的准备都没有。当听到左游仙将事情的始末一一说了,辅公祏不由咬牙切齿,脸色一片涨红。

他本来是有着放弃江都的打算,毕竟守江北,不是那么容易,因此,这才听从了左游仙的建议,本来想着江都守将至不济起码也能守住一日,想不到居然就投降了,而且趁着夜色,渡过了长江,攻下了水寨,随后在降兵的带领下,骗开了京口!

这京口一失,丹阳就直接暴露在隋军的兵锋之下!

“陛下,此刻隋军虽然攻占了京口,但立足未稳,大军还在渡将,可速派兵攻打京口,夺回主动权!”左游仙也是郁郁,昨日陛下刚说要守好采石矶、瓜州渡两处要隘,可是立刻就有重大军情,这让左游仙大为恼怒,因此此刻就忙着表功。

“既然如此,左爱卿你是兵部尚书,可自行决策,朕要你速速击败隋军,夺回京口!”辅公祏虽然震怒,但左游仙毕竟是心腹,于是就按下了性子,说道。

“是!”左游仙答应着,立刻就下去了。

很快,左游仙就调集了三万精锐,让陈正通率领着,直扑京口!

这个消息,隋军也就很快得到了。阚陵夺取了京口之后,广布斥候,沿途传递信息,为的就是及时了解辅公祏的动向。

“陈正通率领三万大军杀来,请阚将军领兵拒之,本将自在后接应!”杨善会说道。经过大半夜的抢渡,隋军的大部分兵马已经到达了南岸,但还有粮草辎重尚在北岸,还需要尽快运到南岸。

“遵命!”阚陵听到消息之际,本来就雀跃着想要出战,此刻听到杨善会吩咐,当即应声。

接到命令的阚陵并没有选择隋军,反而是在江淮降兵之中,选择了他认识的士兵,凑足了五千。陈正通虽然有三万,但根本不足为忌,阚陵自幼妙计破之。

响午时分,陈正通率领着大军,气势汹汹的杀到了京口城外,就见京口城外,隋军旗帜飞扬,五千人列队而立,为首的大将手持一把长长的兵刃,杀气十足。

“是大将军?”陈正通看着,心中也是惊疑。遇见阚陵并不奇怪,只是,要以这五千人就想要挡住三万大军么?就算你阚陵堪比战神,又怎么可能赢呢?当初前秦帝国的苻坚说“投鞭断流”,表示他军力的强大,而在此刻,这三万大军虽然不足以“投鞭断流”,但对五千人的优势不言而喻!

就算阚陵以前在江淮军中威望甚高,但此刻的江淮军,已经不是以前的江淮军了!陈正通对此很是信心满满。

“列阵!”陈正通喊着,随即又大喝一声,“冯惠,你带五千精锐,先行攻击!”

“遵命!”冯惠说着,一拍战马,手中一舞横刀,喝道:“兄弟们,随我来!”

宋军一声呐喊,鼓噪而上,可是隋军,却没有什么反应,依旧冷冷的站在原地。

忽然,从隋军军中冲出一匹青骢战马,那人手中持着一把双面刃的大刀,突然发出一声暴喝:“你们,都不认识我了吗?”说着,手中一舞陌刃,一溜亮光如水,从精光闪亮的刀锋上闪过,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啊,是大将军!”有人听出了阚陵的声音。

“什么,是大将军?”没有听清楚的宋军重复的问着。一时间,宋军士兵均是相顾问着,脚步就缓了下来。

阚陵突然跳下了战马,摘下了头盔,狠狠的仍在了地上,冲了上去,抓住一个宋军,指着自己的脸,喝道:“你,不认识我了吗?”

“啊!”那名士兵虽然被阚陵死死的抓住,可是全然没有反抗的心思,只是定定的看着阚陵,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你,不认识我了吗?”阚陵松开这人,又抓着另一个人,指着自己的脸,撕心裂肺的喊着。

“你,不认识我了吗?”

“你,不认识我了吗?”

一声声,犹如雷鸣,在战场上响起,因为大声的叫喊,阚陵的声音也变得嘶哑了起来。

“是大将军,是大将军!”

“大将军回来了!”

宋军三三两两的说着,忽然扔掉了手中的武器,高举着双手,齐声欢呼着,一时间,整个战场上,多是响起“大将军回来了”之类的声音,陈正通虽然也在大声的呵斥,催促士兵进攻,但在军心面前,根本无济于事。

“兄弟们,大将军回来了,我愿跟着大将军!”一个声音响起。

“我愿意!”

“我也愿意!”

“兄弟们,辅贼谋害了大王,如今大将军来了,为大王报仇啊!”阚陵早就安排好的士兵,这时就趁乱喊着。

“对,兄弟们跟着大将军,杀了辅贼!”一人喊着,猛地拔出了腰刀。

“抓住陈正通!活捉陈正通!”又有人喊着。

声音虽然嘈杂,但陈正通却是听了个清清楚楚,当即脸色一变,赶紧策马后退两步,然后朝着丹阳狂奔而去。笑话,虽然他的身边也有心腹亲兵,但这三万兵马,至少有两万都背叛了他,剩下的也有一时不明情况,还在观望的。陈正通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当阚陵将江淮军收编之后,见到杨善会之时,杨善会发出一声大笑:“哈哈,阚将军,还是你的这张脸好使啊!”

阚陵一笑,道:“都是兄弟们捧场!”说着,又说道:“杨将军,趁此良机,末将愿领兵攻打丹阳!”

杨善会一点头,说道:“阚将军说的极是,趁铁打热,阚将军率领大军先行,等粮草送到南岸,我自率领接应!”这个时候,杨善会终于明白当初李靖上书的含义,也明白了陛下为何会允许阚陵赶赴山东,随他南下。此刻看来,阚陵一人,足抵千军,他在江淮军中的威望,确实是非同小可!

“遵命!”阚陵说着,一抱拳,走了出去,随后又说了些什么,就消失在杨善会的视野之中。

“什么,士兵们看到阚陵,大部分哗变?”当看见陈正通一脸狼狈的逃了回来,身为兵部尚书的左游仙很是郁郁。

“左尚书,的确如此,不知道那些士兵发了什么疯!”陈正通自然不会说实话,于是胡扯。

“快,去见陛下!”左游仙也是大吃一惊。一炷香之后,两人赶到了皇宫,见到了辅公祏。

“真是可恨!”辅公祏听着,脸上带着凶狠、郁郁的表情。

“陛下,以微臣之见,不如放弃丹阳,南奔余杭!”陈正通说道。

“走余杭?”辅公祏微微侧目。

“陛下,隋军已经渡过了长江,丹阳已经无险可守,不如速速退往余杭,派重兵扼守独松关,才是正道啊!”这些话,在策马狂奔之际,陈正通就已经想好了,这个时候说出来,就非常的顺口。

“陛下,陈将军说得对!如今丹阳城中,虽然还有数万精兵,可是这些人之中,究竟有那些人,还有异心并不清楚。”左游仙这时眼睛一亮,也是飞快的说着,“陛下,此刻只带心腹精兵,速速赶往吴郡、余杭,然后如陈将军所言,守住独松关,仍事有可为啊!”

吴郡、余杭等地的兵马,就多是当初沈法兴、李子通的降兵了,被杜伏威所败的时候,选择了投降,但这些降兵,对杜伏威的忠心,自然不比原来的江淮军,要大打折扣的。这其中的道理,辅公祏不是笨蛋,听到陈正通、左游仙一说,登时就明白了过来。

“可是……”辅公祏说着,他有些舍不得丹阳的富庶,还有刚纳的几个美貌的嫔妃。

这时,一个人影匆匆进来,跪在地上,说道:“陛下,隋军两万,已经朝着丹阳而来!”

“啊!”辅公祏大吃一惊。

“离丹阳多远?”左游仙顿时就问道。

“还有十里!”那人说着。

“速走!”辅公祏猛地站了起来,本来还有一些犹豫,此时听到隋军杀来,当即就做出了最对的选择。只不过,逃到了余杭,又能支撑多久呢?

五月八日,隋军杨善会部兵不血刃夺下丹阳城,随后,杨善会让阚陵率兵精兵继续追击,而追击则在丹阳等待卢祖尚,同时安抚丹阳城中的百姓。

丹阳也是历经战火,虽说东南富庶,但又那里经得住折腾?城中的百姓多有菜色,这一切,就是辅公祏的功劳了,为了营建宫殿,他驱使百姓,赋税极重,百姓多有卖儿卖女为奴的,听到隋军到来,因为有了中原、山东,甚至是河北的消息,百姓对隋军的到来,还是有着极高的展望。

杨善会打开府库,除了军用部分,余下的就家境,分给了贫苦家庭。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借着这个时机,杨善会当了一次“清官”,将一批有着大恶的富豪,或诛杀,或没收家产,以资国用。

隋朝,承袭北朝,是均田制、府兵制。而这两种制度,所依仗的,就是广大的百姓,如果政府不能掌握足够的土地,就不能“均田”,不能实行均田制,府兵制也就会随之而崩溃。事实上,本来的历史上中,唐在武周之时,均田制就已经出现了崩溃,到了唐玄宗之时,就更严重了,这就导致了逃户者众,府兵制不能实行,就没有了兵源保障。后来才逐渐实行了募兵制。

杨浩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他也明白,若是天下大定之后,就较难实施。历史上李唐初年,政府实际掌握的土地就不多,也不能按人口分足土地,从而埋下了隐患,就算是李家天下,也不能剥夺世家、寺庙拥有的大量土地!

杨浩的计划,就是在战争中,逐步蚕食富豪、世家的土地,这个时候,是最容易的。至于寺庙,等到天下一统,就可以如北周武帝宇文邕一般,进行灭佛运动,从而使政府掌握的土地增加。

杨浩不知道,他后来的灭佛运动,成为了“三武灭佛”之一。

就在杨善会在丹阳之际,阚陵却是率领精锐,一路急追,他要一举将辅公祏打垮!

ps:真正的“三武灭佛”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诸君感兴趣,可以百度之。

定鼎之章第四十六章再战蓝田

更新时间:2012…3…2122:51:01本章字数:6116

“真是可恶!”在隋军轰击城墙的间歇,庞玉看着已经破烂不堪的城墙,恶狠狠的说道。

“哼,殿下已经击退隋军主力,奈何来整这厮,还是依旧轰击城墙不止!”殷开山也是说道。

“隋军已经连续不断,对城墙进行轰击,若非连日来,发动军士、百姓于夜间修补城墙,恐怕至少也被轰出了一个缺口!”庞玉接口。

“将军,不如出击吧!”这时,一个副将说着。

殷开山沉吟,本来秦王已经为他做出了榜样,但蓝田关一带与新丰一带,土质却是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秦王是未雨绸缪,先行筹划,挖掘了地道,这才能在隋军到来之后,迅速的将地道挖掘至隋军营寨下方。就算蓝田关一带的土壤好挖,短期内也无法奏效,更何况这一带,已经有着秦岭山石,非常的难挖。

“出击?庞将军,你以为如何?”殷开山问道,虽然秦王让他为主,但庞玉身为副指挥,他的意见,也要征求。

“数日以来,隋军一支不停轰击,城墙多处受损,若在继续坚守,秦王短时间内有无法击败隋军主力,恐怕……”庞玉接下来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既然庞将军也认为该出击,那么就得仔细计划一番!”殷开山受到秦王胜利的鼓舞,心中对胜利,也就有着渴望。

“殷将军,隋军大营在公王岭以南,不如末将率兵五千精锐,埋伏在公王岭,而殷将军领兵攻打,趁其与将军对峙之时,末将纵兵杀出,将隋军大营烧毁?”庞玉说着。这个计谋,其实很常见,但越是常见,往往越有效。

殷开山想了一想,正要说话,这时士兵就喊道:“将军,隋军又开始了!”声音,带着一丝惊恐。隋军十余日来,连续不断的轰击,的确让人有些胆寒了。

“撤!”殷开山说着。当然,他口中的撤退,并不是真正的撤退,而是为了躲避隋军投石机的轰击,躲在城墙下。被隋军轰击这么久,女墙已经多处损坏,不能躲藏人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大部分的唐军就躲在城墙下,城墙上只留下极少数的士兵,查看隋军的动向。

很快,城墙又开始如往日一般哭泣着,剧烈的颤抖着,留在城墙上的唐军士兵,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只能弯曲着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