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隋-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孝恪摇头,他饱读诗书,自秦汉以来,这种教训已经足够多了。所以,李世勣的话说到这里,他已经明白了。

“孝恪,只要你我忠心不二,就没有事情!”李世勣猛地将最后一碗酒喝尽,然后将酒碗远远的抛弃,酒碗掉落在河中,然后顺着河流缓缓的向前飘起。

站起来,李世勣终于下定了决心,经过与郭孝恪的这番商谈,李世勣的思绪已经理清,投降是他做出了最后决定。

很快,杨浩就接到了消息,对于李世勣的投降,他并不感到意外。或许是因为李世勣是名将的缘故,杨浩对他了解比较多一些。

他知道李世勣此人,在绝对的强大势力面前,定然会选择投降。当然,李世勣,不,如今改称为徐世勣或是徐茂公了,因为他投效了大隋之后,李渊所赐的“国姓”还继续使用的话,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杨浩认为,徐世勣虽然投降,可是他并不一定是真心,所以这需要考察。

毕竟,在原来的时空之中,窦建德在攻陷黎阳之后,擒获了徐世勣的老父徐盖,本来已经逃跑的徐世勣为了成全孝道,无奈投降了窦建德。窦建德对他的才能非常欣赏,让其统领本部人马,待遇非常的恩宠。可是,他却一心想要归唐,后来更是偷袭了窦建德,事败之后,抛弃了老父,奔回关中。窦建德非常的仁德,在诸将的力劝之下,并未斩杀徐世勣的老父,反而令人将徐盖还给了他,后来,虎牢关一战,窦建德被擒,押送长安被斩之时,徐世勣浑然忘记了窦建德对他的恩德,不曾说上好话。

当然,事情不止这么一件,杨浩还记得,单雄信与他的关系非常之好。几乎是窦建德被杀的同时,王世充也已经兵败,单雄信被俘。李世民坚持要杀掉单雄信,当然,单雄信心中也有些怕死,只不过,李世民杀他的决心非常的坚定。

那个时候,单雄信埋怨徐世勣出力不足,办不成事,不能够救出自己,那个时候,徐世勣只是哭泣,甚至挖肉以明志。可是在杨浩看来,徐世勣却不够英雄了,就是当初李密在李唐不受重用,和李世勣还有一些关系呢!

当初李密诛杀翟让,在众将的劝说下,放过了徐世勣,让他屯兵黎阳,虽然有着排除的意思,可是毕竟那个时候,徐世勣仍然认李密为主,属于他的麾下大将,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李密被王世充击败之后,他却没有率军来主动救援,导致李密只能率部西进关中,投靠李唐,后来,李唐前来招抚徐世勣,他决意投降,将土地人口军人数目等造册让使者送往长安,然而,却打着魏公李密的旗号,说是献给李密,然后再让李密转交。

李渊有些奇怪,忙询问原委。那个使者说,徐世勣乃魏公部下,今日魏公降唐,所以他所辖的土地人口皆应该由魏公李密亲自献给唐皇为好,他不敢擅自将此献给唐皇。

李渊听了之后,大喜,认为李世勣是个纯臣,对他的忠心大加赞赏。于是,赐徐世勣姓李,封为莱国公,黎阳大总管,后又封为右武侯大将军,统率河南山东之兵以拒王世充,准备夺取中原。

李世勣表现了他的纯臣之心,李渊却因此猜忌李密。以至于后来发生了李密在熊耳山中伏被杀之事。

因此,在这件事情上,徐世勣脱不了干系。所以,在不能确定徐世勣的忠心度之前,杨浩并没有轻易的犯险,而是带足了士卒,并且随后收回了徐世勣的兵权,让他跟随自己,做了一个参赞,和凌敬一样,出谋划策,并没有给他任何的机会。

对于这样的结果,徐世勣的心中也是早有准备,毕竟他一个新近投降的人,手中握有数万精兵,无论是谁都不会放心,让他仍然执掌兵权。他所需要做的,只能是耐心的等待机会而已。

收取了徐世勣的精兵,这让杨浩的兵力顿时大为充裕,同时,因为有黎阳仓的缘故,军中没有了缺粮的忧虑,可是安心的攻打中原。

杨浩首先让薛万钧镇守黎阳仓,这是隋军的命脉,自然要掌握在心腹部将的手中。

郭孝恪,黄君汉两人依旧前往河内郡,把守这个重要的地方,杨浩之所以让他们在哪里镇守,是因为他将这二人的家人迁往了清河,有了顾虑的两人,也只能为大隋效力了。

当然,新投效的唐军,杨浩将其打散,然后与原本的隋军相互搭配。这样一来,虽然使得士兵配合度降低了,可是也能防止出现某支纯粹的唐军叛变,这样的决定,也算是有利有弊了。

隋军得到了汲郡,王世充的东郡就彻底的暴露在隋军的面前,无论是李靖部还是杨浩亲自率领的大军,都可以直接攻击东郡。

这个时候,在东郡东南部离狐县的单雄信只能是势单力孤了。

辉煌之章第四十六章暗涌(三十八)第二更5500字求收藏!

更新时间:2012…2…162:26:31本章字数:8259

李靖用兵,神鬼莫测。

在接到杨浩的军文之后,李靖立刻做出了安排。

首先,是杨善会部五千人,自东平郡鄄城秘密潜入东郡,直奔东郡郡治濮阳县。

而孟海公则带着本部人马由济阴郡穿过,经由济阳,攻击东郡匡城、封丘。这样的战略目的在于切断单雄信的后路。至于李靖,则亲自带着兵马在离狐县与单雄信对峙。

此时,王世充派出的粮草官刚刚将粮草运输到离狐。单雄信也已经招集了败兵,计有三万多人,有了充足的粮草,还可一战!

经过斥候的探查,单雄信知道,这次隋军的主帅就是李靖。虽然对李靖了解不多,可是单雄信也不敢轻易的出击。前不久,仅是此人的先锋就让他吃了一个大亏,主帅恐怕更厉害吧!这就是单雄信的想法,只是让他奇怪的是,隋军只是驻扎在离狐县外数里之外,然后就按兵不动。

隋军按兵不动,让单雄信越发的怀疑隋军一定有诡计,所以他不得不派出大量的斥候遍布在离狐县四周,不断的探查消息。

可是,单雄信派出的郑军斥候,并没有探听到什么消息,反而损失了五六十名的斥候。因为,隋军的主帅也派出大量的斥候,封锁了线路,目的就是不想让单雄信和外界沟通。只是,单雄信虽然明白李靖的想法,可是他毫无办法,因为他对隋军的情况一无所知。

在不明白隋军究竟在做什么的情况下,单雄信是不敢出兵攻打隋军的。只是,单雄信也不会就这样等待,所以,他派出了陈智略、张童儿诸将,各自带着本部人马,互相呼应着,缓缓的沿着离狐县的四周分散探索,试图找到隋军的蛛丝马迹。

早有斥候探听到单雄信的行动,所以李靖只是派出了少量的人马,在离狐境内的芦苇荡、山脉之中广插旗帜,故布疑阵。

陈智略、张童儿诸将看到芦苇荡、群山之中,隋军的军旗数不胜数,心中更是大惊,还以为隋军早有布置,那里敢深入芦苇荡山脉之中探查?他们只是远远的看着隋军的旗帜,各自惊魂未定。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单雄信感到十分后悔。他后悔的是,为什么要领兵出战呢?这还真是伤脑筋啊!因为如今摆在他面前的,不是敌人有多凶残,而是对未来的不掌控。单雄信是一个猛将,却非一个良将,对于他来说,冲锋陷阵,是他最大的本事,可是要论到与敌将斗智,安抚军中士卒,逊了就不止一筹了。

在雷夏泽一战之中,郑军已经对隋军产生了一定的恐惧感,谁又知道,在离狐县的四周,究竟又有什么埋伏呢?

军心不稳,单雄信只能等待,期望郑军恢复了士气再战,反正粮食刚刚送到,暂时没有缺粮之虞,单雄信等得起。他出兵的目的不就是想要将隋军阻止在东郡之外吗?

一日,两日,三日,四日,时光如流水,在单雄信的等待中,数日就这样过去了。单雄信并不知道,东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杨善会一路轻骑,昼伏夜出,一路上严密控制了消息,不过一日,就赶到濮阳,旋即发动了进攻。东郡郡丞王轨措不及防,顿时被杨善会攻入城中,只得束手被擒。濮阳一下,卫南不战而降,白马旋即也落入了隋军之手。卫南、白马的陷落,使得隋军控制了大河南岸的渡口,杨浩的大军得以顺利的渡过了大河。

与此同时,孟海公的大军也是攻克了匡城、封丘,几乎完成了对单雄信的包围,只要韦城、灵昌两县一下,单雄信届时就成了瓮中之鳖,只能任由隋军宰割了。

这就是杨浩与李靖商议的攻伐王世充的战略。从地理上来说,荥阳郡与东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隋军想要南下,就必须要夺取这两个地方。当然,从河内郡南下洛阳,也是一个选择,只是那样一来,因为大河的阻碍,隋军有可能就是孤军深入,一旦郑军固守洛阳,分兵袭扰隋军粮道,同时四方兵马勤王,对孤军深入的隋军反包割,那么隋军必定陷入苦战,有可能全军覆没。

这样的行动太过于冒险,虽说兵法有出奇兵一策,可是很显然,隋军如果采取这样的策略,最后收益的只能是敌人,留给隋军的只有失败。

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从已经是隋军治下的东平、济阴两地出兵,一举夺下东郡,这样,被阻隔在大河北岸的隋军主力就能渡过大河。这样一来,郑军最大的依仗就失去了,妄想通过大河抵御隋军的企图就落空了。

在隋军渡过大河的时候,洛阳朝廷派出的援军还在晃晃悠悠的朝着东郡出发,刚刚走出虎牢关,而带领这支军队的主将正是太子王玄应。

隋军攻取河内郡的消息,传到了洛阳,随后是徐世勣投降的消息,这些事情,王世充都知道,所以在召集群臣商议之后,王世充果断的派出了援军,并让太子王玄应为主帅,副帅则是荆王王行本(非隋将王行本)。荆王王行本是他地哥哥王世伟的儿子,素有谋略,王世充让荆王跟随,也是为了让王玄应成长起来,毕竟日后的大郑江山是要交给他的。

带足了五万人马,太子王玄应一路晃晃悠悠,朝着东郡出发,在他看来,隋军有大河阻隔,定然不能过河,毕竟,白马、卫南等地的郑军还是有不少。

这一带的大河汹涌,并不是凭着人多,就可以任意的过河,所以他王玄应不急,浑然不知隋军已经渡过了大河。

在荆王王行本的劝慰之下,王玄应这才加快了步伐,朝着白马奔去,一路上,王玄应只觉得车马颠簸,很是不满。王玄应一行,到达酸枣的时候,这才得到了隋军已经南渡的消息,这让王玄应大惊失色,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还是荆王王行本颇为冷静,立刻令人率领大军,加快步伐赶往灵昌,准备在哪里抵御隋军的进攻。

在灵昌,隋军先锋也是恰好慢了一步,没有及时攻下灵昌,完成合围的目标,这让先锋秦叔宝有些郁郁。两军在灵昌城外一番激战,终因隋军士兵不多,未能取胜。只能在灵昌城北扎在营寨,等待主力的支援。

就在秦叔宝在灵昌城下激战的时候,单雄信也作出了决定。

通过斥候不懈的努力,在阵亡是数百名斥候之后,单雄信终于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隋军在芦苇荡、山脉之中,只是虚掩军旗而已,李靖部的隋军,其实并不多,只有一万人而已。

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单雄信的一张脸变得铁青起来,他想不到隋军居然假装围困离狐,实际上却是暗中包抄,断绝他的后路。如今,隋军的主力已经杀入了东郡,夺取了濮阳等地。可是,即使是隋军的主力并不在离狐,单雄信也不敢轻易的攻击,谁知道,隋军是不是故意欺骗自己的呢?

这个时候,单雄信谁都不敢相信,他只信任自己!而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逃走!

不过,顺着东郡回转洛阳似乎已经不行了,毕竟,如今东郡的情况,他几乎不了解,如果茫然的率领北撤,或许恰好中了隋军的圈套。经过思考,单雄信决定带着郑军取道济阴郡!在他看来,隋军的主力已经奔袭东郡,那么济阴郡必然兵力空虚,更何况,济阴郡乃是孟海公的地盘,如果自己率领攻击济阴郡,或许此人会不顾一切的率兵回援。那样一来,单雄信的机会就更大了。

为了防止李靖部的埋伏和追击,单雄信让陈智略率领五千士兵在前探路,张童儿则带着五千士卒断后,而他自己率领主力,缓缓而行。

单雄信以为他做的隐秘,可是一切都尽在李靖的监视之下,只是,单雄信的调查没有错误,李靖部的确只有一万余人,在得到离狐城中的单雄信出现异动的时候,李靖明白,单雄信要动了,是以,他派出了猛将程知节率领五千士兵追击。而自己则带着余下的部队支援。

只是,这样的追击在单雄信的防备之下,并没有取得辉煌的战果,两军各有顾虑,只是进行了小规模的厮杀。单雄信出其不意,并没有按照原路返回洛阳,这让李靖的安排落空,所以,他只能紧紧的咬着单雄信部,期望在济阳的孟海公能够截住单雄信。

濮阳。

隋军的主力已经在这里集结,足足有五万人马,其中,两万是原本的隋军,另外的三万则是刚刚投效的徐世勣的军队。

与李密不一样,徐世勣的军队显然战斗力更为强大。

当初,李密为了壮大实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于来投靠的各地反王均是来者不拒,是以瓦岗军中,好坏参差不齐,实力相差很大,就是号令也时有不统一的情况,那个时候,瓦岗军中,除了内军的实力堪与王世充的洛阳军交锋之外,其他部队的战斗力非常的弱。

而徐世勣则不同,他与杨浩的想法相同,实行的都是精兵政策,是以,杨浩带来的三万黎阳军,都是百战的精兵,势力非常的强悍。

杨浩准备在濮阳略作休整之后,立刻带兵攻击荥阳郡。

就在濮阳,杨浩见到了河东郡丞王轨,此刻的他,正被五花大绑,当被杨善会带上来的时候,王轨很是自觉地跪倒在地上,口中喊着:“臣王轨拜见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王轨看来,性命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活下去,廉耻心又算得了什么呢?

杨浩对他的事情非常了解。

王轨此人,本是大隋的河东郡丞,当反贼宇文化及杀到东郡的时候,王轨选择了投降。当宇文化及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